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的人格觀
像水那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謙虛往下。
老子《道德經(jīng)》與儒家文化的關(guān)系.png" />
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樣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
老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綠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生機勃勃。就是說水利萬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禮于你,但從來不去爭自己的利益。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江河之水流淌而無爭,客觀上卻也從萬物那里得到了回報。
每一棵樹就是一個儲水池。凡是草木茂盛的地方,它的水蒸發(fā)到天空以后,必然要經(jīng)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樣呢?這個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所以,老子又說:“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p>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p>
就是說,圣人從來不積攢什么財富,盡量為別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盡量把東西給別人,自己也就越多了。
推薦閱讀:
· 老子簡介、老子名言、道德經(jīng)簡介
· 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道德經(jīng)下載
· 道德經(jīng)全文講解、道德經(jīng)朗讀(道篇)
· 道德經(jīng)朗讀(德篇)、道德經(jīng)逐句翻譯
· 道德經(jīng)與風(fēng)水學(xué)、“道”的意思
· 人生感悟、老子故里、老子的思想
· 老子的智慧、老子的故事
· 《道德經(jīng)》全文概括、三句話了解《道德經(jīng)》
· 歷代名家評《道德經(jīng)》、世界名人評《道德經(jīng)》
·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王羲之小楷《道德經(jīng)》
· 行書欣賞《道德經(jīng)》、羅大倫講《道德經(jīng)》
· 南懷瑾講:《道德經(jīng)》、南懷瑾:《老子他說》
· 《道德經(jīng)》無標(biāo)點原版、《老子》中的成語大全
《道德經(jīng)》的智慧觀
主柔守弱:
我們一般人都知道剛強勝柔弱,老子從另外一個角度提出柔弱勝剛強。
光而不耀:
當(dāng)你處在人生最光彩的時候,不要去炫耀自己,那樣的話你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大智若愚:
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實是一個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對小事不太在意,大事特清楚。
上德若谷:
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山谷一樣寬闊。一個人一定要有寬闊的胸懷,寬容是一種美德。
《道德經(jīng)》與儒家文化的關(guān)系
儒家文化則是遵循這一大的法則,將人間的道理具體化。用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的倫理綱常來約束和培養(yǎng)人,使之符合社會和國家的需要。
《道德經(jīng)》與道教的關(guān)系
道教發(fā)源于春秋戰(zhàn)國的方仙道,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漢朝后期有教團產(chǎn)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古今名家評說《道德經(jīng)》
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之父司馬談?wù)f:“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p>
推薦閱讀:
· 老子簡介、老子名言、道德經(jīng)簡介
· 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道德經(jīng)下載
· 道德經(jīng)全文講解、道德經(jīng)朗讀(道篇)
· 道德經(jīng)朗讀(德篇)、道德經(jīng)逐句翻譯
· 道德經(jīng)與風(fēng)水學(xué)、“道”的意思
· 人生感悟、老子故里、老子的思想
· 老子的智慧、老子的故事
· 《道德經(jīng)》全文概括、三句話了解《道德經(jīng)》
· 歷代名家評《道德經(jīng)》、世界名人評《道德經(jīng)》
·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jīng)》、王羲之小楷《道德經(jīng)》
· 行書欣賞《道德經(jīng)》、羅大倫講《道德經(jīng)》
· 南懷瑾講:《道德經(jīng)》、南懷瑾:《老子他說》
· 《道德經(jīng)》無標(biāo)點原版、《老子》中的成語大全
孔子與老子是師亦友
孔子幾次專程向老子討教,對孔子儒家學(xué)派思想的形成產(chǎn)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據(jù)《史記》和有關(guān)史料記載,孔子面對面地向老子求教時,老子告誡孔子:“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比寮业暮髮W(xué)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也顯而易見。荀子作為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體系的建構(gòu)明顯受到了《老子》的影響,其以天道言人事的觀點,在孔子那里難以找到,而在《老子》中則表現(xiàn)得清清楚楚。
老子《道德經(jīng)》中出現(xiàn)“道”共有70多次,受老子的影響,孔子著作中也推崇“道”。有人統(tǒng)計,《論語》中,出現(xiàn)“道”字有100余次,如“朝聞道,夕死可矣”等,足見老子對孔子的影響。
早在1700年前,晉朝學(xué)者葛洪就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睆拇呵飸?zhàn)國一直到西漢初年的百家爭鳴時代,在我國學(xué)術(shù)和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中占主導(dǎo)地位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黃老道家學(xué)說。但從西漢武帝劉徹時起,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統(tǒng)治思想,從此孔孟儒家思想在我國兩千余年歷史上一直占據(jù)著官方領(lǐng)導(dǎo)地位,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又被尊為歷代文官祖,歷代帝王師。
建議你去認真的讀一下《道德經(jīng)》,全文五千字很快就能看完。之后你就會知道什么是《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開篇就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币馑际钦f:“道”如果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話,那就不是“道”了……這里的“道”是一種超脫一切的存在,一般意義上理解為大自然(宇宙)的自有規(guī)律。
哦,已明樓主之意,但,我看《道德經(jīng)》并未發(fā)現(xiàn)里面有明顯的批判儒家的思想啊,何況老子其人比孔子要早,又或我讀的不全,待我再去看便,容后作答!
在這里首先說下我心里的疑惑:1、不知樓主從何處聽聞老子《道德經(jīng)》對儒家有評論。2、不知樓主為何要寫這樣的論文。吾不求有答。但作如下言:
據(jù)國學(xué)大家文懷沙老師所言,道家尚清,儒家尚正。二者觀點不一,但都為我民族精神所在。
我讀《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并未有評論儒家或孔子的章句。首先《道德經(jīng)》為老子所做,具體年限不可考,但道家有一說為:老子化胡,西出函谷關(guān),而留五千言,稱《道德經(jīng)》。至此儒家思想還未真正形成,孔子尚年幼。何來樓主之意,吾不甚解。
儒家思想最為核心的就是“仁”,孔子講“以仁政治國”,又有“仁”“義”“禮”“智”“信”,縱觀《論語》是以“人”為出發(fā)點,所講都是“人”自身修養(yǎng)等,儒家其它典籍如《大學(xué)》所講:“格物、至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倍际且浴叭恕睘楦境霭l(fā)點。
而《道德經(jīng)》所講都是以“道”,為出發(fā)點,以整個宇宙,自然界為基點,闡述老子對“道”的理解,講究“無為而治”“無為無不為”,這里的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真正的“大作為”。所謂“道無為而無不為”就是說這些。
曾仕強先生曾說:《論語》是中、下層人士讀的,《道德經(jīng)》是中上、上層人士讀的。也就是說二者出發(fā)點不一樣,所講的思想也是不一樣。
孔子曾問道與老子,所以儒家思想里面有很多都是《道德經(jīng)》里面所泛延的,也是由于《道德經(jīng)》的內(nèi)容太大,幾乎無所不包,所以以至后來的釋家(佛家)都有很多思想和《道德經(jīng)》相似。
而在《道德經(jīng)》里,沒有對任何一家思想的評論,更無批判可說。有的只是后人為了抨擊各家,就借助老子的《道德經(jīng)》加以曲解而成,那些只能作為笑談。真正的大家是無所不包的,是沒有什么“家”“教”的界限的,所謂的“大道歸與一”,也就是如此了。
樓主又要用英文寫,看來和西方思想又聯(lián)系起來了,這很難寫,思想不同,文字不同啊。
不是沒人回答,實在是沒有啊。
看樓主問了這么久,我也是盡我所知了。
所說不美,望高人指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17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卦史記之五十四:又一個同志和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