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王朝的延續(xù)體現為皇位的傳承,而權力轉移的過程總是伴隨著勾心斗角,刀光劍影。并非人性太過貪婪,而是封建社會的“人治”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高度集中的權力奇點,將其囊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國封建社會中,按照封建宗法制原則,皇位、爵位等等的傳承遵循實行相對公開的嫡長子繼承制,即所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嫡長子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兒子,嫡庶之間——甚至同母諸子間——往往會產生奪位之爭。慘烈如隋文帝者,他五個兒子皆是一母所出,最后也是無法避免互相殘殺的局面。
清代由于受滿洲舊俗影響,對于所謂“嫡庶”觀念和傳統(tǒng)的皇位繼承制度不甚了了,清朝(含后金)歷史上,前三代皇帝生前均未明確指定太子,立愛立少之舉更是常見。
康熙皇帝希望仿效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于康熙十四年(1675)下詔立嫡長子胤礽為皇太子??滴跻怀返i兩立兩廢。最后老皇帝心灰意冷,終其殘生不言立儲,社會上仍傳言因為“皇長孫(弘皙)頗賢”,皇上可能三立太子。
康熙長壽而多子,過早地公開冊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和太子、太子和諸皇子間的矛盾紛爭,矛盾甚至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號為所謂“九龍奪嫡”,使皇權受到了威脅,政局也因此動蕩不寧。
康熙五十一年(1712)第二次廢胤礽太子位后,皇帝再未公開建儲。這直接導致后來雍正的即位充滿疑云。
無論歷史真相如何,雍正帝到底成了康熙一朝激烈的皇位爭奪戰(zhàn)中最后的勝利者。然而,這場同室操戈的爭奪戰(zhàn),給新皇帝留下的教訓是深刻的。因此,雍正帝斷然廢棄了公開建儲制,實行秘密建儲。
漢文化深受儒學影響,對“身份等級”的理念情有獨鐘,對“長幼尊卑”劃分得十分清楚。因此,皇位更替時,“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作用,這樣,皇位傳承時斗爭的激烈程度略有緩解。
到了清代,從太祖努爾哈赤道康熙,一百多余年間,攻城略地,平藩戮亂,設署建制,勵農經商,無論軍機政務多么繁忙,越演越烈的皇權斗爭卻始終如影隨形。
無論是皇太極、還是順治,登位之出都引起了不小的混亂,而秘密立儲制度的創(chuàng)設就是為了解決皇權斗爭。
說起秘密立儲制度,似乎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是,如果提起正大光明匾后的密匣,似乎更為聞名。秘密立儲制度由雍正皇帝首創(chuàng),并為后世沿用。雍正在繼位以前,就親身經歷了奪權斗爭的洗禮,對諸位皇子之間險惡的政治斗爭深有感觸。
繼位以后,雍正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創(chuàng)設了此制度。《雍正起居注》中記載了雍正于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在乾清宮西暖閣向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文務大臣、九卿頒布的諭旨:“我圣祖皇帝……命朕纘承統(tǒng)緒,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倉卒之間一言而定大計。
圣祖之精神力量,默運于事先,貫注于事后,神圣睿哲高乎千古帝王之上,自主能持,若朕則豈能及此也……今朕諸子尚幼,建儲一事必須詳慎,此時安可舉行。然圣祖即將大事托付于朕,朕身為宗社之主,不得不預為之計。
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于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后……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虿財凳暌辔纯啥?,爾諸王大臣等當各竭忠悃輔弼朕躬……(諸臣表示無異議后)留總理事務王大臣將密封錦匣收藏于正大光明匾額后……”
這份圣諭表示了,從此不再公開冊立皇太子,而是將皇太子的秘密諭旨一式兩份,一份由王大臣見證藏于匣內,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一份放在皇帝身邊。
等到皇帝駕崩以后,由御前大臣共同取下密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后當眾宣布皇位的繼承人,承繼大統(tǒng)。
其實,秘密立儲的形式以前就曾出現過,根據《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波斯傳》記載:“其王初嗣位,便密選子才堪承統(tǒng)者,書其名字,封而藏之。
王死后,大臣與王之群子發(fā)封而視之,奉所書名者為主焉?!笨梢姡谇宕郧?,就曾有人采取過這種方式選擇儲君。
由于秘密立儲不會過早地宣布皇位繼承人,也不是遵循“立嫡立長”的繼承制度,所以,只有是有心帝位的皇子,從理論上說都有機會。于是,皇子們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力求博得父皇的歡心。
同時,在沒有確立明確的競爭目標的情況下,不會形成龐大政治集團的結黨行為。秘密立儲的方法雖然不能徹底消除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政治斗爭,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開皇儲后的眾皇子展開的血腥斗爭。
以及儲權對皇權的威脅,削弱了帝位之爭的激烈程度,使得皇權平穩(wěn)過渡,也是以后的皇權斗爭少了暴戾和殘酷,多了一些幽默和算計,總體來講溫和了許多。
自雍正確立秘密立儲制度之后,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均按照這一制度繼承皇位。但是,到了咸豐末期,由于咸豐只有一個兒子,所以使秘密立儲沒實際意義了。
而同治、光緒兩帝沒有子嗣,宣統(tǒng)還沒來得及親政,清王朝就徹底覆亡了,使得秘密立儲制度自然廢止。
寫的是“正大光明”,為康熙親筆書寫,后雍正規(guī)定將下一代皇帝人選名單藏于“正大光明”牌匾后。太和殿上寫的是“猷綏極建”。
現在是不允許進入故宮拍電視劇的,電視劇中的宮殿場景都是在影視城拍的,所以不可信以為真。
不算秘密。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于乾清宮西暖閣召見王公大臣時宣布:“今朕諸子尚幼,建儲一事,必須詳加審慎,此事雖不可舉行,然不得不預為之計。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于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后,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雍正帝命諸王大臣共議這種做法,諸王大臣均無異議。雍正帝遂命諸臣退下,只留總理事務王大臣當面將密封的錦匣收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后來,雍正帝又另書密封一匣,“常以隨身”。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四子寶親王弘歷成為清代第一個以秘密建儲制繼位的皇帝,是為乾隆皇帝。乾隆帝在對歷朝歷代的建儲法詳加比較剖析后,認定秘密建儲“實為美善”,進一步將秘密建儲確定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儲家法”。乾隆以后,自嘉慶到咸豐,都是按秘密建儲制繼承皇位的。秘密建儲與公開建儲相比較,避免了皇子之間為奪取皇位而發(fā)生的殘酷爭斗,對穩(wěn)定政局具有一定作用。
康熙雖然被稱為?千古帝王?,是個非常有文治武功的皇帝,但是他決定不是一個好父親??滴踝铀猛?,共有35個兒子,但是他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方面猶豫不決。
康熙大婚皇后是首輔之臣索尼的孫女赫舍里,赫舍里年輕漂亮,知書達理,康熙非常喜歡她??墒鞘屡c愿違,在皇后生下皇子的時候就撒手而去,死的時候年近21歲,多么風采的年華??滴蹙桶褜屎蟮膼奂藿拥搅撕丈崂锼暮⒆由砩?,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太子胤礽。
我們在說說這個胤礽,還真不靠譜,很不爭氣,經常給自己惹麻煩,康熙看不下去了,就把他給廢掉了。但是康熙一方面害怕其他的兒子也想爭奪皇位,造成兄弟相殘,另一方面康熙實在是愛赫舍里皇后太深,等了一段時間后,又恢復了胤礽太子的地位。
可是這個胤礽還真不是個省錢的主,既然被廢了一次了,就應該吸收教訓,乖乖的等老爺子康熙歸天之后,自己就當皇帝就成了,可是他還不老實。康熙恨鐵不成鋼,只有忍痛割愛,把胤礽再次給擼了下來打入冷宮再不啟用。胤礽側底失勢,然其他的皇子都看到了一絲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各自占位,就形成了以雍正為首的?四爺黨?,和以八王為首的?八爺黨?。兩黨斗的你死我活。
四爺雍正在這次奪嫡之戰(zhàn)中笑到最后??滴跛篮螅赫^承皇位。因為康熙死的時候并沒有留有遺詔,說傳位給那位皇子,所以雍正這個皇位就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但是雍正就把這個事情記在來心中,為了防止兒子們?yōu)榱藸帄Z皇位而產生的兄弟相殘事件發(fā)生,在雍正確定繼承人之后,就把有關繼承人的詔書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后。
雍正死之后,后繼之君的乾隆、嘉慶(乾隆禪讓給他)、道光、咸豐四個皇帝都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皇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35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