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quán)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今人幫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板和雇員的關(guān)系即告解除。大體而言,可用“三無”概括:
一曰無退休費,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石的官吏,只要離開職位,除非皇帝特詔照顧之外,一律停發(fā)俸祿。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額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二曰無工齡,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后重新出仕時,可授予“比六百石”職位以示優(yōu)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要想再當“公務員”,都得回到起跑線上,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競爭。總之,既沒有可以保留的干部身份,也沒有可以累計的連續(xù)工齡。
三曰無余蔭,就是人走茶涼,在職時候的特權(quán)和影響一筆勾銷。
順便提一下,這一份沒有失業(yè)保障、沒有連續(xù)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的古代“公務員”職業(yè),可以說是一個含金量較低的“瓷飯碗”。有人做過統(tǒng)計: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東漢時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慘了:二千石“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中低層官吏,則有“司隸、部刺史”等紀檢官員隨時“察過悉劾,發(fā)揚陰私,吏或居官數(shù)月而退”,就是動不動便打碎了飯碗。
自隋唐開始,官、職分離,所謂休官,其實只是休職,就是由于奔喪、病傷、候選、罷免、離任、致仕等各種緣故,脫離了能行使一定權(quán)力的職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個人資格權(quán)利的官員身份依然存在。換句話說,秦漢魏晉的“公務員”休官以后就是平民(原有貴族身份者例外),從隋唐開始,“公務員”休官以后依舊是官,在許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權(quán):比如涉及訴訟時可以不在公庭拋頭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廳堂可以有幾間幾架,車輿騎乘可以怎樣裝飾,衣冠可以穿什么樣式和顏色,乃至死后可以按什么規(guī)格辦喪事、起墳墓,都可以根據(jù)官資高低采取與級別相應的排場。雖然說費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對比布衣即使有錢也不得僭越的種種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義就彌足珍貴了。此外,從唐代后期起,退休的官員無論級別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養(yǎng)老,更是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
共2頁:12下一頁
在我們的既定印象里,現(xiàn)代社會的公務員好似端著“鐵飯碗”。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養(yǎng)家糊口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工作穩(wěn)定。
所以每年參加“國考”的大學生趨之若鶩,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見競爭有多激烈。同時,也說明公務員這個“鐵飯碗”有多受人歡迎。
那你知道在古代,公務員們是如何工作的嗎?和現(xiàn)在的安穩(wěn)相比,古代公務員的上班生活,簡直可以用“如履薄冰”四個字來形容。
現(xiàn)代的公務員哪怕不想上班,也會開開心心地去混底薪??稍诠糯?,上班對于官員們來說,那心情就和上墳是一樣的。
這絕對不是調(diào)侃。
現(xiàn)在的公務員上下班時間,非常有科學性,以前所謂的“朝九晚五”、“九九六”工作制,早就被合理、科學的工作制代替。
而古代官員上班時間有嚴格規(guī)定,下班時間久,只能自求多福,能不能早點回家都要看運氣了。
和我們現(xiàn)在不一樣的是,古代官員根據(jù)所屬機關(guān)的不同,大致分為京官和地方官,也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區(qū)別。
而現(xiàn)代公務員,不管機關(guān)所屬性質(zhì)是哪一種,所有人上下班時間基本是差不多的。但是古代的京官和地方官,在上班上略有不同。
京官上班就是俗稱的上朝,他們上班比現(xiàn)在早多了?!半u鳴即起”,就要開始起床更衣。
也就是說,農(nóng)民務農(nóng)時間開始時,京官們也得起床上班了。
可問題在于,農(nóng)民務農(nóng)時間或許還能稍微延后一點,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暫時休息一兩天也未嘗不可。
但是京官上朝,哪怕天上下刀子,都必須得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趕到。家里住得遠的,深更半夜就要出發(fā),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常有的事情。
《詩經(jīng)·齊風·雞鳴》中,妻子催促丈夫起床,就曾說了這樣一番話:“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p>
意思是是公雞已經(jīng)打鳴,說明上朝的時間已經(jīng)到了,東方天亮,說明上朝的已經(jīng)開始忙碌了。
古代人沒有鬧鐘等計時提醒工具,沒有辦法和我們現(xiàn)在一樣,在既定時間里設置好鬧鐘。他們能夠依靠的,或許就是公雞打鳴這個來自大自然的鬧鐘了。
早晨的五到七點就是古時候說的卯時,所以古代人上班也會說是“點卯”。
《西游記》中出現(xiàn)的那只幫助孫悟空打敗蝎子精的昴日星官真身,就是一只公雞?!瓣摹奔础懊?,代指的就是公雞。
地方官因為天高皇帝遠的緣故,上班時間沒有這么嚴格,但也并沒有到隨心所欲的程度。
他們每天早晨也是要經(jīng)歷點名或者簽到的,和京官一樣?!包c卯”是每天上班后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上班打卡。但上班過程和下班時間,就很有些隨心所欲的感覺了。
簽到以后,脫崗早退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完善的考勤制度形同虛設。尤其遇上戰(zhàn)爭或者昏君當政時期,有的地方官員甚至連點卯都不會來。
那對于不遵守考勤制度的官員來說,朝廷制定的一系列懲罰措施,想起來就心有余悸。
現(xiàn)代人如果上班遲到了,可能扣個工資或者是取消全勤。但古代官員如果遲到,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如果遇上家里有事,想請假都非常困難。
當然,古代官員每個月也會有調(diào)休,但各朝各代的調(diào)休時間不固定。而且不像現(xiàn)在,一個月有8天的休息時間,古代平均也就是兩三天。
遇到不得已的事情會遲到時,可以選擇調(diào)休,事后再把調(diào)休申請交給相關(guān)部門,這頓處罰就算免了。
如果沒有及時選擇調(diào)休或者沒有調(diào)休了,那就只能接受懲罰。
縱觀我國古代官員上班遲到的懲罰,其中尤以明朝懲罰最為嚴重。明朝規(guī)定,官員遲到一次挨20板子,連續(xù)遲到三次罪加一等。累計遲到20天,100大板就在等著他了。
這100大板可不是鬧著玩的,對于常人而言,100大板下去,被打廢還是輕的。身體素質(zhì)不行的,板子還沒挨完,人可能就當場一命嗚呼。
唐朝的懲罰制度相對明朝寬松一些,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也算得上非常嚴格了。
唐朝規(guī)定,遲到一次需要繳納相應的罰款,罰款數(shù)額是官員們?nèi)齻€月的俸祿總和。
在遲到的懲罰上,現(xiàn)代和古代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現(xiàn)代連續(xù)曠工3天以上才有可能面臨被開除的懲罰。
那么在古代考勤制度如此嚴格的情況下,有人會遲到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宋真宗時期,有個叫魯宗道的官員,為官勤勉,政績突出,一路升遷上來做了京官,宋真宗也非常器重他。
有一次魯宗道在調(diào)休,宋真宗有事宣他商議。可是圣旨傳達以后,卻遲遲不見魯宗道前來。
這件事放到現(xiàn)在可大可小,畢竟是在休息時間。可在古代,這不僅僅只是“加班遲到”的問題了,而是涉及到“違抗皇命”,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一個官員把皇帝的旨意不放在眼里,那他還能繼續(xù)為官,繼續(xù)活著嗎?古代皇命大于天,違抗皇命是要殺頭的。
宋真宗當時非常生氣,但還是在耐心等待,畢竟是自己器重的朝臣,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當魯宗道姍姍來遲,進了皇宮之后,居然還是醉醺醺的,皇帝自然越發(fā)生氣。
問他為何來的這么晚?
魯宗道回答說,老朋友來家里拜訪他,因為家中寒酸,不想失了面子,就帶著朋友去外面喝酒吃菜去了,所以才耽擱至此。
宋真宗覺得魯宗道這人甚是可愛,遲到以后沒有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更沒有跪下求情讓皇帝放過他,而是帶著最真實的狀態(tài)向他訴說了遲到的緣由。
他誠實的品格讓宋真宗非常欣賞,不僅沒有懲罰他,相反還覺得人可堪大用。
《宋史》記載: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飲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
宗道謝曰:“有故人自鄉(xiāng)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钡垡詾橹覍嵖纱笥?/p>
魯宗道這算是因禍得福的典型嗎?可是像他這樣遲到的官員,又有幾個人會被赦免呢?
對于準備考公務員的小伙伴們,很多人會問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務員的工資待遇,公務員每個月能發(fā)多少錢。
當然,對于這樣一個問題,你得到的答案是幾千塊錢對于一個確切的數(shù)字,也沒有一個很好的回答。當然,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的來告訴你是2000+、3000+亦或是其他具體的數(shù)字,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公務員的工資其實有些復雜。那么,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對公務員的工資構(gòu)成進行初步的探索分析(如果哪里說的不太準確,歡迎補充,請勿拍磚)。
公務員的工資構(gòu)成都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首先,公務員的工資是由四大類構(gòu)成的:一是基本工資,二是津貼,三是補貼,四是獎金。
基本工資,即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是工資的主要構(gòu)成,也是確定之后退休金、撫恤金等項目的主要依據(jù)。(這個據(jù)說是兩年一調(diào),但是也不知道是否會落實)
津貼是由地區(qū)津貼和崗位津貼構(gòu)成,其中地區(qū)津貼又包括地區(qū)附加津貼和艱苦邊遠地區(qū)津貼。(所以新疆西藏等艱苦邊遠地區(qū)的公務員工資會高很多,主要是因為這個津貼)
分析我的一個朋友分鄉(xiāng)鎮(zhèn)科員,的工資福利。
科員應發(fā)4000未扣5險一金的情況3500*13+10000=45500(副處之前都算是3500到4000,按最低的算,每年13個月工資,每年有目標考核獎10000左右)
干了十年左右到副處級,那么我這個朋友應該拿5000到6500,按5500算,5500*13+10000=71500(副處算你干了10年)
干了十年之后到了正處級別,那么他能拿多少呢?(7000*13+10000=(正處算是22年到退休)
其實,就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的話,公務員的工資不算高,起碼在我這個朋友的城市來說,只能算是中等,甚至都撈不上一個偏上。
但是,目前公務員有職業(yè)年金似乎是加入社保其實退休金仍然甩企業(yè)幾條街所以算退休金每月到手為5000,算你退休到死亡,65歲退休到80歲5000*12*15=你以為這就結(jié)束了?
公務員醫(yī)療和城鎮(zhèn)職工是不同的,雖說加入統(tǒng)籌醫(yī)療,其實還是不同的,自己需要花的錢是非常少的,乃至于沒有報銷上限,就等于給了你一個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后顧之憂的后勤保障,哪怕你得了非常大的病,慢性病,每年都不需要花很多的錢。
最后再說說住房問題,大家想考公務員的話,住房問題也是考慮的一大問題,、公務員福利房,在你工作一定時間之后,是有低價購買福利房的權(quán)利的,你可以用公積金貸款,或者用現(xiàn)金都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一線城市或者二線偏上城市的房價3萬左右一平來計算的話,一間80平左右的房子能節(jié)省150萬左右,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福利了(需要一定的工齡),看了這些之后,你是不是對公務員更有信心了?
2017年公務員退休工資新規(guī)定及計算方法
一、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3100元;正科級3300元;副處級3600元;正處級4000元;副廳級4400元;正廳級5000元;副部級5500元;正部級6000元。
二、工齡工資
每年60元,以虛年計算,按月發(fā)放,三年一調(diào)。
三、獎勵工資
每月300元,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次年一月停發(fā),直至考核的次年一月繼續(xù)發(fā)放,三年一調(diào)。
四、補助工資
1、車補,隨工資每月發(fā)放,標準=基本工資÷5.逢一進十。
2、取暖補助,一年發(fā)放一次,標準=基本工資÷3,逢一進十。
3、出勤補助,正常上班每天30元無故不到每日扣30元,經(jīng)單位領(lǐng)導批準的病假、事假和國家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等0元,三年一調(diào)。
4、山區(qū)補助,農(nóng)村和山區(qū)公務員享受山區(qū)補助,標準=基本工資÷10.按月發(fā)放,三年一調(diào)。
5、地區(qū)差別補助,各地根據(jù)吉林中公教育實際情況確定地區(qū)差別工資。除養(yǎng)老、醫(yī)療補助按現(xiàn)行政策執(zhí)行外。公積金、獨生子女費、等一切現(xiàn)行補助全部廢止。
五、新參加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確定方法:高中、技校、中專以辦事員確定;大專以科員確定;本科以副科級確定;碩士以正科級確定。
六、退休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退休生活費=退休前工資x80%。三年一調(diào)。
公務員退休養(yǎng)老金領(lǐng)取計算方法是什么?
基礎(chǔ)養(yǎng)老金+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
基礎(chǔ)養(yǎng)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shù)厣夏甓仍趰徛毠ぴ缕骄べY+本人指數(shù)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yǎng)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fā)月數(shù)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fā)月數(shù)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員的基礎(chǔ)養(yǎng)老金計算公式,(上年省市職工平均工資*20%+95年底前推算存儲額本息/120+調(diào)節(jié)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礎(chǔ)養(yǎng)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qū)有一定區(qū)別,要到當?shù)厣绫=?jīng)辦機構(gòu)咨詢,以當?shù)卣邽闇省?/p>
人們關(guān)注公務員冷熱,折射出一種焦慮,即希望公務員崗位正常一些,別被過度解讀。在人們的心中,公務員是個旱澇保收的職業(yè),工作穩(wěn)定,福利待遇好,社會地位高。為此,有人不惜準備十年,只為博得“公務員”的美譽。
而在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公務員端的到底是 “鐵飯碗”還是“瓷飯碗”?
一、古代 “公務員”一碰就碎的“瓷飯碗”
一般說來,在古代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供養(yǎng)、俗稱“吃皇糧”的官員最多到八九品,也就是到縣令下屬的捕頭(縣尉),類似現(xiàn)在的公安局長,再往下的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換句話說,占到古代公務員隊伍90%以上、在各級政府機關(guān)上班、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端的更是比朝廷供養(yǎng)的命官還易碎的“瓷飯碗”。
1.基層“公務員”聘用制待遇低
師爺”是比較常見的基層公務員,屬于吏的范疇,專指那些讀書卻科舉不中,轉(zhuǎn)而研讀并精通行政事務的讀書人。被朝廷任命為縣(市)長的,大多是科舉出身,盡管能寫一手好字,能背四書五經(jīng),但要處理一個不熟悉地方的復雜行政事務,一竅不通的大有人在。于是,地方官為完成政務,就須在當?shù)卣衅甘煜さ胤缴缜槊褚獾膸煚?,輔助他們處理政務和事務。師爺發(fā)揮的作用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長,具體負責“官府職簿書”等。
“衙役”也叫“胥”,他們的具體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榜恪庇挚煞譃椤霸怼焙汀半`”。皂負責具體執(zhí)行收稅、抓捕和市場管理等具體行政事務;隸就是官員車夫、轎夫、伙房廚師等,負責官員后勤服務工作。
古代“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不占國家編制,也沒有國家財政每月?lián)芨兜墓べY,他們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們的縣(市)長給予。有錢的、大方的多給一點,沒錢的、吝嗇的少給一點,沒個準頭,全國各地師爺、衙役拿的工資千差萬別。
這些基層公務員的出路通常是:要么辭職,要么被開除,要么干一輩子,而且不準參加科舉,永遠不能晉升。對那些干不好的,縣令老板說辭就辭,極少廢話,也無須廢話,因為那時對基層公務人員的管理本來就無章可循。
基層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如何呢?元朝時有人分十等之說,所謂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隸,七倡八優(yōu),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這皂隸,只比演員、儒生體面些。
有個故事也可說明這一點:滿清時,有群差兵處決海盜,刀砍不動,只好拿鋸子鋸,整得慘不忍睹。一個農(nóng)家少年路過,大罵他們是飯桶,差兵不服,叫少年來,少年手起刀落,麻利地砍掉一堆腦袋,差兵獎勵少年許多金錢,還叫少年隔日去衙門報到??墒牵倌昊丶覅s挨了父親一頓揍,原因就是父親不愿兒子去做政府的衙役、皂隸,可見其職業(yè)聲望在百姓心中地位之低。
那么,師爺、衙役(皂隸)們的工資水平咋樣呢?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明朝宛平縣衙門里的這班皂隸,每年可領(lǐng)取“工食銀”三兩六錢,恰好是書辦(師爺)的二分之一,基層公務員工資待遇之低,由此可見一斑。
盡管古代官員和師爺、衙役們,在位時多會貪污受賄,大搞灰色收入,為自己準備后路,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確端的是“瓷飯碗”。形象地說,各級官員是皇帝的打工仔,師爺和衙役等基層公務員是官員的打工仔,和現(xiàn)在給老板打工的白領(lǐng)、藍領(lǐng)十分相似。
2.明朝 “公務員”朝不保夕
在明朝,朱元璋對違法亂紀的官員嚴懲不貸,先是借戶部侍郎(財政部長)郭桓“空印案”殺掉官員1.5萬人;然后又借丞相胡惟庸、大將藍玉謀反案,大開殺戒14年,受株連被殺的各級官員4萬余人,至于那些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辭退、開除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朱元璋時期,全國有七成官員因各種原因離開崗位。當時,有的官員在早晨上班時要跟家里舉行告別儀式,說今天走了就不一定能回來;熬過一天回到家里,長舒一口氣又對老婆說一句:“哎喲,今天總算又活了一天,明兒再說吧。”
官員如此“朝不保夕”,連平頭百姓還不如,這時的公務員端的飯碗,只怕都稱不上“瓷飯碗”?;蛟S有人說,這是建朝之初須用重典,不足為憑,和平時期的古代公務員應該端的是“鐵飯碗”吧!答案是:也不見得。
明朝萬歷年間,張居正推行《考成法》,據(jù)此辦法,萬歷三年(1575年),查出“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巡撫(相當于省部級)、撫按(相當于中央駐各省紀委書記)官員54人。其中鳳陽巡撫王宗沐、巡按張更化、廣東巡按張守約、浙江巡按肖廩,因未完成事件數(shù)量太多而罰停俸三月。萬歷四年,山東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級官員,因征賦不足九成受到降級和革職處分。張居正當政期間,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員約占官吏總數(shù)的十分之三。
由此可見,在和平時期,朝廷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地方官員,動輒扣工資、降級、降職甚至干脆辭退,稍不注意,飯碗就可能被打碎。
不僅省部級官員的飯碗隨時被打破,相當于國務院總理的首輔的飯碗有時也好不到哪去。明崇禎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達50多人,罷黜國防部長14人、巡撫11人。
類似的情況并不只發(fā)生在明朝。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也不長,平均四年多;東漢時,“三公”(古代最顯貴的三個官職太師、太傅、太保)的平均任期還不到兩年半。
為“公家”服務的師爺、衙役等基層公務人員,朝廷是不管的。
說古代“公務員”捧的是“瓷飯碗”,重要的還不是指上述“通過讀書考試或其他途徑”成為朝廷命官這個群體,因為此群體數(shù)量在古代實在太少。
二、各朝代如何對待離退休“干部”
1.秦漢時期:休官停俸沒工齡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quán)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現(xiàn)在人們幫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板和雇員的關(guān)系即告解除。那么往往就會變成“三無”了。
一無退休金。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只要離開職位,一律停發(fā)俸祿(除非有皇帝特詔照顧)。譬如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祿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二無工齡。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郡守的通稱)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后重新出仕時,可授予“比六百石”職位以示優(yōu)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如果再當官,都得回到起跑線,和新任菜鳥官員一起競爭。總之,既沒有可以保留的干部身份,也沒有可以累計的連續(xù)工齡。
三無余蔭。就是“人走茶涼”,在職時候的特權(quán)和影響,就此一筆勾銷。
朝廷要官都沒有失業(yè)保障、沒有連續(xù)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官階更小的官員自然待遇就更差了:二千石“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中低層官吏,則有“司隸、部刺史”等紀檢官員隨時“察過悉劾,發(fā)揚陰私,吏或居官數(shù)月而退”,就是動不動便會打碎了飯碗。
2.唐宋時期:工資減半,官邸上交
自隋唐開始,官、職分離,所謂休官,其實只是休職,就是由于奔喪、病傷、候選、罷免、離任、致仕等各種緣故,脫離了能行使一定權(quán)力的職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個人資格權(quán)利的官員身份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秦漢魏晉的“公務員”休官以后就是平民(原有貴族身份者例外)。從隋唐開始,“公務員”休官以后依舊是官,在許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權(quán):比如涉及訴訟時可以不在公庭拋頭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廳堂可以有幾間幾架,車輿騎乘可以怎樣裝飾,衣冠可以穿什么樣式和顏色,乃至死后可以按什么規(guī)格辦喪事、起墳墓,都可以根據(jù)官資高低采取與級別相應的排場。雖然說費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對比布衣即使有錢也不得僭越的種種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義就彌足珍貴了。
此外,從唐代后期起,退休的官員無論級別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養(yǎng)老,更是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但盡管如此,唐宋時休官的實際含義,也不止是失去了在某個職位上行使權(quán)力以及支領(lǐng)全額官俸的特權(quán),還有很重要的一項——房屋居住權(quán)。
古代官員授職有回避原則,就是不許在原籍或有家族產(chǎn)業(yè)的地方任職,所以當時的公務員如果經(jīng)常在職的話,就得到處宦游。一方面少有時間精力在原籍營建房產(chǎn)之類,另一方面無論到哪兒工作,總有條件優(yōu)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屬居住。
可是一旦休官,馬上就得搬出官邸讓給繼任者。而且往后定居何處還有限制,比如南宋規(guī)定,凡各級地方政府官員休官后,三年內(nèi)不許在任職地居住,倘在當?shù)赜杏H屬,或置有財產(chǎn),三年以后也不許居住,違反者處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盤點休官所帶來的實際損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繼續(xù)居住設備齊全的官邸了。
唐玄宗登基后,前朝宰相李日知瞞著家人向朝廷提出辭職申請,待皇帝批準下來,回家后即命家人整理行裝,馬上搬出官邸,移居鄉(xiāng)村住宅。夫人驚問何故,他說他已經(jīng)退休了。夫人大怒:“家產(chǎn)屢空,子弟名宦未立,何為遽辭職也?”
宋仁宗時做過宰相的杜衍,因為一生“不殖私產(chǎn)”,退休后,連遷居鄉(xiāng)間住宅的退路也沒有,只好長期借居南京(今河南商丘)車院(教習馭車技藝的單位,近似后世的駕校),直到去世,“第室卑陋,才數(shù)十楹,居之裕如也”。
宰相尚且不能占住官邸,其他休官者當然更得靠自己設法解決居住問題。蘇轍退居許州后,眼看李方叔起蓋新居,羨慕不已,“我年七十無住宅,斤斧登登亂朝夕……不如君家得眾力,咄嗟便了三十間”。于是他決心蓋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間屋,今歲初成百步廊”。不過心愿滿足了,一生積蓄也耗盡了,于是又自責“我老不自量”,到了這把年紀還來做房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67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侯景為何反叛蕭衍,言而無信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