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豐既謀變,乃請察罕帖木兒行觀營壘。眾以為不可往,察罕帖木兒曰:“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左右請以力士從,又不許,乃從輕騎十有一人行。至王信營,又至豐營,遂為王士誠所刺。——《元史·察罕帖木兒傳》
譯文:
等到田豐謀劃完成之后,就邀請察罕帖木兒出行視察營壘。大家認為不能去,察罕帖木兒說:“我推心待人,又怎么能誰都防呢?!弊笥艺埱蠖鄮Яκ侩S從前往,察罕帖木兒也沒允許,隨從只有輕騎十一人。察罕帖木兒先到了王信的營中,再到了田豐的大營,被王士誠刺殺。
壹
元朝末年,蒙古人的王朝就像一個四處漏風(fēng)的破屋子。
面對按下葫蘆起了瓢的農(nóng)民起義,有兩個蒙古人到處救火,維系著大元王朝茍延殘喘。
這兩個蒙古人,一個叫孛羅帖木兒,一個叫察罕帖木兒。
今天要說的這個察罕帖木兒正是金庸先生筆下趙敏的爸爸,張無忌的岳父。
察罕帖木兒死于一場刺殺。
貳
先 來扒一扒被刺殺者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算是蒙古貴族出身,但是他鎮(zhèn)壓紅巾軍起義卻是白手起家。
他麾下的軍隊是從區(qū)區(qū)幾百人起步的,后世定性為自發(fā)的地主武裝。
據(jù)史書記載,察罕帖木兒眉毛的長度超過雙目,左邊的臉頰還有三根毫毛,每當生氣的時候便會豎立起來,不怒自威的面相。
察罕帖木兒帶領(lǐng)越來越壯大的軍隊,轉(zhuǎn)戰(zhàn)陜西、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各地,兵鋒所指,擋者披靡,創(chuàng)造了幾乎百戰(zhàn)百勝的奇跡。
察罕帖木兒以一師之力殲滅上百萬紅巾軍,力挽元政府于傾覆,收復(fù)了自紅巾軍起義后四分五裂的中國北方。
至正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61年,察罕帖木兒開始征伐被紅巾軍占據(jù)的山東。
一場刺殺事件正在不遠處等著他。
叁
再看看刺殺者田豐。
田豐是一個習(xí)慣成自然的背叛者。
作為一個漢人,他擔(dān)任元朝的萬戶,負責(zé)鎮(zhèn)守黃河,這算是第一次背叛。
當紅巾軍起義在山東遍地開花的時候,田豐宣布反正,投入起義軍陣營,對抗元朝政府軍,這是第二次背叛。
當察罕帖木兒兵分五路進軍山東的時候,田豐又向察罕帖木兒舉起了白旗,充當蒙古軍隊的前鋒,掃蕩山東。
到了公元1362年春天,紅巾軍在山東只剩下最后一處據(jù)點——益都,也就是今天的青州。
隨著蒙古大軍圍困益都數(shù)月,田豐的第四次背叛即將到來。
肆
田豐是山東的老土地。
紅巾軍起義、北伐、內(nèi)訌,田豐的部隊都沒有傷筋動骨,反而在各種傾軋和打擊中越來越壯大。
在和察罕帖木兒大軍接戰(zhàn)兩次之后,田豐覺得實力相差懸殊,毅然投降,并且憑借自己對山東各地情況的了如指掌,充當蒙古人的先鋒,或打或拉,有點摧枯拉朽的意思。
就在即將收復(fù)山東全境的大好局面下,叛服無常的田豐卻意外地萌發(fā)了刺殺察罕帖木兒的念頭。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背叛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眼下的山東,孰強孰弱,一目了然,棄強就弱,怎么都覺得是老壽星上吊——找死。
但是,田豐還是習(xí)慣性背叛了。
伍
因為攻城不太順利,察罕帖木兒時常巡視各軍營地,商討攻城辦法,安撫士兵。
六月的一天,察罕帖木兒僅僅帶了十一名隨從,輕騎巡視各營。
出發(fā)前,曾有人勸說察罕帖木兒多帶些隨從,察罕帖木兒回答說:“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
一腔氣概,滿腹魯莽。
察罕帖木兒先去了一個名叫王信的將領(lǐng)營地,又來到益都南門外田豐的地盤。
就在營帳中,酒席宴前,田豐手下的王士誠暴起發(fā)難,揮刀砍向察罕帖木兒,砍中了他的肩部。
隨即,益都守軍打開城門,田豐的部隊挾持奄奄一息的察罕帖木兒入城。
察罕帖木兒很快就傷重不治。
陸
或許,田豐認為這支蒙古軍隊的主心骨就是察罕帖木兒,只要做掉他,就能使蒙古大軍冰消雪解,田豐帶領(lǐng)起義軍絕地反擊,名利雙收。
又或許,田豐希望鳩占鵲巢,取代察罕帖木兒的位置,掌握這支戰(zhàn)斗力強悍的軍隊。
不管是什么想法,田豐的最終目的就是割據(jù)一方,做個金不換的大軍閥。
察罕帖木兒死了,他的養(yǎng)子兼侄子擴廓帖木兒,也就是趙敏的哥哥,漢族名字是王保保,接過了察罕帖木兒的帥旗,重整旗鼓,繼續(xù)圍攻益都。
三個月后,蒙古軍隊通過挖掘地道攻破益都。守將戰(zhàn)死的戰(zhàn)死,被俘的被俘。
田豐、王士誠在亂軍中當了俘虜,擴廓帖木兒也不要軍功了,直接把兩個刺客剖腹挖心,祭奠死去的察罕帖木兒。
柒
察罕帖木兒的死,是蒙古人的一大不幸,卻是漢人的絕對大幸,更是在南方“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元璋的大幸。
朱元璋聽到察罕帖木兒的死信時,大喊:“天下無人矣!”
所以說,一棵慣于背叛的墻頭草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有的時候,刺殺是一個很直接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有些不講理,雖然最后的受益者未必是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1272年3月28日元朝改中都為大都
下一篇: 晚年的忽必烈為何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