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萬歲通天帖》
王羲之(303年—361年
王羲之 (303?—361
《蘭亭序》
1
、《蘭亭序》《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
、《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2
《黃庭經》又名《老子黃庭經》,是道教養(yǎng)生修仙專著;內容包括《黃庭外景玉經》和《黃庭內景玉經》;兩晉年間
3
《樂毅論》共四十四行,小楷
4、《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
5、《初月帖》
《初月帖》是東晉王羲之作品
王羲之的字體有自身獨特的藝術特點
歷代對王羲之字體的評價 王羲之(303-361
與兩漢
、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致、美侖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王羲之的書法影響到他的后代子孫。其子玄之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
歷史上第一次學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
中國書史上雖推崇王羲之為?書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
,而只是看作中華文化中書藝創(chuàng)造的?盡善盡美?的象征。事物永遠是發(fā)展的、前進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時代到達?盡善盡美?的頂峰,這一?圣像?必將召喚后來者在各自的時代去登攀新的書藝頂峰。對王羲之的評價 一般來說
,王羲之被公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行書書法家。他寫的《蘭亭集序》被視作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書法作品之一。09年亞洲周刊的調查顯示,在當前現存的和未被發(fā)覺的書法作品中《蘭亭集序》以2.66億美元的收購意愿排名世界第一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元明以來, 一些書家解讀王羲之書法, 走向神秘化一端
。本來是一看就明白的王書筆法,經過反復的引申發(fā)揮, 變得繁復而玄妙, 讓人如墜云霧,這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王羲之自幼愛習書法,由父王曠
、叔父王廙啟蒙。七歲善書,十二歲從父親枕中竊讀前代《筆論》。王曠善行、隸書;王廙擅長書畫,王僧虔《論書》曾評:?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所以
1.用筆 按鋒直引, 迅牽疾掣;
2.筆勢遒勁爽利, 環(huán)轉縱引;
3.筆畫 銛銳方硬, 沉穩(wěn)厚重;
4.字態(tài) 勢巧形密, 雄秀天然
⑴結體欹側
⑵筆勢縱引。所謂?縱引?,是指上字的末筆向下字首筆引發(fā), 筆勢在字與字之間貫通, 形成牽連映帶
⑶用筆明快簡捷
王羲之的書法博涉多優(yōu),精于多種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