徐州堅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會,繼續(xù)南下。三月初一,燕軍進逼安徽宿州。三月初九,抵達渦河(今安徽蚌埠市懷遠縣以北)。 《明通鑒》卷十三:三月,甲申,燕師趨宿州。壬辰,次渦河。
平安見到燕軍一路南下,帶兵來追;但三月十四日在淝河中了朱棣所設(shè)的伏兵,只得退回宿州?!睹魍ㄨb》卷十三:丁酉,平安率步騎四萬躡燕軍。燕王設(shè)伏于淝河,命都指揮王真與白義、劉江各率百騎逆之,緣路設(shè)伏。安兵將至,真誘之戰(zhàn),,束草置囊中如束帛狀,遇安軍,擲而餌之,安軍士競?cè)∧?。燕師伏發(fā),真率壯士直前,斬馘無算。后軍不繼,安軍圍之?dāng)?shù)匝,遂斬真。真夙稱驍將,身被重創(chuàng),猶格殺數(shù)十人,燕王嘗曰:“諸將奮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聞其死,自率兵迎戰(zhàn)。安部將和爾和(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馬忽蹶,為燕所禽。安軍乃卻,退屯宿州。
三月二十三日,朱棣遣將斷徐州餉道,鐵鉉等率兵圍攻,互有勝負?!睹魍ㄨb》卷十三:丙午,燕王遣將譚清率兵斷徐州餉道,以平安駐宿州為持久計,斷其糧餉,可不攻而自潰也。清至徐州擊轉(zhuǎn)餉兵,大破之,還至大店,為中央軍所圍。燕軍望見旗幟,亟馳赴援,鐵鉉擊卻之。和爾和之被禽也,燕王令入宿衛(wèi)。至是從王,欲立功自贖,乃以身翼王,殺南軍數(shù)十人,圍解,遁去。
四月十四日,燕軍進達睢水之小河,搭浮橋。次日,平安、何福領(lǐng)軍奪橋,雙方隔河僵持。數(shù)日后,南軍糧盡,朱棣決定偷襲。半夜,渡河繞至敵后;但徐輝祖援兵正好趕到,四月二十二日,雙方戰(zhàn)于齊眉山(靈壁縣西南三十里),南軍大勝,斬燕將李斌。
《明通鑒》卷十三:夏,四月,丙寅,燕師次于睢水之小河,燕王令陳文扼要處為橋以濟。丁卯,平安列陣爭橋,會何福軍亦至,張左右翼,緣河而東,擊敗燕軍,遂斬陳文于陣。安轉(zhuǎn)戰(zhàn)至北坂,橫槊刺王,幾及之,燕番將王琪,躍馬入陣掖燕王,得脫。南軍奪橋而北,勇氣百倍。燕將張武率勇敢士自林間突出,與王騎合,擊卻之。于是南軍駐橋南,北軍駐橋北,相持者數(shù)日,南軍糧盡。
燕王曰:“更待一二日,南軍饟稍集,未易攻也。”乃留兵千馀守橋,而潛移諸軍輜重去南營三十里,夜半,渡河繞出南軍后,安等大驚。而徐輝祖之援兵適至,甲戌,與燕兵大戰(zhàn)于齊眉山,自午至酉,南軍輒勝,斬燕驍將李斌。
南軍再次獲得勝利,再加上暑熱,燕軍陷入窘境。四月二十三日,燕軍眾將要求北返,擇地休整,朱棣不同意,說“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贝蟛糠萑苏居谧髠?cè),朱棣怒。朱能這時強力支持朱棣,表示“漢高祖十戰(zhàn)九不勝,卒有天下”,堅定了燕軍堅持的決心。 這時,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回徐輝祖。四月二十五日,考慮到在河邊不易防守,何福移營,與平安在靈壁(一作靈璧)深溝高壘作長遠之計。由于糧道被燕軍阻礙,平安親自率兵六萬護衛(wèi)糧草。四月二十七日,朱棣率精銳襲擊平安,將其一分為二;何福全軍出動救援,朱高煦也率伏兵出現(xiàn),何福敗走。
《明通鑒》卷十三:維時王師再捷,燕人兇懼。會淮土暑濕薰蒸,北軍疾疫,乙亥,燕諸將請渡河,擇地休息士馬,俟釁而動。燕王曰:“兵事有進無退?!蹦讼铝睿骸坝珊诱咦?,不欲者右。”諸將多趨左,王怒曰:“任公等自為之!”朱能曰:“諸軍勉旃!漢高十戰(zhàn)而九不勝,卒有天下。況敵已饑疲,邀其餉道,可以坐困。利已在我,豈可有退心!”諸將乃不復(fù)言。
《明鑒綱目》卷二:而帝聞訛言,謂燕兵已北,召輝祖還。福軍遂孤。
《明通鑒》卷十三:丁丑,何福移營,與平安合軍靈壁,深塹高壘為持久計,而糧運為燕兵所阻,不得達。時南中饋餉五萬,安率馬步六萬護之。己卯,燕王率精銳橫擊,截其軍為二,??毡趤碓?,殺燕兵數(shù)千,卻之。會高煦伏兵突出,燕王還軍復(fù)戰(zhàn),福遂敗走。
南軍缺糧,何福與平安決定次日(二十九日)突圍而出,在淮河取得給養(yǎng),號令為三聲炮響;次日,燕軍攻打靈壁墻壘,進攻信號正巧也是三聲炮響。于是南軍以為是己方號炮,紛紛奪路而逃;燕軍趁勢進攻,南軍全軍覆沒。靈壁之戰(zhàn)就此意外結(jié)束。此戰(zhàn)燕軍生擒了陳暉、平安、馬溥、徐真、孫成等三十七員敵將,四名內(nèi)官(宦官),一百五十員朝廷大臣,獲馬二萬余匹,降者不計其數(shù)。只有何福單騎逃走。 靈壁之戰(zhàn)徹底擊潰了南軍主力,此后燕軍在長江以北再也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千六百年前決定楚漢之爭勝敗的垓下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靈壁附近,可謂歷史的巧合。
按照齊、黃的策劃,曾令遼東派兵南下欲與鐵鉉會師濟南,但五月初一在直沽被燕軍擊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0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