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與周武王率軍伐紂攻入朝歌,商軍戰(zhàn)敗,血流飄杵。武王斬紂頭,殺妲己,報了囚父之恨。戰(zhàn)爭結束后,周武王宣布周朝建立,準備將商地分封,可是他又一轉念,周本是商王朝的一個西方屬國,如今取代了紂王的統(tǒng)治地位,殷商遺民會不會服周的統(tǒng)治呢?于是周武王馬上召集師尚父姜太公,召公和周公商議這些問題,姜子牙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及其處境,他說:“殷商的頑固分子及敵視西周的大臣,立即處死,不能姑息養(yǎng)奸,留下后患?!敝芄煌饨目捶?,他說:“對于殷商的大臣,應加以區(qū)別,罪大惡極,民憤極大的殺;無罪者不殺,還應利用?!弊詈?,周公提出了分化利用的主張,他說:“既要進行武力監(jiān)視,又要施以籠絡才是?!敝芪渫趼犃祟l頻點頭。最后采納了周公的建議,決定由殷紂王的兒子武庚來統(tǒng)治殷商的余民。
周武王命令整修了商紂宮殿,讓武庚居紂宮,繼續(xù)統(tǒng)治商民。姜太公考慮到武庚受紂王的影響,是不會脫胎換骨,立地成佛的。于是建議周武王要對武庚嚴加防范,在朝歌周圍沒邶(今湯陰邶城)庸(今衛(wèi)輝市倪灣鄉(xiāng))衛(wèi)(今??h衛(wèi)賢集)三國,周武王將自己的弟弟康叔封鎮(zhèn)這三國,來監(jiān)視武庚。周武王又封了姜太公為齊國國君。再說姜太公被封于齊國,但他仍心系西周,他覺得讓武庚再來掌權,是一大隱患,一旦氣候適應,他就會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復辟殷商王朝,時常都不要放松對武庚的警惕。果然,不出姜太公所料,當周武王罷兵西去不久,武庚竟然居紂宮(今西壇,云海一帶)續(xù)殷祀。然后又帶領尚臣來到鹿臺,玉門(玉女觀)祭祀父親在天之靈,同時他又收攏殷商遺民之心,暗地聯(lián)絡東夷方國部落,磨刀霍霍,十分囂張。消息由姜太公傳到鎬京(今西安市)。恰在這時,也就是周王朝建立第二年,周武王去世了,年幼的成王還管理不好國家大事。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便代攝國家大事。對此,管叔,蔡叔,等大臣極為不滿,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打算謀害成王篡位,企圖起兵造反。因此朝內大臣勾結起來,聯(lián)合東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國部落,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叛周復殷戰(zhàn)爭,聲勢之大,使周的西土出現(xiàn)了騷動和不安。為了盡快平息這場暴亂,周公和召公徹夜難眠,積極部署作戰(zhàn)計劃,最后在姜子牙的倡議下,由周公以成王之命率軍東征。姜太公親臨現(xiàn)場輔助周公,再一次返回牧野,殺向朝歌。早有準備的武庚,親自帶殷商努奴隸主貴族瘋狂反撲,負愚頑抗。但終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掉軍心的武庚,終究不能喚起將士的斗志,因而軍心不齊,不戰(zhàn)而潰,全部瓦解。武庚、管叔被處死,蔡叔被流放,霍叔遭貶斥。周公將這次叛亂平息后,以成王之命封康叔為衛(wèi)君,建都朝歌。
周武王建立周朝僅僅兩年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年幼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于周成王才13歲,難以獨自管理國家,于是由周成王的叔叔周公旦輔佐。在周公的輔佐之下,周朝實現(xiàn)了強盛,于是歷史上就把從周成王親政到他兒子執(zhí)政的幾十年的一段時期稱為?成康之治?。周公在輔佐成王的時候盡心竭力,他在輔佐期主要是平定了武庚叛亂和輔佐成王7年。
武庚不服周公輔政發(fā)動叛亂,周公三年平叛。在周公輔佐成王之后,作為王室宗族的管叔等人到處說周公有野心,想取成王而代之。這種謠言也讓殷商貴族武庚蠢蠢欲動,他決定趁這個機會發(fā)動叛亂,企圖恢復殷商的統(tǒng)治。武庚聯(lián)合了管叔、蔡叔還有一些殷商貴族搞起叛亂來,周朝的幾個蠻夷部落也勾結武庚等人。在這種情況下,周公在朝廷里表明自己絕沒有篡位之心,得到了召公的支持,然后他讓太公望去征伐武庚等人的叛軍。經過三年的討伐,武庚等人的叛亂被平定,周朝恢復了和平。
周公在平定叛亂之后,輔佐成王到20歲,然后功成身退。周成王繼位的時候才13歲,周公從旁指導成王如何治理國家,如何使用帝王之術。為了保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他制定了一套制度,將國家的各項事務通過制度的形式規(guī)定了下來。等到成王20歲的時候,周公主動把權力交給了成王,自己功成身退。
從上面我們看出,周公在輔佐周成王期間做了非常多有利于周朝統(tǒng)治的事情,并且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大家好,我是我,說起魯隱公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魯國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它和周王室一樣是“姬”姓,這說明魯國和周王室一樣,出自于同一血緣集團。有一件青銅器,名字叫“剛劫鼎”,這個鼎上的銘文提到了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姬旦東征奄國的事。奄國是個嬴姓國,地理位置在曲阜以東,奄國原本是商的盟國友邦。武王立周后很快去世,武王的兒子年幼的姬誦繼位,就是周成王。成王成幼,周公輔政,這時封于殷舊都的殷紂之子武庚叛亂,地處東夷的奄國響應武庚。奄國最后被周公所滅,成王把奄國封給了周公,周公之子伯禽就國,這就是魯國的第一位國君。
魯隱公是魯國的第十四位國君,這時已經是東周,在位的周王是周平王。魯隱公姬姓,如果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可以說魯隱公是姬姓魯氏,名字叫息姑。魯隱公的父親是魯惠公,名字叫弗皇。魯惠公在位的時間很長,有四十六年。魯惠公的元妃,也就是元配夫人,稱作“孟子”,意思就是子姓家里的老大。宋國是殷商后裔的子姓國,“孟”就是排行老大的意思。
孟子死了,沒有兒子?!蹲髠鳌氛f魯惠公孟子死了以后續(xù)娶了聲子?!奥曌印币膊皇敲?。子是姓,“聲”是謚號。也有的人說聲子是孟子的妹妹?!妒酚?魯周公世家》說“聲子”是魯惠公的“賤妾”。如果是聲子是孟子的妹妹,應該就是陪嫁的媵,媵的地位比妾要高,就不會是賤妾。聲子給魯惠公生了一個兒子,這是魯惠公的庶長子,就是息姑,后來的魯隱公。反正不管怎么說魯隱公都不是魯惠公的嫡子。本來魯惠公沒有嫡子,公子息也大約是被認定了作為將來的繼承人。但是事情起了戲劇性的變化。
公子息長大了,到了適婚的年齡,于是魯惠公又向宋國為公子息求娶宋女。這個宋女到了魯國,魯惠公看到宋女十分美麗,于是就把原本打算給兒子娶來的妻子自己奪而妻之。并且這個宋女還給魯惠公生了一個兒子公子允。魯惠公以宋女為夫人,以公子允為太子,于是公子息既失去了原定的妻子,又多了一個作為競爭對手的弟弟。不知道公子息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公子允生下不久,他的父親,也就是公子息的父親魯惠公就去世了。公子允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但是年齡太小了沒辦法當國君,是于作為庶長兄的公子息“立而奉之”,意思就是攝政以待,等他的這個弟弟太子允長大成人。所以說,魯隱公只是攝位稱公,就像當初他的先祖周公姬旦攝位稱王一樣,他并不是真正的魯國國君,只是在暫時在這個位置上替自己的弟弟守著這個位置而已。從《左傳》里也能看出來這一點,比如說就沒有記載隱公即位,因為他只是攝政。
魯隱公并沒有像他的先祖周公姬旦一樣到了成王長大就很痛快地還政,而是一直處于矛盾之中。他的內心矛盾被一個很有權力的魯國宗室看出來了,就是公子翚,字羽父。羽父向魯隱公提了一個建議:索性殺掉他的弟弟太子允,然后名正言順做國君。讀《左傳》就會發(fā)現(xiàn),為了爭奪君位而在父子兄弟之間仇殺有非常多的例子。但是魯隱公沒有接受羽父的建議。問題是以后他仍處于一種猶豫不決之中,如果說要還政,就定下來時間。如果不還,那么打算怎么辦?隱公覺得自己該還政,但顯然不想還,于是禍患就在他的猶豫里發(fā)生了。
羽父是個講究利益的小人,要求“太宰”的官職,他可以幫著把太子允殺了。魯隱公拒絕了他的建議。他說“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已經在菟裘這個地方建造房子,然后在那里養(yǎng)老。菟裘在現(xiàn)在山東泰安一帶。但是魯隱公沒有處置羽父。羽父的陰謀落了空,他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于是反過來又去給太子允出謀劃策,在太子允面前說魯隱公不打算再還政,并打算殺了太子允。
太子允不像他的兄長隱公,他相信了羽父說的話,于是和羽父合謀。事情就發(fā)生在鐘巫之祭的時候。之前的狐壤之戰(zhàn)魯隱公還是魯國公子,他被俘之后被鄭國囚禁在尹氏家里。隱公向尹氏家的鐘巫神主前禱告,希望能逃出去。他賄賂了尹氏,和尹氏一起逃回了魯國。于是從此以后魯隱公年年十一月必祭鐘巫神。
這一年,他生命的盡頭就終止在鐘巫之祭。魯隱公祭祀之前在社圃齋戒,住在大夫寪氏家里。羽父就在寪氏家里安排了刺客。于是隱公在寪氏家被殺,太子允繼位成了國君,即魯桓公。而倒霉的寪氏被指為兇手。
隱公之死后如何被安葬,史書里沒有記載。桓公當然不會按國君的禮節(jié)為自己的庶長兄隱公安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8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成康之治(列舉治世盛世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