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礤由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后宮妃嬪
大家在看歷史題材的宮廷劇時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懷有身孕的嬪妃,都希望自己所生的是一位皇子,那么將來就可能會被封為太子,好繼承皇位,因此在宮廷里上演著數(shù)不清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然而在真實歷史上,懷有身孕的妃嬪們都會有這樣的希望么?至少有一個朝代還真不一定。
鉤弋夫人
據(jù)《漢書》記載,漢昭帝的生母趙婕妤(即鉤弋夫人)是因為受到漢武帝的責備而憂郁病死。但卻有另一種廣泛流傳的傳說,認為漢武帝晚年時期,因為巫蠱之亂(太子劉據(jù)因受牽連而自殺)而導(dǎo)致儲君之位空缺,其他諸皇子均不得武帝喜愛,唯獨趙婕妤所生皇子劉弗陵聰明伶俐,很得武帝的寵愛,并欲立其為太子,但是為了防止?jié)h初“子幼母壯”、外戚專權(quán)的事情再次發(fā)生,他借故處死了趙婕妤。趙婕妤被譴責時,驚懼地脫下滿頭的金釵玉簪叩頭,但武帝卻無情說道:“拉她走,送去掖庭獄!(專審皇家子弟的監(jiān)獄)”趙婕妤一邊被人拉走一邊回頭看武帝,武帝只是冷冷地說:“快走吧!你不能再活下去!”于是鉤弋夫人最終死于云陽宮。
電視劇中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
雖然漢武帝及之后的皇帝均嚴防外戚專權(quán),但漢成帝縱容王氏專權(quán),最終導(dǎo)致西漢滅亡。東漢在漢和帝后大部分時期均是外戚專權(quán)。
有鑒于此,北魏(就是出過孝文帝拓跋宏的那個朝代)建立后,為了防止外戚干政,于是效仿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的事例,制定了“子貴母死”的制度。所謂“子貴母死”即不論宮女、嬪妃甚至是皇后,凡是育有皇子者,一律賜死。但是由于處于幼齡的皇子仍然需要撫育,所以就交由“保太后”(意指皇帝乳母)負責,又或是由那些未曾生育過的皇后、妃嬪撫養(yǎng)?!白淤F母死”的制度及其殘忍,以至于后宮人人自危。
子貴母死
最特殊的例子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他是北魏太武帝的孫子,他的父親拓跋晃沒有做過皇帝,所以他的身份并非是皇子,因而他的生母郁久閭氏未曾被賜死,在文成帝登基之初尚在人世,但不久后,身為在位皇帝之母,她也因“子貴母死”制度所累而死。
直到北魏宣武帝才廢除該制度,使得北魏孝明帝的生母胡充華沒有被賜死,并成為皇太后。不過尷尬的是,這位胡太后此后專權(quán)卻間接導(dǎo)致了北魏的滅亡。
因為當時北魏為了防止外戚干政,會將太子的母親賜死,確?;蕶?quán)的集中。古代后宮的嬪妃雖然衣食無憂,享盡榮華富貴,但卻要時刻擔心失寵的問題,為了確保在宮中的地位,她們都會想盡辦法生下皇子,這樣才算終身有依靠,但在北魏時期,后宮的嬪妃卻拼命祈求不要生下皇子,這一切都和北魏的一項殘忍規(guī)定有關(guān)。
歷史上有很多年幼的皇子繼位之后,成為太后的傀儡,從而導(dǎo)致外戚專政,江山易統(tǒng),北魏時期為了防止這一現(xiàn)象,特頒布一項法令,一旦皇子被確認為繼承人之后,便將皇子的親生母親賜死,從根源上避免外戚專政的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北魏時期后宮的嬪妃都不想生兒子,她們大多都想生女兒,這樣既有了靠山,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險。
因此在宣武帝時期,雖然后宮有二十幾位嬪妃,但仍然年近三十歲沒有兒子,這讓宣武帝非??鄲溃缴琊⑻幱跓o人繼承的狀態(tài),這時有一位姓胡的嬪妃站了出來表示,自己一定會給宣武帝生下兒子,果然十月懷胎之后她誕下一子,這讓宣武帝非常高興,將她封為貴妃,十分寵愛,宣武帝去世后,這個孩子成為君王,按照慣例胡貴妃要被賜死。
胡貴妃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女人,她搶先一步將年僅五歲的君王控制在手里,表示如果自己被賜死,那她在死之前也要毒死小皇子,這讓朝中大臣投鼠忌器,而且此時的小皇子太過年幼,離開胡貴妃便會哭鬧不止,無奈之下,朝中大臣廢棄了那條規(guī)定。而胡貴妃成為太后之后,暗自經(jīng)營,逐漸將朝中大權(quán)握在手中,待朝中大臣反應(yīng)過來時,胡太后已經(jīng)權(quán)傾朝野。
北魏起始于魏晉之后,由鮮卑族拓跋珪建立,在北魏存續(xù)期間,竟然出現(xiàn)子貴母死情況。一旦北魏的皇帝將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太子的親生母親就必須被賜死,可以說說是匪夷所思,但北魏執(zhí)政者卻對此很認可。
1、外戚專政的教訓(xùn),讓北魏統(tǒng)治者有忌憚。在西漢劉邦建立政權(quán)后,最后出現(xiàn)呂后干政情況。在漢武帝時,因為感到時日不多,在立七歲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后,就將他二十六歲的母親賜死了。在西漢、東漢滅亡時候,都有因為皇帝年幼登基,為了穩(wěn)固政權(quán),都會借助母后家族勢力,這就自然讓外戚開始蔓延政壇,導(dǎo)致政權(quán)都被太后家里人把持住,等到小皇帝長大后,已經(jīng)沒有實權(quán)。北魏拓跋珪對中原政權(quán)歷史了如指掌,對此很是忌憚。
2、鮮卑族有母權(quán)制觀念,北魏統(tǒng)治者想打破這種傳統(tǒng)。作為少數(shù)民族,鮮卑族在家庭觀念中,女子地位比較高。在北魏政權(quán)建立后,為了實現(xiàn)父子家天下,北魏統(tǒng)治者開始對決定削弱母權(quán)勢力。而殺掉太子的母親,讓外戚勢力直接失去支撐和聯(lián)系的紐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北魏統(tǒng)治者決定執(zhí)行這一政策。
3、實行子貴母死方式,其實弊端不少。雖然這種方式在維護皇權(quán)方面有成效,但有時被立為太子的英年早逝,他們的母親就算白死了。有時年幼的太子,因為母親去世過早,對撫養(yǎng)照顧他的人,等到登基后就會重重封賞,會變相出現(xiàn)干預(yù)朝政的可能。
#國寶#之旅,中國古代最殘忍的“子貴母死”制度:所有皇帝的親媽都得被殺死!
覺山寺塔位于山西大同靈丘縣東部的群山環(huán)抱之中,從榮烏高速靈丘出口出來,沿著省道s201向南向東,大約12公里路程即到。車進入山中,沿著塘河河谷逶迤向前,山勢險峻,道路艱難,風(fēng)光綺麗,太行山的巍峨新奇令人心驚。
覺山寺背靠覺山,面朝塘河河谷,對面的山稱作棺材山,再往南四公里的山稱作桃花山,是一處著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在農(nóng)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相互影響,不斷融合的一千多年前,能在這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的山中建設(shè)一個大型寺院,可見人們要付出多少艱辛。
寺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全稱大靈光普照覺山寺,是孝文帝為報母恩而敕建。
那么,魏孝文帝為什么會修廟感恩自己的母親呢?這源于北魏一個殘忍的“祖制”,即:子貴母死。
北魏時期,為逐鹿中原,拓跋氏與賀蘭、獨孤、慕容等家族部落聯(lián)盟、聯(lián)姻,世代為婚,權(quán)力秩序才得以維系,而儲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賴于母后和母族的強大,可謂“母強子立”。
囿于帝王普遍短壽,大都二三十歲而薨,新君登基年幼,皇后、太后垂簾聽政也是客觀必然。為防外戚干政,破壞政治秩序,經(jīng)過一番權(quán)力角逐,從道武帝拓跋珪不斷強化中央集權(quán),“子貴母死”開始成為易代之際的慣例。
魏孝文帝拓跋宏三歲時被立為太子,生母李夫人慘遭馮太后賜死,甚至整個李氏家族都慘遭誅戮。拓跋宏由祖母馮太后撫養(yǎng)成人,5歲時其父被迫退位,拓跋宏登基,馮太后垂簾聽政,直到去世。
三歲母親便為自己犧牲,拓跋宏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之心可見一斑,建寺感恩懷念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的建筑為清代復(fù)建,只這覺山寺塔為遼代后期重修,雖歷經(jīng)近千年地震、風(fēng)雨侵蝕,仍巍然屹立。古人的建造技術(shù)、藝術(shù),令人嘆為觀止。
覺山寺塔為十三級八角密檐磚塔,為遼道宗于公元1089年敕旨重修,尤其是第一層塔室內(nèi)壁保存的遼代壁畫,更是傳世珍寶。
明天啟六年靈丘七級地震損毀房屋無數(shù),寺廟建筑悉數(shù)倒塌,唯獨磚塔毫發(fā)無損,如今我們才得以一見這稀世珍寶。
遼道宗是遼國第八位皇帝,其事跡之一便是,不加詳查便聽信權(quán)臣奸相耶律乙辛、宰相張孝杰等人誣陷皇后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的讒言,將皇后處死,史稱“十香詞冤案”。
蕭觀音也是才貌雙全的一代才女,自幼能誦詩,旁及經(jīng)書、子書,成年之后的蕭觀音工詩,喜書,善談?wù)?,并能自制歌詞,好彈箏,尤善琵琶,在契丹諸詩人中公認的第一人。
蕭觀音的傳世之作《伏虎林應(yīng)制》:“威風(fēng)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鳖H有大唐邊塞詩遺風(fēng)。
這覺山寺有“塔井三齊”是為一絕,即遼代磚塔、鳳凰臺加上須彌小塔的高度,和寺內(nèi)古井的深度,均為十三丈(約為43.33米),又稱“塔井山奇”,是靈丘“九景十八坳”中的“九景”之一。
那么,什么是“九景十八坳”呢?
所謂九景是指:
塔井山奇覺山寺、白馬刨泉白馬寺、松柏不亂鄧峰寺、毛驢馱水黃臺寺、早種晚收禪庵寺、鐘鼓倒吊大云寺、一樹雙影雙峰寺、滴水成鐘龍泉寺、有影無蹤天堂寺。
十八拗是指:糟里沒酒喝,梭里沒布穿;水蘆不撐船,門頭在水面;馱水不馱水,古之河長馱水;三山不在山,蕎麥川盡在山;城西有個東河南,城東有個西馬圈;北面有個南兌溝,南面有個上北泉;小寨不算小,大地不顯眼;長城沒有城,下關(guān)不是關(guān);大黃嶺出白土,煙熏崖不見炭。
睹古物以懷古,多少樓臺煙雨中,千年的風(fēng)云人物,都凝聚在這屹立不倒的古塔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9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