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249年)
魏文帝曹丕在位時未被授官職。明帝曹叡認為他虛浮不實
,也只授予他冗官之職。正始(240年-249年)年間,曹爽秉政有文集十一卷
關(guān)于何晏的軼事典故
神明開朗
何晏說:“服食五石散(寒食散)
傅粉何郎
何晏容貌俊美
后人把“傅粉何郎”作為典故
七歲神童
《世說新語》記載:何晏七歲的時候,聰明過人
連夢青蠅
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何晏宴請神算管輅
這年朝會
,西北起大風(fēng),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十來天后,聽說何晏、鄧飏都被殺,舅舅這才服氣。利口覆邦
當初
,何晏、鄧飏、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結(jié)交,可是傅嘏始終沒有答應(yīng)。他們便托荀粲去說合。荀粲對傅嘏說:“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杰,對您很虛心,而您心里卻認為不行但姜宸英曾就此事評論道:“夏侯玄不是何晏
巧累于理
東晉簡文帝司馬昱曾說:“何平叔的精巧言辭連累到他所說的道理
歷代名家點評何晏:
謗書:“臺中有三狗
王肅:“此輩即弘恭
嚴憲:“晏等驕侈
,必當自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王廣:“曹爽以驕奢失民
,何平叔虛華不治,丁、畢、桓、鄧雖并有宿望,皆專競于世傅嘏:“何平叔言遠而情近
管輅:“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見者清
傅玄:“是時何晏以才辯顯于貴戚之間?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荀勖:“晏能清言
范甯:“王何蔑棄典文
伏滔:“鄧禹卓茂無敵于天下,管幼安不勝龐公
司馬昱:“何平叔巧累于理
陶弘景:“夷甫任散誕
劉勰:“魏之初霸
魏元忠:“臣嘗讀魏
、晉史,每鄙何晏、王衍終日談空。近觀齊、梁書,才士亦復(fù)不少,并何益于理亂哉?從此而言,則陸士衡著《辨亡論》,而不救河橋之敗司馬光:“何晏性自喜,粉白不去手
,行步顧影。尤好老、莊之書,與夏侯玄、荀粲及山陽王弼之徒,競為清談,祖尚虛無,謂《六經(jīng)》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爭慕效之,遂成風(fēng)流,不可復(fù)制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蘇轍:“至魏武始好法術(shù),而天下貴刑名
;魏文始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jié)。相乘不已,而虛無放蕩之論盈于朝野。何晏、鄧飏導(dǎo)其源,阮籍父子漲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亂天下。”劉祁:“晉初
,天下既一,士無所事,惟以談?wù)撓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故爭尚玄虛,王弼陳普:“羅襦子本官同生,故把玄談亂濁清
。粉面青蠅麾不去,到頭白黑自分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王夫之:“①史稱何晏依勢用事,附會者升進
,違忤者罷退,傅嘏譏晏外靜內(nèi)躁,皆司馬氏之徒,黨邪丑正,加之不令之名耳。晏之逐異己而樹援也,所以解散私門之黨,而厚植人才于曹氏也。盧毓、傅嘏懷寵祿,慮子孫,豈可引為社稷臣者乎?藉令曹爽不用晏言,父事司馬懿,而唯言莫違,爽可不死李慈銘:“按夏侯重德
余嘉錫:“①何晏、鄧飏雖有浮華之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23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劉備為何要傾全國之力攻打東吳,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