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皇位繼位者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糾正一下,古代繼承皇帝位的,是嫡長子,而不是長子。嫡長子繼承制是古代中國社會一直就有的一種繼承制度,詳細規(guī)定了家族權力、財富的繼承順序。嫡長子繼承制順位示意圖比如商紂王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小兒子,有一個兄長微子啟。微子啟的母親地位低賤,雖是長子,卻不能繼承王位。而辛的母親是王后,是嫡子,所以乙去世后,辛繼承了王位,“紂”是他的謚號,合起來就是商紂王帝辛。再比如漢惠帝。漢惠帝劉盈也不是長子,他有一個哥哥劉肥。劉肥才是劉邦的長子,但不是嫡子。所以劉邦死后,繼承皇帝位的是嫡長子劉盈,劉肥只是被封為齊王。任何一個制度肯定都有好有壞。
嫡長子繼承制避免了每次傳承時候的不確定性,使傳承有章可循,避免了內戰(zhàn)和分裂。比如西漢東漢,唐,北宋南宋,明,皇位的繼承總體來說比較平穩(wěn),未釀成大的動亂。作為對比,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元朝。幾乎每一次汗位的傳承都伴隨著內戰(zhàn),腥風血雨,血流成河。但是嫡長子繼承制肯定也有不好的一面。他不能保證每一次傳承都能傳給能力最優(yōu)秀者,甚至于,繼承者有時候還會是最壞的選擇。比如西晉。晉武帝司馬炎的繼承人晉惠帝,就是嫡長子,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癡皇帝,“何不食肉糜”就是他的名言。結果就是八王之亂,中原淪陷,王朝滅亡。具體到明朝,明朝是嫡長子繼承制執(zhí)行得比較嚴格的朝代。
有人可能會說,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只有五位是嫡長子繼承的,包括:洪熙帝朱高熾,宣德帝朱瞻基,正統(tǒng)帝朱祁鎮(zhèn),成化帝朱見深,正德帝朱厚照。也才占總數的不到三分之一,何談嚴格?絕對不是這樣的。說這話的人其實是沒有理解嫡長子繼承制。前面說了,嫡長子繼承制是一個制度,規(guī)定了繼承人的順序。帝位空虛時,嫡長子還活著,肯定是嫡長子繼位,要是嫡長子死了呢?或者干脆無子,誰來繼承帝位呢?這些,嫡長子繼承制都有規(guī)定。還是舉例說明,就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正德帝朱厚照死的時候,無子嗣。麻煩的是,他的老爹就是那個有名的皇帝情種朱祐憆,一生一世只愛一個女人只娶一個老婆,朱厚照是他獨子,沒有其他兄弟。
怎么辦?朱厚照沒有兄弟,那就只能到他老爹朱祐憆的兄弟家族里找。朱祐憆排行老三,有個哥哥幼時夭折,無子。有幾個弟弟,朱祐杬排行老四,有個世子叫朱厚熜。按順序,就該朱厚熜繼位,他就是嘉靖帝。嘉靖帝嘉靖帝是不是皇帝的嫡長子?不是。但是嘉靖帝即位符不符合嫡長子繼承制?肯定符合。要是不執(zhí)行嫡長子繼承制,只看能力,可行嗎?嫡長子繼承制不是一個孤立的制度,它是和皇權、藩王制度、政府機構、監(jiān)察制度等一系列社會制度一起運轉的。以明朝的藩王制度,要是只看能力,那每一次帝位傳承都有可能發(fā)生一次“靖難之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