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世民治貪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李世民究竟是怎樣用六個字,將貪官治理的欲哭無淚、跪地求饒。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都被后世稱頌,他的諫臣魏征更是讓他清明的名聲更加響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就是李世民朝代流傳下來的名言。唐太宗時期的凌煙閣更是展示了當時二十四位功臣,讓后世記住了李世民時期的這些名臣。
然而從古至今,出現(xiàn)的貪官真的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就算是在繁華的唐朝盛世,也還是會有貪官出現(xiàn)的。雖然貪官無法避免,但是可以懲治。說到這個懲治辦法,唐太宗可以說是想出了許多奇特的辦法,讓那些貪官們欲哭無淚、跪地求饒,最后也都變成清官了。那么究竟是什么辦法呢?
我們都知道,唐朝人是好酒之人,唐朝皇帝李世民也不例外。早年他領兵打仗,早就和戰(zhàn)士們打成一片,因此對于酒桌上面的文化也早就深諳于心,一旦說錯話或者遲到什么的,可能就會被慫恿著"罰一杯",雖然我們現(xiàn)在看來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但是在古代卻不這么說,而是偷換概念稱為"獎一杯",這樣不就更容易引導這人喝酒嗎?雖然名詞不一樣,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喝光了這杯酒。
李世民就是從喝酒中得到了啟發(fā),想出了"貪多少獎多少"的辦法。這個辦法是怎么執(zhí)行的呢?
大臣長孫順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李世民聽說了長孫順德貪了別人的二十匹絹綢,就在金鑾殿上直接公布了這件事,眾大臣聽說了,都等著看長孫順德如何被處罰??墒翘铺诶钍烂駞s說,長孫大人收了絹綢,肯定是因為家里急需,作為他的上司,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責任,所以決定獎勵長孫順德二十匹絹綢。但是接來下的事情卻發(fā)生了極大的反轉,李世民突然讓他將這20匹綢緞自己背回去。
可是皇命難違,于是長孫順德只好將賞賜的綢緞背在身上,于是重重的綢緞就背在他的身上,路過的大臣們于是都在竊竊私語。于是長孫順德也是羞愧難當,真是恨不得找個洞鉆進去。于是就通過這件事之后,所有的貪官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會以同樣的方法對待他,就是不但不會懲罰你還會獎勵你,但是必須是自己背著回去。幾次之后,就很少再有官員敢去貪污受賄了。
李世民其實就想用這種方法讓犯事者羞愧,也難怪雖然是獎勵,犯事者也表示:苦不堪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關羽曾向劉封求援,劉封為什么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