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上學期間學習歷史,但其實歷史的領域非常廣闊,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等待我們去發(fā)掘。今天我為大家整理的是關于三國的兩位奇女子:一位算出了丈夫遇害,一位預言了作亂這一歷史內容的詳細介紹。
都說:亂世讓女人走開!但如何走得開?如三國時期,夏侯淵的侄女去拾柴,卻撞倒了張飛,結果被張飛搶走當了夫人。雖結局很不錯,給張飛生出兩個女兒來,都當了劉禪的皇后。
但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 無論是誰,背景多深,勢力多大,一旦身處亂世,是誰也別想“走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亂世出奇人,皆知三國時期,奇男子很多,那有沒有奇女子?還真有兩位,咱先說第一位,因為她竟然是個“卜算貴人”,算出了丈夫遇害,并隨后為丈夫報仇!
一、孫權的弟媳:徐夫人
孫堅有五個兒子,最著名的是長子孫策,次子孫權。這位徐夫人,便是孫堅的第三個兒子:孫翊的老婆。
徐夫人的家庭背景啥的,已經(jīng)無從知曉了,但從她會占卜,能識文斷字這方面的才能來推斷,應是一富戶人家。自從嫁給孫翊后,徐夫人沒過幾天安穩(wěn)日子。因為當時正是孫策和孫權,交接東吳權力的時期,東吳那邊很亂!
孫翊身為“孫家人”,自然也是忙里忙外。公元204年,這時的東吳,是孫權掌權時期,孫翊官居丹陽太守。這一天,丹陽諸郡的官員來向孫翊匯報工作啥的。而徐夫人也占卜了一掛,頓時大驚。
徐夫人便對孫翊說:“你今天不要去了,因為卦象非常兇險。”孫翊哪里信這些,畢竟身為孫策的弟弟,那孫策敢殺掉三國著名的半仙于吉,孫翊還會怕“卦象大兇”?就這樣孫翊來了,卻被手下人:邊鴻,給殺掉了。
原來邊鴻被丹陽大都督:媯覽給收買,反了東吳。媯覽見殺掉了孫翊后,就闖入了孫府,霸占了孫翊的妾和侍婢,卻突然又發(fā)現(xiàn)徐夫人,長得非常漂亮,一下子就動了歪心眼。也要霸占徐夫人。
徐夫人便道:“再急,也要等孫翊祭日過后,不然多晦氣?”媯覽便信了。果然過了孫翊祭日后,徐夫人便脫掉孝衣,換上鮮亮的衣服。媯覽也迫不及待的來了,可剛進屋,就聽徐夫人一聲大吼:“兩位將軍請出來!”
話音剛落,孫翊手下的兩位將領,就一躍而出,手起刀落殺掉了媯覽,跟著在徐夫人的指揮下,除掉了其余叛亂者,為孫翊報了仇!
徐夫人奇就奇在了,她即“信命”(會占卜),卻又敢于跟命運進行抗爭,不認命!孫翊被殺,按尋常思維來言,她一弱女子只能認命。但徐夫人冷靜處置,穩(wěn)住仇人后,暗中跟孫翊手下,取得了聯(lián)系,一舉為丈夫報仇。所以,無論誰,是絕不能認命的:一個敢于跟命運抗爭的人,天必酬之!
二、司馬昭的夫人:王元姬
司馬家族雖不被后世待見,但從司馬懿那里,家里就總出奇女子。比如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司馬懿拒絕曹操征召,在家裝病,被一女婢識破,張春華立刻就殺掉了那女婢,奇在了膽氣和武力!
而司馬昭的夫人王元姬,卻跟張春華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類型,是依靠才識和智力!王元姬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王朗,就是在《三國演義》中,跟諸葛亮陣前嘴炮,被罵死的那位。
但實則王朗,才沒《三國演義》中那么柔弱,而是一位大儒類的人物,他對孫女王元姬,也是老早就做出過預言:能使我們王家興盛的人,必是我這寶貝孫女!果然,王元姬長大后便嫁給了司馬昭。
由于自幼耳濡目染,王元姬才識過人,尤其是對識人方面。當時,司馬昭正權傾朝野,鐘會是司馬昭很看重的人物,也正是春風得意時。
而王元姬卻不斷的提醒司馬昭:鐘會這個人,見利忘義,你千萬不要把大權獨授給他,要多提防這個鐘會,不然他必會生亂!
果然一語言中,鐘會和鄧艾破蜀后,鐘會除掉鄧艾,就要在蜀國自立,最終事敗被殺!史稱:鐘會之亂!
如今,雖不知王元姬依據(jù)什么,判斷出了鐘會必會作亂,但從她自幼飽讀詩書等來看,顯然是證明了一條:知識改變命運!無論亂世,還是治世,這條都屬于金科玉律!
本文涵蓋了關于三國的兩位奇女子:一位算出了丈夫遇害,一位預言了作亂的所有內容,希望能夠為讀者們提供有關該主題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對歷史人物及歷史相關知識感興趣,我們強烈建議您關注我們的,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歷史內容,包括歷史事件、歷史名人、歷史文化等等。
辛憲英出生在名門世家,父親辛毗輔佐曹魏三代帝王,要說這奇女的養(yǎng)成 ,是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的熏染。
家世出眾使得她從一出生就有著比同齡人更優(yōu)越的條件。她在學習權謀之術上有父親辛毗的指點,辛毗在宮中有趣事或別的事情都會回到家跟辛憲英分享,久而久之,辛憲英聽得多了,政治嗅覺也練得很靈敏。
曹丕與曹植有過一段十分激烈的太子之爭,后來曹丕被立為太子,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曾抱著辛憲英的父親說:“辛毗啊,你知道我現(xiàn)在有多高興嗎?”,辛毗是曹丕席下謀臣,自然也是為曹丕開心的,回家后辛毗就將曹丕的表現(xiàn)告訴了女兒。
當辛憲英聽到曹丕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悅時,長嘆道,做君主就要時刻惦記著百姓,要兢兢業(yè)業(yè)的將江山百姓都管理好,居上位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曹丕成為太子,不僅不憂慮如何帶給百姓富足的生活,反而在這個時候高興,江山又怎能長久?
果然曹丕建立的魏國只存活了短短數(shù)十年就滅亡了,印證了辛憲英的預言。
而在司馬懿與曹爽之戰(zhàn)中,曹爽讓辛憲英的弟弟辛敞留任城中,辛敞怕自己站錯隊,就去請教姐姐辛憲英。辛憲英告訴他司馬懿才能謀略皆不輸于曹爽,且曹爽行事驕奢,對王室不敬不忠,司馬懿此舉是大勢所為,而辛敞在辛憲英的指點下逃過一劫。
辛憲英的眼光長遠,與她善于觀察心思縝密是離不開的,雖然那些預言都是辛憲英見微知著的做法,但也可以證明她智慧超群了。
她預言了曹魏的滅亡,沒想到預言成真,她也因此成為了一位奇女子,被人成為“女版諸葛亮”。在我們的印象中諸葛亮是“智慧”的代名詞,他料事如神神機妙算,讓人十分敬佩。然而在三國時期也有一個女子同樣聰慧過人,甚至還預言了曹魏的滅亡,她就是辛憲英。
辛憲英是辛毗的女兒,而且從小就聰慧過人。辛毗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在曹操手下為曹操辦成了不少大事。而辛憲英因為自小就跟著父親,所以眼光獨到,對事物的看法也相當有見解。所以在看到曹丕殺死了曹植,最終成為君王以后,辛憲英就預言,曹魏政權必然不會長久。
當然辛憲英這樣說并不是無言亂語或者是對曹魏政權的詛咒,而是有理有據(jù)的。在曹丕被曹操選為繼承人后,曹丕激動萬分非常興奮,所以便抱住了一旁的辛毗。所以辛毗回到家后便對辛憲英說了這件事,而辛憲英也有了曹魏滅亡的預言。因為辛憲英覺得,作為一個君王應該要學會居安思危,不宜暴露情緒。而曹丕卻因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就興奮不已,這顯然不是君王該有的。
果然沒多久曹丕就因病去世了,而司馬家族也因此鉆了空子,培養(yǎng)了家族勢力。直至后來曹氏宗族逐漸衰敗,而司馬家族越發(fā)強盛最終取而代之,自此曹魏滅亡。不得不說,辛憲英確實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她對于局勢的分析也相當準確,這也難怪會被稱為“女版諸葛亮”。
三國是一場英雄之間角逐的戰(zhàn)役,但英雄與美人,這似乎又是歷史上必然的搭配。于是乎,在三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奇女子。比如說貂蟬,以一人之力,攪動了董卓和呂布的感情,兩人鬧掰,給了漢室機會,當然也給了曹操機會。再比如那位甄宓,有關于她的傳說一直都沒有少,作為一個再嫁之人,她給我們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影響。當然,也有能文能武的孫尚香,嫁給劉備,卻也可以坦蕩的走掉。但其實,在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位奇女子,叫做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最經(jīng)典的女性角色了。她的孟獲的妻子,與自己的丈夫一起駐守南蠻,據(jù)說她本是火神祝融的后裔,有著一身的好武藝。她的奇就奇在,她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真正走上戰(zhàn)場的女性。你說說,在那樣的時代里,如貂蟬,大小喬她們,都是被養(yǎng)在溫室的嬌花,她敢出戰(zhàn),何嘗不是一種奇呢?
祝融夫人出現(xiàn)在第九十回,是與自己的丈夫一起對抗蜀軍而走上戰(zhàn)場的。祝融夫人出現(xiàn)的各種裝扮,就在告訴我們,她不是一個普通人。她手中用的武器是一把丈八的長標,在背上還背有五把飛刀,這樣子的她,誰愿意說她是一個普通人呢?而且,那一場戰(zhàn)爭,是她的代父出戰(zhàn)。她與蜀軍對壘,卻一點都沒有怯場。
最開始,她更是先后打傷了蜀漢的將士張嶷,后又用絆馬索直接活捉了馬忠,可以說,這份本事讓她的身份更加的被人敬重。不過,祝融夫人還是空有一身武力,卻少有聰明的頭腦,于是乎,在諸葛亮的設計下,趙云,魏延開始挑釁她,這讓她非常的生氣,更是選擇出戰(zhàn),之后也陷入了敵軍的包圍,然后被活捉了。
祝融夫人被活捉之后,她的丈夫選擇了用手中的俘虜換回了自己的夫人。兩人其實也不過是在堅守自己的土地罷了,只不過,隨著蜀漢越來越強大,他們想要堅守的也很難做到了。之后的事情,我們都應該聽過,諸葛亮對孟獲是七擒七縱,終于讓孟獲甘愿俯首稱臣。隨著孟獲的歸順,祝融夫人自然也跟著歸順了。于是,這位出現(xiàn)過一次戰(zhàn)場的女子,就沒了蹤影。
祝融夫人算是少數(shù)沒有被養(yǎng)在深閨的三國女性了,雖然她只是作者在書中的一次創(chuàng)作,但我們也不得不說,這位夫人的本事是沒得說的,即便她或許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三國奇女子,她應該要算得上是一位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1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戲猿圖》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