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詢,漢族,大名人,北宋開國名將。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jiān)從征。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開寶三年(970),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以功拜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知廣州兼市舶使、兼任嶺南道轉運使。
開寶八年(975)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
太平興國四年(978)正月,任北路都招討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隨太宗征范陽,任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師,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邊。
太平興國五年(980)三月雁門關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jié)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受詔撤軍,并護送寰、朔、云、應等四州百姓隨軍內(nèi)遷。
在護送邊民內(nèi)遷途中,潘美指揮失當,致名將楊業(yè)陷敵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明年,復檢校太師。知真定府,未幾,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數(shù)月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配饗太宗廟庭。宋真宗時追封為鄭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從祀于帝王廟。
人物生平
侍奉柴榮
潘美(925—991),字仲詢,漢族,大名人。父璘,以軍校戍常山。美少倜儻,隸府中典謁。潘美年輕時風流倜儻,附屬于府中典謁。曾經(jīng)對家鄉(xiāng)人王密說:“漢代(后漢)將要結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換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這個時候建立功名,謀取富貴,碌碌無為與萬物一并滅亡,直是羞恥啊?!?/p>
后漢乾佑三年(950)冬,后漢樞密使郭威兵變。次年(951)正月稱帝建立后周,柴榮任開封府尹,任柴榮的侍從。廣順四年即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周世宗柴榮即位,潘美補供奉官。是年三月,北漢與遼國聯(lián)合攻打后周,周世宗迎戰(zhàn)于澤州,在高平大敗北漢劉崇。從征髙平,配潘美精卒數(shù)千扼江渚嶺,虜果由其路來援,美堅壁不與戰(zhàn),虜遁去,以功遷西上閣門副使。不久,后出任陜州(今河南三門峽市)監(jiān)軍,改任引進使。當柴榮準備用兵于隴、蜀二地時,命潘美統(tǒng)率永興的屯兵,管理西部戰(zhàn)事。
開宋元勛
趙匡胤對潘美待遇很優(yōu)厚,陳橋兵變以后,命令潘美先去見執(zhí)政大臣,宣諭圣旨于中外。陜州主將袁彥兇悍,信任奸佞小人,喜歡殺人貪財,而且修理兵器,太祖怕他叛亂,派潘美監(jiān)視他的軍隊準備處置他。潘美一人騎馬前去宣諭,認為天命既定,應當克守臣職,袁彥于是入朝。趙匡胤高興地說:“潘美不殺袁彥,能讓他來晉見,實現(xiàn)了我的愿望啊?!?/p>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李重進叛亂,趙匡胤親自征伐,任命石守信為招討使,潘美為行營都監(jiān)做他的助手。揚州平定后,潘美留任為巡檢,以行使鎮(zhèn)撫之事,因功授為泰州團練使。
乾德元年(963),宋王朝平定湖南叛將汪端后,人心不安,于是任命潘美為潭州(今湖南長沙)防御使。南漢后主劉鋹幾次侵犯桂陽、江華等地,潘美把他們都擊敗。溪峒蠻獠等民族從唐朝開始,時常侵犯內(nèi)地,成為百姓的一大禍患。潘美追剿到他們的老窩,誅殺俘獲了很多人,對其余的人加以慰撫,這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才安定下來。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潘美又隨從兵馬都監(jiān)丁德裕等人率領軍隊攻克郴州。
攻滅南漢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宋朝下令征伐南漢,任命潘美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今湖南常德)團練使,尹崇珂為他的副手。軍隊進克富州(今廣西昭平縣),劉鋹派其將領率領軍隊一萬多人來增援,潘美與他們作戰(zhàn),大敗南漢軍,于是攻克賀州。十月,又攻下昭州(今廣西平樂縣)、桂州(今廣西桂林)、連州,西江各州相繼投降。潘美因為戰(zhàn)功移任南面都部署,進駐韶州(今廣東韶關)。
韶州是廣州的北面門戶,敵軍十余萬人聚結在這里。潘美指揮軍隊乘機進攻,韶州于是被攻下,斬殺俘虜敵軍數(shù)萬人。劉鋹窮愁急迫,派遣他的大臣王珪到軍營來請求和好,又派他的左仆射蕭漼、中書舍人卓唯休奉表請降。潘美對他們宣諭趙匡胤的意思,認為能戰(zhàn)就與他們戰(zhàn),不能戰(zhàn)就讓他們守,不能守就讓他們降,不能降就讓他們死,不能讓他死就趕走他們,除這五種結果外其他不得接受。潘美就命令殿直冉彥袞指揮押送蕭漼等人到朝廷。
劉鋹又派他的弟弟劉保興率領軍隊抵抗,潘美就率領軍隊兼程行軍趕到柵頭,離南漢都城廣州僅一百二十里遠。南漢軍隊十五萬人憑借山谷堅固陣地等待宋軍,潘美于是構筑壁壘休整部隊,與將領們計議說:“敵軍用竹木編為柵欄。如果用火攻,敵軍一定潰亂,趁機用精銳部隊夾擊敵人,是萬全之策?!庇谑欠峙啥》驇浊?,每人拿著兩個火把,秘密地行軍到達南漢軍的柵欄。
到了晚上,萬余火把一齊發(fā)攻,正好天氣刮著大風,火勢很強。南漢軍受到驚動來進犯,潘美急忙指揮軍隊迎擊,南漢軍大敗,宋軍斬首數(shù)萬人。潘美指揮軍隊長驅直入攻到廣州,劉鋹把他的府庫都焚燒了,宋軍于是攻克廣州,擒俘劉鋹押送到京師,并向朝廷報捷。當天,朝廷任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五月,任命潘美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
開寶五年(972年),潘美兼任嶺南道轉運使。土豪周思瓊糾聚民眾依仗海域叛亂,潘美討平他們,嶺南于是安定下來。
從平江南
開寶七年(974年),宋王朝計劃征伐南唐。九月,派遣潘美與劉遇等將領率領軍隊先頭到達江陵(今湖北荊州)。十月,任命潘美為升州道行營都監(jiān),與曹彬一起出發(fā),進駐秦淮。當時船只沒有準備好,潘美下令說:“我接受詔令,指揮驍勇善戰(zhàn)的軍隊數(shù)萬人,期望能夠一定獲勝,怎能因為一條淺水所限而不敢直接渡過去呢?”于是指揮軍隊渡江,南唐軍被擊敗。到采石磯浮橋做成時,南唐用二十多艘戰(zhàn)船敲響戰(zhàn)鼓溯水而上乘機來攻。潘美指揮軍隊奮勇而戰(zhàn),奪取南唐軍的戰(zhàn)艦,擒獲南唐軍將領鄭賓等七人,又攻破南唐軍城南的水營柵欄,分派水師駐守。
潘美上奏朝廷,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使者趕快遷移戰(zhàn)船,以防變故。潘美接到詔令馬上遷移部隊。這天夜晚,南唐果然來攻水營,未能成功。潘美進軍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南唐水軍、陸軍共十萬人在城下擺下陣勢,潘美率領部隊襲擊,把南唐軍打得大敗。
南唐后主李煜非常著急,派徐鉉求和,趙匡胤沒有答應。李煜連夜派部隊數(shù)千人,手持火把擊鼓來攻宋軍。潘美率精銳軍隊與南唐軍短兵相接,趁機與大將軍曹彬率領軍隊黎明攻城,分多道一齊進攻。平定南唐后,因為戰(zhàn)功潘美被封為宣徽北院使。
病死,時年六十七歲。
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潘美是一個奸臣,這都是小說、戲劇給人們造成的印象。潘美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就應該認真地去研究歷史事實,而不應該主觀臆斷、人云亦云。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小說、戲劇中的人物并不能代表真實的人物。不能把文藝作品中的人物等同于真實的人物。《邯鄲晚報》記者趙明信的文章《北宋開國功臣潘美和他的故里》就是在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寫成的。請各位網(wǎng)友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以正視聽。
北宋開國功臣潘美和他的故里
趙明信
邯鄲一帶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區(qū)域,涌現(xiàn)有眾多的歷史人物,對不少的歷史人物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研究和褒揚。而作為北宋開國功臣的潘美,則長期被混同于文學藝術塑造的反面人物潘仁美,家喻戶曉,千夫所指,似乎他真是作奸弄權、陷害忠良的大奸臣。這就需要翻歷史,給他一個客觀公正的評介了。
據(jù)《宋史》記載,潘美在晚年確實有一嚴重錯誤。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發(fā)動第二次北伐,要奪取幽燕、征服遼國。這次北伐,兵分三路,西路軍以潘美為首,取道雁門關(今山西省代縣北),意在功占山后諸地(軍都山以西廣大地區(qū),軍都在今北京市昌平西北)。一開始,潘美的西路國軍進展順利,很快拿下寰(今山西省朔縣東北)、朔(今朔縣)、云(今大同市)、應(今應縣)四州。不料,以曹彬(今靈壽縣人)為首的東路軍失利,潘美軍回到代州(今山西代縣)。朝廷下詔,令西路軍護送四州之民遷居內(nèi)地。這時,“明達治道”、能“駕馭臣工”的蕭太后率兵十余萬突然殺來,迅速奪回寰州。楊業(yè)提議,避開遼兵鋒芒,設計接應朔、云、應三州之民。但監(jiān)軍王侁、劉文裕極力反對,誣篾楊業(yè)膽小畏懦、對朝廷有異心。潘美沒有采納楊業(yè)的建議,令楊業(yè)正面迎敵。楊業(yè)不敢違抗命令,要求潘美伏兵陳家谷口予以接應。楊業(yè)與強敵交鋒,雖寡不敵眾,仍拼命力戰(zhàn),一直打了一個下午。退到陳家谷口,潘美的伏兵則早已撤出。楊業(yè)受十處重傷,仍砍殺幾十名敵人。兒子楊延玉戰(zhàn)死,坐騎受了重傷,楊業(yè)被擒,絕食三日而死。為此,潘美被貶官三級,由最高級別的檢校太師降為四級官檢校太保,王侁、劉文裕被除名。第二年,潘美又官復原職。后來,當過真定(今正定)知府,并州(今太原)知州。加同平章事(相當于宰相)數(shù)月之后病死,時年六十七歲。
北宋朝廷這樣處分潘美,未能平息民怨。小說家、劇作家們加以演義,塑造了一個潘仁美的反面形象和潘仁美的一個反面家庭?!皸钇呃纱蚶蕖薄ⅰ芭藯钤A”等故事婦孺皆知,世代流傳,以至于楊姓和潘姓世代不能結親。這充分說明文學藝術的感染力和文化的作用可以征服人心,但潘美決不等于潘仁美。把歷史人物等同于藝術形象潘美冤枉矣!實際上,歷史上的潘美應是一個正面人物。潘美,字仲詢,生于五代時期后梁末帝龍德元年(921年)。其父潘瞞在常山(今正定縣)當過軍校。潘美青年時期有大志向,并有政治眼光。他看到后漢王朝政治腐敗,斷定很快就要改朝換代。曾對家鄉(xiāng)人說,此時不應平庸無為,而要立志建立大的功業(yè)。果然,后漢只堅持了四年。公元951年鄴都(大名縣)留守郭威起兵奪取汴京,建立后周。954年郭威養(yǎng)子柴榮繼位,即柴世宗。一開始,潘美盡心為柴世宗服務。柴世宗即位之初,北漢企圖趁郭威新喪之機滅掉后周。柴榮以很高的膽略對抗北漢,果斷勇敢地指揮了高平(今山西省高平縣)之戰(zhàn),并取得了勝利。潘美在高平之戰(zhàn)中初露頭角,并與趙匡胤建立了密切關系。
潘美對宋王朝的第一大功是幫助宋太祖奪取王權,建立北宋。柴世宗不幸英年早逝,年幼的周恭帝沒有能力領導后周舊臣。潘美參與政變,使趙匡胤皇袍加身,北宋得以開國。
第二大功是說服后周群臣將領歸順宋統(tǒng)。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后,柴世宗的將領文臣都能擁護他南面稱尊,對此潘美作出了重大貢獻。潘美宣旨游說,一一成功。陜帥袁彥,重兵在握,十分兇悍,又寵幸小人,要與北宋分庭抗禮。潘美不顧個人安危,單人獨騎去見袁彥,說服他入朝歸順,清除了宋太祖心頭之患。
繼而在削平群雄割據(jù)之中,潘美英勇善戰(zhàn),多次建功。平南漢、收南唐、滅北漢,所向披靡,功勛彪炳。當時南漢王劉鋹占據(jù)嶺南,并不斷出兵北犯。潘美迎頭痛擊,接連獲勝,一直攻克廣州的北門韶州。劉鋹在距離廣州一百二十里處屯兵十五萬,借山谷之險,編竹木為柵欄,森嚴壁壘,阻擋宋軍。潘美派出數(shù)千兵丁帶火炬抄小道秘密埋伏在柵欄附近。夜間,萬炬俱發(fā),大風刮起,柵欄起火,潘美率兵急襲,一舉占領廣州。開寶八年(974年)征伐南唐李煜,潘美與曹彬分別帶兵到達秦淮河。當時,渡河的戰(zhàn)船沒有備好,潘美說:“豈能因為這一衣帶水而不趕快進攻?”身先士卒,帶領大軍涉水而過。接著,奪敵戰(zhàn)船,破敵水砦。潘美與曹彬(今靈壽人)指揮將士猛烈攻城,奪下金陵,平定江南。
北漢依據(jù)太原頑強對抗北宋,宋太祖趙匡胤未能平定就駕崩。在宋太宗趙光義下了大決心之后,又是曹彬和潘美率軍攻堅。北漢號為無敵的驍將楊業(yè)歸降,大原得以平定。接著,潘美率軍平定山西北部,巡撫代地(今山西省代縣一帶)抗拒遼兵。因功被封為代國公,后又改忠武節(jié)度使并封韓國公。
《宋史潘美列傳》字數(shù)不算太多,綜觀全篇,在北宋建國、統(tǒng)一的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潘美無不功勛卓著。明朝著名學者貫道周編著《廣名將傳》,從姜子牙到戚繼光,共選170位名將,潘美位列其中。北宋被選名將12位,潘美位居第四,楊業(yè)未被選進。潘美不愧為北宋重要的開國功臣,其功是大于過的。用唯物史觀分析當時的歷史,經(jīng)過五代時期的長期戰(zhàn)亂,北宋王朝的建立是順應歷史發(fā)展趨向的。潘美是為結束長期戰(zhàn)亂、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作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
而且潘美的道德人品也有值得稱道之處。宋太祖皇袍加身之初,到周恭帝被廢之后居住在天清寺,周恭帝的宮人們一齊跪拜在地。宋太祖一問,知道是柴世宗的兩個小兒子,很不耐煩,“留著他們干什么?”他的隨從當即把之兩個小孩子提了出去。潘美用手掐著柱子,低頭不語。宋太祖問:“你認為我這樣作不對嗎?”潘美說:“我豈敢說你不對,只是覺得于理不安。”宋太祖覺出不妥,立即把兩個孩子叫回來,并把一個賜給潘美收養(yǎng)。潘美對待這個孩子和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這個孩子始終以潘美為父,這就是潘惟正。潘美剛烈質(zhì)直,從不迎奉,但領兵打仗時發(fā)起怒來,動輒下令殺人。主刑的是信都(今冀州市)人李超,遇到不該殺的,李超便暗中拒不行刑,等到潘美心平氣和了再去解釋。潘美對李超言聽計從,使很多人幸免于難。
不但潘美,他的兒子們更不象戲劇中潘龍、潘虎、潘豹那樣壞。兒子惟德、惟固、惟清、惟熙都在朝廷為官。從子惟吉在大名府管理天雄軍,對待親屬親戚不講私情,治軍兢兢業(yè)業(yè),朝廷內(nèi)外都稱贊他是勤敏之官。潘美和秦王趙德芳(也大不同于戲劇小說中的八賢王)是兒女親家,兒子惟熙娶趙德芳的女兒為妻,后來官至平州剌使。和宋太宗也是兒女親家。宋真宗趙恒為太子作韓王時,宋太宗把潘美的第八個女兒聘為兒媳,封莒國夫人。但她二十二歲死去,趙恒即位真宗后謚為莊懷皇后(后改為章懷皇后)。潘美的子女和他本人一樣,都沒有為非作歹、為家鄉(xiāng)抹黑。
關于潘美的故里,魏縣政協(xié)的同志們作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并且經(jīng)過專家學者的縝密考證,結論地魏縣邊馬鄉(xiāng)李莊,歷史上稱為潘家墟、潘埠(府)、潘太師墟。邊馬是集鎮(zhèn),歷史上曾作過繁水縣城,過去有一石橋。明朝《石橋碑記》說,此橋“東至倉頡冢,西至潘太師墟,南至葛貴戚莊,北至張公瑾墓”。這座石橋的位置,有人還能指認。由此向北有張公瑾墓遺址,向南有葛娘娘墳,向東三里即倉頡陵,向西一里就是李莊。潘美在歷史上并不是因為是國丈而被稱為太師,但他的官級是檢校太師,所以他的故里被稱為潘太師墟。
但是,《宋史》上明確記載潘美是大名人。而且從《大名府志》、《大名縣志》看,這里指的是大名縣并不是大名府。北宋時期,北京大名府的轄區(qū)之內(nèi)有元城縣、大名縣、和魏縣?,F(xiàn)在的大名縣主要是宋代元城縣的范圍,西部一小部分當時屬魏縣,西南部一小部分當時屬大名縣。當時大名府大名縣的范圍,含今大名縣的一小部分、今魏縣南部和今臨漳縣東南部一部分??h治有時在今大名縣城之南的舊治,有時就在府城之內(nèi)。北宋時期,邊馬鄉(xiāng)一直在大名縣之內(nèi),《宋史》記載無誤。這也正好印證,現(xiàn)在的邊馬鄉(xiāng)李莊就是潘美的故里。不只是潘美,還有太平興國初年被封為梁國公的馮繼業(yè)、被封為太子太保的李繼勛、雍熙三年同曹彬東路北伐的幽州道行營馬步軍水陸副都部署崔彥進,雍熙四年的左千牛衛(wèi)上將軍、死后謚為太尉的曹翰等北宋開國功臣,其故里都是當時的大名縣,而不一定是現(xiàn)在的大名縣。當然,宋太祖為太子時太子太傅的范質(zhì),《宋史》載為元城人其故里則在今大名縣內(nèi)。最近,福建省和海外的潘氏后裔要到大名尋根,我們可以有把握地介紹至魏縣邊馬鄉(xiāng)李莊。
從各種小說、評書的藝術作品上看,中國歷史上皇帝都是“正確的”“圣明的”,所有皇帝做的事都是必勝的,這是中央集權的一種最普遍的現(xiàn)象。如果皇帝不圣明、不正確、作戰(zhàn)失利的話就會影響皇帝的帝位,歷史將會重演。
正所謂死人的嘴巴最老實,皇帝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要找個替罪羊,潘仁美便是最好的羊羔,“一帥無謀累死千軍”之罪就剛剛好,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后人百姓不知原委,加上有人杜撰《楊家將》一書,《楊家將》的評書形式出現(xiàn)于市井,潘仁美就從紅臉變成白臉了
《楊家將》相關的小說、戲曲將潘美的名字改為潘仁美(或虛構成潘洪,字仁美),進行了丑化,成為一代權奸,處處與楊家作對,并且勾結遼人,圖謀奪取宋朝江山。這是傳統(tǒng)文藝對潘美關于楊業(yè)之死的責任,無限的藝術夸張、擴大化的結果。
擴展資料
潘美,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系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jiān)從征。
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xiāng)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后主出降,南漢滅亡。即日,命潘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八月,以雁門觀之捷封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忠武軍節(jié)度使,進封韓國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遼朝,潘美為云、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率西路軍出雁門,所向克捷。
不久,因曹彬所領東路軍大敗于岐溝關,潘美等也受詔撤軍,在撤軍過程中,潘美與王侁等逼迫楊業(yè)冒險迎敵,置之必敗之地,而又見死不救,致使陳家谷(今山西寧武)兵敗,楊業(yè)全軍覆沒,被俘而死。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數(shù)月后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為鄭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潘美
以下摘自《宋史 潘美傳》打括號之處為他的官爵。
金陵平,以功拜(宣徽北院使)。
秋,命副黨進攻太原,戰(zhàn)于汾上,破之,且多擒獲。太平興國初,改(南院使)。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四年,命將征太原,美為(北路都招討,判太原行府事)。部分諸將進討,并州遂平。繼征范陽,以美(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師,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邊。三交西北三百里,地名固軍,其地險阻,為北邊咽喉。美潛師襲之,遂據(jù)有其地。因積粟屯兵以守之,自是北邊以寧。美嘗巡撫至代州,既秣馬蓐食,俄而遼兵萬騎來寇,近塞,美誓眾銜枚奮擊,大破之。封(代國公)。八年,改(忠武軍節(jié)度),進封(韓國公)。
雍熙三年,詔美及曹彬、崔彥進等北伐,美獨拔寰、朔、云、應等州。詔內(nèi)徙其民。會遼兵奄至,戰(zhàn)于陳家谷口,不利,驍將楊業(yè)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明年,復(檢校太師)。(知真定府),未幾,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數(shù)月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咸平二年,(配饗太宗廟庭)。
從上述官爵經(jīng)歷看,潘美除了對楊業(yè)之死負責降職以外,事情干得都很漂亮,官職也一直在升,最后“加同平章事”,已經(jīng)與宰相平起平坐了?!芭漯嬏趶R庭”意思是與太祖趙匡胤一齊在太廟享受祭祀。也可見其地位之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