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真的是個昏君嗎
歷史上的紂王應該并不是一個真的昏君,最起碼并不可能是一個簡單的昏君,在歷史上也會擁有著一些比較復雜的定位,而且也會擁有著比較出色的工具,大家也會客觀的對待吧。
一、殘暴的行為會伴隨歷史的變化
殘暴的行為一般都會伴隨著歷史的進程而逐漸的出現(xiàn)增加的現(xiàn)象。比如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莊子還有孟子就曾經(jīng)辯護,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會有著一種較強的演繹色彩。不少的暴行從技術(shù)上分析其實是做不到的,比如說酒池肉林在那個時候怎么可能會有這種地方,除非把一整年的糧食全部都拿出來,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會做到這樣的一個程度。
二、真實形象逐漸消失
這樣的猜測,人們就會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嚴重的抹黑,因此就變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人渣,其實所提出的一個罪名就是一直濫用名利,然后不停的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進入到春秋時代,更是把一種炮烙之情放在他的身上,慢慢的就已經(jīng)失去了真實的形象。學而代之的其實就是一個標簽化的昏君,雖然說并不能夠通過這所有的一切去描述,就能夠決定到底是什么角色,但也不能夠忽視一些作為。
三、過往的作為
通過軍事輸出的影響就開始已經(jīng)影響到國家安全,作為一國之君必然就會拿出自己的身份,然后輕松的打敗鬼方。這位老百姓的安全還有國家、社會的建設(shè),顯然就已經(jīng)做出了一個突出的貢獻,這樣的能力也并非僅僅只能夠用昏君來形容。更何況還曾經(jīng)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出了一個改革的活動,這么一說就是因為這些用兵活動才能夠真正的讓周人有機會趁虛而入吧。所以這中間也會讓大家發(fā)現(xiàn),應該用一種客觀的方法去對待。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歷史上的紂王真的是昏君嗎真相如何
大家都知道商紂王嗎?就是那個酒池肉林的暴虐王,整天跟妲己亂搞,結(jié)果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的人。后世人如今常用酒池肉林來形容執(zhí)政者荒淫無度,可見得商紂王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但歷史上的商紂王真的是如此變態(tài)之人嗎?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
),中國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謚號紂,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從小就面貌清秀,長大后更是才華橫溢、力大無窮。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其父帝乙歡心。帝辛繼位后,重視擴張領(lǐng)土
當時商朝的中心區(qū)域在河南一代,最大控制范圍東至大海,西達陜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長江流域。
但是當?shù)坌良次粫r,商朝已日薄西山,積重難返。此時商的西部,一個國勢如日中天的諸侯國——周,正對商朝虎視眈眈。可以說到紂王這一代,國家面臨內(nèi)憂外患,諸侯割據(jù),戰(zhàn)亂不斷的局面!這么一個爛攤子!就算紂王有再大的本事,恐怕也難以扭轉(zhuǎn)乾坤,但他不向現(xiàn)實低頭,自己一生南征北戰(zhàn),平定了周邊許多叛亂,盡最大努力讓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得以扭轉(zhuǎn)頹廢的局面。帝辛繼位后,定都于沬,后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淇縣)。
帝辛在位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他繼續(xù)發(fā)起對東夷用兵,打退東夷向外拓展,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可結(jié)果卻出現(xiàn)許多叛亂國。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并未保衛(wèi)商朝的安全,反而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周本是服從于商的小方國,借著商朝大軍遠征在外的機會,周軍對商朝發(fā)動了突然襲擊。據(jù)稱在朝歌周朝大軍與臨時拼湊的17萬商軍交戰(zhàn),商軍倒戈,是為牧野之戰(zhàn)。
但是我們要了解當時商軍主力遠在東夷,在朝歌的所謂17萬商軍大都是奴隸,商人肯定是不會用自己人當奴隸的。這些人或是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俘,或是通過人口買賣而來,他們對商王朝本來就是敵對的態(tài)度,又何談忠心呢?所以當戰(zhàn)爭還沒開始就紛紛倒戈,導致商的滅亡。
關(guān)于紂王的荒虐,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記載都是周人在周朝時的評價。自古成者王侯敗者賊,作為一個以下犯上奪得王朝的周,他怎么可能記載不利于自己的東西。實際上,您仔細想想,所謂酒池肉林根本就沒有可實施性,而妖后妲己恐怕更是妄加揣測居多。
歷史上最后一位人皇——商紂王,他的歷史其實被大家誤解了,甚至他成為背鍋俠已經(jīng)3000年了!相反事實的真相卻是商紂王是一個開疆擴土,建功立業(yè)的偉大的帝王。
歷史的說法
歷史上對于紂王而言,他是個昏君,當時的商朝,其實國力已經(jīng)非常的疲憊,經(jīng)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紂王在妲己和其他奸臣的忽悠下,竟然自稱商朝有60萬兵力,其實這只是商紂王的一種對外虛張聲勢罷了,目的就是想讓叛軍恐懼,想讓叛軍能夠不戰(zhàn)自退。起碼從當時的情況來講,商朝真的沒有那么強的軍事實力和經(jīng)濟實力。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軍事上虛假
紂王曾經(jīng)號稱擁有60萬大軍!其實所謂60萬大軍,如果要是正常分析的話,可能會有40萬都是俘虜或者是奴隸,換句話說,商朝統(tǒng)治黑暗,一定會有很多的俘虜或者奴隸,換句話說,夏朝的一些奴隸和俘虜業(yè)還是存在的,因此在非常緊迫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爭取大量的俘虜和奴隸,因此所謂的60萬大軍沖擊量能有有效的正規(guī)軍20萬。所以根本沒有那么多兵力。
歪曲的事實
其實商紂王的歷史是一段被歪曲的事實,因為在百家講壇中,易中天教授曾經(jīng)對最后的一位皇帝商紂王平反!因為商紂王在位時期在擴充版圖,增加中國的領(lǐng)土面積這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讓商朝擁有了當時中原最大的面積,甚至最大的時候,曾經(jīng)包括外蒙古的一部分領(lǐng)土。
在歷史調(diào)查發(fā)條鳥看來武王伐紂一直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其中,在封神演義當中更是以這一事件為主要線索,宣揚激發(fā)攻擊則被紂王的昏庸無度。傳統(tǒng)史書對商紂王(帝辛)的記載幾乎沒有好事:他寵愛妲己、奢靡享樂、濫用民力,發(fā)明炮烙等酷刑,迫害忠良、濫殺大臣,如殺鬼侯、鄂侯,囚禁周侯姬昌,挖叔叔比干心,廢重臣商容,并逼跑了王室貴族、賢臣箕子,最終把600年商朝葬送掉。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對紂王的評價就是“昏君”、“暴君”,以至于“桀紂”成為壞蛋君主的代名詞。
上面說的都還是歷代昏君暴君比較常規(guī)的“惡行”,此外不少古書還記載了紂王很多“變態(tài)”級的暴行:什么砍開徒步涉水人的腿,看骨髓是多是少??;什么破開孕婦的肚子,看嬰兒是男是女??;挖名為蠆(chài)盆的大坑養(yǎng)萬千毒蛇,把犯人推里面活活咬死啊……總之人們都說紂王在殘酷折磨人方面很有創(chuàng)意和成就。
不過,古書上記載的紂王的種種惡行,難道都是真的嗎?紂王真的壞到頭上長瘡腳底流膿的地步嗎?其實我們也曾為紂王的一些行為做過一些剖析,進行過一點“翻案”。比如筆者介紹過,諸如廣修宮室、大建離宮別館,并不是紂王時才搞的,而是多代商王都是如此,而且這也是出于加強對全國統(tǒng)治的目的;再比如,紂王殺死鬼侯、鄂侯,囚禁姬昌,也并不是簡單的“濫殺賢臣”,而應該是為了給商朝去除隱患。從這幾點我們就可以看出,紂王的很多所作所為,都被后世簡單地“污名化”了 。
大圣人孔子曾經(jīng)為紂王正名過,他認為后世對紂王的口誅筆伐大多沒有真憑實據(jù),大部分人都是把自己的主觀臆想強加于紂王身上,或許紂王算不得一個好君主,但卻不一定像世人口中那樣大奸大惡。的確,仔細梳理一下歷史的脈絡(luò)就不難發(fā)現(xiàn),后世之人對紂王的評價是隨著時間推移而越來越糟糕的,這充分說明了一點,紂王的“昏庸”,有一部分是傳言造成的。
中國三千年多來歷史當中,商紂王的歷史功績常常被有意抹黑,實際上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他曾經(jīng)推行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包括反對神權(quán),打破舊的風俗,打破貴族的世襲,以及提拔中下層新人為自己的改革服務(wù)等。商紂王最大的歷史功績還在于他最終統(tǒng)一了華夏的領(lǐng)土和思想,是中國古代建立統(tǒng)一政權(quán)的先驅(qū)者。商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的不徹底,遭到舊有貴族勢力的反對,而周王朝則乘商朝東征之時,乘機奪取了政權(quán)。
應該說中國的奴隸制是在商紂王這里結(jié)束的,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但是3000多年歷史當中,商紂王一直被戴上暴君的帽子。翻開史書,商紂王暴虐荒淫的罪行比比皆是,駭人聽聞,簡直成了萬惡無道的人間魔王,而商紂王的歷史功績則被一筆抹煞。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經(jīng)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就是說紂王再不好,也沒有歷史記載當中那么壞。那么為什么還會這么傳他呢?他認為“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币簿褪钦f民眾有這個特點,你要是好,就把你捧得高高的,近乎完美,如果說你壞,就會讓你壞上加壞,無惡不赦。
在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就提出來要給商紂王翻案,可惜當時的史料條件有限,也沒有人去響應。但是真實的歷史是不會被掩蓋的,近些年隨著新的考古史料被發(fā)現(xiàn),慢慢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商紂王。比如1976年陜西臨潼出土的利簋,記載了武王伐紂的一些重大史實,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反對神權(quán)
商朝是一個奴隸制的國家,宗教在政權(quán)當中處于主導地位,這些奴隸主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對百姓進行盤剝以外,還利用巫術(shù)、占卜等迷惑大眾,因此這些握有神權(quán)的僧侶也成為貴族階層。
這些僧侶認為自己是神和人之間的代理人,是天和地的媒介,商王雖然貴為天子,但是依然是一個凡胎,上天的旨意還需要這些神職人員來傳達。但是這些僧侶貴族經(jīng)常利用宗教魔術(shù)來欺騙大眾,從而達到控制商王,和世俗貴族的權(quán)力,成為國家政治的實際掌權(quán)者。
商王和世俗貴族不甘心自己的權(quán)力旁落,于是從紂王曾祖父武乙開始玩射天的游戲,用土木偶人做一個天神,然后商王就用箭射之。后來商紂王也沿襲了先祖“射天”的習慣,在《史記·周本紀》中記載,“今商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 ,自絕于天”,可見此時王權(quán)與神權(quán)的矛盾已經(jīng)非常尖銳了。
商朝祭祀四羊方尊
并且紂王公開抵制祭祀活動,這些行為遭到僧侶以及舊派勢力的反對,他們大罵紂王,“圖厥政不蠲 ,天惟降時喪”、“弗惟德馨香祀 ,登聞于天” 。意思是紂王毫無悔改之意,無緣無故廢棄祭祀祖先的神廟,不敬祖先。
紂王反對宗教的思想在社會上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今殷民乃攘竊神社之犧牲 ,用以容將食無災”,導致老百姓也不再害怕上天的神了,而且還敢跑到祭祀的廟里拿走牲畜和食物,這無疑對當時的神權(quán)造成非常大的觸動,不過也避免了大量的奴隸死于祭祀。
對底層人才的提拔
政治權(quán)力向來屬于少數(shù)貴族的,這一狀況一直到科舉的產(chǎn)生才得以改善,在紂王執(zhí)政時期,當政者都是一些享樂的守舊派,他們是反對改革,成為紂王改革的絆腳石,于是紂王就從底層選拔一些青年才干,來落實他的革新路線。
商朝社會實行的是世襲制,貴族可以世代為官,享受政治、經(jīng)濟的特權(quán)。這些奴隸不但沒有機會進入權(quán)力系統(tǒng),而且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奴隸。紂王打破了這種用人制度,“卿卿師師非度”士卿大夫任命都沒有按照舊有制度去執(zhí)行,從而削弱了這些舊有貴族的權(quán)力。
商紂王破格提拔這些奴隸出身之人,讓這些奴隸擔任各級的官吏,甚至那些貴族家庭里逃跑的奴隸也得到重用?!澳宋┧姆蕉嘧镥吞?,是崇 ,是長 ,是信 ,是使 ,是以為大夫卿士?!薄拔ㄐ咝瘫┑轮送谪拾?,乃惟庶習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有費中、飛廉還有他的兒子惡來等人。
這些人感恩于紂王的重用,堅決執(zhí)行紂王的革新路線,于是國庫的收入逐年增加,“紂用費中為政 ,費中善諛好利”。但是也遭到舊貴族反撲,他們污蔑這些臣吏,只懂得拍馬屁,而且中飽私囊,“紂又用惡來 ,惡來善毀讒”。我們也看到這些奴隸所做出的貢獻,比如飛廉,他受到紂王重用,遠征東夷,立下了無數(shù)戰(zhàn)功,當周滅商之后,他繼續(xù)率領(lǐng)軍隊對抗周武王,最后死在戰(zhàn)場上。
重視婦女解放
在奴隸社會中,女性是備受歧視的,但是紂王卻是“唯婦言是用”,他的妃子妲己不但是一個有才干的女性,而且還非常有政治頭腦,經(jīng)常輔助紂王處理一些國家大事,深得紂王的信任,妲己曾經(jīng)向紂王建議重刑法,而且打破刑不上士大夫的傳統(tǒng),提出”罰輕誅薄 ,威不立耳”,要對反抗的奴隸主施以重刑,因此處決囚禁一大批舊貴族。
妲己還革新了舊有的禮樂制度,讓著名的樂師涓到民間,吸取民間的藝術(shù)精華,對舊的湯樂進行大膽的革新,并且融入了舞蹈等元素,“使師涓作新淫之聲 ,北里之舞 ,靡靡之樂”。正因為如此,妲己才成了舊貴族的眼中釘,從而制造出狐貍精的謠言。
商王朝的統(tǒng)一大業(yè)
公元前11世紀,商朝將國都遷到今天的河南安陽,并在安陽統(tǒng)治歷時273年,到了紂王時期,達到商朝的頂峰。相對于其他的部落和氏族,商王朝的經(jīng)濟與文化要遠遠領(lǐng)先于它們,這也為商王的朝統(tǒng)一大業(yè)奠定了基礎(chǔ)。
當時商朝的西北面有鬼方、周、吉方、土方和羌方,東南面有強大的東夷以及其他部落,這些部落的統(tǒng)治者不斷派軍隊騷擾商朝的邊界地區(qū),進行搶劫活動,“土方征于我東鄙 ,哉二邑 ,苦方亦牧我西鄙田”。商朝對這些部落進行有效的反擊,同時也搶掠了大量的俘虜作為奴隸,隨著戰(zhàn)爭范圍加大,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
到了武丁時期,商朝已經(jīng)征服了眾多周圍的部族,迫使他們服從于商,商朝的疆域東抵山東沿海 ,南達今天湖南、安徽 ,北抵今天河北 ,西達今陜、甘 ,沃野千里。同時也促進這些部族脫離氏族社會,進入高階的奴隸社會。
同時戰(zhàn)爭也帶來了種種的災難,紂王經(jīng)常帥軍南征北戰(zhàn),開疆拓土,鎮(zhèn)壓各族的叛亂。紂王后期,在東南長江流域的東夷逐漸強盛起來,勢力一直擴展到山東和淮河流域。當紂王對付太行山黎人叛亂時候,這些東夷就乘機騷擾商朝的邊界。面對這種情況,紂王帥軍南下,對東夷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用一年多的時間打敗東夷。
商王朝不但擴展了自己的領(lǐng)土,還讓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各民族實現(xiàn)了融合,形成了早期的華夏民族。雖然從周到秦朝,整個疆域是四分五裂的,但是在這1000多年時間里,大家有著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甚至是共同的習慣,這才讓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阻礙,這不得不說是商朝的歷史功績。
商朝的滅亡
很多歷史記載,把商朝的滅亡歸咎于紂王的爆虐成性,荒淫無度,這其實是有失公允的,商朝的滅亡主要原因還是舊有貴族的反撲,以及周王朝的強大。
商紂王的改革是為了鞏固王朝的統(tǒng)治,但是改革的過程中卻觸動了原有奴隸貴族的利益,雖然商紂王重用部分奴隸,但是大部分奴隸的身份依然沒有改變,所以不可能獲得多數(shù)人的支持。
同時紂王為了應付不斷的戰(zhàn)爭,對百姓進行橫征暴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而且當時商朝整個統(tǒng)治階層也逐漸腐化墮落,比如在婦好墓中就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酒器,作為一個女性居然都這么喜歡喝酒,可見當時酒文化有多么盛行。周朝建立之后,就發(fā)布《酒誥》,嚴令禁止貴族喝酒,如果喝酒就會遭到重罰。
而且統(tǒng)治階層對奴隸平民的壓榨也越來越殘酷,“殷罔不小大 ,好草竊奸究 ,卿士師師非度 ,凡有辜罪?!边@些奴隸用逃亡來對抗奴隸主,很多平民也加入了反抗商朝的隊伍當中。
隨著階級矛盾的日益尖銳,反叛勢力日益擴大,其中就包括紂王的哥哥微子啟,他率領(lǐng)一批失勢的貴族以及僧侶,竭力反對改革,他們企圖推翻紂王的統(tǒng)治,紂王用武力平息了這些人的叛亂,處死的反動派包括紂王的叔叔比干,還囚禁了紂王的叔叔箕子,“殺王子比干 ,囚箕子?!钡亲屛⒆訂⑻拥搅酥艹⒆訂焉坛瘱|征夷人,國內(nèi)空虛的情報呈給了周武王,于是周武王率軍進攻商都朝歌,在牧野之戰(zhàn)當中擊敗了商紂王。
在商朝末期,周王朝已經(jīng)非常強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和周武王是非常有才干的政治家,他們吸收商朝的先進文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而且勤儉節(jié)約,周文王經(jīng)常穿普通人的衣服,親自耕地,“文王插服 ,即康功田”。
在周文王死后,周朝把附近的庸、蜀、羌、微、盧、彭、濮等方國和部落都籠絡(luò)到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同盟。而且在防備周朝的進攻上,商朝準備也不夠充分,周朝軍隊渡過孟津之時,商朝才組織大批的奴隸來守衛(wèi)都城。但是這些奴隸都是臨時征調(diào)而來,而周朝的軍隊大多是西北能騎善射的羌族人,整個戰(zhàn)爭打得非常慘烈,最后戰(zhàn)場上所流的鮮血把舂杵都給浮了起來,“血流漂杵”。最后商朝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滅,紂王不甘于投降,自焚而亡。
帝辛可能是一個類似于秦始皇和隋煬帝那樣的人,好戰(zhàn),有作為,又好大喜功。他沒處理好內(nèi)部貴族之間的矛盾,也沒處理好對外關(guān)系,一心打東南邊去了,忽視了西邊的周,周一來攻,只能用戰(zhàn)犯奴隸倉促應戰(zhàn),最后奴隸反戈,導致亡國了。
對于紂王(帝辛),還是子貢和毛主席評價客觀。
子貢:“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是“殷紂王的不善,不如傳說的那樣嚴重?!?/strong>
因此,君子非常憎惡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壞事(壞名)都會歸到他的頭上來。”
毛澤東的評價很有代表性,也很有概括性: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jīng)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tǒng)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shù)垢?,結(jié)果商朝亡了國?!?/strong>
“當時微子是里通外國。為什么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干反對他。紂王去打東夷,把那個部族征服了。紂王是很有才干的。后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不要聽。”
“紂王那個時候很有名聲。商朝老百姓很擁護他。紂王自殺了,他寧死不投降。”
郭沫若也說過:
“真實的紂王不是昏君,他是一位大英雄。他曾平定東夷,開拓淮河和長江流域,對古代中國疆域的開拓是有貢獻的?!?/strong>
? 所以最后跟著歷史調(diào)查發(fā)條鳥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歷史上真實的紂王:他有缺點,好色享樂,但說他如何荒淫殘暴,恐怕言過其實,尤其是那些離譜暴行,應該都是后人編出來安在他頭上的。他精明有才干,想有所作為、扭轉(zhuǎn)乾坤,力圖振興商朝,但是王朝作為一條600年大船早已經(jīng)千瘡百孔,難以裱糊。他面對內(nèi)憂外患(內(nèi)部紛爭、天災不斷和外部東夷、周人等的反叛),又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沒有緩和各方矛盾而是加劇了矛盾,反加速了王朝覆滅。說到底,紂王只不過是一場末代王朝“悲劇”中的代表人物,一位失敗的改革者而已。
以上內(nèi)容僅代表歷史調(diào)查發(fā)條鳥的個人觀點,謝謝你們的觀看,喜歡就請關(guān)注一下吧!你們的點贊關(guān)注就是發(fā)條鳥創(chuàng)作的最大動力。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期待下期更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衛(wèi)子夫早年深受漢武帝喜愛,為何最后被···
下一篇: 呂布最后為何要殺自己的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