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關(guān)于西施的詩句有很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钡鹊?,都是描寫西施天生麗質(zhì)、傾國傾城的容貌,可見西施的確是古代的國民女神,她也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西施,名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又稱西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我們常用沉魚落雁形容女子的美麗,“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這個美麗的浣紗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水中魚兒看見她的倒影,也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后在越國國難當(dāng)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后吳國終被勾踐所滅。
范蠡投奔越國,輔助越王勾踐,正是他向越王謀劃美人計,把西施推薦給勾踐作為禮物獻給吳國。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到底兩人是什么關(guān)系?歷史文獻中不管是專記越史的《國語·越語》、《越絕書》、《史記·越世家》以及《吳越春秋》、《史記·貨殖列傳》都找不到兩人是情人的蹤跡,從史實考察,年輕時范蠡與西施都沒離開過家鄉(xiāng),范蠡也一直在宮中輔佐君王,兩人基本不可能有機會見面,就算有機會見面,此時國難當(dāng)頭范蠡也不會置國家于一邊和美女去談戀愛,文學(xué)家們愛寫西施和范蠡,可能是對西施的同情,想給西施找一個理想的歸宿,而這個理想的歸宿,非范蠡莫屬,但這只是個美好的愿望而已。
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采納大臣提出的“美人計”,選出越國美女獻給吳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野史雜稗中如是說,越國大夫范蠡周游全國,遍訪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紗江畔,與家在古苧蘿村西邊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則一見鐘情的故事。然而,國難當(dāng)頭,匹夫有責(zé)。范蠡以“愛國”的名義,背叛、出賣了愛情。他把絕代佳人西施選進宮里,與其他美麗的越女一起,進行歌舞禮儀等“培訓(xùn)”。大約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為首的越女獻給吳王夫差。
幸運而不幸的夫差,對能歌善舞、風(fēng)華絕代的西施深愛不疑。從此,歌舞宴平;從此,對西施甚至越國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踐,在暗暗地做著復(fù)仇的各種準備?!芭P薪嘗膽”、“養(yǎng)精蓄志”、“勵精圖治”、“發(fā)奮圖強”——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國富兵強了;吳國,卻在君王“從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現(xiàn)狀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被圍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無路,揮劍自刎。
無毒不丈夫。夫差在打敗勾踐后,給了勾踐一條生路。所以,他最終敗給夫差,是必然的。
何況,勾踐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負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國家的女子。以這些女子的屈辱與悲涼,換取越國東山再起的生存與發(fā)展環(huán)境。這種手段不能不說是高明,然而,不免過于自私、卑鄙。在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踐的對手。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結(jié)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結(jié)局么?
如果他愛西施,那么——
若西施流淚,先濕的應(yīng)是他的臉;
若西施悲傷,最苦的應(yīng)是他的心。
如果他愛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
誰能想象,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讓出,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敵人?
倒是夫差,愛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寵了西施一生。雖然,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蛟S,他到死都還在念著這個是令他國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無法想象,一個柔弱的女子,西施,在這十七年里,怎樣的柔腸百轉(zhuǎn),怎樣的萬劍穿心,怎樣的肝腸寸斷。愛人與仇人之間,祖國與敵國之間,她何從判斷,何從選擇?
也許,西施無從選擇,殘酷的世界也不許她選擇。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認為,西施背負著“禍國”、令吳國滅亡的惡名。
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公正地站出來說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西施》
在越國,西施能夠得到“功臣”的榮譽嗎?不可能!關(guān)于西施歸宿的最有依據(jù)的說法,是被勾踐夫人沉水淹死。
擁有“沉魚”之美的西施,終究被沉入水中。
也好,還她一生流不盡的淚吧。
還她一顆冰清玉潔的女兒心吧。
傳說中,西施伴隨范蠡泛舟江湖,傳出愛情佳話,在我看來啊,他們簡直就是美女配英雄.,這個百家講壇其實也講過的,就是孫立群老師主講的那個.關(guān)于范蠡和西施的愛情結(jié)局其實有很多的.
范蠡和西施認識應(yīng)該是在范蠡和越王勾踐回到越國后認識的,當(dāng)時他和文種幫助越王勾踐在民間尋找美女,進貢給吳王夫差.后來范蠡遇到了西施,那個時候范蠡應(yīng)該有四五十歲了,可能更大.但西施好象只有十幾二十歲(有點邪乎~).后來西施被帶到吳國,十年后,西施回到越國~他們就在一起了.
這個故事電視劇《臥薪嘗膽》里面有講,里面講范蠡和西施最后泛舟江湖.
關(guān)于歷史上是否真有西施其人,一直是任務(wù)爭論不休的問題,因為正史里沒有關(guān)于西施的記載,只有后來的野史才有關(guān)于她的記錄,但《墨子》里面卻提到了西施.孫立群教授認為,西施只是一個進貢給吳王的一件所謂的貢品,這樣的女子很多,所以正史沒有記載這些小事情.我認為歷史上還是有西施其人的,因為野史的話有時也是可以相信的.以下是西施的幾種結(jié)局:
1.被殺說(被越王勾踐所殺)
2.自沉說(自殺)
3.泛舟江湖說(和范蠡)
4.不慎落水說
以上我的說法均參照百家講壇的說法.
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宛若一道彩虹升起在春秋的天空。關(guān)于西施的傳說像西湖的荷花一樣不可盡數(shù),然而,這位江南女子如何從苧蘿村走向春秋大舞臺,如何從一名村姑成為絕代美人?
2500年前,吳越戰(zhàn)爭以越國慘敗而告終。越王勾踐回國后,臥薪嘗膽,企圖復(fù)仇雪恥。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范蠡風(fēng)流倜儻,享有“范郎”之稱。是越國少女夢中的白馬王子,西施的好友鄭旦悄悄地愛上了范蠡。鄭旦和西施是苧蘿村的一對姊妹花,像兩只美好的蝴蝶,讓全村的小伙子垂涎欲滴。范蠡來到苧蘿村,見到兩位美女,幾乎忘卻公務(wù),陶醉于愛情的美酒中。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jié)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xí)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
聰明的西施艱難地學(xué)習(xí)吳語,可是,她失敗了。只有酒醉之后才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吳音。臨行前,西施和范蠡一夜纏綿,相許了一生的愛情,然后范蠡把兩位美女送往吳國都城——姑蘇。吳王夫差被面前的絕色震驚了,大臣伯嚭受了文種的賄賂,為越國充當(dāng)說客,而伍子胥老成持重,一眼就識破了越國的美人計,請求誅殺西施。夫差,這位蓋世英雄,春秋霸主,寧可舍棄江山也不愿放棄西施,他殺了伍子胥。為了討西施歡心,夫差建造了響屟廊,箭涇,明鏡十八影,西施也沉迷于夫差如癡如醉的愛情中。兩人在靈與肉的交融里,感受到愛情的青春脈搏。
十年生聚,越王勾踐卷土重來,姑蘇城毀于一旦,范蠡率領(lǐng)大軍蕩平了吳國,奪回西施。然而,西施卻心灰意冷,鄙薄范蠡將自己的心上人拱手相送的名利之舉,愿為夫差殉情而死,而越國王后因為嫉妒,竟派人劫殺西施。范蠡救了西施,棄了功名,兩人重歸愛情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越國。越王勾踐采納大臣提出的“美人計”,選出越國美女獻給吳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野史雜稗中如是說,越國大夫范蠡周游全國,遍訪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紗江畔,與家在古苧蘿村西邊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則一見鐘情的故事。然而,國難當(dāng)頭,匹夫有責(zé)。范蠡以“愛國”的名義,背叛、出賣了愛情。他把絕代佳人西施選進宮里,與其他美麗的越女一起,進行歌舞禮儀等“培訓(xùn)”。大約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為首的越女獻給吳王夫差。
幸運而不幸的夫差,對能歌善舞、風(fēng)華絕代的西施深愛不疑。從此,歌舞宴平;從此,對西施甚至越國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踐,在暗暗地做著復(fù)仇的各種準備。“臥薪嘗膽”、“養(yǎng)精蓄志”、“勵精圖治”、“發(fā)奮圖強”——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國富兵強了;吳國,卻在君王“從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現(xiàn)狀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被圍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無路,揮劍自刎。
無毒不丈夫。夫差在打敗勾踐后,給了勾踐一條生路。所以,他最終敗給夫差,是必然的。
何況,勾踐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負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國家的女子。以這些女子的屈辱與悲涼,換取越國東山再起的生存與發(fā)展環(huán)境。這種手段不能不說是高明,然而,不免過于自私、卑鄙。在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踐的對手。
傳說中,越國勝利后,范蠡歸隱江湖,與西施浪跡天涯,做了神仙眷侶。善良的人們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結(jié)局,無錫蠡園就是一個明證。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擁有如此結(jié)局么?
如果他愛西施,那么——
若西施流淚,先濕的應(yīng)是他的臉;
若西施悲傷,最苦的應(yīng)是他的心。
如果他愛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廝守終生,直至地老天荒。
誰能想象,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讓出,送給他人,送給自己的敵人?
倒是夫差,愛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寵了西施一生。雖然,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蛟S,他到死都還在念著這個是令他國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無法想象,一個柔弱的女子,西施,在這十七年里,怎樣的柔腸百轉(zhuǎn),怎樣的萬劍穿心,怎樣的肝腸寸斷。愛人與仇人之間,祖國與敵國之間,她何從判斷,何從選擇?
也許,西施無從選擇,殘酷的世界也不許她選擇。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認為,西施背負著“禍國”、令吳國滅亡的惡名。
只有極少數(shù)人,能公正地站出來說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羅隱《西施》
在越國,西施能夠得到“功臣”的榮譽嗎?不可能!關(guān)于西施歸宿的最有依據(jù)的說法,是被勾踐夫人沉水淹死。
擁有“沉魚”之美的西施,終究被沉入水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龐涓對孫臏惡有惡報
下一篇: 弒君正義論:如何看待孟子的弒君正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