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傳說它能在百步之內敵人毫無防備之下,迅速取下對手的腦袋;此外,還傳說是雍正組織的暗殺機構。
但是這種暗器的真實性讓人懷疑,因為只記載在各類稗官野史與民間傳奇中,真實的器物并沒有出現過。
“血滴子”是一種暗殺機構
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8月20日,雍正白天還可以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于死亡非常突然,于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了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了雍正首級。這個呂四娘是誰?為何要取雍正的頭顱?
原來民間傳說雍正皇帝篡改康熙帝的遺詔,登上皇位。雍正登基后在民間流傳出真相,雍正組織暗殺隊命名為“血滴子”,“血滴子”的成員都是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氣的劍俠,武功極高,凡是在民間傳說或者撒布流言者,殺無赦。
當時,一個湖南秀才曾靜因對清政府不滿,上書陜西總督岳鐘祺(岳飛的后裔)策動反清。之后,胤禛就此事大做文章,對案犯嚴加審訊,廣肆株連,牽連出浙江文士呂留良文字獄案。曾靜、呂留良等人被滿門抄斬。呂留良的孫女,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幸免于難。當她得知全家慘遭雍正殺害,悲憤填膺,四處學藝,巧逢高僧甘鳳池,四娘拜之為師。甘授呂四娘飛檐走壁及刀劍武藝。
后來,呂四娘設計潛入干清宮,刺殺雍正,把削下頭顱提走。民間盛傳雍正大葬時只得以金鑄頭代之,葬于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
這畢竟這是個傳說,但是雍正真的組織有一支特種部隊:“粘桿處”。
“粘桿處”一開始是一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原來雍正還沒登基前,他住的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很多高大的樹木,每逢夏季,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雍正就命侍衛(wèi)操桿捕蟬。
康熙晚年,眾多皇子爭奪皇位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胤禛表面上無所事事,背地里卻為爭儲做準備:招募江湖殺手,組織一支心腹特種部隊。
雍正如愿以償后,在內務府之下設立了“粘桿處”機構。既為了鞏固專制統(tǒng)治,也為了酬謝黨羽?!罢硹U處”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務機關,實則是一個特務組織。民間傳說的“血滴子”大約指的就是這些人。
雍正去世后,“粘桿處”效忠于乾隆,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后,“粘桿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消失。
“血滴子”是一種暗器
“血滴子“是”血滴子組織“專用的一種能取人頭顱的暗器。它扔出去能罩住對手腦袋,等再拽回來,對手的頭就被收割在里面了。但是,沒人看見過實物,一切都是傳說的。
據說,它的外型是一條長鐵鏈連著的一個圓帽型的金屬自動器械,在投擲飛行中呈壓縮狀,頗像個上下雙層合在一起的小“飛碟”,待套住敵人的腦袋后,飛碟底層下垂成帽子狀,帽子下端的沿上有很多刀齒,會馬上像照相機鏡頭片似地絞合,正好把敵人的脖子切斷。然后繩子往回一揮,就把敵人的腦袋提回來了?!睹┥狡嬲勪洝防镉涊d著“血滴子”是清朝一位精通天文地理武術醫(yī)術的茅山道人泉青發(fā)明的,能用它降魔伏妖,二十步內取首級如探囊取物,非??植馈S赫阉垇恚昧恕把巫印敝g,就殺了他滅口。
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過呢?
從清朝的科技水平來看,“血滴子”是可以造得出來的,不過就是它沒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當時已經有很多比它更先進的暗器。比如:袖箭,可以十米之內殺人,既比“血滴子”難以防備,又方便隱藏,而且箭鏃還可以穿過很小的縫隙擊中目標,而“血滴子”則不能。
想想看,如果一個想要去暗殺目標的刺客,誰會帶著一個讓人起疑的武器去?況且還攜帶不方便。
有說是清朝雍正王朝產生的,單田芳的長篇評書《童林傳》中就有江湖武俠和血滴子爭斗的故事。這個故事中,雍正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暗殺機構,用于鏟除異己,由搜羅到的武林高手、俠劍客組成,名為“血滴子”。
在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一書中并未提到血滴子,卻提到了另一個秘密組織“粘竿處”。原來早在九王奪嫡的時候胤禎在雍王府內養(yǎng)秘密武士,稱之為“粘竿處”,行為詭秘。胤禎即位后成為內宮侍衛(wèi)。有人將其比作明朝的廠衛(wèi)(廠衛(wèi)就是明代的特務機構東廠、西廠和錦衣衛(wèi)的合稱)。但是二月河的書中寫粘竿處的作用只是作為雍正耳目探聽情報,后來遭到朝野惡評和誹謗,其誹謗內容之一就是雍正用粘竿處暗殺異己,于是雍正就把它撤銷了。
這兩個都是故事,如果聯系起來看的話,可能是后人根據粘竿處編出了血滴子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8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清朝選秀制度清朝選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