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被是古代著名的“淮南八公”之一,傳說他最后得道升仙了,現(xiàn)在安徽省還有關于淮南八公的景點“八公山”。
淮南八公指的是西漢漢景帝時期的八個人,他們分別是蘇飛、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被、晉昌、雷被,都是淮南王劉安招攬的術士門客。
雷被劍術精湛,在當時有一個名號叫做“淮南第一劍客”,正因如此,他才會被淮南王劉安招攬到門下。淮南王劉安是劉邦幼子劉長之子,劉長因勾結匈奴被剝奪了王位,最終絕食而死,劉安深受漢文帝照顧,復被漢文帝封為淮南王,畢竟?jié)h文帝當年和劉長的感情最是要好。
劉安喜歡讀書辯論,喜歡嘗試新鮮的東西,對權力的欲望很重。對待百姓,劉安體恤民眾贏得了好名聲;對待人才,劉安門客三千的名號很響亮,無數(shù)名士慕名而來。本文所說的“淮南八公”號稱是劉安數(shù)千門客中最厲害的八個人。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豆腐是在什么時候,被誰發(fā)明的呢?沒錯,就是淮南八公的主子劉安,明朝人羅頎在《物原》中提到了前漢書劉安做豆腐的記載,另外,明朝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過“豆腐之法,始于前漢淮南王劉安”。
由于劉安喜歡煉丹之道,所以劉安的門客中很多都是術士,精通煉丹之道。淮南八公聚在劉安平常給他們準備的煉丹爐旁邊一起煉丹,此時卻傳來了劉安謀反被發(fā)現(xiàn)的消息,劉安畏罪自殺了,淮南八公則死了七人,除了雷被。
后來這件事被傳成了另一種版本,說是漢武帝派人去抓捕劉安等人,劉安和淮南八公在官兵還未到的時候,一起吃了他們所煉的丹藥,飛升成仙了。劉安院子里的雞犬聞到剩下的丹藥味道,紛紛跑到煉丹爐旁,將落在地上的丹藥都吃了,于是它們也升天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由來。
第二種版本明顯是民間傳說,在第一種版本中,所有人都被處死了,雷被為何能逃過一死呢?
原來劉安的兒子劉遷也喜好劍術,自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聽聞雷被的劍術高超,就想要打敗雷被。比試過程中,雷被多次避讓,最終還是擊中了劉遷。劉遷大怒,常常出言誣陷雷被。這就叫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也!雷被得罪了劉遷,害怕淮南王劉安聽信了世子劉遷的話,主動提出愿意出擊匈奴,實則是為了逃到長安去告發(fā)劉安、劉遷父子的謀反之事。
后來,劉安果然只相信自己兒子所說的話,罷免了雷被的官職,此時的雷被已經一路奔波來到了長安,他向漢武帝上書,舉報劉安謀反之罪。如果沒有雷被,漢武帝可能還被自己敬重的長輩劉安給蒙在鼓里呢!所以,檢舉揭發(fā)劉發(fā)謀反一事,雷被有功,漢武帝免雷被一死也情有可原。
事后,劉安父子都被朝廷抓起來處死,雷被則在劉安父子之后,死在了酷吏張湯的手里。
八仙,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傳說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圖》與《八仙傳》,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吳元泰小說《東游記》,才確定為以上八人。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的寶劍可鎮(zhèn)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yǎng)性;李鐵拐的葫蘆可救濟眾生;鐘離權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板可靜化環(huán)境;藍采和的花籃能廣通神明。
八仙均為神仙中的散仙。也是懲惡揚善,濟世扶貧的神仙。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于他們的故事,“八仙巧懲惡老財”是其中的一個。但以“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最廣。據道書記載及民間傳說,八仙“事跡”如下: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時因其肉身誤為徒弟火化,游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雜劇劇本《呂洞賓度鐵拐李岳》曾記其事,后又被采入《東游記》,但情節(jié)有所不同。
漢鐘離,原復姓鐘離,名權,后改名為覺,燕臺人,字寂道,號和谷子,又號正陽子。相傳誕生時,異光數(shù)丈,狀若烈火。因受鐵拐李的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后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后與其兄簡同日升天,度呂洞賓而去。見《東游記》。有關其神仙傳說,起于五代、北宋?!缎蜁V》卷十九:“神仙鐘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于漢。呂洞賓于先生執(zhí)弟子禮。”后遂稱“漢鐘離”而不名。鐘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于恒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shù)百歲。武后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見于《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列方技類。
何仙姑,名瓊,永州零陵人。十三歲時,入山采茶,遇呂洞賓。后又夢見神人教餌云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服侍母親。后尸解仙去。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所傳故事最早見于南唐沈汾《續(xù)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臥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后得鐘離權之度化,乘云而去。
呂洞賓,即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后遇鐘離權,鐘離于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 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鐘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帶。小說、戲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后登桃樹墮死而尸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shù)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lián):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后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于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后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韓愈入道。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稱國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殺人而伏罪,曹景休恥見于人而隱居山巖,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經鐘離權與呂洞賓之度化,曹國舅得還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鐘離權和呂洞賓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跡最少,出處最晚。
八 仙 祝 壽
八仙是懲惡揚善,仰富濟貧的神仙。他們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故廣被民間取用為祝壽的素材。
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
魚鼓,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頻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寶劍,呂洞賓所持寶物,"劍現(xiàn)靈光魑魅驚",可鎮(zhèn)邪驅魔;
笛子,韓湘子所持寶物,"紫簫吹度千波靜",使萬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寶物,"手執(zhí)荷花不染塵",能修身養(yǎng)性;
葫蘆,李鐵拐所持寶物,"葫蘆豈只存五福",可救濟眾生;
扇子,鐘離權所持寶物,"輕搖小扇樂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國舅所持寶物,"玉板和聲萬籟清",可靜化環(huán)境;
花籃,藍采和所持寶物,"花籃內蓄無凡品",能廣通神明。
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淮南王--劉安
公元前179--前122
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在旅途中絕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劉安兄弟三人,劉安以長子身份襲封為淮南王,時年十六歲。
劉安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劉安和眾門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痘茨献印酚小秲绕?1篇、《外篇》33篇、《道訓》2篇,20余萬字。又著詩歌《淮南王賦》82篇、《群臣賦》44篇、《淮南歌詩》4篇、《淮南雜星子》19卷、《淮南萬畢術》。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yè)水利、醫(yī)學養(yǎng)生等領域,包羅萬象。這些著作中集中體現(xiàn)了道家思想。在《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據考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有的科學工作者認為是銅綠,說法不一。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制藥,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筑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劉安的制國思想是“無為而制”,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guī)律制定了一系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xiàn)了國泰民安的景象。
盡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屢遭讒言。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tǒng)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準備。
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于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
在劉安招募的數(shù)千門客中,有8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8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后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里待不下去了。雷被于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后,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并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zhí)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唇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采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shù)男母C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為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此時,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
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fā)在后,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于謀反的攻戰(zhàn)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后,也自殺而亡。
漢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高祖劉邦共生有8個兒子,劉安的父親劉長是他最小的一個兒子。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后,劉邦在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茶等諸侯王的“勸進”下,由“漢王”搖身一變而成了漢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漢的歷史性過渡。漢王朝建立后,西漢中央政權與各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面,各諸侯王紛紛舉兵叛亂。公元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率兵反漢,年老體弱的劉邦抱病親率大軍迎戰(zhàn),并最終將英布擊敗。此后,在大大小小一系列針對諸侯王的平叛戰(zhàn)爭中,劉邦得出了一條“經驗教訓”———各諸侯王之所以會與中央政權離心背德,關鍵的原因就在于他們都不姓“劉”。于是,劉邦開始將諸侯王分封給劉氏的宗室子弟,到他于公元前195年去世時,總共有9位劉氏子弟被封為諸侯王,其中劉長“接”了英布的“班”,被父親立為淮南王?;茨蠂差I有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4郡,都城在壽春,也就是今天的壽縣。
不過后來歷史的發(fā)展卻表明,劉邦總結出的這條“經驗教訓”實在是荒唐透頂?shù)煤埽凰H自冊封為諸侯王的劉氏子弟,隨著羽翼的豐滿和勢力的膨脹,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老路,他們不僅“跨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甚至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叫起板”來。漢文帝即位沒多久,濟北王劉興居便舉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漢文帝劉恒“待以兄弟之禮”的淮南王劉長也起了叛心。
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是趙王張敖的姬妾,當年劉邦伐秦經過趙國時,趙王將趙姬獻給了劉邦,趙姬在和劉邦一番巫山云雨之后竟有了身孕。后來張敖叛亂,趙姬受牽連被捕,她在生下劉長后憤而自殺。由于有了這樣的出身,劉長從小便養(yǎng)成了不太正常的心理,在被立為淮南王后,他更是將這種變態(tài)的心理發(fā)展到了極致,平素為人傲慢,驕橫無比。到漢文帝時,劉邦的兒子們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只有漢文帝和劉長,因此,劉長做起事來更是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制度。比如他因為怨恨大臣辟陽侯當初沒有替生母趙姬辯白,甚至用袖中藏著的一把鐵錐,親手將辟陽侯殺死。劉長不僅在淮南國內不用漢法,而且還自己任命起各級官員來,小小的淮南國,儼然成了不在漢王朝統(tǒng)治下的“世外桃源”。
公元前174年,劉長暗地里派人與太子奇等勾結,并打算聯(lián)合閩越人和匈奴人聯(lián)手叛亂。很顯然,像劉長這樣的“公子哥兒”,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并非輕而易舉的事,他的密謀很快便被朝廷發(fā)覺,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漢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并未依法處劉長極刑,而是將他廢爵流放蜀郡。劉長在發(fā)配途中絕食而死,年僅25歲,死后被謚為淮南厲王。劉長死后,淮南國被取消,收歸中央管理。
兩年后,漢文帝又想起了劉長這個自殺了的弟弟,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便下詔將劉長4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到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再次下詔,將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和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其中長子劉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死結”帶來的禍端
寄望于幼年便慘遭喪父之痛的劉安能對漢王朝忠心耿耿,這顯然是癡人說夢。事實上,劉安的一生,始終就是在對朝廷的不滿、怨恨和異心頻起之中度過的。
劉安不同于自己驕橫無比的父親,他喜歡交游賓客,在做淮南王時,他招募的賓客和術士最多時竟達到了幾千人。這些賓客在淮南王府不僅從事講學、煉丹之事,而且還經常與他進行為政、治學以及做人的討論。劉安也不同于一般的皇室子弟,他從小就不太喜歡騎馬、打獵,而是愛好讀書、學藝、彈琴,尤其熱衷于道家黃老之術。由于天資聰明,加上勤奮好學,到漢武帝時,劉安已“流譽天下”,成了國內頗有名氣的學者,在各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漢武帝對他這位才華出眾的皇叔很是欣賞,曾專門召他來長安撰寫《離騷傳》。據說漢武帝清晨下達了詔令,劉安中午就把《離騷傳》給寫好了,漢武帝看過后連聲稱贊。
然而,盡管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tǒng)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準備。
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于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
在劉安招募的數(shù)千門客中,有8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8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后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里待不下去了。雷被于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后,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并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zhí)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唇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采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shù)男母C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為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此時,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
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fā)在后,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于謀反的攻戰(zhàn)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后,也自殺而亡。
劉安死后,朝廷嚴厲追究此事,因此而受牽連被殺者多達數(shù)千人。此后,漢武帝下詔廢除了淮南國,將淮南故地改為九江郡,收歸中央,淮南王宗族至此覆亡。
“無為”的經典之作
淮南王劉安帶著滿腹的怨恨和遺憾,匆匆走上了不歸之路,但這位博學之士卻為后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被近代學人梁啟超稱譽為“漢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劃時代巨著《淮南子》。
《淮南子》又被稱為《淮南鴻烈》或《鴻烈》,是劉安在做淮南王時,“招致賓客方士數(shù)千人”撰寫而成的。此書雖為多人合作完成,但“為人好書”、“善為文辭”的劉安,則被公認為是名副其實的“主編”,《淮南子》中必定有他親自撰寫的文章,這本書也大體上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
《淮南子》原為鴻篇巨制,共有“內書”21篇、“外書”33篇和“中書”8卷,全書以道家思想為主軸,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yè)水利、醫(yī)學養(yǎng)生等多個領域,是漢代道家學說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流傳至今的《淮南子》僅僅只剩下“內書”21篇了。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莊子》,特別是《黃老帛書》的思想資料,成為集黃老學說之大成的理論著作,它不僅對“道”、“天人”、“形神”等問題提出了獨特見解,同時又在繼承春秋時的“氣”說與戰(zhàn)國中期稷下黃老之學的“精氣”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元氣論”的概念和系統(tǒng)的宇宙生成論。作為西漢時期一部影響巨大的社會百科全書,《淮南子》所蘊含的史學研究價值和豐富的精神智慧,仍有待我們后人去進一步挖掘。
另外很有趣的是,明朝羅頎在《物原》中提到前漢書劉安做豆腐的記載。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豆腐之法,始于前漢淮南王劉安?!?/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61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衛(wèi)少兒生平簡介衛(wèi)少兒和誰生的霍去病,
下一篇: 劉胥生平簡介劉胥為什么要詛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