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視為中國古代教育的開創(chuàng)者、奠基者,也是中國教師的鼻祖,成語“至圣先師”舊時特指孔子?!抖Y記·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學(xué)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鼻蹇滴跄觊g,康熙皇帝還專門為孔子制“至圣先師”石碑一通,以示對孔子教育功業(yè)的尊崇。如今,以孔子命名的漢語學(xué)院已達(dá)數(shù)百所且遍及世界各地,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都將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jié)。那么,被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圣人有老師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出自《論語·述而》中的話很多人耳熟能詳。在孔子看來,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或不善都可以為“師”——既可以“擇其善者而從之”,亦可以“其不善者而改之”。不過,這里的“師”字其實是廣義上的,如果從史籍記載來看,春秋時期魯國神童項橐和春秋時期郯國國君郯子、精于樂理的卿大夫萇弘、著名樂官師襄、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等,才是真正被視為孔子老師的人。
7歲的老師項橐
見于《三字經(jīng)》《戰(zhàn)國策》等史籍。
將項橐視為孔子的老師,至少有兩部史籍為證。一是《三字經(jīng)》中的“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xué)”。另一個是《戰(zhàn)國策·秦策五》中記載的“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項橐是何許人?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怎么能讓圣人孔子拜他為師?
《三字經(jīng)》是中國古代一部童蒙讀物,其作者據(jù)傳是宋朝人王應(yīng)麟。千百年來,《三字經(jīng)》與《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作為古代啟蒙教育的必讀之書可謂家喻戶曉。《三字經(jīng)》中提到的項橐是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省日照市)人,在《汝南項氏宗譜》中可以查到他的大名:項橐,字仲廉,魯人……世居曲阜縣奄宅里魯城洙泗澤。
項橐天資聰穎,機智過人。兩歲時,他見夏天下雨時經(jīng)常電閃雷鳴,就問父親:“為什么天上會打閃和打雷呢?”項橐父親答道:“是天帝在為民間除害,他叫雷公和閃娘來捉地上的妖怪和壞人的。”項橐馬上反問:“妖怪和壞人只是夏天有嗎?為什么冬天不打雷呀?”父親被問得無言以對。不過,孔子之所以拜項橐為師,是緣于項橐7歲那年曾“三難仲尼”。因為孔子是圣人,作為“孔子師”的項橐也被后世尊為“圣公”。
相傳,一次孔子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jì)障城的時候,被路中間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堵住了去路,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讓車呢?碰到你們怎么辦?”其他孩子紛紛躲到路旁,只有項橐立于路中不動。項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項橐說:“筑于足下?!笨鬃酉萝囉^看,果然看見路中間擺著一些石子、瓦片。孔子問:“石子于路何也?”項橐答:“筑城耳?!笨鬃佑謫枺骸俺侵斡??”項橐曰:“以假亂真,戲耳?!笨鬃釉唬骸凹热粦蛑?,車至何不躲也?”項橐曰:“城高門關(guān),焉能過乎?”孔子說:“我過又待如何?”項橐答曰:“城躲車馬,車馬躲城?”孔子見辯不過這個小孩,只好無奈地謂徒子曰:“繞城而走。”
車子繞過項橐的“城池”后,孔子越想越覺“擋道”的這個孩子非同尋常。于是又下車返身走到“城”下,望著叉著個腰,仍立在“城”內(nèi)的項橐,笑問:“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齡?”項橐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p>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我想請教您三個問題?!表楅乙娍鬃有χc頭,遂脫口問:“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搖了搖頭。項橐得意道:“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兩根眉毛?!?/p>
項橐又問:“請教什么水沒有魚?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樹沒有葉?什么花沒有枝?”沒等項橐問完,孔子就禁不住說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哪里有花呢?”項橐聽后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比缓?,他又接著問:“什么山?jīng)]有石頭?什么車沒有輪子?什么牛沒有牛犢?什么馬沒有馬駒?什么男人沒有妻子?什么女人沒有丈夫?”孔子又搖頭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表楅乙荒樧院赖溃骸巴辽綗o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項橐說罷,又接著問孔子:“鵝和鴨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鴻雁和仙鶴為什么善于鳴叫?松柏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道:“鵝和鴨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腳是方的;鴻雁和仙鶴善于鳴叫,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松柏冬夏常青,是因為它們的樹心堅實?!薄安粚?!”項橐大聲說:“龜鱉能浮在水面上,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腳方嗎?青蛙善于鳴叫,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脖子長嗎?竹子冬夏常青,難道是因為它們的莖心堅實嗎?”這時,恰巧有群鵝在池塘哇哇叫著戲水,項橐就又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什么這樣大?”孔子說:“因為它的脖子長。”項橐說:“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聲也不小啊!”
項橐一連串的發(fā)問令孔子不由得連連慨嘆“后生可畏,我當(dāng)拜你為師!”
共2頁:12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2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管仲曾是出名窩囊廢打工被炒三次魷魚
下一篇: 老照片:西方人眼中的孔夫子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