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亂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趙武靈王)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覽(一說是尋找墓冢地點),分住兩處宮室。公子章認為時機已到,就利用他的黨徒和田不禮作亂,假傳主父命令召見惠文王。相國肥義狐疑有詐,故先行進訪,并留精兵拱衛(wèi)趙王,不久一代明相肥義被刺殺。公子章率兵與惠文王衛(wèi)隊交戰(zhàn),但宮室防衛(wèi)嚴密久攻不下。數(shù)日后,掌趙國兵權的公子成和李兌從國都趕到,調(diào)集四邑的軍隊前來平定這場變亂,最終擊退公子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黨徒,安定了王室。公子章兵敗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兌圍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宮,殺死公子章。他們害怕主父秋后算帳,就將主父圍困在宮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餓死沙丘宮?!壁w主父就是這樣在內(nèi)訌中死去。
趙主父死后,依據(jù)其生前事跡功過,趙國禮臣上謚號“武靈王”。蔡邕《獨斷》釋云:古代“尅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這含義可謂當時人對主父的評價。
其實真相并沒有人清楚,記載中只是提到了他想對兩個兒子公平點,可最后導致了大兒子造反,失敗后跑到他住的宮殿尋求庇佑。而二兒子卻并不罷休,阻止別人送東西到他住的宮殿,才導致他餓死的結局。
趙國在趙武靈王登基前期曾經(jīng)十分落魄,北邊有匈奴,西邊還有一個秦國,兩頭還有個國中之國——中山國。如果這樣下去趙國被滅是早晚的事,直到趙武靈王出現(xiàn)了。在他的努力之下,趙國有了很好的發(fā)展,學習胡人的作戰(zhàn)辦法,不僅毀滅了中山國,處理了外部的隱患,就連西邊的強秦也不敢隨便與趙國為敵。他為政期間,國度的疆域足足擴展了一倍。
趙武靈王自身也不是貪戀勢力的人,在壯年時期就把王位讓給了公子何,而他依然為趙國變強努力著??伤?strong>低估了人性,犯了一個父親的通病——想要把一碗水端平。本來他還有個長子,但娶了第二個王后之后,生下來的兒子能力不錯,他自然就將他當繼承人培養(yǎng)。
后來趙武靈王感覺對不起大兒子,不想讓大兒子屈居人下,就想著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兩個兒子都能當王。但這個時候公子何已經(jīng)是趙王了,肯定不情愿把國土分給別人,而身為長子的公子章也是個急性子,率先發(fā)動叛亂。
結局是公子章被弟弟打得滿地找牙,失敗后逃到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尋求庇護。記載中提到大臣們突圍宮殿,二兒子還不給他送吃的,但真假也沒有人清楚,畢竟歷史上這種戲碼太多了,在所謂的權勢面前,親情真的不算什么!
趙武靈王是餓死的。
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趙武靈王打算把代郡分給公子章,讓公子章也稱王。這個想法的背后是趙武靈王要收回趙王何的實權,重新親掌朝政。趙武靈王本以為自己代公子章討封必成,不想被肥義拒絕。肥義拒絕則趙王何更會拒絕。
于是,趙武靈王將討封不成一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公子章和田不禮,意在激公子章與趙王何爭斗,自己好以調(diào)和的身份,重新執(zhí)掌朝政。公子章與田不禮果然十分怨恨趙王何與肥義,對于父親的默許,公子章決定采取行動。
由于趙豹對邯鄲的防衛(wèi)很嚴密,趙王何也只是聽政時才得一見,公子章與田不禮無法下手。趙王何對趙武靈王的調(diào)兵也控制得很嚴,趙武靈王知道趙王何已對自己有所防范。這激起了趙武靈王更大的斗志。此時,趙武靈王已經(jīng)不把趙王何看作自己的兒子了,而是作為自己最大的對手。
趙武靈王以在沙丘(在今河北廣宗縣)選看墓地為名,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王何沒有辦法,只得在肥義和信期的陪同下隨行。
到沙丘后,趙王何居一宮,趙武靈王與公子章居一宮。田不禮勸公子章形成殺趙王何的事實,再控制趙武靈王,既而以奉趙武靈王之命的名義稱王。
于是公子章借用趙武靈王的令符請趙王何到主父宮議事。肥義感覺不對,要趙王何與信期加強防衛(wèi),自己不歸即為事變。命令準備使者,如果一旦發(fā)生變亂,立即通知公子成與李兌勤王。
肥義入主父宮后,果然覺得氣氛不對。沒有見到趙武靈王,卻見到了公子章和田不禮,知道自己肯定回不去了,意料中的事情果然發(fā)生了。公子章與田不禮見以主父的名義都調(diào)不動趙王何,知道趙王何已有所準備。公子章與田不禮決定以快制勝。
在殺了肥義后,公子章與田不禮決定再遣使者調(diào)趙惠文王,如其不來,則立即進攻。李兌與信期派兵攻入主父宮,誅殺公子章及其黨羽,主父不能制止。公子成盡出主父宮人,不許主父出宮。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圍不戰(zhàn),無人敢擔刺殺主父的罪名。
主父被圍在內(nèi)宮里,內(nèi)宮本無存糧,公子成對主父斷糧斷水前后達三個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餓死。公子成在確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開內(nèi)宮,為主父收尸。趙王何對主父之事一直不問,直到公子成來報主父餓死,才痛哭一場,命令厚葬,全國舉哀。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
大朝信宮:
改革成功,趙國很快成為戰(zhàn)國七雄的強國之一。趙武靈王在信都的信宮(在今邢臺)大會天下諸侯,就是召集諸侯定期過來開會,諸侯莫敢不來的,趙武靈王在信都大會諸侯的那一刻成為他人生最輝煌得意的頂峰。
因母寵子:
趙武靈王五年,他迎娶韓女為夫人。她為趙武靈王生下了長子公子章,立為太子。后來,韓夫人去世。趙武靈王十六年(前310年),趙武靈王游大陵。
一天,他夢見一個少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苕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趙武靈王對夢中少女十分留戀,在酒宴的時候就把這個夢向大家說了,還具體地描繪了少女的形象。
吳廣聽說后,覺得趙武靈王說的少女太象自己的女兒孟姚了。于是就把孟姚獻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非常寵愛孟姚,趙人稱之為吳娃。趙武靈王在得到美女吳娃后,就把她立為自己新的夫人。后吳娃生下一子,名何。
趙武靈王二十五年(前301年),吳娃卒。吳娃在短暫的一生里為趙武靈王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從來沒有求過趙武靈王一件事,這讓趙武靈王對吳娃感到很愧疚。
吳娃最愛王子何,死前求趙武靈王立何為太子。于是,趙武靈王廢掉公子章,而立何為太子。何雖年幼,但卻聰明機巧,深有其母之智,趙武靈王也很愛他。
參考資料:----趙雍
趙武靈王雖然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年輕的時候特別的英武果決,但是晚年的他在選擇繼承人的事情上面一而再的優(yōu)柔寡斷做出了很多糊涂的事情,導致了他的大兒子趙章跟二兒子趙何為了爭奪儲君的位置兄弟兩人反目成仇,最后趙何在沙丘宮發(fā)動了宮變,殺了趙章,并且把包庇趙章的趙武靈王給囚禁了,斷了他的食物以及水源,趙武靈王最終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年幼登基,當時趙國四面楚歌,戰(zhàn)國中的楚國、燕國、秦國、魏國、齊國紛紛以為趙肅侯發(fā)喪的理由帶軍到了趙國的邊境試圖要把趙國給瓜分了,當時趙武靈王在大臣肥義的建議下,收買了這幾個國家相鄰的其他國讓他們也假裝出兵對付自己的鄰國,五國知道以后趕緊撤軍,趙國渡過了危機,趙武靈王也因此得到了群臣的擁戴。
后來的幾年,趙武靈王趁其他國家之間都有戰(zhàn)爭無暇顧及到趙國,于是在趙國內(nèi)推行胡服騎射并且引進了很多胡人的士兵,趙國一下子變得兵強馬壯,在生產(chǎn)方面趙武靈王積極進行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改革,趙國也富裕了起來。為了驗證成果當時趙武靈王還出兵攻打了中山國,并且在之后也跟其他邊境的匈奴、林胡等攻打,最后占據(jù)了很多的地界,趙國一下成為了一個強國。
趙武靈王一生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韓國的公主,趙章的生母,她是趙武靈王的第一個女人,也是趙武靈王在趙國危機時期聯(lián)姻韓國的,對于她趙武靈王是特別尊重以及愛護的,可惜她紅顏薄命。后來趙武靈王又娶了大臣的女兒吳娃,對于吳娃他是真正的喜愛,并且愛屋及烏,把趙章的太子之位給廢了,讓吳娃生的趙何為太子,并且把朝中大權交給了趙何。但是一年之后趙武靈王又后悔了,想要廢了趙何,但是大權在握的趙何不同意,之后趙武靈王又想把趙國一分為二,還好大臣們阻止了,但是趙武靈王的這一系列操作引發(fā)了兄弟兩人的戰(zhàn)爭,最后導致了趙何發(fā)動沙丘宮之變,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戰(zhàn)國時代魏國、韓國、齊國之馬陵之戰(zhàn)
下一篇: 歷史上的商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