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漢武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史上的權后不鮮見,從權后手里體面地拿回屬于自己皇權的皇帝并不多。這事做好了就是漢武帝,做不好就是清光緒帝。
我們先說光緒皇帝失敗在哪里?以至于半生被囚禁,慈禧到臨終前仍不放心,要先毒殺光緒于先。
要知道慈禧一開始對光緒可以說是貼心貼肺的,3歲接進宮后 ,慈禧是當親兒子養(yǎng)的,一心要把這個侄子,這個養(yǎng)子培養(yǎng)成萬世圣君的,因此要求十分嚴格,不過那個教育方式是嚴重缺愛的。
而且所有事情的發(fā)展一開始也并沒有像后來那樣不可控的結局發(fā)展,慈禧曾經退回頤和園,逐步放權給光緒一步步進階型地開始理證,三品以下的權限逐步給到了光緒。如果發(fā)展得好,光緒做得合格,并且能夠像康熙那樣高情商,始終衣不解帶地伺候在親爸爸慈禧身旁,說不定光緒是可以在慈禧晚年順利接權的。
畢竟慈禧老太太雖然貪權貪利,但畢竟她并沒取而代之,自立為帝。她后來拼命立年紀小的,其實也是為了能夠體面退出的。但是以清流們吹捧的所謂“圣人教化”那套,是無法應對當時風云變化的局勢的,光緒幼年被關進紫禁城的弊端在他成年后顯露出來。
光緒的性格極端不穩(wěn)定,行事操切。自信的時候激動自大,氣餒的時候就像變了一個人,自責墮落。這些都可以在光緒的奏折批復的字體變化上可以得到驗證。其實這種所謂“書生”氣質,不只是光緒,后世的汪精衛(wèi)之流亦是如此。
而這些不穩(wěn)定,導致了很多失敗的決策,讓形勢變得更為復雜。也更使得慈禧對其開始不放心而再次突然收回權力。這里面就包括了讓慈禧痛恨的“圍園殺后”。
這或許是康有為了完整其“衣帶詔”邏輯體系的一個夢囈。但這個故事卻深深觸及了封建社會最不能容忍的“違背孝道”。清朝入關后同樣秉承的“以孝治國”,所以兒子要將母親圍在園子而殺之,逼迫其交出手下權力。這件事情怕也不是袁世凱做了小人的因素。因為這個舉動地位是“失道寡助”。
其實這事當學漢武帝劉徹。漢朝的后宮干政那是有傳統(tǒng)的,從開國呂后那就已經開始了,后來的竇漪房、王政君都不是吃素的,都是掌握著虎符,外戚幾乎霸占了整個朝局的。
雖然劉啟給漢武帝劉徹鋪了一條很理想的路,甚至掃清了有平定七國之功的周亞夫這些功勞卓越的武將,叔叔劉武這樣的不確定爆雷,甚至還犧牲了劉榮。甚至給竇嬰一個遺詔,如果王娡干政,可以便宜行事。
但是竇漪房這個瞎老太太卻掌握著大漢朝的實際權力,一句“金屋藏嬌”,劉徹只不過是竇家勢力和王家勢力妥協的結果。而當時的形勢,也是再急驟發(fā)生變化的,漢朝正在從道家無為而治,向推崇儒術開始轉變。
一開始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劉徹也是年輕氣盛開始“革故鼎新”,盛氣凌人,想趁著年輕干一番大事。結果由于竇老太太不支持,好多儒生也是關的關,殺的殺。劉徹也差點被廢掉。
但是劉徹做了三件事情,最終徹底改變結局。
第一件事,在繼續(xù)保持對奶奶竇漪房孝道的同時,通過對自己的母親王娡的孝道,實際上讓竇漪房放心,劉徹不是白眼狼,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但實際上此刻朝堂上,竇家的勢力和王家的勢力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
第二件事,停止自己的“新政”,開始不再理具體政務,表現成玩世不恭模樣。然后利用在上林苑狩獵的名義,偷偷地排兵布陣,培養(yǎng)自己的軍事人才和班底。因為他知道,只有最終拿回兵權自己才能說了算,而要拿回兵權,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軍事人才,有自己的軍事主張和軍事策略。感謝時代,劉策不像光緒那樣,有太多圣人教化必須去學習借鑒。只能自己摸索,然而只有自己摸索出來的東西,才會在將來派上真的用場。
第三件事,等竇漪房老去,利用竇家外戚和王家外戚之間的矛盾,同時剪除竇家和王家外戚,第一時間從竇漪房手里接過兵權,而不再讓兵權流到王娡手里再代管,而讓王娡成為“呂竇之后”。
漢武帝最終成為了一個實權之君,并且開始實現其政治抱負,開創(chuàng)了一代偉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