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翰牘九帖”之一,此尺牘的風格,正是在追求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書札作風。在既經“重法”的唐代,提按已是普遍的筆法,兼之米芾個性強烈,字勢愈加跌宕,用筆更形起落,牽絲顯露,出鋒銳利,真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大膽而潑辣,尺素之間亦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
米芾[fú](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黻[f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漢族,祖籍山西太原,曾后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chuàng)為水墨云山墨戲,煙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鑒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因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兆谠t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
《來戲帖》,翰牘九帖之一,紙本,行草書,縱25.5厘米,橫43.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修老兄尺牘》 翰牘九帖之二 紙本 行草書 縱25.4厘米 橫43.2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晉紙?zhí)?,翰牘九帖之三,紙本,行草書,縱23.7厘米。橫39.1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適意帖》又稱《玉格帖》,翰牘九帖之四,紙本,行草書,縱23.5厘米,橫35.9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賀鑄帖》,翰牘九帖之五,紙本,行草書,縱23.4厘米,橫36.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米芾《丹陽帖》,翰牘九帖之六,紙本,行草書,縱23.5厘米,橫22.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致伯充尺牘》又稱《業(yè)鏡帖》, 翰牘九帖之七,紙本行草書,縱23.5厘米, 橫21.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行書:米芾手札精品集,高清附釋文
1《臨沂使君帖》 縱31.4厘米,橫 25.1厘米。
釋文:芾頓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納,陰郁,為況 如何?芾頓首。 臨沂使君麾下。
2《伯允帖》 縱27.8厘米,橫39.8厘米。
釋文:十一月廿五日。芾頓首啟。辱教。天下第一者??质Я搜勰俊5鹨韵嘀?。難卻爾。區(qū)區(qū)思仰不盡言。同官行。奉數(shù)字。草草。芾頓首。伯充臺坐。
3《清和帖》 縱28.3厘米 橫38.5厘米。
釋文:芾啟。久違傾仰, 夏序清和, 起居何如?衰年趨 召,不得久留,伏惟 珍愛。米一斛,將微 意,輕鮮悚仄。馀惟 加愛、加愛。芾頓首。 竇先生侍右。
4《彥和帖》 縱30.1厘米,橫42.6厘米。
釋文:芾頓首啟。經宿。尊候沖勝。山試納文府。且看芭山。暫給一視其背。即定交也。少頃。勿復言。芾頓首。彥和國士。本欲來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5《逃暑帖》 縱30.9厘米 橫40.6厘米。
釋文:芾頓首再啟。芾逃暑 山,幸茲安適。人生幻法,中□ 為虐而熱而惱。諺以貴□ 所同者熱耳。訝摯在清□之
中,南山之陰。經暑衾□ 一熱惱中而獲逃,此非幸□。
秋可去此,遂吐車茵。芾頓首再啟。
6
《值雨帖》 縱25.6厘米, 橫38.6厘米。
釋文:芾頓首。早拜見。值雨。草草。不知軸議何者為如法??蓳Q更告批及。今且馳納。芾皇(惶)恐頓首。伯充防御臺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過數(shù)日也。
7
《竹前槐后帖》 縱29.5厘米 橫31.5厘米。
釋文:芾非才當劇,咫尺音敬缺然,比想慶侍,為道增勝,小詩因以奉寄。 希聲吾英友。芾上。 竹前槐后午陰繁,壺領華胥屢往還。雅興欲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閑。
8《篋中帖》 縱28.4厘米,橫39.5厘米。
釋文:芾篋中懷素帖如何。乃長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驚云。自李歸黃氏者也。芾購于任道家。一年揚州送酒百余尊。其他不論。帖公亦嘗見也。如許。即并馳上。研山明日歸也。更乞一言。芾頓首再拜。景文隰公閣下。
9《盛制帖》 縱27.4厘米,橫32.4厘米。
釋文:盛制珍藏,榮感。日夕為相識拉出,遂未得前
見。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兩日面納次。黻頓首。
天啟親。
10《長至帖》 縱33.3厘米,橫42厘米。
釋文:芾頓首再拜。長至,伏愿制置發(fā)運左司學士,主公議于清朝,振斯文于來世,彌縫大業(yè),繼古名臣。芾不勝瞻頌之至。芾頓首再拜。
11《論草書帖》 縱24.7厘米,橫37厘米。
釋文: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張顛(癲)俗
子。變亂古法。驚諸凡夫。自有識者。懷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時代壓之。不能高古。高閑而下。但
可懸之酒肆。辯光尤可憎惡也。
12《向亂帖》 縱27.3厘米,橫30.3厘米。
釋文:向亂道在陳十七處,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惡詩奉承。花卉想已盛矣。修中計已到官。黻頓首。
13《丹陽帖》 縱23.5厘米,橫22.8厘米。
釋文:丹陽米甚貴。請一航載米百斛來,換玉筆架,如何早一報,恐他人先。芾頓首。
14《惠柑帖》 縱22.7厘米,橫33.2厘米。
釋文:芾皇恐。蒙惠柑,珍感、珍感。長茂者適用水煮
起,甜甚。幸便試之。余卜面謝,不具。芾頓首。司諫臺坐。
15《晉紙?zhí)?縱23.7厘米 ,橫39.1厘米。
釋文:此晉紙式也,可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來失第三兒,遂獨出入不得,孤懷寥落,頓衰颯,氣血非昔。大兒三十歲,治家能干,且慰目前。書畫自怡外,無所慕。芾頓首。二曾常見之,甚安。
16《真(月禾)帖》 縱28.6厘米 ,橫21厘米。
釋文:真(月禾)一斤,少將微意,欲置些果實去,又一兵陸行難將。都門有干示下,是胡西輔所送。芾皇恐頓首。 虞老可喜,必相從歡 。
17《戲成詩帖》 縱23.9厘米,橫34.6厘米。
釋文:戲成呈司諫臺坐,芾。我思岳麓抱黃閣,飛泉元
在半天落。石鯨吐水出湔—里,赤目霧起陰紛薄。我曾
坐石浸足眠,時項抵水洗背肩??蜁r效我病欲死,—夜轉筋著艾燃。關漼。 如今病渴擁爐坐,安得縮卻三十年。嗚呼!安得縮卻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18《紫金研帖》 縱22厘米 ,橫39.7厘米。
釋文:蘇子瞻攜吾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傳世之物,豈可與清凈圓明本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19《焚香帖》 縱25.2厘米,橫25.2厘米。
釋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日短不能晝眠,又人少往還,惘惘!足下比何所樂?
20《法華臺詩帖》 縱29.8厘米,橫42厘米。
釋文:法華臺。 塊圠有同色,雪深云未開。終南晴夜月,仿佛似登臺。
21《元日帖》 縱25.2厘米,橫40.5厘米。
釋文: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懷可知。展文皇大令閱,不及他書。臨寫數(shù)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氣焰懾人也。有暇作譜,發(fā)一笑於事外。新歲勿招口業(yè),佳。別有何得,泗戎東下。未已,有書至彼,俟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1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宋代呂大防《示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