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歷史除了課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小知識是鮮為人知,所以接下來小編就為廣大喜愛歷史的小伙伴們講講關(guān)于張文蔚:唐末后梁宰相,他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
乾符初,登進士第,解褐署巡官,除監(jiān)察御史,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判戶部。后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開平二年,暴卒于位,贈右仆射。
人物生平
張文蔚,字右華,河間人也。父張裼,唐僖宗朝,累為顯官。文蔚幼礪文行,求知取友,藹然有佳士之稱。乾符初,登進士第,時丞相裴坦兼判鹽鐵,解褐署巡官。未幾,以畿尉直館。丁家艱,以孝聞。中和歲,唐僖宗在蜀,大寇未滅,急于軍費,移鹽鐵于揚州,命李都就判之,奏為轉(zhuǎn)運巡官。駕還長安,除監(jiān)察御史,遷左補闕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勛吏部員外郎,拜司勛郎中、知制誥,歲滿授中書舍人。丁母憂,退居?xùn)|畿,哀毀過禮。服闋,復(fù)拜中書舍人,俄召入翰林,為承旨學(xué)士。唐昭宗初還京闕,皇綱浸微,文蔚所發(fā)詔令,靡失厥中,論者多之。轉(zhuǎn)戶部侍郎,仍依前充職,尋出為禮部侍郎。
天祐元年夏,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判戶部。時柳璨在相位,擅權(quán)縱暴,傾陷賢俊,宰相裴樞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余人,咸抱冤就死;縉紳以目,不敢竊語其是非,余怒所注,亦不啻十許輩。文蔚殫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賴焉。璨敗死,文蔚兼度支鹽鐵使。天祐四年,天子以土運將革,天命有歸,四月,命文蔚與楊涉等總率百僚,奉禪位詔至大梁。
后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開平二年春,暴卒于位,詔贈右仆射。張文蔚沈邃重厚,有大臣之風(fēng),居家孝且悌,雖位至清顯,與仲季相雜,在太夫人膝下,一不異布素。
關(guān)于張文蔚:唐末后梁宰相,他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致力于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全面的歷史資訊和故事。我們的內(nèi)容不限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喜歡的話就請關(guān)注我們吧。
馮道(882~954)中國五代時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遼的大臣。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人。唐末,馮道事幽州劉守光為參軍。劉守光敗后,馮道事河?xùn)|節(jié)度使李克用,為掌書記。李存勖即位,以馮道為翰林學(xué)士。明宗時任相。長興四年(933),明宗死,閔帝即位。次年,潞王從珂(后為末帝)反,馮道率百官迎之。歷閔帝、末帝,馮道并居相位。后晉滅后唐時,馮道為首相,奉石敬瑭命獻徽號于契丹。大小政事均由馮道處理。石敬瑭曾獨召他,欲其輔立幼子石重睿。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他改奉齊王石重貴,是為少帝(即出帝)。開運三年(946)十二月,契丹滅后晉(次年改國號遼),他為太傅。歷后漢、后周兩朝,他皆為太師,后周時又兼中書令。馮道歷5朝8姓11帝,不離將、相、三公高位,
在乾符二年,朱溫參加王仙芝、黃巢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攻陷多地,導(dǎo)致大唐王朝統(tǒng)治地位搖搖欲墜,后來因為鎮(zhèn)壓黃巢軍有功,進封梁王。之后憑借地理位置大大擴大勢力范圍,唐昭宗時期,朱溫率領(lǐng)大軍進入關(guān)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quán),用武力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最后殺死唐昭宗,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天佑四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史稱"后梁"。世人大多評價朱溫堪比曹操,陰險狡詐、善于權(quán)謀,殘酷無情,軍事方面善于作戰(zhàn)有決心、有毅力。
天佑元年,朱溫?fù)?dān)心把唐昭宗接到洛陽會遭到一眾大臣反對,便假詔于朱友諒,誅殺了京兆尹鄭元規(guī)等人,后來請奏昭宗遷往洛陽,昭宗不想離開,但是已經(jīng)由不得他。朱溫對于昭宗身邊上百名的服侍之人全部灌醉坑殺,之后全部調(diào)換了身高,相貌相當(dāng)?shù)娜隧斕嫠麄?,等到昭宗發(fā)現(xiàn)為時已晚,這個時候的昭宗真正成為了俎上之肉。朱溫?fù)?dān)心因為李克用等聯(lián)盟會聯(lián)合昭宗有所舉動,遂決定殺死昭宗,另立新君。
昭宗死后,立昭宗次子李柷為帝,時年十三歲,史稱唐哀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朱溫決定對于李唐皇室展開清除。天佑四年,朱溫在宰相張文蔚率百官勸進之后,接受唐哀帝禪位,正式即位皇帝,并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在今天的河南開封建都,把年僅17歲的唐哀帝封為濟陰王,長期在此囚禁,直到次年的二月,將其殺害。朱溫在治理國家方面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應(yīng)該予以肯定,比如恢復(fù)生產(chǎn)、獎勵農(nóng)耕、休養(yǎng)生息等。但朱溫荒淫無道、濫殺無辜也為人所不齒,對于部將更是濫殺成性,比如將領(lǐng)戰(zhàn)死疆場,屬下的士兵也必須與陣地共存亡,如果還生還就全部殺掉,名為?跋隊斬?。
哀帝李柷?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唐哀帝李柷出生在后宮的大內(nèi)宮,母親何氏時為淑妃,不久被立為皇后。乾寧四年(897) 二月,李柷未滿5周歲,便受封為輝王,改名為李祚。
天復(fù)三年 (903) 二月,昭宗宣制,以輝王祚為諸道兵馬元帥,以梁王、檢校太師、中書令朱全忠為副元帥,統(tǒng)領(lǐng)全國軍隊。從此,這位娃娃元帥便與朱全忠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天祐元年(904)八月,朱全忠遣親信蔣玄暉等人趕赴洛陽殺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脅迫昭宗遷往洛陽) 及其昭儀妃李漸榮、河?xùn)|夫人裴貞一。何皇后痛苦流涕,跪在蔣玄暉腳下,苦苦哀求饒恕性命,愿以身侍奉。對這樣一位艷麗的美人,蔣玄暉頓生淫念,于是刀下留情,何皇后得以不死。自此以后,兩人的命運便聯(lián)結(jié)在一起了。李祚當(dāng)皇帝后,奉何皇后為皇太后,并為她建造了太后宮,取名積善宮,故稱何氏為積善皇太后。
唐昭宗遇害的第二天早朝,蔣玄暉假傳圣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恢復(fù)原名李柷。中午時分,又矯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然后遣太子家令李能前往16宅向諸王及宗室報喪。
諸王、宗室及百官到齊后,皇太后差太常卿王溥為禮儀使,舉行了簡單的即位儀式,年僅13歲的李柷登上皇位,是為唐哀帝。
接著,蔣玄暉向百官宗室宣布:昭儀李漸榮與河?xùn)|夫人裴貞一合伙殺害了昭宗皇帝,懼罪投井自殺,罪大惡極,現(xiàn)將她們追削為庶人。這樣,把弒君之罪轉(zhuǎn)嫁到死人身上,從而掩飾了朱全忠、蔣玄暉的罪行。究竟是誰殺害了昭宗,宗室諸王和百官大臣當(dāng)然不會糊涂,但面對朱全忠等人盛氣凌人的架勢,他們竟然不敢哭出聲來。
哀帝少年當(dāng)政,顯然成為權(quán)臣們的玩物。事實上,小朝廷的一切權(quán)力完全掌握在朱全忠手里。為了造成篡權(quán)的有利形勢以便早日登上皇位,朱全忠開始了大肆殺戮宗室和朝廷大臣的活動。
天祐二年(905)二月,朱全忠指使樞密使蔣玄暉把昭宗的諸子德王李裕等9位親王召到九曲池,舉行鴻門宴。9王不知是計,便開懷痛飲,個個酩酊大醉,蔣玄暉事先布下的劊子手一擁而上,將9位親王用繩索絞死。
在國家破敗的危難之際,朝廷大臣們也偏不自愛,仍在不知廉恥地爭權(quán)奪勢。宰相柳璨自進士及第不滿4年,便被朱全忠推上相位。裴樞等幾位宰相自負(fù)資望高,極為輕視柳璨,柳璨因而十分痛恨裴樞等朝臣,尋機報復(fù),他竭力討好朱全忠及其心腹,詆毀裴樞等人,使之被遠貶他郡。隨后,柳璨又開列了一張黑名單,把不合己意的朝臣都列進去,對朱全忠說,這伙人喜歡結(jié)朋黨,制造是非,留之無益,應(yīng)盡快除掉。朱全忠的重要謀士李振因?qū)遗e進士不第,便對進士出身的朝官極為痛恨,他也對朱全忠說,唐朝之所以破敗,都是浮薄士人紊亂綱紀(jì)的緣故。大王 (朱全忠) 要成大事 (指代唐稱帝),這些人是很大的障礙,不如全都殺掉。朱全忠認(rèn)為言之有理,便讓哀帝頒布詔書,將裴樞等舊宰相及出身高門、科舉入仕的大朝官30余人,各賜自盡。朱全忠又下令把他們的尸體全部投入黃河。
宗室既除,朝臣亦已清除干凈,整個朝廷全部控制在朱全忠手里。下一步的任務(wù)就是如何將哀帝的名位“合情合理”地轉(zhuǎn)移給自己的問題了。
那么采用什么方式讓哀帝把帝位傳給朱全忠而又名正言順呢?上古有堯舜的禪讓,這一直為后世傳作美談,但這似乎太原始了些。隋恭帝與唐高祖李淵的禪位方式則正與現(xiàn)今情形極為相似,朱全忠為他的這一絕妙的發(fā)現(xiàn)而欣喜若狂。他急切地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然而,宰相柳璨、蔣玄暉、張廷范等似乎沒能領(lǐng)會朱溫的迫切心情,他們還在與哀帝、皇太后商議要按部就班地經(jīng)過封大國 (國號)、加九錫、行殊禮,然后受禪的程序,還打算在天祐三年(906)十一月讓哀帝率群臣到南郊舉行祭天大禮。急于登皇位的朱全忠聞訊大怒,認(rèn)為這是蔣玄暉等與哀帝、皇太后在密謀拖延禪位時間,圖謀不軌。因此,他急匆匆從淮南平叛中趕回大梁 (今河南開封),聲言要改易唐祚。
哀帝聞狀十分害怕,怕的倒不是丟掉皇位。其實,李柷也實在不愿意提心吊膽地當(dāng)這個傀儡皇帝,在年紀(jì)上,正是貪玩的年齡,哪能承受得了這么巨大的壓力呢? 他所害怕的是朱全忠有可能殺他的頭。因此,哀帝立即把祭南郊的活動暫且推遲到明年正月。同時,哀帝又派刑部尚書裴迪去大梁傳達圣旨,加授朱全忠為相國,使之為百官之長,并加九錫之命。然后又責(zé)令蔣玄暉去大梁向朱全忠請罪。
看到朱溫仍怒不可解,哀帝十分憂慮,急忙把宰相們找來商量和解的辦法。宰相柳璨說: “現(xiàn)在朱全忠已是眾望所歸,陛下應(yīng)早日禪位。”哀帝回答說: “朕也是這樣想的,卿可去大梁傳達朕的意愿。”
朱全忠對蔣玄暉等人耿耿于懷,決意要清理這些執(zhí)政大臣。天祐三年(906)十二月,蔣玄暉被押送河南府處斬,當(dāng)眾將其尸體焚燒。柳璨問斬于上都門外; 張廷范被處以五車分尸的極刑。他們的家屬、親信皆遭屠戮。
臨刑時,柳璨曾大聲喊道: 負(fù)國 (唐) 賊柳璨,該殺該殺! 柳璨發(fā)揮朋黨惡習(xí),借朱全忠的威勢,除掉了許多不合己意的大朝官,如今死到臨頭,才明白自己喪盡天良,該殺。
蔣玄暉在殺唐昭宗時,愛惜何皇后的姿色,刀下留情,此后兩人頻繁幽會于積善宮,他們在歡愛之余,也時常議論哀帝及唐王朝的命運。何皇太后激勵蔣玄暉說,哀帝的皇位是無法保住了,遲早要為朱全忠所取代,既然要換作朱氏王朝,為何不能成為蔣氏天下呢?蔣玄暉深受啟迪,于是便與哀帝及諸大臣商議,以祭南郊的活動,來拖延禪位時間。不料想他們的密謀被朱溫的耳目發(fā)現(xiàn),故有十二月之戮。皇太后既然也參與了密謀,朱全忠當(dāng)然不會放過她,玄暉被殺后,遣親信去積善宮殺死了皇太后何氏。
緊接著,朱全忠下令停止宦官首腦機關(guān)樞密使和宣徽南、北院的工作,兩院的官吏全部歸屬中書省,一切公事都必須請示中書。唐中期以來泛濫起來的宦官勢力又一次受到沉重打擊。
天祐四年(907)正月,哀帝遣御史大夫薛貽矩赴大梁慰問朱全忠,貽矩趁機向朱獻禪讓之計,這正合全忠之意,因此,朱全忠頷首應(yīng)諾。薛貽矩返回洛陽,立即上奏哀帝:“元帥 (朱溫) 同意受禪,陛下應(yīng)當(dāng)早日去掉身上的重負(fù),早行禪位之禮?!庇谑?,哀帝下詔準(zhǔn)備在二月舉行傳禪大禮。
三月初,哀帝詔告群臣,以宰相張文蔚、楊涉等率領(lǐng)文武百官奉寶綬,赴大梁,禪皇位于朱全忠。
朱全忠受禪稱帝,為梁太祖,立國號梁,史稱后梁(907—923)。持續(xù)290年的唐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朱全忠稱帝后,封哀帝為濟陰王,遷往曹州 (今山東曹縣)。第二年,即開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派親信殺死李柷,時年17歲,謚曰哀帝,葬于溫陵。后唐明宗時,為其追謚昭宣光烈孝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1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