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時間從“一日”到“百日”,這里的“一日”是指短暫的時間,“百日:也不是100天的意思,而是表示長久。因此時間不是重點,即使短暫的夫妻,其中的恩是“深似海”。他強調(diào)的是“恩”。
古時候,夫妻之間講的是相敬如賓,恩愛體貼。所謂“恩愛”夫妻,“恩”在先,“愛”在后。因為古人知道,天命不可違。能成為夫妻,是天定的緣分,是上天的恩,也是父母的恩。而且有很多是前世受恩于別人,今生了愿作夫妻報恩。夫妻之間多存感激之意,“恩”是基石,“愛”中也就有了理性,于是夫妻白頭諧老。
如果拆字來講,明了因果于心上即是“恩”,《說文解字》中:“恩,惠也,從心、從因。”因從口、大,乃就其口而擴大之意,亦含有相賴相親之意,心之所賴所親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誼,故恩之本義作“惠”解,即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之情誼、利益,稱之曰恩。
古代夫妻相處之道
蕭意辛是遼國人耶律奴的妻子,父親是駙馬都尉陶蘇斡,母親是呼圖公主。蕭意辛貌美且知書達理,二十歲時嫁給了耶律奴。她事親睦族,重禮重義,有著中國女性的傳統(tǒng)美德。
有一次,蕭意辛與妯娌們在一起,大家在爭論用什么魘魅邪法(指驅(qū)使低靈鬼怪迷惑人)可以得到丈夫的寵愛。蕭意辛說:“用邪法不如用禮法?!北娙藛査?。
蕭意辛說:“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使自己行為端謹,符合規(guī)范;侍奉長輩恭敬孝順;對待丈夫溫柔和順;對待小輩寬洪大量,這些就是禮法。能夠做到這些,自然能夠得到丈夫的疼愛和尊敬。如果用邪法來取寵,能不有愧于心嗎?”大家聽了,都感到很慚愧。
后來,丈夫耶律奴受奸人誣告,被流配異地。因為蕭意辛乃公主的女兒,所以皇帝就想讓蕭意辛與耶律奴離婚。
蕭意辛對皇帝說:“陛下能夠念及我們的親戚之情,想讓我免去流配之苦,這實在是很大的恩情。但是,夫妻之間 應(yīng)講求道義,要生死相隨,禍患與共。我自年輕時就嫁給了耶律奴,現(xiàn)在耶律奴一有了危難,我就馬上離開他,這是違背綱常禮教的,這與禽獸有什么區(qū)別呢?希望陛下憐憫我們,讓我與耶律奴同行,即使我死了也沒有什么怨恨。”皇帝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便答應(yīng)了蕭意辛的請求。
到了流配的地方,蕭意辛整日做著艱辛勞苦之事,但她沒有一絲怨言,對待丈夫更加有禮、恭敬。
為什么現(xiàn)代的夫妻關(guān)系變的越來越脆弱,古人講的百年之好、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等,現(xiàn)在越來越成為美麗的向往和美好的詞匯。因為被摧毀的中華傳統(tǒng)道德和禮教,正是千百年來維系和規(guī)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紐帶。恭敬、重道義、感恩,這都是古人所推崇的夫妻相處之道,也正是現(xiàn)代家庭所忽視和缺少的。
“一日夫妻百日恩”出處
“一日夫妻,百日恩義”又作“一日夫妻百日恩”,出自《聊齋志異張鴻漸》 張鴻漸是永平府的名士。知府趙某貪暴,有一次用刑打死了姓范的秀才,該府所有秀才大忿,由張鴻漸執(zhí)筆向巡撫告狀。誰知趙某用重金賄賂上級,趙某不但無罪,反而把告狀的秀才都抓了起來,張鴻漸于是連夜逃跑,到鳳翔府時路費用光了,又迷了路,幸虧遇見一狐仙名施舜華,庇護了他,做了他的情人,一住三年,非常恩愛。一天鴻漸對舜華說:“我離家三年了,非常想念妻子,你是狐仙,千里路一刻就可飛到,能不能帶我回去看看她呢?”舜華不高興地說:“我和你這么要好,你守著我心里卻想老婆,那么你對我的恩愛都是假的了!”鴻漸說:“你怎么這樣說呢?一夜夫妻,百日恩義嘛,以后我想念你,就和今日想念她一樣,假如我得新忘舊,豈不是忘恩負義的人?”舜華笑道:“那么我送你回去吧!”于是拿個竹枕頭,兩人跨著,叫張鴻漸閉上眼睛,只聽耳邊風聲颼颼,不久落地。睜開眼睛,舜華已不見了,人已到家,翻墻進去,其妻驚起,問清是丈夫回來了,便挑燈挽手嗚咽。原有惡少年某甲,平時見張妻很美,心里想她。 這甲見張鴻漸翻墻進去,以為是張妻的野男人,于是也跳墻進來捉奸。等到看清是張鴻漸,就要挾道:“張鴻漸是逃犯,竟敢回家?除非你和我好,不然我就去報案?!睆堷櫇u怒火中燒,拔刀直出,剁中甲顱,再砍殺了甲,第二天向官廳自首。 官廳因張是在逃犯,現(xiàn)在又殺了人,立刻派兩個差人押他上京城去,腳鐐手銬,戒備森嚴。 途中遇一女子騎馬而來,原來是舜華,張鴻漸大聲呼救,舜 華以手指械,則手腳鐐銬立落,引之上馬,馬行若飛,片段已至山西太原,讓張下馬,說道:“我們從此永別了?!钡纛^而去,從此再也沒有見到她了。張鴻漸在太原一躲十年,他兒子長大了,考上了進士,做官了,他才敢回家,一則事隔多年,二則官官相護,也就沒有人敢追究往事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義”又作“一夜夫妻百日恩”,是說應(yīng)珍視夫妻深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1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遼國耶律倍《獲鹿圖》騎射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