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爾會在眼前晃蕩,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擺在展覽櫥窗里,可覺得它是那么熟識。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女子們腳下的時尚風情——這不就是雪地靴么?
論說這雪地靴,其實并不能說是一樣美物,模樣并不俊俏,甚至感覺還有點笨笨的,可它似乎突然間成了女子們的冬日時尚,不論有雪無雪,都一樣可以裝備在腳上,都一樣感覺到特有的派頭。
辛店文化的靴子,它像不像是雪地靴?真是像極了,可它卻在大約3000多年前就行走在寒冷的大西北了,是史前先民的裝備?,F(xiàn)代雪地靴可是一種舶來品,這是不爭的事實,可這又是一個讓人放心不下的事實,應當如何來看待呢?
中國史前就有雪地靴
一直以為,名為雪地靴,應當與雪天防寒有關。事實是,它與寒冷有關,卻與雪無緣。
甘肅玉門出土的四壩文化人形陶器
說它與雪無關,是因為它初問世的地點是在澳大利亞。一個姑娘深愛著一位飛行員,每當返航落地,姑娘都要用雙手去揉搓戀人凍僵的雙腳。有一次飛行員執(zhí)行緊急任務,姑娘扯下自己的羊皮帽子和大衣領為心上人包裹雙腳,這雙丑陋的鞋子就這樣飛上了藍天。
這溫暖的感覺非常不錯,其他飛行員也都學著用羊皮包裹雙腳,他們在空戰(zhàn)中有了更好的表現(xiàn)。戰(zhàn)爭結束后,澳大利亞人由這場空戰(zhàn)愛情受到啟發(fā),制造出名為“ugly boots”的羊皮靴,后來澳大利亞人昵稱之為“UGG”,想不到它后來成了全世界潮人推崇的“UGG”雪地靴。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xiàn)過靴子,種種色色,不可盡言。一般來說,那都是男子的裝備,更多的是軍士們的行頭。不過稍稍尋覓,也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女子的足上,出現(xiàn)過那溫暖柔軟的靴子。
李白詩《對酒》,說那吳姬十五“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杜牧詩《留贈》,是寫給舞女的,“舞靴應任閑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黃庭堅詞《西江月》,也是寫的舞女,“轉眄驚翻長袖,低徊細踏紅靴”。
青海樂都柳灣遺址出土的辛店文化陶靴
共3頁:123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6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上古十大魔神中國上古十大魔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