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的歷史上,魯息并不是什么大人物
《左傳》和《春秋》是中國最早的史書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從魯隱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開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
,中國人的歷史記憶是從魯隱公元年開始的,那一年,魯息開始治理魯國。魯隱公是個好人
魯息的爸爸是魯惠公
魯惠公對魯息也還算不錯
變故陡生
可憐的魯息
,老母雞變鴨,媳婦變后媽。貌似春秋時期這樣的事情不老少
,和魯惠公同時代的衛(wèi)宣公,后來的楚平王,都搶過兒子的老婆。魯息是個老好人,忍了
。很快
,老當益壯的魯惠公和仲子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魯允。又過了幾年
,魯惠公一命嗚呼,因為母親地位的不同,王位應該是魯允的,但是大臣們覺得魯允還是一個小屁孩子,都建議讓魯息繼位。魯息不好推辭
,勉為其難地答應暫時執(zhí)掌魯國,等弟弟魯允成年了,再把王位讓出來,自己功成身退。沒有什么野心的魯息夠謙讓了吧
,但是還是出亂子了。魯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公子揮,很有勢力
。他覺得魯隱公肯定是假惺惺的謙讓,心里不定怎么恨這個弟弟呢。于是,公子揮找到魯隱公
,談起了交易,我?guī)湍愀傻裟愕艿荇斣剩憬o我個宰相當當。魯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公子揮的交易
,因為他是真心實意暫時代理國王,并沒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公子揮騎虎難下
一不做
,二不休,攪屎棍公子揮轉而跑到已經(jīng)漸漸成年的魯允面前說魯息的壞話,心智還不成熟的魯允和居心叵測的公子揮一拍即合。魯隱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
,公子揮找機會暗殺了魯隱公,扶保魯允登基。可憐的魯息杯具了
,碰到這樣的弟弟也算是倒霉。魯允就是后來的魯桓公,這位心急的君主后來讓老婆齊文姜把帽子染綠
,還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老婆的哥哥兼情夫齊襄公姜諸兒的手上。《春秋》
,即《春秋經(jīng)》,又稱《麟經(jīng)》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xiàn)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儒家經(jīng)典六經(jīng)之一。此書系孔子據(jù)魯國史官記錄,按照魯國國君的世系,加以整理刪訂而成。它按年、時、月、日編排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開創(chuàng)編年體的先例。對于孔子作《春秋》一事,《孟子》《史記》《漢書》均有記載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
擴展資料
關于《春秋》的幾點爭論:
1
2、古文經(jīng)學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學者的觀點
3
、調和說,即認為《春秋》“亦經(jīng)亦史”,持此說者如錢穆、雷戈。就“亦經(jīng)亦史”的說法,錢穆認為《春秋》是一部“亦經(jīng)亦史的一家言”,理由是古無經(jīng)、史的區(qū)別,經(jīng)、史之分是后代才有的觀念。--《春秋》
大家好
魯國是一個古老的諸侯國
魯隱公是魯國的第十四位國君
孟子死了,沒有兒子
公子息長大了
公子允生下不久
魯隱公并沒有像他的先祖周公姬旦一樣到了成王長大就很痛快地還政
羽父是個講究利益的小人
,要求“太宰”的官職,他可以幫著把太子允殺了。魯隱公拒絕了他的建議。他說“使營菟裘,吾將老焉”,已經(jīng)在菟裘這個地方建造房子,然后在那里養(yǎng)老。菟裘在現(xiàn)在山東泰安一帶。但是魯隱公沒有處置羽父。羽父的陰謀落了空,他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于是反過來又去給太子允出謀劃策,在太子允面前說魯隱公不打算再還政,并打算殺了太子允。太子允不像他的兄長隱公
,他相信了羽父說的話這一年,他生命的盡頭就終止在鐘巫之祭
隱公之死后如何被安葬,史書里沒有記載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9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戰(zhàn)國吳起如何得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