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硭抉R睿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很多人印象中,開國皇帝都是英明神武的,特別是劉秀、朱元璋這些從戰(zhàn)場廝殺中走出來的皇帝,更是獨具威嚴和霸氣。然而,凡事總有例外,歷史上有一個開國皇帝,卻是公認最懦弱的一個,他和自己建立的王朝,被人罵了上千年,簡直不要太慘,這個人就是晉元帝司馬睿。
公元291年,司馬家族掀起了史上最慘重的皇族內(nèi)亂,揭開了臭名昭著的“八王之亂”序幕。在這場動亂中,勢力強大的諸王紛紛卷入,此時只有15歲的皇室子弟司馬睿,眼看著親叔叔司馬繇被殺,選擇了低調(diào)做人,以求在亂世中保住性命。
不過,即使司馬睿再低調(diào),還是遇到了麻煩,甚至有殺身之禍。沒辦法,他被一個多事的人揪了出來。此人名為嵇紹,是名士嵇康的兒子,他只是在人群中看了司馬睿一眼,就驚為天人,贊嘆道“瑯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這可要了老命啊,要知道,當時天下大亂,諸王都在覬覦皇位,結(jié)果無權(quán)無勢的司馬睿,居然有天命所歸之相,用頭發(fā)想,他的前途都很懸。
果然,成都王司馬穎就打上了司馬睿的主意,想要送他上路見見老祖宗。好在司馬睿事先洞察到了司馬穎的殺心,提前跑路了。不得不說,司馬睿其實是個非常聰明有遠見的人,在被軍閥石超幽禁的情況下,他不但逃了出來,還及時帶著母親和妻子逃走了,一家人保住了性命的同時,還來到了他的發(fā)家之地建業(yè)。
作為皇室旁支,本來和皇位沒有份的司馬睿,終于迎來了機會。在建業(yè),他受到了當?shù)厥兰掖笞宓目粗?,特別是好兄弟王導(dǎo)所在的豪族王家,更是對他全力支持,有了這些后盾,司馬睿積蓄力量,42歲時稱帝,建立了東晉王朝。
歷史上的東晉帝國,偏安一隅,皇帝大多不思進取,貪圖享樂,任由北地同胞淪為被奴役的對象,為此被罵了上千年。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個存在百年的帝國,延續(xù)了華夏正統(tǒng),在其百年歷史上,還涌現(xiàn)出了許多意圖收復(fù)故土的英雄人物。所以,在這一點上,東晉比起引發(fā)動亂的西晉,都要值得尊敬。
作為東晉的開創(chuàng)者,司馬睿的后半生,卻過得很憋屈。世家大族的掣肘,讓他如同傀儡,軟弱可欺,特別是在王敦叛亂中,要不是有兄弟王導(dǎo)的堅決支持,連皇位都無法保住。司馬睿不是沒有抗爭過,為了與王氏對抗,他重用來自寒族的劉隗、刁協(xié)等大臣,可惜對手太強大,他還是沒能扭轉(zhuǎn)皇權(quán)衰落的局面。
就這樣,司馬睿因為郁郁不得志,在位僅僅五年,就憂憤而亡,享年47歲。皇帝做得這么憋屈,還是個開國皇帝,除了后來拓跋家族那幾位純粹的開國皇帝外,司馬睿確實是最懦弱的一個,不過縱觀其一生,并非毫無可取之處,說他很慘,一點也不為過。
晉朝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歷經(jīng)數(shù)十年,嘔心瀝血建立基業(yè),最終由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起來的朝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經(jīng)理血與火淬煉的王朝,從建立伊始便走向萬劫不復(fù)的深淵,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命運多舛的王朝之一。
司馬炎建立西晉,統(tǒng)一三國,然而僅僅37年后,西晉便在八王之亂和胡人叛亂中迅速隕落。永嘉南渡,瑯琊王司馬睿重拾晉室,建立東晉,卻只能偏南江南,難成偉業(yè),更被王氏家族把持朝政,開國皇帝輪為士族門閥的傀儡,憂郁而終。
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為何走到這般光景?又如問題所提,司馬睿為何被權(quán)臣氣死?究其主要原因可總結(jié)為皇室衰落,士族崛起兩方面。
司馬炎與八王之亂司馬炎建立西晉后,成功滅亡了東吳,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結(jié)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動蕩局面,死后得謚號晉武帝,還是頗有能力的,但也犯下三個致命錯誤,引發(fā)八王之亂,成為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
△司馬昭長子司馬炎
錯誤一:分封宗室 三國中最強的曹魏到了曹睿時期,隨著曹仁、曹真、曹休等一二代曹魏宗室先后逝世,宗室人才不濟,又受中央彈壓,力量開始衰弱。等曹睿死后,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逐漸走向權(quán)利中央,司馬懿在高平陵事變后,將曹魏政權(quán)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鳩占鵲巢,司馬篡魏由此開始。
△231年曹真去世,跟隨曹操打江山的功勛殞命待盡
司馬炎建立西晉之時,吸取了曹魏宗室羸弱的教訓(xùn),開始分封宗室親王,并賦予藩王很大的權(quán)力,以期望在國家危難之際,宗室可以成為國家依仗。剛開始的時候,對于藩王在封國內(nèi)的軍事、財政、人事的權(quán)力還有限制,因此多數(shù)藩王都不愿意去封國就任,反而留在京城,爭奪朝廷中樞大權(quán)。
司馬炎畢竟稱晉武帝,還沒有藩王敢挑戰(zhàn)皇帝的權(quán)威,可司馬炎死后,歷史上著名的
“智障皇帝”司馬哀即位,大封諸侯的危害開始顯現(xiàn)。失去皇權(quán)壓制的藩王,權(quán)力迅速膨脹,一個藩國甚至可以拉出一二十萬的軍隊,為爭奪無上權(quán)力,藩王之間互相攻伐,掀起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咸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數(shù)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咸寧五年(279年),司馬炎命杜預(yù)、王濬等人分兵伐吳,于次年滅吳,統(tǒng)一全國 。建國后,他采取一系列經(jīng)濟措施以發(fā)展生產(chǎn), 并頒行戶調(diào)式(包括占田制、戶調(diào)制和品官占田蔭客制)。太康年間,西晉出現(xiàn)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后,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