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元公主
漢文帝劉恒
?館陶公主/堂邑公主
?漢景帝劉啟
?平陽公主/陽信公主
?南宮公主(南宮閼氏,是漢武帝的姐姐,漢朝與匈奴和親將其嫁給軍臣單于,軍臣單于死之后嫁給伊稚斜單于。)
?隆慮公主
漢武帝劉徹
?衛(wèi)長公主/當利公主
?諸邑公主
?石邑公主
?鄂邑公主
?夷安公主
?陽石公主/德邑公主
和親公主
江都王劉建
?江都公主
楚王劉戊之子
?楚公主
?楚少主
漢宣帝劉詢
?館陶公主
?敬武公主
漢元帝劉奭
?平都公主
?平陽公主/陽阿公主
?潁邑公主
新朝
王莽
?黃皇室主
?睦脩任
?睦逮任
東漢公主大全
南頓君劉欽
?湖陽公主
?新野公主
?寧平公主
光武帝劉秀
?舞陽公主
?涅陽公主
?館陶公主
?淯陽公主
?酈邑公主
東海恭王劉強
?沘陽公主
漢明帝劉莊
?獲嘉公主
?平陽公主
?隆慮公主
?平氏公主
?沁水公主
?平皋公主
?浚儀公主
?武安公主
?魯陽公主
?樂平公主
?成安公主
漢章帝劉炟
?武德公主
?平邑公主
?陰安公主
漢和帝劉肇
?修武公主
?共邑公主
?臨潁公主
?聞喜公主
清河王劉慶
?平氏公主
?陰城公主
?舞陰公主
?濮陽公主
?涅陽公主
漢順帝劉保
?舞陽公主
?冠軍公主
?汝陽公主
蠡吾侯劉翼
?長社公主
?益陽公主
漢桓帝劉志
?陽安公主
?潁陰公主
?陽翟公主
和親公主在歷史舞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是指出嫁他國的公主或皇親貴女,早在古代就有和親現(xiàn)象。說起漢朝的公主和親,首先就會想到“四大美女”其中之一王昭君。
公元前36年,漢元帝開始選秀女。王昭君那么美麗自然是作為秀女的首選,便進入宮中,但無奈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王昭君都沒有得到皇帝的召見,一直郁郁寡歡,在此時,恰逢匈奴人來中土要求與漢朝和親,漢元帝不想嫁公主,王昭君看到這種情況毛遂自薦就這樣去了異國他鄉(xiāng),她一生共嫁給過兩任匈奴單于,在匈奴生活將近四十年,在這期間,匈奴和漢朝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任何戰(zhàn)爭。王昭君也在匈奴得到敬重,死后,她的墓地也常受到匈奴人的祭祀。
除了王昭君匈奴和親,細君公主,也為西漢和親做了很大貢獻,劉細君是漢武帝欽命的公主,皇帝要求與烏孫和親,劉細君便成了和親公主。過來兩年后,烏孫國國王一病不起,按照當?shù)亓曀?,無奈之下,細君公主只能忍辱再嫁,并在3年后誕下一女,不過她因為產后失調,加上心緒難平,不久便憂傷而死,細君公主為了家國平安而犧牲自我真的讓人由衷敬佩。
漢惠帝劉盈在位時,匈奴冒頓單于寫信侮辱呂后,但呂后還是為了和平忍下來了,派遣一名宗室女,封為公主,嫁予匈奴,為漢朝換來了數(shù)十年的邊境安寧。在漢朝為了國家安定去和親的公主不計其數(shù),有些在歷史上都是草草帶過,但她們?yōu)榱藝覡奚∥业木襁€是令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去學習。
很多都是無名氏,漢朝和親匈奴的公主有數(shù)十人,多數(shù)為宗室女子,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景帝劉啟時和親的女子達九位,其中八位女子和親的記載多是“翁主”或“宗室女公主”的記載。
而第九位的記載《漢書》中為:“(景帝五年)遣公主嫁匈奴單于”,《史記》記載為“自是之後,孝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钡亲钣忻膽摼褪钦丫徒鈶n公主了,王昭君原本是漢室宮女,一直沒有機會在宮中嶄露頭角,漢匈和親時,宮中女子多加避諱。
而王昭君想到在宮中一樣終老,不如出使匈奴,于是主動請纓,正愁無人和親的漢朝皇帝大喜過望,不僅封王昭君為公主,還陪贈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送親隊伍蜿蜒不絕,聲勢壯觀。這就是古代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漢匈和親的相關信息
漢匈和親到了漢武帝時期便暫時中斷了,漢武帝憑借武力,三次派兵深入沙漠進攻匈奴,匈奴三次皆敗,被打退到了北方區(qū)域,根本沒有實力南下入侵了,于是在中斷了10年左右的漢匈和親。
式微的匈奴面對周邊西域少數(shù)民族的報復,漢朝的追擊,匈奴內部的爭斗,不得已主動向漢朝提議漢匈和親,于是,漢匈和親的雙方地位和當初完全轉換了,漢朝成了匈奴俯首稱臣的對象,匈奴成為了被動,委屈求全的一方。
漢匈和親政策,前期階段是漢朝作為被動的一方,為西漢國內爭取時間休養(yǎng)生息,后期階段,通過漢匈和親,漢朝擴展了在西域的影響力,傳播了漢朝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促進了當時的中西交流。
導讀:漢朝公主遠嫁西域和匈奴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漢朝是一個特殊的朝代,戰(zhàn)爭與和親是處理對外關系最重要的兩種手段。這些女子忍辱負重遠嫁西域,經歷了種種苦難,為緩解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和漢朝發(fā)展做出很大犧牲,也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公元前200年,與匈奴戰(zhàn)爭失敗的漢高祖劉邦接受了大臣婁敬的建議,實行“和親政策”,揭開了中央政權與周邊民族關系新的一頁。兩漢和親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實多為從諸侯王室或民間選來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主。這些有著“公主”名義的女子見于史書的僅有十幾位,其余均淹沒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
烏孫國原居住在祁連山附近,后被匈奴趕到今新疆溫宿、伊寧一帶,與匈奴一向是世仇。漢武帝遣使烏孫國,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結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兒細君為公主,下嫁烏孫國王昆莫。細君容貌美麗,氣質高貴,烏孫國王喜出望外,封她為右夫人。但匈奴單于也極力拉攏烏孫,昆莫迫于壓力,娶了一名匈奴公主為左夫人。
長在深閨、錦衣玉食的細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適應塞外的生活。匈奴公主挽弓射雕,馳騁草原。細君公主則度日如年,只能將滿腔愁緒化成一首悲歌,整天抱著琵琶訴說思鄉(xiāng)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p>
兩年后,昆莫一病不起,由于他的兒子已死,由孫子岑陬繼承王位。按照習俗子孫要繼承祖父的妻妾。細君公主無法接受,向漢武帝請求歸國,漢武帝答復說:“在其國,從其俗,我欲與烏孫共滅匈奴,只有委屈你了?!奔毦坏煤倘柙偌掎睢?年后,細君為岑陬生下一女,終于因為產后失調,加上心緒難平,不久便憂傷而死。
為了在漢和匈奴之間尋求平衡,岑陬也娶了一名匈奴公主。幾年之后,解憂沒有生育,匈奴公主卻生下一子,取名泥靡。后來岑陬暴斃,因為泥靡還小,王位由岑陬的族弟翁歸靡繼承,此人身材肥胖,烏孫人稱其為“肥王”。
按照習俗,肥王娶了解憂和匈奴公主。由于性情相投,解憂與肥王恩愛異常,并生下了元貴靡、萬年、大樂三位王子。肥王對解憂關懷備至,言聽計從,從而也拉近了漢廷與烏孫國的密切關系,雙方信使往還,不絕于途。這激怒了匈奴單于,雙方關系緊張,一觸即發(fā)。
隨同解憂遠嫁烏孫的婢女馮嫽,也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還有特殊的語言才能。解憂待她像親姐妹一樣,將她嫁給位高權重的烏孫右將軍。解憂與馮嫽在王庭內外連成犄角之勢,對烏孫國的政治軍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71年,匈奴單于發(fā)兵威脅烏孫國,要他們獻出解憂公主,并和漢廷斷絕一切關系。面對匈奴人的欺凌,肥王與解憂大為震怒,火速遣使邀請漢廷出兵,分進合擊,對付匈奴。當時漢廷由大將軍霍光輔政,他們立即派兵分五路進擊,又派人到烏孫監(jiān)督作戰(zhàn)。
匈奴人不敢和漢軍正面作戰(zhàn),一路向西北逃竄,被烏孫國軍隊截擊,迅速敗退,死亡4萬人,損失牛馬羊及駱駝70多萬頭,從此一蹶不振,漢代北方邊疆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平靜。
漢廷與烏孫國通過這次軍事合作,雙方關系更加水 *** 融,解憂在烏孫國的地位如日中天。馮嫽也被稱作馮夫人,活躍在王公大臣之間,受盡禮遇尊敬,而且還代表漢廷,宣撫西域各國。
不久,形勢突變。肥王一病不起,王位歸還了岑陬的兒子泥靡,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解憂的影響立刻下降。
泥靡暴虐無道,大家都稱他“狂王”。解憂公主依照烏孫習俗,無可奈何地下嫁給狂王,還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國內反對狂王的聲浪此起彼伏。不久,狂王殺死了肥王的一個兒子,引起烏孫國的動蕩。
漢朝派人率兵前往烏孫國進行軍事干預,并利用馮夫人能言善辯的口才以及她對烏孫國內部情形的了解,多方疏通,說服各方派系,揭穿匈奴人的挑撥詭計,使烏孫接受漢廷的安排。最終,解憂與肥王所生的大兒子元貴靡做了大國王,統(tǒng)治六萬戶,封匈奴公主所生的烏就屠為小國王,統(tǒng)治四萬戶。雙方分而治之,取得了暫時的安寧。
后來,解憂長子元貴靡和幼子相繼病死,烏孫國人都歸附烏就屠,解憂的處境也不復當年。
解憂公主從漢武帝太初年間遠嫁烏孫,到漢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已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在遠隔千里的異域經歷了四朝三嫁后,她上書宣帝表示“年老思故鄉(xiāng),愿得骸骨歸漢地?!鼻樵~哀切,漢宣帝為之動容,便派人把她接了回來。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已七十的解憂終于回到長安。
公元前60年后,匈奴統(tǒng)治集團發(fā)生內訌,先有五單于爭立,后有郅支單于和呼韓邪單于相爭。呼韓邪在斗爭中失敗,于公元前51年南下投漢,留居今河套北面塞下,西漢王朝派兵保護。公元前36年漢滅郅支單于,匈奴中與漢敵對的勢力和呼韓邪單于的政敵便被消滅了。呼韓邪單于覺得應該進一步密切與漢朝的關系,于公元前33年,親自入漢,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欣然應允,并召后宮妃嬪議親。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和親。呼韓邪臨走時昭君參加了送別大會。她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后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想把她留下來,但已無法收回成命,便賜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并親自送出長安十余里。漢元帝為紀念這次和親,改元為“竟寧”,意為邊境安寧。
王昭君出長安后,歷時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并被封為“寧胡閼氏”。
昭君出塞后,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不幸的是,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結婚僅兩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伊屠智牙師。呼韓邪單于死后,昭君必須改嫁呼韓邪單于第一閼氏所生的長子雕陶莫皋單于。王昭君不能接受,上書漢成帝,請求返回故土。但成帝令她遵從胡俗,昭君只得下嫁。昭君與雕陶莫皋生有兩女,長女即須卜公主,小女即當于公主。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歲的王昭君郁郁而終,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后人稱之為“青?!?。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qū)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fā)展的60年,這里出現(xiàn)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zhàn)亂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漢朝公主遠嫁西域和匈奴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漢朝是一個特殊的朝代,戰(zhàn)爭與和親是處理對外關系最重要的兩種手段。這些女子忍辱負重遠嫁西域,經歷了種種苦難,為緩解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危機和漢朝發(fā)展做出很大犧牲,也為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3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東漢時期歷史大事年表
下一篇: 三國名將的馬有哪些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