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之戰(zhàn),靖淮之役重要一戰(zhàn)。明建文三年(1401)三月底,官軍將領吳杰,平安率軍出真定(今河北正定)援盛庸,途中聞盛庸敗于夾河,旋即循原路退回真定固守。燕王朱棣施計,令軍士四出取糧,聲言軍中無備,誘吳杰、平安出城野戰(zhàn)。
吳杰等中計,果然率軍出城,過滹沱河。閏三月初九,官軍與燕軍遇于藁城(今屬河北),前鋒相交,未分勝負。朱棣恐吳杰遁去,親率數(shù)十騎逼敵營宿。次日,吳杰等列方陣待戰(zhàn)。朱棣以一部兵力牽制官軍三面,親率精銳猛攻官軍方陣東北角。時大風起,燕軍乘風全線出擊,斬首甚多,追擊至真定城下,又擒其驍將鄧戩、陳鵬等,盡獲官軍器械。
三月二十二日,燕軍進兵夾河。盛庸仍結下堅陣,備大量火槍強弩。朱棣利用建文帝嚴禁傷害燕王之旨,親自率幾個輕騎兵掠過南軍陣地偵查。盛庸不敢開槍,只得派出自己的騎兵追趕朱棣,不了了之。偵查后,朱棣率領一萬騎兵和五千步兵攻擊盛庸軍左翼,不能入。此時燕將譚淵望見已經(jīng)開戰(zhàn),于是主動出兵攻打。盛庸部將莊得死戰(zhàn),會合盛庸軍,斬殺譚淵。朱棣、朱能等則趁南軍調(diào)動產(chǎn)生的混亂,趁暮色向南軍后方猛攻,斬殺莊得。盛庸穩(wěn)住了陣腳,天色已晚,雙方罷兵。此戰(zhàn)殺傷相當,但燕軍損失了大將譚淵。
當夜,朱棣率領十余人在盛庸營地附近露宿;三月二十三日清晨,朱棣發(fā)現(xiàn)被南軍包圍。朱棣再次利用禁殺之旨,引馬鳴角,穿過敵軍,揚長而去。南軍愕然,不敢射箭。朱棣回到營中,鼓勵眾將“兩軍相當,將勇者勝”,于是燕軍在東北方向,盛庸軍在西南方向,再次會戰(zhàn)。燕軍左右沖擊,盛庸堅守,雙方互有勝負。戰(zhàn)斗打了三四個時辰后,突然刮起了強烈的東北風,塵埃蔽天。南軍頂著風沙,根本沒法作戰(zhàn);燕軍則乘風大呼,縱左右翼橫擊之,盛庸大敗,損失了數(shù)萬人后,退回德州。吳杰、平安引兵準備會合盛庸,聞庸已敗,退回真定。夾河之戰(zhàn)結束。夾河之戰(zhàn)重新確立了燕軍的優(yōu)勢。閏三月初四,建文帝因夾河之敗,再次罷免齊泰、黃子澄,謫出京城,暗中令其募兵。
擊敗盛庸后,朱棣進軍真定??紤]到攻城較困難,決定誘敵出戰(zhàn)。于是下令軍中四出取糧,而用間諜向吳杰等透露此事。吳杰等見狀,決定襲擊燕軍。閏三月初九,兩軍會于藳城,遂交戰(zhàn)。南軍列方陣,朱棣則率精銳攻其東北角以破陣。燕將薛祿由于馬失足被擒,但奪敵刀斬數(shù)人后,奪馬逃走。此戰(zhàn)大量燕軍被南軍的火槍和弓弩所傷,朱棣的帥旗被射得像刺猬一樣;但是,由于朱允炆的禁殺之旨,朱棣本人反而沒事。
次日,兩軍再次交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突然又刮起了猛烈的大風,南軍不能支,大敗而去。燕軍四面圍攻,斬首六萬余級。吳杰、平安等逃回真定,堅守不出。朱棣將射成刺猬的軍旗送回北平,令世子朱高熾妥善保存,以警示后人。從白溝河、夾河到藳城,燕軍三次得大風相助而勝,朱棣認為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盤點漢朝10大名將霍去病不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