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憎分明的中國人眼中
這位主角就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女英雄花木蘭
這得從花木蘭生活的年代說起
花木蘭為之效力的,就是鮮卑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北魏政權
。也就是說,這位花木蘭她其實是一個屠殺漢人的鮮卑族軍人了。當時的鮮卑族對于漢人來說,屬于外族入侵。因為直到隋唐時期,鮮卑族的文化才逐漸被漢族同化過來,也就是說當初參軍的花木蘭因為當時的劉宋王朝才是真正的華夏正朔
,劉宋王朝的漢人英雄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而花木蘭只是鮮卑族的英雄,并非華夏的民族英雄。當然了,不論當初這些政權是怎樣劃分,如今五十六個民族早已經完成了大融合、實現了民族大團結,花木蘭仍舊可以作為一位女英雄成為華夏兒女的榜樣。歷史上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
花木蘭(412年-502年)
,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jié)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于南朝陳的《古今樂錄》
。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擴展資料:
明代文學家徐渭將《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
,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俺父親名弧字桑之
花木蘭是一個藝術形象
,存在于北朝民歌《木蘭辭》之中。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相當混亂的一個時期,各種割據政權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擁兵自立,這些割據政權很多都是少數民族政權,這些少數民族政權之所以會產生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一是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還比較淺,封建意識和封建禮教作用還很有限
,女性還不是很受歧視;二是由于人口少,加上連年征戰(zhàn),人口的減少速度很快,所以少數民族婦女在生產勞動中擔負了很大的工作,甚至走向戰(zhàn)場直接參戰(zhàn)。
花木蘭就是那個時期的女戰(zhàn)士形象的典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咎m應該屬于當時的北魏政權
383年東晉的在中大敗,苻堅在倉皇逃竄的途中
此戰(zhàn)之后
這個國家的人都是鮮卑族,關于鮮卑族的來源有種種說法
“柔然”名號始于車鹿會之后自稱。此外還有一個名字叫“蠕蠕”
真實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征兵的通知下發(fā)到了花木蘭的家里
正在全家愁眉不展的時候
花木蘭的故事是有真實歷史背景的
歷史上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
花木蘭(412年-502年)
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于南北朝的北魏
擴展資料
花木蘭的姓氏——
花木蘭(一說其生于412年
關于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
,有人說是復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聲猿》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ㄒ徽f朱文祿)是一個后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花木蘭有歷史原型
花木蘭為了不讓自己年邁的老父親上戰(zhàn)場
其實女裝的花木蘭也很漂亮,但是為了自己的家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6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