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首都:元朝統(tǒng)治者建立了三個都城:上都、大都與中都。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個都城,位于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正藍旗東20公里閃電河北岸。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元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白城子。
元大都(the Great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現(xiàn)屬北京的部分地區(qū)。突厥語稱為汗八里(Qan-baliq),意即汗城。
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今北京),復(fù)舊稱為燕京,作為蒙古貴族統(tǒng)治漢地的重要據(jù)點。
窩闊臺開始在這里派駐斷事官,建立行政機構(gòu),統(tǒng)轄漢地諸路,時稱燕京行臺或行尚書省。在這四十多年間,燕京遭受嚴重破壞。
元朝都城: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帝國。定都大都(北京市)。但其實在忽必烈時期,并沒有一個固定的首都。也就是說元朝先后定都多個地方。
一、上都
上都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一個首都,位于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正藍旗東20公里閃電河北岸。
早在忽必烈未即位前的1256年春,他即命近臣僧子聰(劉秉忠)于桓州城東、灤水北岸的龍岡相地建城,以此作為他統(tǒng)領(lǐng)漠南漢地軍國庶事的藩府駐地。1258年新城建成后,被命名為開平。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在1260年春于此正式即位,建元中統(tǒng)。此后,開平府不斷得到增修擴建。中統(tǒng)四年(1263)五月,正式升為都城,定名上都。到第二年八月燕京改名中都,兩都巡幸制正式確立后,上都遂成為元代長期并存的兩大首都之一。
二、大都
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也是有元一代最為重要的一座都城。
元朝建立后,因統(tǒng)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繼續(xù)擴建上都的同時,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將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為中都,開始正式確立兩都巡幸制度。至元四年,因中都舊城殘破不堪,忽必烈決定在中都的東北建筑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為大都,到至元十三年,新都建成。元朝統(tǒng)治期間,大都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中心,也是當時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國際大都會。
三、中都
元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白城子。金屬撫州,元屬隆興路。大德十一年(1307),即位不久的武宗海山下令于此處建旺兀察都行宮,第二年行宮建成后,立中都留守司兼開寧路都總管府,于是,元朝又一座都城產(chǎn)生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7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趙孟頫楷書元代趙孟頫《小楷字帖》欣賞
下一篇: 趙孟頫書法趙孟頫歸去來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