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溫憲公主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在清朝的那些公主,壽命長的實在是非常罕見,而且皇室的孩子一般出生沒多久就會夭折,清朝的公主一般都走上了和親的道路,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公主都下嫁給了蒙古,所以說公主和親已經(jīng)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當(dāng)然,康熙最寵愛的女兒,和碩溫憲公主也是其中的一個和親公主之一,溫憲公主的生母是康熙的德妃,而,溫憲公主的親哥哥也就是雍正皇帝,溫憲公主從小都不舍得費撫養(yǎng)長大的,而是皇太后親手撫養(yǎng)的,所以說溫憲公主最大的靠山是皇太后,皇太后不僅疼愛這個女兒,而且康熙也非常疼愛溫憲公主,所以說這位公主的出生還有待遇,都是非常好的。
溫憲公主從小的待遇就要高于其他姐妹的待遇,公主的待遇一般都是按照皇太后的標(biāo)準(zhǔn)來的,因為是由皇太后親手撫養(yǎng),所以很多東西都是保持一致的。而這位公主也是康熙很多子女當(dāng)中唯一嫁給滿人的公主,康熙的女兒當(dāng)中有六個人遠嫁到了蒙古,或者是去了西藏,很少有留在自己父母身邊的,比較而言,溫憲公主要比其他人幸運很多,溫憲公主留下來的京城,依然是在父母的身邊,再加上確實是有康熙和皇太后對溫憲的疼愛,不舍得將她遠嫁。
溫憲公主在18歲的時候就被封了,和碩溫憲公主,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后,公主的哥哥雍正皇帝追封為縣公主為固倫溫憲公主,很像公主的丈夫,出生在滿人中的一個大家族,佟佳氏。這個家族是孝懿仁皇后的親戚,所以說我們像公主,是當(dāng)時康熙皇帝八個女兒當(dāng)中嫁的最好的一個,大部分都是遠嫁,唯一不行的事情就是溫憲公主出嫁兩年之后就病逝了,那一年的溫憲公主才20歲。
溫憲公主的母親德妃烏雅氏為康熙生育了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但是除了后來雍正皇帝,還有大將軍王十四阿哥之外,其余的幾個孩子都是沒有過,20歲就已逝世了?;势吲錾坏絻蓚€月就夭折,皇12女稍微好一些,到12歲的時候病逝。溫憲公主等到成人之后受封沒有多久就去世了,對于公主突然的律師死因,也有非常多的猜測,但是翻閱了眾多資料之后,大家都認(rèn)為工作是因為身體虛弱,還有中暑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身亡的。
公主的出嫁,兩年之后的夏天,那一年的夏天非常炎熱,由于康熙是否找皇太后去熱河行宮避暑,溫憲公主也是從小跟著皇太后一起長大的,這一次的旅途當(dāng)中,皇太后讓公主和她一起前去,在途中,天氣異常炎熱的時候,皇太后雖然沒有什么事情,但是體弱的公主卻因為中暑病倒了,當(dāng)時的醫(yī)療狀況實在是太差,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就去世了。因為從小就嬌生慣養(yǎng),不能累著,不能碰著的,抵抗力肯定很低,所以說活不了多久也是正常的。
德妃,烏雅氏,其父親威武是正五品的包衣護軍參領(lǐng),相比出身顯赫的赫舍里氏、鈕鈷祿氏、佟佳氏,她的起點實在是太低了。其實,烏雅氏的出身比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的辛者庫出身,并沒有高出多少。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出身低的庶妃,憑借著自身的聰慧和傾城之貌,讓康熙帝盛寵了十年,由此可見,康熙帝對烏雅氏是非常喜愛的。
于是,德妃和榮妃并肩成為康熙帝后宮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
烏雅氏共為康熙帝生育了三位皇子,所生的皇子中,六阿哥胤祚幼年早殤,另外兩位皇子長大成人,他們分別是胤禛和胤禵,而且都是康熙晚年皇位繼承的熱門人選。因此,胤禛與胤禵在康熙時代就斗得你死我活。
除此之外,烏雅氏還為康熙帝生了三位公主,分別是皇七女、皇九女和皇十二女。三位公主中,皇七女只活了兩個月,皇十二女活到十二歲便去世了,只有皇九女活到成年。而這位皇九女就是固倫溫憲公主。
1、固倫溫憲公主溫憲公主,生于1683年,是康熙帝的第九女。雖然烏雅氏生下雍正的第二年,就被康熙單獨封為德嬪。但是,按照清代規(guī)定,嬪位以下的低等后宮妃嬪不具備親自撫養(yǎng)皇嗣的資格,所以溫憲公主便被孝惠章皇太后撫養(yǎng)。
孝惠章皇太后來自科爾沁大草原,是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孫女。董鄂妃入宮后,順治帝專寵董鄂妃,而孝惠章皇太后又過于忠厚,所以,她始終沒有得到順治帝的寵幸,因此,她沒有生育子女。但是,由于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幼年的玄燁,康熙帝待孝惠章皇太后如生母,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
被一位地位尊貴,外戚勢力強大的祖母撫養(yǎng),這是何等的榮耀,況且溫憲公主自幼聰慧,很討皇太后的喜愛。一般來說,受盡寵愛的公主都會刁蠻任性。然而,溫憲公主卻是個例外,她并沒有仗著自己受寵,而刁蠻任性。相反,溫憲公主卻十分孝順長輩,善解人意,并且她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根據(jù)史料《皇朝文典》記載:
"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于興居,日無違于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于箴史。謂誕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齡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親之戀"
古代女性冊文和祭文上,很少用"聰慧"之類的詞,而溫憲公主的祭文中能出現(xiàn)"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詞匯,這不僅僅是因為康熙帝安慰皇太后,更是因為溫憲公主自身才華橫溢,才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與此同時,溫憲公主還深受康熙帝的寵愛??滴醯凼浅隽嗣男⒆?,溫憲公主深得皇太后喜愛,在康熙面前自然是加分的,根據(jù)《康熙朝滿文朱批》中記載,公主的伙食供應(yīng)清單,固倫恪靖公主和固倫純愨公主都只得豬肉四斤而已,其他公主更少,而溫憲公主得豬肉五斤不說,還要多加"鵝半只、雞一只"。
由此可見,由于皇太后的關(guān)系,溫憲公主得到了康熙帝與眾不同的疼愛,也正因為這份特殊的愛,溫憲公主擺脫了遠嫁蒙古的命運。
對于清朝的皇室公主而言,遠嫁蒙古是她們的使命。在康熙帝的九位公主中,就有七位公主為滿蒙的友誼出嫁。然而,溫憲公主則是唯二中的一位,還有一位,就是康熙的小女兒愨靖公主。她之所以嫁給漢人孫承運。除了她受到康熙帝的疼愛外,還有一點就是其生母袁氏是漢人,而孫承運是漢臣之子,他與愨靖公主結(jié)合,是滿漢一家親最重要的典范。但是溫憲公主卻不一樣,她嫁的是清朝最顯赫的家族。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將溫憲公主許配給佟氏舜安顏,并封其為和碩溫憲公主。按照清朝祖制規(guī)定,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冠以固倫公主,皇妃所生的只能稱和碩公主。
之所以說舜安顏是清朝最顯赫的家族,因為舜安顏是一等功佟國維的孫子。
縱觀清朝歷史,如果說富察氏在清朝被稱為?富五代?,那么,佟佳氏家族在康熙朝就是實至名歸的?第一外戚家族?。
這是因為康熙帝的生母和皇后都來自佟佳氏家族,其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佟圖賴之女,其妻子孝懿皇后是佟國維之女。
與此同時,清朝官場也有?佟半朝?之說,不過佟佳氏家族并不完全是靠外戚力量,其家族也為清朝立下過汗馬功勞。
佟國維的父親佟圖賴追隨太祖、太宗南征北戰(zhàn),功勛卓著,入關(guān)前已經(jīng)小有名氣,以功晉世職一等。崇德七年,皇太極設(shè)漢軍八旗,授佟圖賴正藍旗固山額真。
順治元年,佟圖賴從龍入關(guān),被調(diào)入襄白旗,參加鎮(zhèn)壓南明殘余勢力。后來,經(jīng)過權(quán)力的更替,佟圖賴深諳官場之道,得到多爾袞的重用,甚至多爾袞死后,佟圖賴依舊屹立不倒,不僅被授予禮部侍郎,還將女兒嫁給了順治,這對佟家是一項極高的殊榮。
佟圖賴之子佟國綱更是把整個家族推向輝煌,他主動請求康熙帝抬旗,因此,佟佳氏家族擠進滿洲鑲黃旗,成為滿洲八大姓之一??滴醵拍?1690年),佟國綱追隨康熙,征討噶爾丹時,在烏蘭布通殉國。
除此之外,佟佳氏家族在京城擔(dān)任要職的有108人,擔(dān)任地方官員的更是多達577人。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佟國維,隆科多。
可以說,佟佳氏家族在康熙朝的當(dāng)紅炸子雞,舜安顏無疑是溫憲公主最好的歸屬。這就是和碩溫憲公主養(yǎng)在皇太后宮中,最大的好處。
讓人難以預(yù)料的是,溫憲公主出嫁僅僅兩年之后,康熙帝侍奉孝惠章皇太后往熱河行宮避暑?;侍髱е黾薜臏貞椆魍?,結(jié)果半路上皇太后無恙,而溫憲公主卻中暑病逝。當(dāng)時,溫憲公祖年僅20歲。
后來,雍正即位,溫憲公主被追封為固倫溫憲公主。溫憲公主雖然是庶妃所生,但是她生前得到了皇太后和康熙的寵愛,因此,她是幸福的。讓人遺憾的是,她卻英年早逝。
固倫榮憲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母榮妃馬佳氏。1樓說的是電視劇。
在父親這個角色上,康熙皇帝面對眾多兒女,也難免有在感情上存在著親疏遠近之分。兒子尚且不論,在二十一個女兒中,最受到康熙喜愛,也是最令他感到貼心的就要算是固倫榮憲公主了。
固倫榮憲公主:康熙第三女。其母為玄燁榮妃馬佳氏。與長子承瑞、四子賽音察渾、六子長華、八子長生、十子允祉同母??滴跏晡逶鲁趿丈???滴跞暝率芊鉃楹痛T榮憲公主,同年下嫁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待氏烏爾袞,時年19歲??滴跛氖四旯魇芊鉃楣虃悩s憲公主。雍正六年四二十一日去世,時年 56歲。
康熙十二年二月,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女兒夭折了,年僅2歲。這對于連連遭遇兒女夭折際遇的康熙皇帝來說不啻為又一個沉痛的打擊。
三個月后的五月初六,貴人馬佳氏(康熙十六年冊封為榮嬪,二十年進榮妃)又為康熙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也就是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固倫榮憲公主。馬佳氏在這個時期里應(yīng)該說是康熙皇帝十分寵愛的妃子,在榮憲公主出生之前她已經(jīng)先后為皇帝生下了四個兒子,其中就包括康熙的長子承瑞,這在整個后宮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一切本來可以成為馬佳氏在后宮提升自己地位最有力的資本,可萬萬沒有想到,老天爺卻跟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四個兒子竟然一個也沒有養(yǎng)住,全都夭折了。這也使得馬佳氏在康熙朝初期皇宮中最具悲情色彩的母親。也許正是這樣的經(jīng)歷,令馬佳氏養(yǎng)成了平淡無欲的性格,使她能夠在波濤洶涌的環(huán)境中平靜安詳?shù)亩冗^了六十多年的漫長光陰。
榮憲公主的出生對于渴求子女的康熙皇帝來說確實是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喜訊,但同時也令他懷有深深的憂慮。上面我們提到過,馬佳氏前面所生的四個兒子全部都夭折了,面對眼前這個嬌弱的小女兒,康熙充滿了不盡擔(dān)憂:這個孩子到底能不能平安的長大呢?皇帝自己似乎都沒有了信心。不過,也許正是因為這份牽掛,才使得康熙皇帝對這個女兒有著不同他人的特殊感情與關(guān)注。
這一次,康熙沒有失望。榮憲公主在父親的呵護下平平安安的長大了,雖然實際上她算是康熙的長女,可因為純禧公主的緣故,人們按齒序稱她為“二公主”??滴醵哪?,十三歲的二公主便被父親冊封為了“和碩公主”,成為這一代公主中第一個得到正式冊封的人.
在康熙朝得到封號的九位公主中,被封為固倫公主(清朝公主最高的封號)的一共有五人,她們是:榮憲公主、恪靖公主、溫憲公主、純愨公主、純禧公主。但這五人中,只有榮憲公主一人是康熙皇帝生前親自冊封的。這又是為什么呢?在榮憲公主的墓志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公主,大清圣祖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碩榮憲公主。四十八年圣躬不豫,公主親膳問安晨昏不輟,四十余辰未嘗少懈。迨即安之后乃優(yōu)旨褒獎,謂公主克誠克孝,竭力事親,諸公主中爾實為最,是用厚其典禮晉封榮憲固倫公主?!睆谋纳峡矗瑯s憲公主的被封固倫公主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康熙四十八年(實際應(yīng)該是康熙四十七年底),康熙皇帝病重時得到公主周到的侍奉,令皇帝十分感動??墒?,我們還趕回來呢是應(yīng)該看到其中的一些內(nèi)在原因。
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康熙皇帝長大成人的九個女兒還全部建在,其中還有幾個留在京城,就在康熙的身邊,可康熙皇帝又為什么單單讓榮憲公主從巴林回到京城侍奉呢?其實,不論是任何一位公主照顧皇帝,都會“克誠克孝”、不敢懈怠的,只是皇帝父親根本沒有給她們這個機會而已。對于剛剛經(jīng)歷了廢太子風(fēng)波的康熙帝已經(jīng)是心力交瘁,他自然是希望自己最疼愛最信任的親人在自己的身邊照應(yīng),而這個人就是榮憲公主。
康熙帝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帝生母。烏雅氏隸滿洲正黃旗,比康熙帝?。稓q。 她原是隸滿洲鑲藍旗包衣,官書上只提其屬正黃旗,護軍參領(lǐng)威武之女,卻絕口不提孝恭祖父額參曾任膳房總管,其本是內(nèi)務(wù)府包衣,出身微賤的事實。雍正也一再宣稱烏(吳)雅氏乃“本朝舊族,創(chuàng)世名家” ,這樣說,或許是母家地位的卑微,對于雍正而言,是一種隱痛,出于政治政治宣傳的需要,他必須神話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亦或許是他為了緩和母子間緊張的關(guān)系,而故意作出的姿態(tài)。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于順治十七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lǐng)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9歲)(1679年)10月30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18年10月13日冊為德嬪,時年20歲。19年生皇六子胤祚。20年12月20日封為德妃。21年生皇七女,22年生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25年生皇十二女;27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在沒有當(dāng)過一天的皇后卻協(xié)理后宮長達三十三年。 從畫像上來看,德妃的身上隱隱含著一種雍容華貴的大氣。能夠穩(wěn)居后宮三十三年,她一定是一個聰明女子,她一定會有心計,幸運的是她并沒有把這當(dāng)成一種手段,而是利用這份敏感和睿智暗暗地保護著自己和孩子。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許是皇上欣賞她的原因,史書上沒有德妃的“圣祖甚愛之”,也許正是因了她從不張揚的性格。六個孩子,足以說明康熙對她的寵愛。 德妃生育十二女的時候已是27歲,而生育胤禵的時候已是29歲“高齡”,這個可以說是破了康熙朝后妃生育年齡的記錄。因為她們基本過了25歲就可以讓位后來人了,而唯有德妃,這樣特殊,在接近她自己的“而立之年”再次生育,也再一次證明了康熙對德妃寵愛與其他宮妃的不同。 而且烏雅氏是那種從無奢望的女人,珍惜已經(jīng)得到的是她的天性,面對年復(fù)一年、平淡無奇的嬪妃生活她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的一個女人,一個受寵的女人,她的孩子同樣不同尋常。 胤禛,雍正皇帝。 母子不和:由于生育胤禛的時候烏雅氏沒有身份,甚至連嬪也不是,她就更沒資格撫育皇子,于是胤禛,也許是剛剛出生不久的胤禛,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懷中,(當(dāng)時佟佳氏還不是皇后,是皇貴妃,但這也是當(dāng)時后宮嬪妃中身份最高的女人了。康熙如此安排,也許是讓她們母子大樹底下好乘涼)也許是由此,她們母子之間有些疏遠。當(dāng)時的佟佳氏以皇貴妃之尊,掌管后宮,是圣祖康熙皇帝的賢內(nèi)助,亦是諸位皇子之嫡母,她的尊貴一定讓年幼的雍正產(chǎn)生一種依屬感和安全感,出于生存的本能他必定會竭盡全力地去討?zhàn)B母的好,以期獲得她的歡心,對于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態(tài)度想來也會由于養(yǎng)母的存在和在宮廷之中生存立足的需要以及祖宗的成法,而不敢過分親近。胤禛甚至很有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中表現(xiàn)出自己為皇貴妃所養(yǎng)育的自豪、高傲的情緒,生母德妃看在眼里心中定然很不暢快,久而久之他們之間的母子關(guān)系便會蒙上一層陰影,結(jié)也越結(jié)越死了。 而德妃也不是只有胤禛一個孩子,她更加偏疼幼子胤禎(即胤禵,雍正即位后為避諱,所以改名胤禵),這讓雍正更加不平衡,不僅與她們母子間關(guān)系更加冷漠,他同樣與親弟胤禵關(guān)系緊張。 胤祚,雖然六歲即殤,史料很少,但從他的名字中,我們同樣能得到些信息。觀千古帝王家事,皇子出生便以這個“祚”字話事的也就兩個,又同出于滿清。 其一為順治帝第四子,時為皇貴妃董鄂氏所出,董鄂妃。順治能娶自己兄弟的媳婦,不顧漢家的倫理綱常,不怕被冠以亂倫的帽子,足見他有多愛她。這孩子剛一出生就被封為和碩祚親王,明明是第四個兒子,順治卻當(dāng)著孝莊皇太后和諸宮人的面稱這個孩子是“朕之第一子也”,也算開了清朝皇子一出生便為皇儲的先例,但這位祚親王出生三月即夭,孝莊以國祚擔(dān)命為由迫使順治改了這個死孩子的號,入陵謚為榮親王。 其二就是康熙帝的第六子胤祚,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所出。讀〈康熙起居注冊〉的時候就曾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便是這位千古一帝在為自己歌功頌德的時候總是習(xí)慣性的以“自朕承嗣大統(tǒng)、胤祚家國以來..”為開頭。足可見“胤祚”是一個詞,也不單單是一個皇子的名字,同樣類似順治第四子和碩祚親王,有以國祚托付此子的念頭在里面。順治大抵是愛烏及烏。時因皇貴妃佟佳氏無所出,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出生不滿十天便由烏雅氏名下轉(zhuǎn)為佟佳氏養(yǎng)子,所以說皇六子胤祚才真正算是康熙和德妃的第一子。關(guān)于德妃這三個兒子,各個都不簡單啊!老四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老六雖然六歲上便夭折了,但他的名字都叫胤祚了,若是不死,將來也必是個人物,剩下的十四也不一般,大名鼎鼎的大將軍王!為什么德妃的三個兒子都這么出色?我想這是大家應(yīng)該思考的地方!因為這個女人不簡單??!她極有可能是康熙這位千古一帝最寵愛的女子,如果不是,康熙也不會學(xué)他爹順治對董鄂的態(tài)度,在皇六子出生的時候便給兒子冠上一個祚字!祚即國祚,這在封建時代連想都不用想,給人交代的信息就是這個兒子必是儲君。也就是說,如果胤祚沒有夭折,他便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皇子,不然他名字里的這個祚字也白叫了,康熙的心思也白用了! 皇七女:這是個早殤的孩子,她只活了兩個月。那時的德妃,應(yīng)該在崩潰的邊緣了,這可是她的第一個女兒,卻這么早就去世了···但康熙是不會委屈他的愛妃的。 固倫溫憲公主:皇七女是二十一年去世的,溫憲二十二年就出生了。溫憲自幼是被太后撫養(yǎng)的,因而也頗受父皇疼愛,受到良好的教育,后來溫憲公主的祭文上說:“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于興居,日無違于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于箴史。”女性冊文和祭文上用聰慧之類詞的很少,很難得。貌似見過的也就和碩和惠公主(雍正養(yǎng)女),還體現(xiàn)在封號上了,而溫憲嫁的也較晚,在康熙出嫁的八個公主中,溫憲十八歲受封和碩溫憲公主,是唯一一個嫁在京城的女兒,嫁給當(dāng)時有“佟半朝”之稱的佟佳氏家族的,舜安顏。公主中有六人嫁到蒙古,這些公主從此是沒有什么機會再見到父皇和母親的了,也許康熙是舍不得溫憲嫁到那么遠的地方,而八個公主中剩下的兩人,另一個公主愨靖是嫁給了漢人孫承運,她的母親袁氏就是一個漢人且并無名分,她的婚姻我覺得也可看做滿漢間的一種聯(lián)姻。而溫憲的婚姻,她嫁給滿人舜安顏,嫁的是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人,實際上也是康熙皇帝的侄子。(康熙與孝懿是表兄妹)還嫁在京城,都可以看出康熙對于溫憲的疼愛。然而不幸的是,溫憲出嫁僅僅兩年之后,康熙帝侍奉皇太后往熱河行宮避暑。皇太后帶著出嫁的溫憲公主同往,結(jié)果半路上老太太沒事,溫憲公主卻中暑倒下,時年20歲。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 上駐蹕熱河。聞和碩溫憲公主薨。日晡未進膳。扈從諸大臣奏曰、皇上聞公主訃過哀、此時尚不進膳、恐圣躬太為勞瘁。奏入、上傳諭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寬釋、但皇太后自幼撫養(yǎng)、忽值此變、皇太后傷悼弗勝、膳尚未進、朕亦何心進食乎。諸大臣復(fù)固請。上乃詣皇太后宮、視食畢。然后進膳。隨諭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等、左右兩翼各派大臣一員、侍衛(wèi)十人、送公主柩回京。 辛亥。命諸皇子及文武諸臣、送和碩溫憲公主柩起行。 ----------《圣祖實錄〉 雍正元年,3月,和碩溫憲公主追贈為固倫溫憲公主。 雍正元年,64歲的德妃與世長辭,葬于景陵。 全部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2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