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王朝,一直處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狀態(tài)中,相比起那些政權(quán)并立的亂世,強大而又富庶的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更能吸引到現(xiàn)代人關(guān)注的目光,比如說強秦,比如說盛唐,比如說封建王朝的巔峰時代,明清時期。
但在這些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中,有一個王朝長期以來卻一直受到人們低估,那就是隋朝。在人們固有印象中,隋朝似乎是唐朝的“附屬王朝”,基本只會在提及唐朝的時候,提一下之前隋煬帝楊廣有多勞民傷財;但實際上,唐朝只能算是隋朝的延續(xù)。
自公元220年曹丕強逼漢獻帝劉協(xié)禪位,建立起曹魏政權(quán)后,中國正式進入了歷史上政權(quán)更迭最為混亂的一段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先是三國鼎立,后又兩晉跟十六國同存,之后南北朝并立,360余年間,政權(quán)變更了30多個。
直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強迫北周靜帝禪位給自己,建立隋朝開始南征北戰(zhàn),這種政權(quán)并立的局勢才開始結(jié)束。短短8年時間,楊堅就完成了統(tǒng)一整個中國的壯舉,在公元589年滅掉南陳,中國再次進入大一統(tǒng)時代。
那為何說楊堅是歷史上沒有污點的皇帝呢?因為無論從各方各面來看,他都做出了一定的功績,難有可以讓人挑出毛病進行指摘的地方。首先說統(tǒng)一全國這事,肯定沒得挑吧,功績,也證明了他高超的軍事素養(yǎng)。
我們都知道科舉制算是中國古代對讀書人影響最大,且影響時間最長的一項制度,打破了中國近千年牢不可破的階級等級,削弱了世族門閥的影響力,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從科舉制正式確立時間來看,的確是在唐朝;但如果從科舉取時這個概念出現(xiàn)的時間來看,則是自隋朝開始。
楊堅登基后,廢除了只看家世跟外貌(對你沒看錯,魏晉時期講究名士風流,當官的必須得好看)的九品中正制,并開始詔舉“賢良”,連唐玄宗李隆基都贊譽他這一舉措:“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
一直延用了上千年的三生六部制度,也是從隋朝時基本建立;而楊堅下令主持制定的《開皇律》,對后世影響也非常深遠,反唐朝的律法基本都是照用的隋朝;并且楊堅還創(chuàng)立了“死刑復(fù)奏制度”,也就是說但凡涉及到問斬的案件,必須經(jīng)過三重審判方可定罪,大大減輕了冤假錯案的產(chǎn)生。
按理來說,但凡創(chuàng)立了大一統(tǒng)王朝的君主,國家內(nèi)部總會有點不服管教的聲音,但楊堅統(tǒng)治期間卻是例外。他有效的處理了自魏晉時期遺留下來的民族矛盾問題,不動干戈,反而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進行安撫,被尊稱為“圣人可汗”。
而楊堅最為人稱贊的一點,是他跟獨孤皇后之間的陪伴與深情。楊堅跟獨孤皇后家族都是北朝顯貴,后因卷入朝堂爭斗而遭到危機;但二人并未因此反目,反而一直攜手相伴,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成為了天下至尊。
最難能可貴的是,二人既能共苦,也能同甘,被宮中共尊為“二圣”,一直都是共同處理政務(wù)。楊堅堅守當年誓言,所有子嗣均為獨孤皇后所出,六宮虛設(shè),直到晚年獨孤皇后去世后才有了另外兩位夫人。
如果說楊堅真要有什么污點,估計就是挑繼承人的眼光不太好,選了楊廣這么個儲君,急功近利殘暴昏庸,使得隋朝建國只38年就被唐朝所代替,諸多功績?nèi)急话丛谔瞥^上。
只不過楊堅的功勞,哪怕距今已經(jīng)隔了1400多年(楊堅公元604年去世),也依舊有人記得。不僅他的泰陵從未遭到挖掘,連陵墓旁邊的樹木都被細心保護起來,當?shù)乩习傩兆园l(fā)選擇為楊堅守墓,逢年過節(jié)都會結(jié)伴前去祭奠。當皇帝當?shù)綏顖赃@個份上,也是值了,這才是真正的功在千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0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范雎是怎么當上秦國宰相的最強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