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zhàn)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zhàn)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quán)而進行的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漢元年(前206年)四月,諸侯在戲下罷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劉邦只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于四月領(lǐng)兵入漢中、并燒毀棧道(用木板架在懸崖上鋪成的道路),以示再也無意東出,以麻痹項羽。同年五、六月份,齊國貴族后裔田榮不滿分封,趕走齊王,殺膠東王,自立為齊王。11月,劉邦乘機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東),重返關(guān)中,很快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并用計欺騙項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guān)中后已心滿意足,再也不會東進了。項羽放心去攻打田榮,對西邊沒有加強防范。最終則陷入齊地泥潭無法抽身。這樣給了劉邦絕佳的機會。
漢軍東出
漢二年(前205年),劉邦在基本平定三秦后,準備東出與項羽爭天下。他出關(guān)到陜,慰問那里的父老。三月,劉邦率軍從臨晉渡河,魏王豹領(lǐng)兵跟隨。很快攻下河內(nèi),俘虜殷王司馬卬,置河內(nèi)郡。南渡平陰津到雒陽,降河南王申陽。這時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擋在劉邦馬前訴說義帝的死亡經(jīng)過。漢王聞后,大哭一場,遂為義帝發(fā)喪,舉哀三日。然后向各諸侯王發(fā)布項羽大逆無道的罪狀,并以此為借口號召各諸侯王率兵與自己一起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從而正式拉開了四年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
彭城之戰(zhàn)
漢二年(前205年)5月,劉邦乘項羽深陷于齊國,無力抽身的機會,率領(lǐng)諸侯聯(lián)軍五十六萬一舉攻占西楚都彭城。短暫的勝利使劉邦失去理智,整日與諸侯喝酒慶祝。項羽聞之,急率輕騎兵三萬回襲彭城,聯(lián)軍無備,一時被殺十萬,溺水淹死十萬,劉邦僅率數(shù)十騎逃脫,以漢為首的反楚聯(lián)盟瓦解。
滎成對峙
漢二年(前205年)6月,劉邦率部退到滎陽,一路收集敗兵,并派韓信、灌嬰等在京索之戰(zhàn)中擊敗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穩(wěn)住了陣腳,遂重整軍隊,依托關(guān)中基地和有利地勢與項羽長期抗爭。7月,章邯終于兵敗自殺,劉邦完全解除了后顧之憂;且在逃往滎陽前便派人說服英布反楚,聯(lián)絡(luò)彭越擾楚后方;派韓信開辟北方戰(zhàn)場,攻魏,破代,滅趙。同年冬,項羽發(fā)動反攻,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xiāng)。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項羽加緊圍攻滎陽,并奪取成皋。
為了減輕楚軍對滎陽的壓力,劉邦率軍經(jīng)武關(guān)、宛(今南陽)、葉(今葉縣南),想引誘項羽南下。為配合漢軍行動,此時韓信也率軍到達黃河北岸,聲援滎陽。彭越正在進攻下邳(今江蘇邳州南)。項羽被迫率軍回救,劉邦乘機收復成皋。漢三年(前204年)7月,項羽以凌厲攻勢拔滎陽,再奪成皋。
鴻溝為界
劉邦一面命漢軍在鞏縣一帶堅守,阻擊楚軍前進,一面命韓信組建新軍擊齊,派人入楚腹地協(xié)助彭越進攻睢陽縣、外黃縣等地,再次迫使項羽回救。漢三年(前204年)11月,劉邦用計收復成皋,斬殺了項羽大將曹咎。
項羽在擊敗彭越后,尋漢軍主力決戰(zhàn)不成,屯兵廣武(今河南滎陽北)與劉邦形成對峙。不久,韓信在濰水之戰(zhàn)中殲滅齊楚聯(lián)軍,完成對楚側(cè)翼的戰(zhàn)略迂回,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項羽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漢四年(前203年)10月,項羽引兵東歸。
垓下之戰(zhàn)
楚、漢訂盟后,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漢四年(前203年)11月,兩軍戰(zhàn)于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
漢五年(前202年)正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zhàn)疲勞的楚軍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展開決戰(zhàn)。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藂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后。
韓信揮軍進攻,采用誘敵深入戰(zhàn)術(shù),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后部步軍。楚軍久戰(zhàn)疲勞后軍迎戰(zhàn)不利,漢軍將楚后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余,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后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致使楚軍士卒思鄉(xiāng)厭戰(zhàn),軍心瓦解,項羽只有率800人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這時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八騎,一亭長愿帶項羽逃至江東重振霸業(yè),遭項羽拒絕。項羽帶著二十八騎大戰(zhàn)漢軍,最后全軍覆沒,項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烏江自剄而死。
劉邦于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其兵權(quá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1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三國時期的白馬將軍指的是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