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宄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滿族人受蒙、藏文化的影響,對佛教懷揣著一種極為特殊的信仰之情。老佛爺一般是清朝帝王的尊稱,滿族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zhuǎn)音,意思是佛爺、吉祥的意思。后來,凡是家族勢力顯赫的,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大清建國后,將滿柱漢譯成佛爺,并作為皇帝的尊稱。
也就是說,在清朝“佛爺”其實是清朝歷代皇帝的特稱。
康熙晚年,民間紛紛以“佛爺”來稱呼康熙皇帝,乾隆禪位之后也被文武百官尊為“老佛爺”。值得一提的,“老佛爺”這三個字在大清朝是“九五至尊”的象征,居然被用在了慈禧太后身上,成為了一種赤裸裸的諷刺。
那么一個皇帝特稱是如何成為皇太后的稱呼的呢?
關于這個問題,《清朝野史大觀》有過解釋,稱其乃是源于一張照片。
“孝欽后政暇,曾作觀音妝,以內(nèi)監(jiān)李蓮英為善財,李姊為龍女,用西法照一極大相,懸于寢殿。宮中均呼以老佛爺”
從這段記載來看,慈禧太后有一次閑得無聊,便曾將自己打扮成了觀音菩薩的模樣,只見慈禧頭戴毗盧帽,身穿滿袍,或坐或立。坐的時候,左手放在膝蓋上,右手拿一串念珠。立的時候,左手執(zhí)一凈水瓶,右手執(zhí)一柳條枝,就好像觀音菩薩下凡人間一樣。
并以太監(jiān)李蓮英扮作善財童子,以李姊扮作龍女,然后照了一張相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從此以后,宮里人為了討老佛爺喜歡,此后便以“老佛爺”來稱呼慈禧,久而久之便也就這么叫開了。
不過,《清朝野史大觀》畢竟只是野史資料,是通過搜集整理野史筆記而編撰成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
還有一種說法是來自于其慈禧最信任的李蓮英。
有一年華北地區(qū)大旱,慈禧看到這種情況,整日在求雨,黎民百姓們也用各種方式求雨,在慈禧求雨的第三天,天空果然下起了大雨,李蓮英非常的興奮,趕緊拍馬屁,說慈禧好比老佛爺一樣,求雨三天便來雨,真的是了不得。
關于這個稱呼慈禧也很受用,李蓮英叫的多了,周圍的人聽到也都這么叫,所以說慈禧老佛爺這個稱呼不是她自己起的,而是李蓮英為了拍馬屁給她起的。
不過相比于這個版本,后來的佛像一說顯得更加具有陰謀味道:
話說光緒初年,同治皇帝英年早夭,給慈禧太后的打擊非常大,光緒皇帝登基時,她剛年滿40歲,皇帝年幼,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將天下權柄再次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但慈禧的越權之舉遭到了親王宗室的極力反對,一時之間讓她有些手足無措。未能達到目的慈禧太后整日悶悶不樂,郁郁寡歡。
慈禧太后跟前最為得寵的太監(jiān)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極盡阿諛奉承之能勢,但始終無法消去慈禧太后眉頭間的愁云。眼瞧著慈禧太后的氣色一天不如一天,”李蓮英靈機一動,突然想出了一個十分絕妙的法子討慈禧開心。
李蓮英利用職權,命人在萬壽寺打造了一尊流光金佛。金佛鑄成之后,李蓮英向慈禧謊報祥瑞,哄騙慈禧說萬壽寺天降兩尊金佛。慈禧太后本就是禮佛之人,沒事的時候經(jīng)常在閑暇之余參禪拜佛,而且慈禧太后高興的時候還喜歡把自己扮成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于是乎獵奇心切的慈禧太后,便即刻擺駕出宮,乘皇船、渡長河,直奔萬壽寺。
慈禧趕到萬壽寺之后,尋來尋去,只瞧見一尊普通的流光金佛,慈禧的心中暗暗起疑:“難道是我老婆子眼睛花了?怎么只見到一尊金佛,哪里來的雙佛降世?”
李蓮英見慈禧面露兇光,顯然是要殺人的前兆,李蓮英身旁的一眾的小太監(jiān)們各各都慌了神,只見李蓮英不緊不慢的對著慈禧太后說道:“太后不妨繞到金佛身后看一看?!?/p>
慈禧慢慢的踱這步子,走向金佛身后,想瞧一瞧李蓮英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慈禧太后定睛一看,原來金佛的身后還立著一尊菩薩,這尊菩薩的眉眼相貌儼然和慈禧太后一模一樣。
萬壽寺的主持方丈雙手合十,向慈禧太后深深一拜,一字一頓的說道:“恭迎老佛爺圣駕?!?/p>
李蓮英隨即率領一眾文武百官向慈禧跪伏高呼道:“恭迎老佛爺圣駕!”
慈禧太后能成為清朝后期的實力統(tǒng)治者,說明她是何等聰明之人,她肯定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慈禧太后深知“老佛爺”這三個字的含義,心中不禁樂開了花,但臉上卻故作鎮(zhèn)定,不緊不慢的問道:“你們恭迎的是哪位老佛爺啊?”
李蓮英點頭哈腰的回答道:“如今先皇早逝,幼主無知,太后圣聰明理、善佑大清,此乃我朝之恩福。今日天賜菩薩祥瑞降世,乃是大吉之昭,臣民們趁此福景,懇請?zhí)罄戏馉敶购熉犝?,拯救蒼生社稷于水火之中!”
這一番溜須拍馬之謬論說進了慈禧太后的心坎里,拍的慈禧太后心花怒放。同時李蓮英一席話說完,群臣跪拜,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朝廷內(nèi)外,一時間反對慈禧垂簾聽政的聲音消失了。就這樣,慈禧再一次垂簾聽政,掌管著大清的生死大權。說是太監(jiān)李蓮英自己的個人行為,我倒是覺得是慈禧暗中授意之計,面對朝中大臣們極力反對,為了再一次掌握大清政權,只好出此下策。
但不管怎樣,從此“老佛爺”便成為了慈禧太后的專用稱謂,隨之而來的還有大清王朝日漸傾頹的江山。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時期中國的世紀統(tǒng)治者,雖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因為她的特殊地位,人們對她的稱呼也不同,慈禧最廣為人知的稱呼是老佛爺,那這個稱呼是怎么來的呢?
關于這個稱呼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1是因為滿族的祖先部落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zhuǎn)音,意為“佛爺”、“吉祥”。后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后,將“滿柱”漢譯為“老佛爺”,并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也就是說老佛爺是清朝皇帝的稱呼,慈禧雖然名義上不是皇帝但有皇帝的權利,為了宣示自己是皇帝一樣至高無上,所以才讓人叫她老佛爺。
2據(jù)說是光緒即位后,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jiān)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命人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像,建成之后,李蓮英立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zhí)篑{臨前往觀看?!?/p>
慈禧聽后感到好奇,就起駕出宮直奔萬壽山大雄寶殿而來。一進殿,見供奉的是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哪來的雙佛顯光?其他人一聽立馬跪下來因為欺騙慈禧可是殺頭之罪。唯獨李蓮英不慌不忙地說道太后息怒,請您后殿御覽?!?/p>
慈禧太后就轉(zhuǎn)到三世佛后,看到一尊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這寺廟的方丈和住持,還有不少王公大臣也在。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shù)?。”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慈禧聽后非常高興,于是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后老佛爺”。
前段時間看完關于慈禧太后的電視劇《蒼穹之下》,里面講述了慈禧如何干預朝政并逐漸的掌握實權,一個女人家家的在封建傳統(tǒng)的時代能到高居權勢之上相當?shù)膮柡α?。在劇中總是聽到下人稱之為“老佛爺”,為什么那時候?qū)m里的人都叫她為老佛爺。而不是太后?現(xiàn)在來看看起因。
慈禧非常喜歡人們稱她“老佛爺”,“老佛爺”似乎就成了她的專稱,其實,從歷史上看,“老佛爺”原是有清一代用來指稱開國皇帝的。
滿人文康所著《兒女英雄傳》,開卷第一回就說到正黃旗漢軍一個安二老爺,“他的祖上,也曾跟著太汗老佛爺征過高麗,平過察哈爾”,這“老佛爺”指的便是開國的太宗皇帝皇太極(據(jù)說后來也有稱康熙、雍正、乾隆等為“康熙老佛爺”、“雍正老佛爺”和“乾隆老佛爺”的),所以,老佛爺這個稱呼,并非始于慈禧,原來也不是慈禧的專稱,而是用于指稱開國皇帝的,而開國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別稱呼,又可能與其“滿洲”的族名有關。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薩的緣故,就以佛號為其特稱而稱“佛爺”或“老佛爺”的,清宮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確實不少,譬如順治皇帝福臨,就是特別癡迷的一個,他曾自號“癡道人”,說什么“朕想前身的確是僧”的話,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在帝王家”的《順治皇帝悟道偈》盛傳,乃至死后民間還有五臺山出家的說法流傳,之后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誠地信佛崇佛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