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6年,齊桓公死后,兒子齊威王即位。齊威王迷戀彈琴,經(jīng)常獨自在后宮內(nèi)撫琴自娛,不理朝政。一晃九年過去了,國家日趨衰敗。周邊國家看到齊威王如此荒唐,接連起兵進(jìn)犯,齊國連吃敗仗。
一天, 有個名叫鄒忌的齊國人,自稱是高明的琴師,走進(jìn)王宮,對侍臣說:“聽說大王愛彈琴,我特地前來拜見,為大王撫琴”。侍臣稟報齊威王,齊威王一聽很高興,立即召見鄒忌。
鄒忌走進(jìn)內(nèi)宮聆聽齊威王彈琴。聽完后,他連聲稱贊道:“好琴藝呀!好琴藝……”齊威王不等鄒忌稱贊聲落音,連忙問道,”我的琴藝好在哪里”?鄒忌躬身一拜道:”我聽大王那大弦彈出來的聲音十分莊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聽大王從那小弦彈出來的聲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賢相的形象;大王運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純熟,彈出來的個個音符都十分和諧動聽,該深沉的深沉,該舒展的舒展,既靈活多變,又相互協(xié)調(diào),就像一個國家明智的政令一樣。聽到這悅耳的琴聲,怎么不令我叫好呢!”鄒忌接著說道:”彈琴和治理國家一樣,必須專心致志。七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風(fēng)浩蕩,猶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澗溪水,像似臣也;應(yīng)彈哪根弦就認(rèn)真地去彈,不應(yīng)該彈的弦就不要彈,這如同國家政令一樣,七弦配合協(xié)調(diào),才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這正如君臣各盡其責(zé),才能國富民強(qiáng)、政通人和。彈琴和治國的道理一樣呀!”
齊威王說:“先生,你的樂理是說到我的心坎里,但是光知道彈琴的道理還不夠,必須審知琴音才行,請先生試彈一曲吧?!编u忌于是離開琴位,兩手輕輕舞動,只擺出彈琴的架勢,卻并沒真的去彈。齊威王見鄒忌如此這般,惱怒地指責(zé)道:”你為何只擺空架子不去真彈琴呢?難道你欺君不成”?鄒忌答道:“臣以彈琴為生業(yè),當(dāng)然要悉心研究彈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國家為要務(wù),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國的大計呢?這就和我撫琴不彈,擺空架子一樣。撫琴不彈,就沒有辦法使您心情舒暢;您有國家不治理,也就沒有辦法使百姓心滿意足。這個道理大王要三思?!饼R威王因之醒悟,便和鄒忌大談治國定霸大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88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魯國、吳國對齊國艾陵之戰(zhàn)
下一篇: 春秋時期五羖大夫百里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