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之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詩,這首詩的中心思想就是評價一個人的真?zhèn)?,不能從短期來看,要綜合他的一生后再做評價。詩中白居易舉出了周公和王莽的例子來印證,周公雖然有恐懼流言的時刻,但縱貫周公的一生,他的確是一個忠君愛民的圣賢。而反觀王莽,他篡漢稱帝之前儼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篡漢后狼子野心暴露無疑,之前假裝的所有圣人像都是為了隱藏自己的謀逆之心。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陰謀家,是梟雄,也有人說他是很有前瞻性的社會改革家,但后世絕大多數(shù)人都認(rèn)定王莽是個篡漢的奸臣小人。
王莽的一生,極具戲劇性,他的一生可以篡漢稱帝作為分水嶺。篡漢前,他是人人稱頌的圣人明賢,篡漢建立新朝后,他只憑自己的理念,全然不顧社會實際而強行改革,引來民不聊生、民怨沸騰,人人都咒罵他是道貌岸然的衣冠禽獸。
從被譽為道德楷模的圣人,到被咒怨為衣冠禽獸的小人,王莽是怎么從道德制高點跌落到道德底谷?其實這一切都?xì)w結(jié)為王莽改革的不切實際導(dǎo)致了改革的失敗。
王莽出身于西漢末年的世家大族——王家,他的姑姑王政君是當(dāng)朝皇太后,他的叔叔伯伯也都是朝廷高官,比如他的伯父王鳳是當(dāng)朝大司馬,所以說王莽有十分優(yōu)良的政治資源,是個典型的官二代??晌ㄒ贿z憾的是王莽父親早逝,沒有了父親的蔭庇,少了一條做官捷徑,素有大志的王莽決定靠自己的人品來謀得高位。
王莽向來有孝悌之名,以德行著稱。年輕時,他敬養(yǎng)母親,贍養(yǎng)寡嫂,撫育侄兒,為人謙恭有禮。做官后,隨著官職的升遷,他愈加謙遜自重,秉公廉潔,更難得的是,他生活節(jié)儉樸素,兼濟眾生,經(jīng)常用自己的工資接濟窮苦百姓,在朝野上下,口碑甚好,而王莽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大義滅親。王莽的兒子殺死了家奴,王莽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權(quán)力包庇兒子,但他沒有,而是依法辦案,逼迫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因此,王莽未篡漢時,人們都把王莽當(dāng)成圣人再現(xiàn)、周公在世。
后來王莽憑借自己崇高的人品和巨大的聲望,輕易改漢建新。稱帝后的王莽,針對社會弊端,按照自己的理念進(jìn)行社會改革,同時也走上了自己的覆滅之路。
王莽信奉儒家,是個虔誠的儒家學(xué)者。代漢自立后,他就按照儒家經(jīng)義,開始了他的改革。在政治方面,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據(jù)《周禮》,將很多政府機構(gòu)和官職改換名稱。如中央官職中,大司農(nóng)更名為羲和,后改為納言,等等。地方官職名稱也多有改動,如太守改為大尹、連率等。他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官職,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等等。此外,他還根據(jù)古籍,更改了秩祿之號,按照傳說的周制,大封五等諸侯。如果說,王莽的政治改革只是改朝換代的形式,那么,他的經(jīng)濟改革則比較全面而深刻。
為消除西漢末年普遍存在的土地兼并等弊病,王莽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王田制”,將土地從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奪取過來,再將全國土地國有化,不允許自由買賣。土地國有后重新分配,沒有耕地的農(nóng)民,由政府分給耕地?!巴跆镏啤北疽鉄o疑是善良的,就是要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經(jīng)濟秩序。然而,這一善意的政策注定會侵犯很多人的利益,首當(dāng)其沖就是大官僚的利益。
而你要知道,王莽本來就出生于大官僚階層,而他的上位,很大程度緣于上層大官僚的支持,稱帝后的王莽就是這些大官僚的代言人。而王莽稱帝后,不但沒有為他們謀取利益,更要損害、侵占他們的利益,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從這里,王莽開始失去了上層官僚的支持。
更多>>(接下文評論)
對于王莽相信大家應(yīng)該也有一定的了解,因為他的一些行事風(fēng)格也讓很多人覺得他可能是現(xiàn)代穿越者。王莽在漢朝剛剛攢露頭角之時,因為他的博學(xué)多才的學(xué)識和謙謙君子的作風(fēng),被當(dāng)時的人們譽為一代圣人大賢是漢朝的中興之臣,但是最終王莽卻辜負(fù)了所有人的期望,成為了一名篡位登基的奸雄。王莽登基之后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最終卻改革失敗,由此王莽也跌落了神壇。王莽改革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幾下幾點
改革失敗第1個原因,剛愎自用所托非人。在沒有篡位之前,不管是黎明百姓還是王公大臣,甚至是皇帝太后,都對王莽贊賞有加。可能是夸獎太多了,讓王莽有些剛愎自用,篡位登基之后過度的自大,根本就聽不進(jìn)去別人的意見。而他所重用的幾個人,也是名不符實之輩,根本就不能輔佐他開創(chuàng)一片盛世。
改革失敗第2個原因,操之過急。在任何朝代改革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一旦改革就意味著要動很多人的利益,這些人便是反對改革的忠實分子。所以歷代改革都是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而王莽在改革的道路上卻非常的急切,對于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敘敘圖之,反而是一路碾壓過去,這使得在國家當(dāng)中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最終匯聚起來推翻了王莽。
改革失敗第3個原因,自然災(zāi)害太多。在王莽登基之后,好像老天都和王莽作對一樣,各種各樣的自然災(zāi)害連綿不斷,旱災(zāi),蝗災(zāi),瘟疫等災(zāi)害多且嚴(yán)重。這讓王莽統(tǒng)治統(tǒng)治下的社會動蕩不安,在這樣的情況下,王莽依然堅持快速的改革,改革自然是難以成功了,跌落神壇也就順理成章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19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孔子的簡介孔子生平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