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愛喝酒的人稱“徒”者很少,一般稱酒鬼、酒仙、酒囊飯袋,而酈食其卻被稱為“高陽酒徒”。其少時壯志,喜好讀書,然家境貧寒,又貪杯嗜酒,懷才不遇,歲月蹉跎到了花甲之年,某一天聽劉邦來了,決定去投奔,“書生老去,機會方來”。
劉邦本人嗜酒如命,他最看不起儒生。如果有儒生前來投奔求職,他侮辱人家。這日,劉邦正坐在床上,由美女給他洗腳,當(dāng)酈食其來了,以為又來了個儒生,叫道:“什麼儒生叫他走人,我正忙著呢!”酈食其在外面一聽,大喊大叫:“我不是儒生,乃高陽一酒徒!”
“酒知己?快快有請!”。劉邦連都顧不上擦干腳, 馬上請酈食其進帳議事如何攻打陳留。酈食其為其出了里應(yīng)外合的主意,并親自進城作內(nèi)應(yīng),一舉得勝。
后來, 酈食其又為劉邦支了許多招,瓦解諸侯,游說四方,立下汗馬功勞。最后,剩下劉項二霸楚漢相爭, 酈食其建議收服兵多將廣雄據(jù)一方的齊王田廣,并且自告奮勇深入虎穴。正當(dāng)談判一點點進展時,劉邦手下大將韓信襲擊了田廣。這一下惹怒田廣,他認(rèn)為酈食其耍了他,于是乎把酈食其殺了。
清王夫之評:
毒天下而以自毒者,其唯貪功之人乎!酈生說下齊,齊已受命,而漢東北之慮紓,項羽右臂之援絕矣。黥布,盜也,一從漢背楚而終不可叛。況諸田之耿介,可以保其安枕于漢也亡疑。乃韓信一啟貪功之心,從蒯徹之說,疾擊已降,而酈生烹;歷下之軍,喋血盈野,諸田卒以殄其宗。慘矣哉!貪功之念發(fā)于隱微,而血已漂櫓也。
1. 漢光武帝劉秀文言文 漢光武帝劉秀 字文叔,蔡陽人[1],漢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zhàn),光武挽狂瀾于即倒,王尋等百萬之眾,一時土崩瓦解。王莽政權(quán)的喪鐘,由此而敲響。
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統(tǒng)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fù)漢室政權(quán),為漢朝中興之主。
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xué),提倡儒術(shù),尊崇節(jié)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謚號光武,廟號世祖。
西漢皇族,漢高祖九世孫。秀九歲喪父,寄養(yǎng)叔父劉良家。
早年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新莽天鳳三年(16),到長安求學(xué),拜中大夫許子威為師。
后因資用拮據(jù),回到家鄉(xiāng)。地皇三年(22),農(nóng)民起義軍蜂起,與其長兄劉演率領(lǐng)和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棗陽)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軍編為六部,擊殺王莽南陽守將,又擊敗王莽大將嚴(yán)尤、陳茂,進軍圍宛,聲勢大振。
地皇四年(23),新市、平林諸將擁立劉玄做漢帝,號更始帝。是年劉演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
更始帝在害死劉秀大哥后,讓劉秀巡河北,想讓河北勢力殺了劉秀,可劉秀借機發(fā)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在以后先后消滅了其它割據(jù)勢力,赤眉軍(建立建世政權(quán)),綠林軍(建立更始政權(quán)),銅馬軍,公孫述(稱帝)國號“成家,大成,成,”,漁陽的彭寵(稱燕王),南郡的秦豐(稱楚黎王),梁地的劉永(稱帝),齊地的張步(齊王),盧江的李憲,東海的董憲,漢中的延岑(稱武安王),夷陵的田戎,隴西的隗囂(西伯王,西州上將軍),安定的盧芳(西平王),王郎(稱帝),劉秀都與之有過較量。經(jīng)過參照某事建議與自己的雄才宏略等方針準(zhǔn)備后,打敗 *** 、重連、尤來、大槍、五幡……等起義軍,終成大業(yè),建立了東漢帝國。
2. 漢光武帝劉秀文言文 劉秀至郾、定陵,悉發(fā)諸營兵;諸將貪惜財物,欲分兵守之。
秀曰:“今若破敵,珍寶萬倍,大功可成;如為所敗,首領(lǐng)無余,何財物之有!”秀與諸營俱進,自將步騎千余為前鋒,去大軍四五里而陳;尋、邑①亦遣兵數(shù)千合戰(zhàn),秀奔之,斬首數(shù)十級。諸將喜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fù)居前,請助將軍!”秀復(fù)進,尋、邑兵卻,諸部共乘之,斬首數(shù)百、千級。
連勝,遂前,諸將膽氣益壯,無不一當(dāng)百,秀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尋、邑陳亂,漢兵乘銳崩之,遂殺王尋。
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伏尸百余里。會大雷、風(fēng),屋瓦皆飛,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戰(zhàn),士卒赴水溺死者以萬數(shù),水為不流。
士卒奔走,各還其郡。于是海內(nèi)豪杰翕然響應(yīng),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旬月之間,遍于天下。
劉秀復(fù)徇潁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車鄉(xiāng)。潁川郡掾馮異監(jiān)五縣,為漢兵所獲。
異曰:“異有老母在父城,愿歸,據(jù)五城以效功報德!”秀許之。異歸,遂與萌率五縣以降。
新市、平林諸將以劉演兄弟威名益盛,陰勸更始②除之。秀謂演曰:“事欲不善?!?/p>
演笑曰:“常如是耳。”更始大會諸將,取演寶劍視之;繡衣御史申徒建隨獻(xiàn)玉玦;更始不敢發(fā)。
李軼初與演兄弟善,后更諂事新貴;秀戒演曰:“此人不可復(fù)信!”演不從。演部將劉稷,勇冠三軍,聞更始立,怒曰:“本起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37623531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
今更始何為者邪!”更始以稷為抗威將軍,稷不肯拜;更始乃與諸將陳兵數(shù)千人,先收稷,將誅之;演固爭。李軼、朱鮪因勸更始并執(zhí)演,即日殺之。
秀聞之,自父城馳詣宛謝。司徒官屬迎吊秀,秀不與交私語,惟深引過而已,未嘗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為演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
更始以是慚,拜秀為破虜大將軍。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第三十九》。
3. 后漢書光武帝原文加翻譯 原文:
后數(shù)日,車駕至臨淄自勞軍,群臣大會。帝謂弇曰:“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fā)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勁敵,其功乃難于信也。又田橫亨酈生,及田橫降,高帝詔衛(wèi)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dāng)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譯文:
光武帝的車馬來到臨淄,他親自犒勞軍隊,群臣大都聚集過來。光武帝對耿弇說:“從前酣信攻破歷下來成為漢
王朝開基的地方,今天將軍你攻下祝阿而成為我朝發(fā)跡的地方,這兩個地方都是在齊地的西邊邊界,你們的功勞足以相當(dāng)。然而
韓信襲擊已經(jīng)投降的敵軍,將軍靠自己獨立的軍隊拔掉強敵,這功夫就難于韓信啊。另外田橫烹煮了酈食其,到田橫來降的時候,
高帝劉邦詔告酈商不得任性以田橫為仇。張步以前也殺了伏隆,如果張步前來歸順聽命,我就會詔告大司徒放下他的怨恨,這又
是非常相類似的事情啊。將軍你在前面這南陽謀劃這么大的策略,總是以為自己孤獨難以合群,其實是有志者事竟成??!”
4. 晏子進諫文言文翻譯 有人得罪齊景公,景公非常生氣,命人把他綁在大殿,準(zhǔn)備處以分尸的極刑,并且說如果有人膽敢勸阻,一律格殺勿論。晏子(即晏嬰)左手抓著人犯的頭,右手拿著刀,抬頭問景公:“古時圣王明君肢解人犯時,不知先從人犯的哪個部位下刀?”景公立刻站起身說:“放了他吧,這是寡人的錯?!?
景公時,刑律條文繁多。有一天景公出游見有賣踴(被砍去一腳的罪犯所穿的鞋)的。景公就問晏子:“賢卿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可知道踴貴還是普通鞋子貴?”晏子答:“踴貴?!?
景公突然有所領(lǐng)悟,于是下令廢除刖刑(砍去罪犯一腳的刑法)。
5. 光武帝臨淄勞耿 古文 譯文 車駕至臨淄,自勞軍,群臣大會。帝謂弇曰弇:讀音yǎn,耿弇,字伯昭,東漢茂林人,光武帝的功臣,拜建威大將軍,
封好畤zhì、shì侯:“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歷下:地名,今將軍攻祝阿以發(fā)跡祝阿:地名,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比擬。而韓
信襲擊已降當(dāng)時占據(jù)歷下的是齊王田廣和齊相田橫,劉邦派說客酈食其欺騙他們,使他們解除歷下的防守,韓信然后用計襲破歷
下,將軍獨拔勍敵勍:讀音qíng。勍敵,強敵,其功乃難于信也。又田橫烹酈生酈食其。田橫因酈食其欺騙他們,就用烹煮之刑
殺死了他。歷下被破時,齊王田廣被俘,田橫自立為齊王,后來率領(lǐng)部屬五百多人逃入海島,劉邦召他說:“田橫來,大者王,
小者侯;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被迫來降,劉邦怕衛(wèi)尉(酈食其的弟弟酈商)為兄報仇,警告他不準(zhǔn)任性報仇,不過田橫
終因不愿投降,在離洛陽還有三十里的地方自殺而死,及田橫降,高帝詔衛(wèi)尉不聽為仇。張步前亦殺伏隆光武帝的時候,張步占
據(jù)齊地,光武帝派伏隆前往拜授其為東海太守,張步想自立為王,要留下伏隆輔佐他,伏隆不從,張步就殺了他。后面提到的大
司徒,是伏隆的父親伏湛,若步來歸命,吾當(dāng)詔大司徒釋其怨,又事尤相類也。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落落:
孤獨的樣子,有志者事竟成也!”
翻譯:光武帝的車馬來到臨淄,他親自犒勞軍隊,群臣大都聚集過來。光武帝對耿弇說:“從前韓信攻破歷下來成為漢
王朝開基的地方,今天將軍你攻下祝阿而成為我朝發(fā)跡的地方,這兩個地方都是在齊地的西邊邊界,你們的功勞足以相當(dāng)。然而
韓信襲擊已經(jīng)投降的敵軍,將軍靠自己獨立的軍隊拔掉強敵,這功夫就難于韓信啊。另外田橫烹煮了酈食其,到田橫來降的時候,
高帝劉邦詔告酈商不得任性以田橫為仇。張步以前也殺了伏隆,如果張步前來歸順聽命,我就會詔告大司徒放下他的怨恨,這又
是非常相類似的事情啊。將軍你在前面這南陽謀劃這么大的策略,總是以為自己孤獨難以合群,其實是有志者事竟成??!”
6. 光武帝不聽讒言文言文. 一、原文:馮異①定關(guān)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有人上章②言:“異權(quán)威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陛下應(yīng)防其反之?!惫馕涞垡哉率井?。
異上書謝③,詔④曰:“將軍之于國家,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及異大破敵軍,諸將欲分其功,璽書⑤誚⑥大司馬⑦以下,稱異功若丘山。今人咸知異之為名將,然非君之明,必困讒口矣。
(選自《容齋隨筆·燕昭漢光武之明》,有改動)注釋:①馮異:人名,漢代名將。②章:奏章。
③謝:謝罪。④詔:詔書,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⑤璽書:古代封口處蓋有印信的文書。秦以后,專指皇帝的詔書。
⑥誚:責(zé)備。⑦大司馬:官名。
二、翻譯:馮異平定了關(guān)中,自己認(rèn)為長時間呆在京城之外,心中不能自安。有人上奏章說:“馮異威勢力很大,百姓歸心,稱他為“咸陽王,陛下應(yīng)該防范他謀反?!?/p>
光武帝把奏章給馮異看。馮異上書謝罪,光武帝下詔說:“將軍對于國家,恩情猶如父子,有什么嫌疑,何必害怕呢?”等到馮異大敗了敵軍,許多將領(lǐng)打算分享他的功勞,光武帝下詔斥責(zé)大司馬領(lǐng)頭的這些人,稱贊馮異的功勞如同山丘那樣高。
現(xiàn)在人們都知道馮異是一員名將,然而沒有君主的賢明,一定會被讒言所迷惑。三、點評: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劉邦登基稱帝以后,因功封侯,大多是以軍功大小而分封,主要看你攻取多少城池,俘虜多少敵軍,除了這些武將,還有一些巧舌如簧的外交家,他們雖然沒有領(lǐng)兵打仗,也沒有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但是他們耍耍嘴皮子就能避免一場血光之災(zāi),不用動用一兵一卒就能征服世界。
從先秦時期開始就出現(xiàn)了一些出色的外交家,到了戰(zhàn)國中期最為盛行,出了一大批縱橫家(外交家),如蘇秦、張儀等,他們手無寸鐵,卻可以憑借自己的一張嘴影響歷史走向,甚至有些國君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中。
劉邦在滅秦亡楚的過程中,除了一些能征慣戰(zhàn)的武將和一批出色的謀士以外,也不乏一些辯士(外交家),如陸賈、侯公、酈食其等,他們在劉邦滅秦亡楚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酈食其,他憑借自己的一張嘴拿下齊國70多座城池,但是卻被煮殺,那么酈食其是個怎樣的人?為何落得被煮殺的結(jié)局呢?
酈食其劇照
(一)酈食其一生中的第一次幸運,刺殺陳留縣令得以脫險
酈食其,戰(zhàn)國時期魏國陳留高陽人士,家境貧寒,從小喜好讀書,魏國滅亡以后,酈食其淪為門吏(看大門)。酈食其雖然身份地位不高,但是很有才華,有些傲氣,一般人他看不上,已是六十幾歲高齡,還沒有遇到自己的伯樂。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以后,路過高陽的起義軍首領(lǐng)幾十個人,卻沒有一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酈食其覺得他們剛愎自用,不能從諫如流。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劉邦奉懷王之命西進滅秦,路過酈食其的家鄉(xiāng)陳留,酈食其一眼相中劉邦,他覺得劉邦軍隊很有軍紀(jì),將來必定有所作為,通過熟人一打聽,發(fā)現(xiàn)劉邦善于納諫,為人大度,于是他決定投靠劉邦。
酈食其投靠劉邦以后,勸劉邦先攻取陳留,因為秦軍在陳留設(shè)有好幾個大糧倉,占領(lǐng)陳留就可以解決糧草問題,加之酈食其胸有成竹,他認(rèn)為自己是陳留縣令的鐵哥們,怎么也能說降他,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陳留縣令拒不叛秦,酈食其無奈之下趁夜晚陳留縣令熟睡之時,偷偷溜進他的房間,將其殺害,酈食其成功拿下了陳留縣,不用費一兵一卒拿下陳留,算是劉邦自起兵以來第一次大勝。酈食其冒著生命危險刺殺縣令,與死神擦肩而過,酈食其有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幸運。
劉邦劇照
(二)酈食其一生中的第二次幸運,成功說降峣關(guān)
劉邦一路西進來到峣關(guān),秦王子嬰派重兵把守峣關(guān),峣關(guān)距離秦都咸陽只有咫尺之遙,只要拿下峣關(guān),劉邦成為關(guān)中王指日可待,于是劉邦著急了,他想趕在項羽之前入關(guān),于是決定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卻遭到張良的反對,張良認(rèn)為強敵在前,而且峣關(guān)易守難攻,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劉邦依計而行派酈食其游說峣關(guān)守將投降,酈食其帶著貴重禮物賄賂峣關(guān)守將,張良抓住峣關(guān)守將的弱點,他們家是做生意的,自然對金錢的誘惑沒有抵抗力。
峣關(guān)守將答應(yīng)與劉邦聯(lián)手滅秦,就在此時張良又開始出謀劃策了,他認(rèn)為敵軍已經(jīng)投降,不如趁敵軍無防備之時,發(fā)動突然襲擊。劉邦采納張良的建議,突襲峣關(guān),峣關(guān)守將對于劉邦的突襲是毫無準(zhǔn)備,他沒有想到劉邦來這么一手,秦軍戰(zhàn)敗,峣關(guān)失守,劉邦順利進入關(guān)中。
此次酈食其也算是吉人天相,當(dāng)劉邦決定發(fā)兵時,他已經(jīng)回到楚營,如果留在敵軍陣營小酌一杯,他的小命就不保了。
酈食其劇照
(三)酈食其的第三次幸運,游說魏王豹降漢
項羽分封18路諸侯王時,封魏國皇室的后裔魏豹為魏王,劉邦還定三秦以后,魏豹覺得劉邦實力突飛猛進,項羽不是他的對手,于是叛楚歸漢。彭城之戰(zhàn)以后,天下的局勢是楚強漢弱,魏豹又覺得劉邦不過爾爾,還是項羽厲害些,加之女相士許負(fù)給他的夫人薄姬算卦,說薄姬將來能生天子,魏豹對此深信不疑,于是叛漢,準(zhǔn)備自己創(chuàng)業(yè)。
魏豹叛漢以后,劉邦最初想用軍事手段解決西魏國的問題,但是苦于自己手上無兵,于是派酈食其游說魏豹回歸漢營。魏豹卻說:人的一生很短暫,轉(zhuǎn)瞬即逝,漢王常常輕蔑和侮辱人,斥罵諸侯和群臣,像罵奴仆一樣, 沒有上下禮節(jié),我無法忍受,不能重回漢營。
這一次談判,酈食其危險系數(shù)不高,但是接下來他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魏王豹劇照
(四)酈食其憑借一張嘴,拿下齊國70多座城池
韓信滅趙以后,劉邦讓他攻打齊國,與此同時派酈食其說降齊國,至于劉邦為什么同時用政治手段和軍事手段解決齊國問題,表面上看劉邦是為了削弱韓信的實力,齊國可是東方大國,如果被韓信拿下,那么他的軍事實力會遠(yuǎn)遠(yuǎn)超過劉邦。筆者認(rèn)為實際上是劉邦與張良的計策,他們想智取齊國,像當(dāng)年智取峣關(guān)一樣,只是可能要犧牲酈食其,幸運之神再也無法眷顧他。
酈食其見到齊王田廣以后,首先向齊王田廣表明劉邦將坐擁天下,如果他現(xiàn)在不站好隊,可能齊國保不住,田廣聽后不以為然。酈食其接著說項王背信棄義,他背棄盟約把漢王趕往巴蜀,還派人殺害楚懷王(楚懷王是起義軍共同尊奉的君主,是項羽名義上的領(lǐng)導(dǎo))。
那些跟著項王打天下的人,立功無封賞,大家都不愿意替項王賣命。而漢王就不同,每攻下一座城池,與功臣共享天下,所以大家都非常樂意替漢王賣命,趙、魏、代都被韓信所滅,只剩下齊國,聰明人不如降漢,做漢朝的東藩國。
酈食其是想提醒田廣,機會難得,不容錯過,等到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再降漢,齊國可能連做藩國的機會都沒有。
齊王聽后覺得酈食其言之有理,決定解除戰(zhàn)備降漢,并留下酈食其,以貴賓之禮待之,每天大魚大肉伺候著。
韓信劇照
(五)酈食其之死
齊國降漢的消息不久傳到韓信那兒,韓信準(zhǔn)備撤軍,他手下的謀士蒯通不同意,蒯通認(rèn)為劉邦派酈食其打前陣說降齊王,并沒有下令讓他們停止進攻,而且韓信當(dāng)了幾年的將軍,用了幾萬將士才拿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酈食其就憑借一張嘴就拿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韓信的將軍白當(dāng)了。
韓信想想也是,反正劉邦又沒讓他停止進攻,此時正好齊國解除戰(zhàn)備,是進攻的最佳時機,拿下齊國,還能立功。韓信求功心切,率領(lǐng)漢軍趁夜幕時分對齊軍發(fā)動突然襲擊,由于齊國毫無防備,20萬齊軍全軍覆沒,韓信率領(lǐng)漢軍直搗齊國都城臨淄。
齊王聞訊漢軍進攻的消息后,誤認(rèn)為是酈食其故意出賣自己,他對酈食其說:?你如果能讓韓信撤軍,我就饒了你,不能,我就煮了你。?
酈食其自知不能讓韓信停止進攻,于是對齊王說:?干大事之人不拘小節(jié),有德行之人不怕被責(zé)備,我絕不會為你再說一句話。?齊王田廣一怒之下對酈食其實行煮刑,一代名舌酈食其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這次他沒有那么幸運了。
蒯通劇照
劉邦登基稱帝以后,大封功臣,他并沒有忘記酈食其的功勞,重用酈食其的弟弟酈商,雖然酈食其的兒子酈庎達(dá)不到封侯的標(biāo)準(zhǔn),劉邦卻將他封為高梁侯,酈食其若是泉下有知,也應(yīng)該瞑目了。
一個窮酸落魄的儒生,因巧舌如簧而躋身沛公幕僚,后又說服齊王歸降,可以說是古代外交史上的一個傳奇。只可惜,就在酈食其沾沾自喜于眼前的豐功偉績時,韓信卻在背后捅了一刀,讓酈大叔成了一鼎肉湯。
根據(jù)《漢書》的記載,酈食其這個人頗似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酈食其,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衣食業(yè)。為里監(jiān)門,然吏縣中豪杰不敢役,皆謂之狂生?!稘h書?酈食其傳》這段史料中提到的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高陽是秦漢時陳留縣的的一個小邑,今屬河南杞縣。按《漢書》的說法,酈食其是個喜好讀書的儒生,但卻十分貧苦,沒有某生之業(yè)。不過,當(dāng)?shù)氐墓俑秃澜軈s不敢役使他,都稱其為狂生。
酈食其的狂,大抵是與他的才情有關(guān)的。在陳勝和項梁等人起兵時,酈食其也曾萌生過投奔他們的想法,但因聞聽這些義軍首領(lǐng)心胸狹隘,不聽勸諫,故而繼續(xù)隱居。后來,酈食其憑著自己的口才和計謀,讓一只討厭儒生的沛公起用了自己,不久便幫劉邦拿下了糧草充足的陳留,因功受封為廣野君。
回顧酈食其的一生,他最為巔峰的時期,便是說服齊王田廣罷兵投降的時候??墒?,就在他陶醉于自己的豐功偉績時,韓信卻再次興兵討伐齊王,逼得田廣大怒,將酈食其給烹殺了:
田廣以為然,乃聽食其,罷歷下兵守備戰(zhàn),與食其日縱酒。韓信聞食其馮軾下齊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襲齊。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食其賣己,乃享(烹)食其,引兵走。《漢書?酈食其傳》原本齊王田廣覺得酈食其所言有理,加之深知不是劉邦對手,故而聽從酈食其的勸說,放棄抵抗,聽從劉邦的差遣??墒牵藭r韓信突然發(fā)兵,令田廣覺得是酈食其和韓信在戲耍自己,便在盛怒之下把說客酈食其給烹殺了。
酈食其之死卻是比較冤枉,他憑著自己的口才,原本已經(jīng)做到讓漢王劉邦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收降田廣,得七十余座城池。可是,陳兵外圍的韓信聞聽酈食其立下如此大功,卻乘機發(fā)兵攻打齊國,算是把自己的戰(zhàn)友推進了火坑里。
不過,劉邦對酈食其也算是仁至義盡。后來曲周侯酈商擊敗黥布有功,劉邦分封功臣時想起了曾經(jīng)為自己效力的酈食其,于是封酈食其兒子酈疥為高粱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邦的崛起
下一篇: 秦始皇開賣官先河:一個村官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