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呂布之死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197年(建安二年),當時袁紹已經(jīng)吞并了河朔,控制了冀、青、并三州,如日中天。曹操在宛城被張繡打敗,袁紹在寫給曹操的書信中態(tài)度驕慢。
對此,曹操大怒,擔憂袁紹的強大會兼并自己,想要興師討伐又覺得力量不敵,于是郭嘉和荀彧二人為曹操分析袁、曹雙方的十勝十敗(荀彧版本為“四勝四敗”),同時力勸曹操應(yīng)先乘袁紹進攻公孫瓚的機會消滅呂布,以免一旦與袁紹開戰(zhàn)后,呂布與袁紹聯(lián)手夾攻曹操。曹操于是做好了攻打呂布的準備。
下邳一戰(zhàn)過后,呂布淪為了階下囚。事已至此,呂奉先雖不甘心,但又舍不得一顆大好頭顱,只能低下頭向曹老板服軟。按理說曹操的性格十分果決,為何此次事件他請示了劉玄德的建議?而劉玄德的一句話,為何有如此殺傷力,竟決定了呂奉先的生死,這其中,又有什么秘辛呢?
且讓時間倒退回公元198年。
呂布麾下的兩大名將張遼和高順對劉備一通窮追猛打,將他趕出了根據(jù)地小沛。命運讓劉備與曹操在梁國匯合,雙方進行了一番親切且友好的會晤。曹軍東行的目的正是呂布,因為不久以前呂布剛剛擊敗了曹老板手下的大將夏侯惇。對于曹操來說,此時的呂布無疑是“腋肘之患”。
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盤踞在自己胳肢窩下的這股勢力,在與袁紹對決時呂奉先必會成為大患。從時間上來看,袁紹剛剛解決了公孫瓚的勢力,可以說袁軍南下只是時間問題。曹軍的當務(wù)之急,就是在袁軍南下之前,解決掉盤踞在徐州的呂布。作為后來人的我們自然知道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至此,呂奉先這位在漢末時代縱橫了十幾年的莽夫,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劉玄德找上曹老板后,亦自告奮勇地加入到討伐呂布的隊伍中。以當時曹操的實力來看,劉大耳手下那仨瓜倆棗不值一提,但是,劉備在徐州積累的聲望卻不容忽視。如果,能將其收入麾下,肯定對徐州的戰(zhàn)后平穩(wěn)大有幫助。要知道,此前曹老板曾在徐州制造了屠殺事件,想要平息民憤唯有請劉備這種德高望重的家伙擺平。就這樣,各懷心思的兩名梟雄走到一起,朝著呂布的老巢進軍。
隨后發(fā)生的戰(zhàn)事(下邳之戰(zhàn))想必大家比較熟悉,所以,就省略不提了。陳宮被人捆成了粽子,“忠心耿耿”的侯成等人也臨陣倒戈,呂布的心都涼透了。正所謂“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呂布見自己沒戲唱了,索性當了一把“俊杰”,打開城門迎接曹軍入城。
值此之際,擺在曹老板面前的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如何處置呂奉先?
如果,單站在曹老板和呂奉先的立場上來看,這根本不算問題。畢竟,曹老板愛才,這是人盡皆知的。在這個世道里,還有比呂奉先更強的將才嗎?呂奉先懼死,這也是有目共睹的,否則,他也不會在此前和義父董卓翻臉先下手為強了。
呂奉先與曹老板相視一笑,像走過場一樣說了一番話:“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最讓老板揪心的,估計就是我呂奉先了。今天我決定歸順于你,從今往后誰再讓你揪心,我呂奉先就先揪他的腦袋。只要給小人一支騎兵,還愁這天下平定不了?
呂布覺得,這番話絕對能讓曹操順理成章地接納自己?;蛟S在這時,呂布已經(jīng)考慮認曹作父,將自己改名為“曹布、曹奉先”了。起初,曹老板根本沒有絲毫憂慮,在他身邊打工的都是別人的員工,“唯才是舉”也是他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
他雖然對呂布卑劣的人品心知肚明,又希望此人能為自己的基業(yè)立下汗馬功勞。在曹老板眼里,諂媚的呂奉先就是一頭被馴化的老虎,只是他有些拿捏不準這頭老虎將來會不會翻臉咬人。但在劉玄德眼里,呂奉先的形象就比較純粹了——將死之人。或許他早該死了,或許劉備還覺得他的死期來臨得有些晚。
三個足以影響漢末歷史發(fā)展的男人在相互觀察著,他們各懷鬼胎,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出路考慮。呂奉先見曹老板一籌莫展,不知他在想些什么。為了增加自己活下來的幾率,呂奉先開始求助于劉大耳:“大耳兄,還記得轅門射戟嗎?你欠我一次?!?/p>
劉玄德行事一向保守低調(diào),尤其如今寄人籬下,在曹老板手下他不敢表現(xiàn)得太出格。如今,呂布的求助,直接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此時的劉備,必須要表明自己的立場。
為什么會上升到立場的高度呢?
因為不論是救呂還是殺呂,都會得罪一方?;钤跐h末的梟雄,都有察言觀色的本事,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已能讓人察覺出自己的政治動向。自己接下來要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曹操揣摩出端倪。
以呂布的情商,根本沒想到向劉備求助,就像將他架在火上烤一樣。原本在場三人中僅呂布一人命懸一線,如今劉備也成了秋后的螞蚱。劉備是個聰明人,他怎會因為救呂奉先一條命而搭上了自己的命呢?與其得罪曹老板,不如得罪一個將死之人。
所以,劉備只說了一句話,給呂奉先判了死刑:“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呂布啊呂布,你的兩位義父,丁原和董卓,如今他們還好嗎?就是這樣一句話,堅定了曹老板殺呂布而后快的決心。其實,以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來審量這件事,你便會發(fā)現(xiàn)劉備的所作所為完全在情理之中。
首先,人不同于低級動物,人是非常記仇的。予別人多大的恩惠,人家也未必記得,但一樁微不足道的小仇隙,沒準人家會記一輩子。更何況,呂布給予劉備的是無盡的痛苦,和一丁點小恩小惠。
呂奉先是如何對待那些恩人的呢?
答案都寫在史料中,劉備亦是一名受害者。劉備用了十年時光,付出了半生精力,這才躋身諸侯的行列,有了屬于自己的地盤。然而,呂奉先一夜之間奪取了徐州,使劉備這么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付之一炬。劉玄德事業(yè)中最艱難的時光,便是呂布所賦予的。直到下邳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劉玄德的處境仍沒有任何好轉(zhuǎn)。其實,早在徐州被打下的那一天,劉備便無時不刻地想要摘呂布的腦袋,只是時機未到罷了。
其次,對未來的一切規(guī)劃,都是建立在現(xiàn)有籌碼的基礎(chǔ)上的。關(guān)于明天,劉備畫了不少大餅,但是他也明白這些大餅都需要基礎(chǔ)。將來呂奉先會如何?他會被劉備設(shè)計除掉曹操嗎?這事劉備壓根都沒想過。他所想到的,就是讓自己的處境更安全。今天的劉備,寄居于曹操的屋檐下,如果他還有機會完成關(guān)于未來的計劃,必須要獲得曹操的信任。
或許,劉、呂二人之間也會上演這一經(jīng)典橋段。呂奉先:“我重要嗎?”劉備:“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其實,人生在世,總逃不出利益這個圈子。見利忘義的呂奉先,居利思義的劉玄德,他們同樣活在利益圈中。天下熙熙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為利而往,今天我們能為了利益勾肩搭背,明天我就能為利益把刀子捅進你的后心窩,這便是亂世。古往今來,多少人批評劉大耳此舉虛偽至極。
但是,孔子有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哪怕是站在圣人的角度來看,劉玄德的做法也沒有任何問題。呂布做夢都沒想到,求生的希望竟被冷面無情的劉大耳打破。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呂布失望到了極限,所以臨死之前的他變得無比憤怒。哪怕是在被勒斷氣之前,他肺里僅存的空氣也都用在了罵街上。不論呂布罵了什么,想來從他嘴里吐出的那些臟字和他英武帥氣的外表都是不搭調(diào)的。
在白門樓這一折中,筆者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與呂布反差最大的陳宮。曹老板竭盡所能地挽留陳公臺,然而,陳公臺卻已對曹老板心灰意冷,只求死在他手里。為了拯救這位昔日老友,曹操甚至不惜當了一把小人——拿陳公臺的父母作要挾。然而,陳宮卻在這時展現(xiàn)了超乎尋常的智商和情商:“我聽說以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就這么一句話甩出來,讓曹操自己看著辦。
表面上看,陳宮選擇了聽之任之。實際上,他心知肚明,曹操不會做選擇,再缺心眼的統(tǒng)治者也明白“孝治仁施”的重要性。畢竟,這個價值觀貫穿了大半個封建王朝,哪怕是曹操這樣的政治家也不敢當著所有人的面與這四個字唱反調(diào)。這起事件中,收獲最大的莫過于曹老板。戰(zhàn)神呂布已死,徐州也成了自己的地盤,張遼等名將也歸入曹軍陣營。相比之下,劉備無疑虧大了。
曹操非但沒有將徐州劃給他,甚至,一語不發(fā)地兼并了小沛。在返回許都的過程中,曹操叫住劉備,說道:“玄德,跟我一塊去許都吧?!碑敃r的劉備,已無任何選擇。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跟隨曹操去許都然后像籠中鳥一樣被軟禁起來。還好,劉備沒有死。相比于被勒死在白門樓上的呂奉先,相比于被砍掉腦袋的陳公臺,劉備仍活著。
因為,只要活著,就有資本期待未知的明天。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
曹操殺呂布時,為何要問劉備的意見,劉備差點背鍋。在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群雄并起的年代,這個年代的三國是到處戰(zhàn)火,無數(shù)的百姓因為這一場場戰(zhàn)役而失去自己的生命,而為了有新兵支持,各地諸侯也是不斷的收納百姓作為自己的補充兵力。而在當時,曹操可以說是最威風的一位諸侯。
在打敗了袁紹之后,曹操便開始圖謀徐州。徐州一番惡戰(zhàn),再加上彼此謀臣的互相較量之后,呂布被殺,而劉備則是成了這位奸臣的俘虜。但是,有些人卻是對于三國中的一個片段有些疑問,那就是為什么曹操打算殺死呂布,卻是先問了一遍劉備,是殺還是不殺,卻跳過了自己的謀臣,莫非曹操真的是把劉備當成了一位大將,想要日后重用嗎?
當時的情形是,呂布在下方跪著,卻是沒有從容赴死,而是不斷地求饒,表示如果放過自己,自己會全力幫助曹操,這樣天下想必都會屈從于曹操手下。其實,如果呂布真的忠心耿耿,再加上曹操的謀略,或許天下還真的早早被安定,但是,呂布這個三姓家奴,真的有可能會全力幫助一位主公嗎?
所有曹操明明心里有了決定,卻是裝出一副可惜的模樣,問起劉備的看法。而劉備如何回答自然是后世皆知了。呂布一臉的渴望,劉備卻是說出了當初呂布侍奉多位主人,最后卻是全部反了出去的事實。曹操也是順其自然的讓手下給這位三國大將結(jié)束了生命。直到呂布死時,還在破口大罵劉備言而無信。
但是,當時的曹操身邊有不少后世聞名的謀臣,為什么非要去問一員降將呢?還是因為之前的原因,曹操是肯定殺呂布的,雖然呂布一時敗于自己手上,但是他手下的勢力依舊是存在,而且呂布雖然只有武力,卻是野心很大,如果自己一時疏忽,說不定呂布前幾位主公的下場就是自己的下場。
而對于曹操這么一位多疑的人,自然是不敢用這樣的人。至于為什么會問劉備,其實是因為當時呂布手下還是有著不少能人,而曹操想要的便是用這些人幫助自己,如果自己就這么殺了呂布,就算他們會一時投降自己,終究還是心懷不滿,到時候難免會有禍害。
這也是為什么曹操要問劉備的原因,不過是為了借刀殺人。而劉備這把刀自然也是心里清楚,所以才會直截了當?shù)慕o出準確的答案,才有機會后來再次崛起。
曹操為什么要追著呂布打,并且要除掉呂布
曹操真的是一個頭上戴著光環(huán)的人物,在多次重大的歷史選擇上都能夠選出最好的一條路。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極力抹黑曹操,在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后,跟陳宮逃到呂伯奢的家里,當曹操誤以為呂伯奢一家要害他的時候,就將呂伯奢一家全部殺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是誤殺,因此就要逃走,走到路上看到去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干脆就殺了呂伯奢,甚至說出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最后衍生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
真實歷史上的曹操,在用人的問題上,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使背后多次被人捅刀,最后也能夠做到不計前嫌。
曹操擔任兗州刺史的時候,推薦魏種擔任?孝廉?,陳宮和呂布發(fā)動兗州叛亂的時候,整個兗州的人都背叛了曹操,當時曹操還對別人說,即使整個兗州的人背叛了我,魏種也不會辜負我,結(jié)果魏種最后選擇了逃往,曹操聽說后很生氣,說魏種除非是逃到天涯海角,否則絕對饒不了他。
后來曹操生擒了魏種,結(jié)果卻說,看在才干的份上,沒有殺了他,反而繼續(xù)讓他當河內(nèi)郡郡長。
在曹操被人辜負的生涯中,陳宮其實是對曹操傷害最大的一個人,當時曹操正在攻打徐州,任命陳宮看家,結(jié)果陳宮秘密迎接呂布發(fā)動兗州叛亂,差點讓曹操走投無路。
所以,其實是陳宮人品不佳,后來陳宮給呂布出謀劃策,呂布的妻子就跟呂布說:?曹操待陳宮,猶如爹娘待懷抱中的幼娃,你待陳宮,超不過曹操,而竟然把全城交給他,托妻寄子孤軍遠出,萬一發(fā)生變化,我豈能再當你的妻子??
呂布聽了之后,覺得挺有道理的,可見,陳宮人品并不怎樣,即使在被曹操擊敗后,還用道德綁架曹操,其實是挺不要臉的一個人。
曹操追著呂布打,其實也是因為兗州叛亂對曹操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呂布這種背后捅刀的行為,實在是讓曹操氣憤得不行。
在兗州事變前,曹操的主要擴張目標是徐州,而兗州事變后大大影響了曹操的發(fā)展進程,將主要目標對準呂布。
打了好幾年,最終將呂布打??!呂布投降之后,對曹操說:?從今日開始,天下已經(jīng)平定!?曹操說:?你根據(jù)什么
呂布說:?閣下所苦惱的,只不過我呂布一人,而今我已心服。如果命我率領(lǐng)騎兵,你率領(lǐng)步兵,天下誰能為敵
其實,呂布是將自己看得太高,前者呂布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后者呂布并非良將,而只是軍閥,收服之后還會反叛,曹操自然不肯留他。
劉備為何沒有替呂布求情,甚至還補上一刀?
曹操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知道呂布其實是留不得的,但是曹操還是把決定呂布的生殺大權(quán)交給了劉備。
當時呂布對劉備說:?玄德,你是座上客,我是階下囚。繩索捆綁得太緊,你為什么不出一言解救
曹操笑說:?據(jù)綁老虎,不得不緊。?命人替呂布松綁,劉備阻止說:?不可,你沒有看見呂布事奉丁原、董卓的結(jié)局
曹操因此故作聽從劉備的意見,要殺呂布,呂布對劉備說:?大耳朵東西(劉備目能視耳),最不能信賴。?
有人解讀這塊的時候說,劉備不讓曹操得呂布,是害怕兩人結(jié)合之后威力無窮,其實是扯淡,呂布這種人壓根就是坑人的貨,正如劉備所說,劉備坑了丁原和董卓,實際上呂布也坑了曹操和劉備。
這種人,如果曹操留著他,必為后患,不但是劉備,就是曹操又豈能不知。
劉備建議曹操殺呂布,實際上我認為是出于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就是,劉備與呂布也有不共戴天之仇,劉備當真是沒打贏過一場仗,完全如喪家之犬,好不容易在徐州把陶謙熬死,搞了一塊地皮,還沒來得及發(fā)展,就被呂布給奪了。
對,你沒有猜錯,呂布在搞完董卓之后,在兗州搞了一把曹操,被曹操打敗后,逃到徐州投奔了劉備,不久就聯(lián)合袁術(shù)搞了劉備,要說呂布勇猛,我是沒看出來,要說呂布搞人的本領(lǐng),絕對是三國第一。
呂布搶了劉備的徐州之后,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呂布據(jù)徐州,劉備客居小沛,兩者相處不久,呂布又和袁術(shù)趕跑了劉備,可以說,呂布把劉備的褲衩子都給坑掉了,如今又機會報復呂布,還會放過他?流亡的劉備遇上前來討伐呂布的曹操,劉備也就順勢依附了曹操。
這就是第二個層面,當時的劉備是依附于曹操的流亡軍閥,雖然呂布說劉備是座上賓,其實處境也沒有太好,給曹操獻這樣一個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的計謀,其實是為了表忠心。
為什么說劉備是人中龍鳳呢?就是劉備前后依附過很多人,但是都是以加盟的形式,獨立建制,并非是成為人的將領(lǐng),曹操自然對劉備也很提防。
當時有人勸說曹操正是除掉劉備的時候,此時不除,必為后患。
這就要說到郭嘉了,郭嘉跟曹操說,劉備的確是一個禍害,但是人家是窮途末路投奔我們而來,如果我們現(xiàn)在把他殺了,天下人就會以為我們?nèi)菁{不了賢才,這樣于我們不利。
于是后來有了青梅煮酒曹操試探劉備的戲碼,可以說劉備在曹操陣營中也是如履薄冰,在殺呂布這件事上,劉備必然要做得合曹操的心意,不然怎么繼續(xù)在曹營混。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曹操在殺呂布時征詢劉備的意見,并不見諸于正史《三國志》,而是出現(xiàn)在小說《三國演義》里面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的場景。
那么,我們就從正史和小說中,分別看看呂布被殺前,曹操和劉備都是什么心態(tài),并有哪些舉動。
建安三年,反復無常的呂布,終于在被曹操圍困在下邳城里。呂布絕非等閑之輩,他“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軍”,是曹操的強勁競爭對手。這次曹操將呂布圍困下邳城三個月,志在必得。呂布長時間被圍,軍中軍心渙散,部將反叛,鬧開了窩里斗。眼見大勢已去,呂布被迫投降,自己走下白門樓,被曹軍綁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
呂布不傻,他知道眼前是決定生死的時刻,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態(tài)來表現(xiàn)自己,以保全性命。這個場景很有畫面感,《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道:“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倩仡櫺略唬骸稳??’”呂布見到曹操如見救星,大喊大叫,乞求活命。曹操征詢身邊劉備的意見。劉備與呂布有奪下邳城之恨,自然不會替呂布說好話。劉備作為有身份的人,想要呂布死,明說又顯得心胸太小,于是就說出了兩個人的名字,讓曹操自己看著辦。他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這兩個人一個是于呂布有恩的老上級,一個是呂布拜的干爹,結(jié)果他們都死在呂布手里。曹操是明白人,當然知道劉備的畫外音,他不想重蹈這二人的覆轍,于是,“操令牽下樓縊死”呂布,梟首示眾。劉備不動聲色的一句話,要了呂布的命,除掉了他和曹操的共同敵人。
《三國志·》中雖然也有相似的記載,但卻沒有曹操詢問劉備這個情節(jié)。呂布與曹操有這樣一段對答,“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步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嬗幸缮?。”?呂布的話讓曹操心動,畢竟呂布還是很有點本事的,天下未平,曹操需要這樣的人才幫助他掃滅群雄。劉備見曹操猶豫起來,有放呂布一條生路的可能。劉備著急了,他唯恐呂布不死,沒等曹操問他,趕忙主動進前對曹操說:“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劉備還是拿丁建陽和董卓這兩人說事,但不是在曹操的詢問之下說的,而是他主動向曹操進言的。在劉備的提醒下,“太祖頷之”,“于是縊殺布?!?/strong>
《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中,對呂布死前的情況也有一個說法。“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zhí)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strong>呂布大概見在場的人中,只與劉備相熟,便向劉備求救。曹操見此情景,并沒有征詢劉備的意見,而是打算饒過呂布??墒?,還沒有等到劉備說話,旁邊有個主簿王必搶前一步先發(fā)言了:“趨進曰:‘布,勍(音情,強大之意)虜也。其眾在外,不可寬也。’”曹操借坡下驢,送出人情給呂布,他對呂布說,你看這事鬧的,我本來打算放了你,可是主簿王必就是不聽,你說我怎么辦?只好殺了你。你不要怨我,多多理解吧·。于是,呂布被活活勒死了。
從上面上說法來看,呂布之死,均不是曹操直接下令殺死的,都是在劉備和王必的勸說下,才下決心殺了呂布。在此之前,曹操不但不想殺呂布,或者說殺呂布的決心不是那么堅決,甚至還要留呂布一命。不是曹操對呂布印象有多好,實在是不想失去了這員大將。曹操是愛才的,呂布哪怕人品稍微好那么一點點,曹操都不會殺他。呂布的人品太差了,完全當?shù)闷稹叭嗽钡姆Q號。這就叫“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拋開后兩種說法不談,看看手握生殺大權(quán)的曹操,在殺呂布時,為什么要詢問劉備的意見?稍加分析,大體上有這樣幾種可能,這幾種可能或許兼而有之,或許是其中的某一種起了主導作用。至于具體是哪一種,只有曹操知道,后人只能進行揣測了。
第一種可能是曹操不想背上殺呂布的名聲。曹操可以殺陳宮、殺高順,然而殺呂布他就要掂量掂量了。布雖然該死,但畢竟是一方諸侯,在全國范圍內(nèi)有相當?shù)闹群鸵欢ǖ挠绊懥?,手下又有許多部將。呂布一死,這些人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從而對曹操產(chǎn)生敵意乃至反抗,無謂增加了許多潛在的敵人。精明的曹操想必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婊子要當,牌坊還要立。呂布要殺,但必須要嫁禍于人,把這個黑鍋甩給劉備和王必。從這點上看,曹操的政治手腕實在是相當高超。
第二種可能是試探劉備對呂布的態(tài)度。畢竟劉備與呂布曾經(jīng)是同盟軍,雖然呂布忘恩負義做事不地道,對劉備背后下黑手,占了劉備的下邳城,把劉備趕到小沛。但是他也曾在劉備狼狽的時候轅門射戟,為劉備解過圍。曹操是多疑的,正是在劉備和呂布之間有這些交集,他不能不關(guān)心劉備對呂布的態(tài)度。如果劉備對呂布表現(xiàn)出同情,那么曹操就一定會對劉備多加防范,劉備的日子會更不好過。劉備為了擺脫瓜田李下的嫌疑,當然不會替呂布求情。
第三種可能是以此來表示他的禮賢下士·。呂布出兵攻打駐扎小沛的劉備,劉備無法抵擋,無奈之下逃奔曹營。曹操收留了劉備。這時曹操與劉備成為主客關(guān)系·,主人就是家長,曹操就是這個家里的大家長,家里的事情他完全可以拍板決定。但在拍板之前征求一下客人的意見,即使僅僅是象征性地走個過場,客人心里也會很舒服。曹操此舉會對天下英才產(chǎn)生強大的向心力,他們會想,落魄如劉備,在曹操那里都會如此受到尊重,看來曹操愛才,名不虛傳。此事傳揚出去,天下不知會有多少英雄豪杰趨之若鶩地投奔曹操,這正是曹操想要的效果。
綜上所述,曹操在殺呂布的時候,詢問劉備的意見,一味甩鍋,擺脫他與殺呂布的干系;二為試探劉備的態(tài)度;三為顯示他的禮賢下士。通過這件事情,完全可以看出曹操處事的圓活和政治上的成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