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即便是再對歷史不感興趣的朋友,恐怕也能說出幾段三國時代的故事。畢竟,《三國演義》這本名著的知名度太高,很少有歷史小說能夠達到這種婦孺皆知的程度。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內(nèi)容,與小說中“親蜀疏魏”的風格頗為相悖。
220年,漢丞相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漢朝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到208年的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被孫劉聯(lián)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其實,蜀國的覆滅,早在天下三分時就已注定了。
從史料中的“大數(shù)據(jù)” 我們就能得到這樣的結論,不論是經(jīng)濟指數(shù)還是人口數(shù)量,蜀國都遠遜于其他兩國。人口,是衡量古代王朝實力的硬性指標,人多就意味著強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蜀國的人口最少,所以,“硬實力”也最弱。
人少,意味著糧食產(chǎn)量低,兵力少。或許有人會說,就算脫離小說,蜀漢的名將也有不少,比如:趙云,姜維,馬超,張嶷,黃忠,向?qū)?,王平,廖化,傅僉,馮習,張南,馬忠,張翼,孫乾等。那么,他們的軍事實力還不足以彌補人口劣勢嗎?
遺憾的是,不能。
蜀漢的確有不少獨當一面的大將,問題是蜀漢有,魏、吳兩國也有,且只多不少。從人才數(shù)量上來看,蜀國充其量與其他兩國持平,僅此而已。
對于這一點,蜀漢后期執(zhí)掌大權的費祎了若指掌。所以,每次姜維想要大張旗鼓地來一次北伐時,費祎都不會支持。就算同意姜維賭一把,撥付的兵力也不會超過一萬。
此外,費祎還經(jīng)常對姜維說這樣的話:“論起智謀和能力,我們都遠遜于丞相。既然丞相窮極一生都完不成北伐,我們又何必徒勞呢?還不如好好地保家衛(wèi)國休養(yǎng)生息,沒必要和他們玩命?!?/p>
蜀國的國力墊底,想要有一番作為,必須籠絡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還不能是最強大的魏國。這條路,孔明已看得非常透徹。為此,他早已在心中規(guī)劃好了吳蜀聯(lián)盟的藍圖。
遺憾的是,兩個國家雖幾十年來一直同盟,但相互抱有戒備,隔閡太深,所以,攻魏的步伐始終無法深入。
按理說,跟著丞相學習了十多年,青年才俊姜維早該看出端倪。然而,即便聰明如他,也不能及時洞悉這一點。晚年的姜維幡然醒悟,可蜀國的敗亡已成定局。
關于屢次北伐這件事,廖化不止一次地勸說過姜維:“謀略與對方差了一截,兵力也與對方差了一截,這樣的仗怎么打得贏?而且我們已經(jīng)打了幾十年,百姓叫苦不迭,何必要連年征戰(zhàn)消耗民力呢?”不得不說,廖化看得比姜維更加透徹。
并且,蜀國幾十年人口數(shù)量不漲反降,反倒是蜀國淪陷后,蜀地的民生有所好轉(zhuǎn)。據(jù)統(tǒng)計,從三分天下到蜀國滅亡,蜀地的戶數(shù)增加了四成。表面上看,蜀地的人口增長喜人,可實際情況呢?戶數(shù)并不代表著人口數(shù),蜀地的人口增長僅有百分之四!
這說明了什么呢?
絕大多數(shù)壯丁都死在了戰(zhàn)場上,戶數(shù)隨增人口卻不增,每戶的人數(shù)銳減,這不就是窮兵黷武造成的惡果嗎?
從戰(zhàn)術上來看,蜀國高層拋棄漢中的做法也是非常愚蠢的。
雖然,傳統(tǒng)軍隊分散駐防有消極之嫌,但將全部兵力集中勢必要舍棄一些戰(zhàn)略要地,這種丟西瓜保芝麻的做法是蜀國最失敗的戰(zhàn)略。
果不其然,在魏國攻蜀之際,采取的正是奇襲漢中的路子。當時的吳國尚與魏國有一戰(zhàn)之力,所以魏國肯定會“挑軟柿子捏”,選擇蜀國作為對手。
通過計算,蜀國約有十萬兵馬,駐留在各地的守軍大約有五成,能機動作戰(zhàn)的主力僅有五萬。只要能將姜維困在西方,那么漢中唾手可得。
當然,筆者今天講這些的目的,并不是將黑鍋扣在姜維身上。
平心而論,姜維的人品、能力雖不算人中龍鳳,但也是蜀國末期的支柱型人才,他對同朝的同事謙卑有禮,事事效仿已故的丞相,從不鋪張浪費。在戰(zhàn)略上來看,姜維是個出色的軍事家,他的軍事天賦絲毫不遜于上個時代的名將,甚至,比其更加耀眼??梢哉f,能獲得他這樣的人才,是蜀國之福。
然而,一碼歸一碼,作風上的端正和能力上的出色依然無法掩飾姜維所犯下的過錯。雖然,網(wǎng)絡上一些歷史愛好者將蜀國的覆滅歸咎于姜維,這種做法筆者不敢茍同,但姜維的確加速了蜀漢的覆滅,這是不容辯駁的。
前文中我們也提到了,蜀國本就沒有與其他兩國相抗衡的資本,加之孔明死后姜維窮兵黷武連年動兵的愚蠢戰(zhàn)略,這個國家的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1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