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歷史有了記述以來,就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除了由史官記述的官修正史以外
,在廣大的民間還存在著花樣繁多的野史。按理說正史的編撰資料詳實
,又有記述經(jīng)驗豐富的史官寫成,理應可信度比較高;野史多由民間口耳相傳,是遠離廟堂的素人為滿足自己八卦的需要杜撰而成,卻有著高于正史的知名度這種現(xiàn)象不論中國還是外國,都相當?shù)钠毡椤?/p>
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想了解一段自己感興趣的往事
,首先會在心里有一個期望,這種期望往往處于人們心中簡單的善惡、對錯、忠奸的對比,加之以浩瀚入波濤般的形容詞和情感宣泄,更能提起自己的興趣和對往事真相的探索。同時隨著現(xiàn)代媒體的興起,影視劇題材也更傾向于選擇野史為藍本,這無非加深了野史的生存空間。但是
,如果細細推敲、反復閱讀,很容易看出野史傳說中對于事情形容的紕漏,被夸大和篡改的點都能被找出來,雖然這個過程容易讓人沮喪,但是只有這樣,得到了真相也比滿足一些無謂的情緒更有意義。說到野史傳說對中國人歷史觀的影響,就不能不說一個更嚴重的事實
,對于還未形成歷史觀的人來說,歷史小說對于正確歷史觀的扭曲作用,超過任何野史傳說,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一眾歷史小說,用幾百年的時間影響了中國人的歷史觀。當然
,歷史小說是中國文學藝術中的重要部分,有非常高超的文學價值,但是正事由于小說的故事性結合了正史中的許多人物和故事,又具有野史傳說的故事性和最樸素的價值對立,讓人們更接受他們是歷史的真相。可是歷史的真相往往比較殘酷和單調(diào)
《三國演義》中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歷史君就在這里不做表述
我們都知道
這個故事里有著人們愿意看到的所以情緒:愛國情感
、反抗侵略的精神、中國人最重視的忠孝禮義,巾幗英雄、才子佳人,以及皇帝昏庸、奸臣當?shù)篮蛢礆埖纳贁?shù)民族,這些故事盡出自于明代這個小說繁盛的時代,直到現(xiàn)在一直擁有極高的關注度。相信中國大多數(shù)人都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楊家將的故事,為他們神勇殺敵所折服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以潘仁美為代表的“奸臣”的厭惡。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家將的故事取代了北宋那個真是的楊姓武將家族
,“奸臣”潘仁美也取代了北宋名將“潘美”,成為了人們對于宋遼恩怨的代名詞。很遺憾
,還真的不是這么回事兒。潘美,北宋開國武將
,歷經(jīng)三朝,沒當過宰相,也不是奸臣潘美生于河北大名府
在從軍之前
更多>>(接下文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4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北宋預言家邵雍簡介邵雍和《梅花詩》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