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張美人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代以來,人人都渴望青史留名,這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耀。因為青史留名的人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忘記。但是,能名垂千古的人確是極少的。特別是生在深宮的佳麗三千,她們雖然貴為天子的嬪御,但他們也與普通人并無一二。真正可以在史書中留下一些事跡和名姓的人,只有寥寥數(shù)人。而大部分人,我們無從得知!
在這科技卓越的時代,隨著近代考古發(fā)掘,一些后妃的墓志銘出土了。從那些冰冷的大石塊上,我們可以了解上面的銘文來探得那些生前極盡榮華生活在重重宮闈里的人生到底生活的如何,例如以下:
李隆基第十三兒子潁王李璬,他的母親高婕妤就是因為墓志銘的出土才被人所知的。高婕妤,出自渤海高氏,可以說她和北齊皇族高家是遠房的親戚。渤海是高氏最大的郡望,隋唐之際,渤海高氏可謂是人才輩出。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的舅舅高士廉同樣來自渤海高氏。高婕妤的出身并不差,但是她初入宮闈時,李隆基給予她的封號并不是很高,僅僅是一個五品才人。當然,五品的才人作為起步也不算很低。畢竟想當年武則天剛入唐太宗后宮的時候,她的起步也就是一個五品的才人。
高才人生性淡泊,為人機敏少言,從不沾惹后宮中的任何紛爭事情。因此,李隆基對高才人的個性十分賞識,曾幾次想提升高才人的班次品級。但回回都被高才人婉拒了。在高才人看來提升班次品級固然是好事,但越是往上升越容易從上面摔下來,哪天真的摔下來了,必然是之前攀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畢竟高處不勝寒,品級班次上去了,牽扯到自己的后宮紛爭自然也會跟著多了。當你是一個才人,沒人會多在意你的一舉一動也沒有人會特別嫉妒你的存在。當你是皇后或者是貴妃等一品的后宮級別的時候,你的存在就是招人嫉妒的。哪怕你什么都不做,你也一樣會招人嫉妒。因為后宮女人們誰不想當皇后,當大明宮的女主人;誰又不想到寵妃呢。人活在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性淡泊的高才人也是看得開且明白后宮爭端由頭的聰明人,所以在后宮中她一直都以退讓的態(tài)度處事。因此,高才人顯得沒有什么存在感覺。也因為沒存在感,她生活遠比王皇后、武惠妃、趙麗妃等人要輕松。
開元二十七年六月十日,高才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安安穩(wěn)穩(wěn)地渡過了她的一生,在長安別宮辭世仙去,卒年四十六歲。又一個開元初入宮的故人走了,年近六十的李隆在基感傷之余又有一絲絲的欣慰。因為這回高才人再也不會婉拒李隆基將其提升品級的好意了。同年七月,李隆基追封高才人為婕妤,將她安葬了新豐縣的少昌原。
有人說平淡是福,但不是每個在平淡中渡過一生的人都會有福分壽終正寢的。在平淡中渡過了四十六個春秋的高婕妤,在李隆基的后宮中其實可以算是壽終正寢的有福人了。畢竟活著的時候,她基本上沒與人有什么爭端,死后也沒有被李隆基遺忘。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人,高婕妤算是幸運的。然而,和她一樣通過墓志銘出土才為后世人知曉的,李隆基的另一個嬪御張美人就沒這么幸運了。
張美人,小字七娘,她沒有什么顯赫家世背景,更談不上什么高門大姓的出身。她的父親張元福不過就是南宮縣一個小小的縣令。開元元年四月四日,張美人因為自己出眾的姿容才貌被李隆基召入后宮。宮門一入深似海,從此張美人和家里斷絕了音訊。幸運的是張美人因為姿貌出眾,得到了李隆基的青睞,很快她便被封為了美人。美人,這個品級在開元初年的時候為四品。高于才人,低于婕妤的美人在后宮里算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封號。對于出身一般的張氏來說,美人這個品級已然不錯了,何況這只是一個起步。從起步來說,張美人可能比高婕妤要走運些。
可惜剛剛起步的張美人,沒多久就被李隆基遺忘了。最終做了十二年美人的張氏,在大明宮的妃嬪院中默默無聞地孤身離世了,享年不過二十四歲。從開元元年進宮到開元十二年離世,享年二十四歲的張美人在后宮里渡過自己半生。宮中的十二年是平淡的,但是這平淡的日子對張美人來說未必是好過的。被天子遺忘的年輕美人,就算夜夜斜倚熏籠坐到天明也等不來天子的大駕光臨。這樣的生活在后宮中,無疑是度日如年的。同樣張美人心中哀怨也是可想而知的。
活著沒有等來天子再臨的張美人,在她死后卻得到天子的追悼。當李隆基得知張美人亡故的消息,他想起了與這位美人往昔的恩情。于是,為了悼念英年早逝的張美人。李隆基為她辦一場很隆重的葬禮。李隆基這人呢,有時候真的很喜歡給人發(fā)臨終安慰,或者說他總是在別人死去的時候,想到了別人的好。
碑刻春秋,石記人生。史書是記載國家大事的,它不可能去記載每人的生命故事,而墓志銘則是一本個人的史書。無論墓志銘上有多少文字,它都記載了亡者或長或短的一生。那些四四方方的石頭上銘刻的是每一個人不滅的青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1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