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中,不少的女將軍在熒幕里指揮千軍萬馬,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一位女子能成為萬軍將領(lǐng),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中華五千年文明,女將軍屈指可數(shù),明朝的秦良玉是最耀眼的明星,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今天就來跟您講一講,巾幗英雄秦良玉的事。
秦良玉是四川人,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后人,世襲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領(lǐng)夫職。秦良玉自小學習武藝,因為秦家的祖訓就是“持干戈以衛(wèi)社稷”,雖然是女子,但是秦良玉有著男性一般的身高,在與男生比武時,秦良玉總是笑到最后的人。秦家人覺得秦良玉比他的兄弟們更有天賦,所以大力培養(yǎng)她,不管是兵法還是謀劃,秦良玉都打下了夯實的基礎(chǔ)。
萬歷四十八年,努爾哈赤帶領(lǐng)軍隊攻打遼東,明軍經(jīng)歷了慘烈的薩爾滸之戰(zhàn),兵敗如山倒,沈陽不久也被攻破,明朝已經(jīng)無人可用。明朝緊派秦良玉率四川的精兵投入到戰(zhàn)爭之中,秦良玉派其兄長秦邦平和弟弟秦民屏,率領(lǐng)三千精兵先行趕赴遼東。等到他們趕到渾河,沈陽已經(jīng)淪陷,他們和努爾哈赤的六萬精兵遭遇,抱著必死的決心與其斗爭,最后全部殉國,悲壯!這場慘烈的戰(zhàn)爭不僅沒得到北方軍隊的佩服,他們竟然嘲笑這些壯士“蠻夷軍”,剛剛經(jīng)歷喪親之痛的秦良玉心上被自己人插了一刀。
但是秦良玉并沒有與這些人計較,她率領(lǐng)軍隊,一次次地防守住努爾哈赤的進攻,并且平定多地的叛亂,她得到了很多的榮譽與贊揚。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此時已是“后金”政權(quán)的滿清八旗,繞過明朝重兵把守的遼東防線,經(jīng)河北入寇北京地區(qū),秦良玉再次請纓,通過與遼東軍隊的配合,他們贏得了勝利。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王朝滅亡,崇禎皇帝煤山上吊,結(jié)束了苦命的一生。
此時的秦良玉已經(jīng)年老體衰,只能在家悲憤地哭泣。南明隆武政權(quán)在1646年封秦良玉為“忠貞侯”,她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因戰(zhàn)功封侯的女將軍。1648年,這位女將軍結(jié)束了自己一生,值得一提的是,清軍攻占四川時,曾給她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
時間回到明末,此時的秦良玉已步入中年。 照理說,人道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女子,生活重心應該全部在家庭生活上。 可秦良玉不行,原因很簡單,她的老公死了。 她的老公叫馬千乘,是石柱縣土司。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被太監(jiān)邱乘云誣告,下獄。 還沒等到出獄,就病死了。 老公的死對她打擊非常大,因為馬千乘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她的人。 給老公送葬的時候,她幾乎喪失了一切生活的動力,整日以淚洗面,她無法接受老公病死的事實。 因為就在不久之前,老公還威風凜凜的騎在戰(zhàn)馬上,親率三千白桿兵遠征播州。 秦良玉從小喜愛兵法,也愛舞刀弄棍,她向老公撒嬌,這次出征能不能帶她一起。 馬千乘幾乎從來沒有拒絕過自己的妻子,這次也一樣。 但他也不放心妻子臨陣殺敵,所以讓妻子率五百名精兵運糧跟在后面。 這年是萬歷二十七年(1599),大明軍隊分八路南征滅賊,夫妻合力的馬千乘神勇無比,在南川一路率先進攻,連破七寨。 最終賊兵被剿滅后,馬千乘立下了第一戰(zhàn)功。 上報朝廷時,馬千乘要給妻子報功,秦良玉拒絕了,她把戰(zhàn)功都給了老公。 她知道,那些俗世榮耀在他們夫妻感情面前,一文不值。 她無數(shù)次的幻想過,要陪著老公征戰(zhàn)一生,和老公一起實現(xiàn)盡忠大明的理想。 可是大明仍風雨飄搖,內(nèi)憂外患,馬千乘卻不能再一次跨上戰(zhàn)馬,為國出征了。 老公的葬禮結(jié)束后,現(xiàn)實的麻煩接踵而至,沒給秦良玉留有絲毫的時間,讓她去悲傷 由于老公的土司職位是世襲制,而自己的兒子年紀太小,所以叔伯兄弟開始撕破臉皮要求上位。 同樣的事情在幾年前也發(fā)生過。 那是萬歷二十二年,石柱土司死后,為爭奪土司之位,馬氏家族開始內(nèi)斗,最終土司的妻子覃氏在內(nèi)斗中被殺。 望著身邊一雙雙虎視眈眈貪求榮華富貴的目光,秦良玉憤怒了,天底下,能接手她老公事業(yè)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誰能繼續(xù)實現(xiàn)她老公的理想? 秦良玉明白,只有她自己接手土司之位,才能繼續(xù)實現(xiàn)馬千乘為國盡忠的理想。 因為這個理想,是他們夫妻共有的。 不久,化悲痛為力量的秦良玉一掃憂容,正式代替年幼的馬祥麟,面容堅毅的接過了老公的戎裝。 從此,搖搖欲墜的大明,多了一位赤膽忠心的女將軍。 天啟三年,秦良玉率軍援助遼東,破圍。 崇楨三年,率軍北上攻擊清兵,解京城之圍,得崇楨皇帝在平臺召見,連坐詩四首相贈。 《崇禎帝御制詩四首》 其一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里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 蜀錦征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其三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返鄉(xiāng)后不久,率軍奔赴重慶,平定叛亂。 崇禎七年,率軍奔赴夔州,擊退賊兵。 然而,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大明王朝終究還是難逃覆滅的命運, 四川全部失陷以后,秦良玉已垂垂老矣。 但是她為國盡忠的理想,仍然炙熱如火,至死方休。 她固守家鄉(xiāng),慷慨激昂地對部下說:「 ”我的家人都為國事而死,我作為一個孱弱的婦道人家,蒙受國恩達二十年之久,現(xiàn)在不幸到了這個地步,怎么敢拿所剩不多的年月來投靠賊寇呢?” 她立下軍令:有跟隨賊兵走的(招降),堅決殺而不赦! 接著分兵把守四處邊界。 賊兵在四川到處招納土司,卻沒有人敢到石柱來。 75歲那年,秦良玉壽終正寢,至死守衛(wèi)大明國土。 死后,作為唯一一位女將軍被載入正史。 那些從未放棄過理想, 也從未向生活妥協(xié)過的身影, 無論時光流轉(zhuǎn)了多久, 無論歷史的灰塵埋沒的多深, 那些傳說, 每每被人提起, 仍然像萬古長夜里的一束光明,睹之讓人感慨動容。
長 久以來,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如花木蘭、平陽公主、樊梨花、楊門女將、梁紅玉等。但這些人要么是民歌或演義中的人物,要么就是其身份并非 正式的將軍。數(shù)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被明朝崇禎皇帝詩贊“鴛鴦袖時握兵符”的女將軍秦良玉。
明神宗萬歷元年,苗族女子?秦良玉?出生在四川忠州城西樂天鎮(zhèn)郊的鳴玉溪邊,父親秦葵詩書持家,育有三男一女,良玉居于第三,上有哥哥秦邦屏、秦邦翰,下有弟弟秦民屏。父親教秦良玉詩書字畫之余,也不忘苗家傳統(tǒng),從小訓練她舞槍弄棒、騎馬射箭。
秦良玉(1574~1648年) ,漢族,字貞素。明代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秦良玉是明朝末期戰(zhàn)功卓著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 秦良玉一生戎馬40余年,足跡遍及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曾率“白桿兵”參加平播、援遼、平奢、勤王、抗清、討逆(張獻忠)諸役。北京有個地方叫“四川營”,就是其領(lǐng)兵勤王時候駐軍的地方。秦良玉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zhèn)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謚曰“忠 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