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很窮,有一次向魏文候(公元前 424~前 387)借糧,魏文侯說:“等我們收糧租的時候我再送過去給你?!鼻f周說:“今天我來的時候,路旁牛車上有一要鮒魚(好鯽魚),嘆著氣對我說:“只給一點水,我就可以活下去了?!蔽艺f:“你等我,我為你去楚國,請楚王引長江、淮河的水來澆灌你?!滨V魚說:“我現(xiàn)在活在盆子里,隨時都會死,急得不得了,你才說要為我去見楚王,引長江、淮河的水。你來的時候,只能在賣魚的店鋪里找我了。”如今我急迫的時候才來借糧,要我等你收了糧租再給我糧食。等糧租來了,也只能在做工的地方找我了?!蔽暮钣谑前l(fā)了百鐘(一鐘六斛四斗)的糧,送到莊周家里。
一、望洋興嘆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薄f子《莊子·秋水》
譯文: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shù)細(xì)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yuǎn)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zhuǎn)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qiáng)。'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寓意: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二、屠龍之技
原文:姓朱者學(xué)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莊子《莊子·列御寇》
譯文: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xué)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shù),于是,就到支離益那里去學(xué)習(xí)宰殺龍的本領(lǐng)。他花盡了家里資產(chǎn),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于把宰殺龍的技術(shù)學(xué)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墒?,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jié)果,他學(xué)的技術(shù)一點也用不上。
寓意:學(xué)習(xí)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lǐng)也沒有用。
三、隨珠彈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莊子《莊子·讓王》
譯文: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么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么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
四、鵬程萬里
原文: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莊子·逍遙游》
譯文:遠(yuǎn)古的時候,有一種鳥,名字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卷起一股暴風(fēng),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dāng)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云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么高,這么遠(yuǎn),很不理解,就說:“他還想飛到哪里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yuǎn)者的追求的。
拓展資料: 莊子
(約前369-前286),戰(zhàn)國中期哲學(xué)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
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后裔,后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xué)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xué)思想體系,被思想學(xué)術(shù)界尊為“老莊哲學(xué)”,然文采更勝老子。
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莊子的40個寓言故事名字:
1、望洋興嘆
2、屠龍之技
3、隨珠彈雀
4、鵬程萬里
5、庖丁解牛
6、魯侯養(yǎng)鳥
7、老漢粘蟬
8、井底之蛙
9、匠石運斧
10、猴子逞能
11、邯鄲學(xué)步
12、防凍手的藥
13、東施效顰
14、觸蠻之戰(zhàn)蝸角之爭
15、魏王召見莊子
16、楚王聘莊子為相
17、莊子論天地初,不信神鬼
18、與惠施論魚
19、莊子論美女不美
20、堯舜卑劣
21、莊子輕相位鴟得腐鼠
22、莊子論儒士魯國少儒
23、莊子和果園主
24、莊子借糧涸轍之鮒
25、呆若木雞
26、越俎代庖
27、拊馬不時
28、渾沌鑿竅
29、月去篋探囊
30、已陳芻狗
31、騰猿處勢
32、見利忘危
33、列子為射
34、豕虱濡需
35、任公垂釣
36、二儒發(fā)冢
37、畏影惡跡
38、曹商得車
39、探驪得珠
40、犧牛衣食
《莊子》寓言的特點
1、異彩紛呈的故事。莊子中的寓言故事俯拾即是,如庖丁解牛、莊周夢蝶、螳臂當(dāng)車等等。
2、形象詼詭的想象。莊子異彩紛呈的故事是建立在奇幻詭譎的想象上的,奇幻,夸張,出人意表,變幻莫測,如《逍遙游》鯤、鵬之自由變化。
3、空靈飄忽的文風(fēng),莊子故事之間往往是跳躍式的承接。結(jié)構(gòu)行文空靈飄逸,如《秋水》篇連續(xù)用了七則寓言。
4、諧趣和譏刺橫生。比如“鴟得腐鼠”、“蠻觸之爭”。
5、精湛傳神的文筆。莊子筆下的形象大都舉重若輕,以短語傳神。多以“寫意”筆法,也有細(xì)膩的“工筆”。
一、魏王召見莊子
莊子貧困,靠編草鞋過日,向監(jiān)河侯借過米.按理,他為了解決無米之炊,應(yīng)當(dāng)象孔子困于陳蔡一樣,茍且就食,而在魯哀公國宴上才講究“肉不正不食”.但他沒有這樣做.
魏王 召見莊子,見他一身補丁,問道:“先生這么有學(xué)問,為什么這么狼狽呢?”他是一針見血地回答:“活在這種世道,怎么能夠不狼狽呢?”言下之意,世道上昏下亂,衣錦玉食的人統(tǒng)統(tǒng)都是生瘡流膿的家伙.
二、楚王聘莊子為相
楚王聽說莊子很有學(xué)問,特意派了兩個大夫(官名)去聘請他為相.兩大夫在談水找到正在釣魚的莊子,說明來意.
莊子聽了,頭也不回,答道:“我聽說楚國有個神龜,死了三千年 ,枯骨龜甲還被楚王珍藏著,你們說這個畜性多幸運呵!”兩大夫還不太懂這個意思,還以為人說的是楚王敬賢之意.
不料莊子冷笑道:“我呢,卻寧可拖著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為至少還活著,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讓楚王供奉珍藏.”兩個大夫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三、莊子論天地初,不信神鬼
在莊子的時候,上天神明是許多人都承認(rèn)的事,特別是貴族,自認(rèn)為他們的富貴命運都是他們親愛的上帝所賦予他們的特權(quán).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恍兮惚兮”,就已不承認(rèn)天地神造論,老子還說“道象帝之先.”
到莊子進(jìn)一步從邏輯上解釋了這句話,他說“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能夠生出物質(zhì)的原始的東西一定是超越物質(zhì)形式的更高級的東西,它不是物,所以不能認(rèn)識,無法說他如何存在.
所以他根本不使神鬼.他說“夫大塊(天地)載我以開,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著就是活著,管他死后,他老婆死了,他敲著裝 的盆子,邊敲邊跳邊歌邊舞.朋友也是哲學(xué)家的惠施批評他不通人情,不會惋惜傷心.
莊子說:“人本無生死,形氣相變,是正?,F(xiàn)象,你懂什么!”真的,我們身上每時每分都在不斷的生死代致,到一定時候,一個過程自然結(jié)束,有什么好悲喜的呢?
實際上,這是在挑戰(zhàn)神鬼論的同時,揭示的極為高深的哲理呵.
四、與惠施論魚
莊子與惠施在濠上觀魚.莊子說:“魚游來游去,多么快樂呵”
惠施是邏輯論辯的專家,馬上抓住一點:“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一笑,以同樣的邏輯回答:“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懂魚的快樂呢?”
在邏輯學(xué)上,這是著名的一例.有人說在邏輯上莊子有些詭辯.但實際上這說的是另一回事:莊子告訴惠施,不要把你的學(xué)說強(qiáng)加于人,因為你不能代替別人.惠施古稱博學(xué),出行時隨帶五車之書跟在后邊,靠雄辯博學(xué)博取功名,所以莊子有此一說.
五、莊子論美女不美
莊子說,世界上的事沒有絕對的真理.你說左傳毛嬙、驪姬是大美女,那只是一些人的看法,至多是人的看法.如果普天下的萬物唯其后最美的話,那么,魚見了美女為什么根本不欣賞,反而掉頭就跑呢?
他又進(jìn)一步說,人睡濕地會得病,而泥鰍卻以濕地為天堂.再進(jìn)一步,泰山比秋毫之未大,但是泰山比之天地也不過是秋毫之米,則秋毫也可以為山……
說這些干什么了?原來他的話中有話,他是說:你說某人美,我看不一定美;你說某人是圣賢,我看不一事實上是圣賢;你說他高貴,我偏說他在另一方面看是極其卑劣下賤……
六、堯舜卑劣
堯舜是儒家奉為圣賢的榜樣.莊子出于對封建社會殘酷統(tǒng)治的極端不滿,也一樣拿這些人開刀.他編了個善卷的人對舜帝的故事,說明帝王之流為權(quán)殺人,竊國為侯,行事惡劣而貌為仁義,王法實際上是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設(shè)立的.
莊子歌頌的善卷是什么樣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飭;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這是標(biāo)準(zhǔn)的勞動自足的人,同時,也是對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沒有王官的道治社會的描述.所以說,堯舜卑劣,多余,有害無益.
七、莊子輕相位
惠施當(dāng)了魏國的宰相,莊子去看他,因為兩人雖然有些理論分岐,仍然是哲學(xué)上的學(xué)友.這時有人挑撥說:“惠子你要當(dāng)心,莊子來了,他的學(xué)問名聲比你高,對你的相位是個威脅.”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沒有提到,他才放下心來.不料第四天,莊子卻從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覺的又來求見.
惠施緊張的作了準(zhǔn)備.莊子進(jìn)來不久,悠然說道:“你聽說南方奇鳥鴆的故事嗎?鴆是鳳凰一族,從南海飛到北海這么長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棲身,不是竹實不充饑,不是甘泉不欽用.有一天老鷹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緊,生怕鴆搶了,你說,這時鴆會怎么辦呢?”
惠施面紅耳赤,不知說什么好.
八、莊子論儒士
許多人認(rèn)為儒家和道家是勢同水火,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莊子一日到魯國見到了魯國群哀公.魯國本來就是儒學(xué)之國,哀公對莊子說:“我們這里沒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學(xué)說,到處都是儒士,談的是儒書.”
莊子說:“好呀.不過依我看來,魯國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說少了呢?”
“名符其實的太少.按理,儒服園冠方殿,園指天、方指地,應(yīng)當(dāng)知天文地理,有許多這樣的講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沒有真才實學(xué)敢著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實情況.”
魯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結(jié)果全國只剩下一個人敢著儒服上街.魯哀公召見他,果然是個奇才.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實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論儒家,不是純粹的攻擊,其實就是類似這種情況.
九、莊子和果園主
莊子在一個果園里,拿著彈弓彈雀兒,也不知是為了好玩還是為了吃一回美味.這時果園主碰上了,懷疑莊子偷了栗子.
莊子說:“我剛才見到一個奇景.一只螳螂瞄準(zhǔn)了一只蟬,迅速的伸出前足剛把蟬捕獲,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著一只黃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給吃了.你知道這是什么回事嗎?”
“我怎么知道?”“告訴你吧,這和世上的人是一樣的,只顧眼前的一點利益,卻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機(jī)在候著他呢!”
十、莊子借糧
我們前面說過,莊子很窮,沒米下鍋時,記得監(jiān)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監(jiān)河侯是個小氣鬼,但也是個詭計多端的人.他推辭不掉,就說:“好呵,等些時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來了,可以給你價值三百余的糧米,讓你吃個痛快.”
莊子悠然坐下:“我剛才在路上聽到一陣呼救的聲音,找了半天,原來是一條小鯽魚.它被什么人扔在車輪輾出的泥糟子里,它對我說它快要渴死了,先拿點水給它活命.我想呢,一點水只能救得一時,就答應(yīng)它到南方游說吳越,讓他們興修水利,造一條渠把水引到這里來,你說我這個辦法如何?”.
監(jiān)河侯也趣:“那樣還不如到干魚灘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點給你.”
忘了莊子拿了沒有.不過莊子在另一個地方寫道,大抵富貴圣賢們的接濟(jì)窮人,都象個樣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9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墨子智勸楚王不做偷竊狂
下一篇: 子貢:孔子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