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所載“燧明國”,其實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一個城邦國家,由良渚古國與古巢國分化演變而來;是一個以商丘古城(時稱“燧明城”)為中心的城邦國家。后遷都于南莊頭古城(今河北南莊頭遺址)。
傳說,有巢氏之子燧人氏建立了“燧明國”,遺址位于黃河下游的河南商丘。燧明國的人,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燧木,又叫火樹,屈盤萬頃,云霧出于其間。有鳥若鶚,用咀去啄燧木,發(fā)出火光。燧人氏從中受到啟發(fā),于是就折下燧枝鉆木取火,被后人尊稱為“燧皇”,位列三皇之首。燧明國后來與華胥國合并,由燧人氏之子青帝太昊伏羲氏統(tǒng)治;并建立了羅奉國(伏羲王朝),為中國古史傳說中統(tǒng)一國家的最早雛形。伏羲自稱“龍師”,也是中國皇帝自視為“真龍?zhí)熳印钡淖钤缭搭^;而他統(tǒng)治下的民眾也就自然成了“龍的傳人”(或許稱為“龍的子民”更為合適)。
史書記載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云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鉆,則火出矣。后世圣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鉆火,號燧人氏?!蓖瑫砥甙艘抖Y古文嘉》云:“燧人始鉆木取火……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庇钟小办萑耸舷娜椥又稹钡膫髡f(見《藝文類聚》卷八七引《九州論》)。今河南商丘流傳有“燧人擊石取火”的活神話。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有其人不死,厭世,嫉俗后則升天。
燧明人
燧人氏,又稱“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鉆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fā)明者。關(guān)于他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尚書大傳》云:“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
神農(nóng)為農(nóng)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于天?!笔巧裨捴幸灾腔邸⒂赂?、毅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遠古時期,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鉆木取火,教人熟食,是華夏人工取火的發(fā)明者,結(jié)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華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燧人氏死后葬于今天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建有燧皇陵。
原文遂明國不識四時晝夜,有火樹名遂木,屈盤萬頃。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國,息此樹下。有鳥若鴞,啄樹則燦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鉆火,號燧人。
譯文遂明國全是一片黑暗混沌,那里的人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天黑夜。國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樹,屈盤起來,占的面積有一萬頃地那么大。后世有一個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遠方,來到此國,休息在這棵大樹下。(忽然看見)許多象鸮樣的鳥,(在大樹的枝葉間)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燦然的火光發(fā)出。圣人于是感悟到了鉆木生火的道理,就試用小樹枝來鉆火,果然鉆出火來。于是后人就稱為他為燧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5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象雄古國在哪里
下一篇:
西王母國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