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電視劇,是由張國立、張鐵林、王剛老師主演的古裝喜劇。張國立飾演紀曉嵐,張鐵林飾演乾隆,王剛則飾演和珅。在這部電視劇中,紀曉嵐和和珅斗智斗勇,在乾隆面前各顯本事,鬧出了不少歡喜故事。
無論是紀曉嵐還是和珅,在電視劇中都個性鮮明。和珅是狡詐貪婪,善于揣摩上意的角色。而紀曉嵐則是正直機靈的代表,雖然是清正大臣,一片君子之風,但是卻并不迂腐。
因為劇本好、演技好,電視劇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這也就使得大家對紀曉嵐的印象,停留在張國立老師塑造的人物角色上面。但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卻并不是電視劇中的形象,兩者甚至相差很遠。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長的一表人才,溫文爾雅。但是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實際上卻身材瘦小,還患有近視,并且顏值很低。乾隆皇帝喜歡長的好看的臣子,紀曉嵐不得他喜愛,一定程度上也有這樣的原因。
所謂鐵齒銅牙,不是說紀曉嵐真長了這些東西,而是一種比喻,指紀曉嵐口才出眾。但是真實歷史上的紀曉嵐,實際上卻患有口吃的毛病,說話結巴。
在言語方面,唯一有一點相同的,就是他說話的確詼諧幽默?!秶瘽h學師承記》記:“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钡腥酥赋?,他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結巴缺點。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為人圓滑,通人情世故,因此和朝臣們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但歷史上卻并非如此,因為很多大臣都被他戲弄過,多多少少對他有一點憤恨埋怨?!队甏跋怃洝罚骸凹o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
電視劇片尾曲中有“鐵齒銅牙兩片嘴吃的是下鍋的米”的句子,但歷史上的紀曉嵐喜歡吃肉,不喜歡吃素和米飯?!耙匀鉃轱垼瑹o粒米入口”;“平生不谷食。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p>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并不為美色所動。但是真實歷史上的紀曉嵐,卻是一個十分重欲之人。他一生有一妻六妾,除了家花還有不少野花。紀曉嵐的原配為馬氏,比紀曉嵐大三歲。紀曉嵐和馬氏相敬如賓,兩人算是白頭到老。
紀曉嵐對自己的夫人提的很少,《閱微草堂筆記》中,馬氏只占有二十多個字。但是對于自己喜愛的小妾,紀曉嵐卻毫不吝嗇筆墨,甚至在她們?nèi)ナ乐?,還作情詩懷念。在眾多小妾中,最受紀曉嵐寵愛的應該是郭彩符和沈明玕。
郭彩符在紀曉嵐被貶新疆之時患病,等到紀曉嵐回來之后,已經(jīng)是重病不治。郭彩符去世之后,家里整理她的遺物,紀曉嵐睹物生情,寫下兩首詩。其中分別有“風花還點舊羅衣,惆悵酴釄片片飛?!?、“百折湘裙臺畫欄,臨風還憶步珊珊?!钡那樵?。
沈明玕紅顏早逝,臨死之前紀曉嵐還見了她一抹香魂,因此她去世之后,紀曉嵐寫下了“春夢無痕時一瞥,最關情處在依稀?!钡脑娋洹?/p>
電視劇中的紀曉嵐和和珅似乎一樣受到乾隆的喜愛,并且兩人官位也相同,并立而站。但實際上,乾隆喜愛和珅遠遠超過紀曉嵐。乾隆曾經(jīng)親自說過,紀曉嵐就是他如蓄養(yǎng)娼妓一樣蓄養(yǎng)的文人。而當時和珅官至正一品,紀曉嵐最多從一品,官大一級壓死人,紀曉嵐不可能和和珅并立。
電視劇中,和珅和紀曉嵐的關系是針鋒相對的,但實際歷史上兩人還挺要好,可謂忘年交。另外真實歷史上的紀曉嵐,比和珅大二十多歲,并不像電視劇那樣年齡相似。
歷史上的紀曉嵐和影視劇里演的不一樣,為人比較隨性,而且好吃肉,每餐必吃,對女眷甚感興趣。當然也是很有才的人,不然乾隆不會用他的。
紀曉嵐最初經(jīng)過考試,獲得二甲,進入翰林院當庶吉士,是給皇帝服務的具體官員,但是職權不大,可以經(jīng)常接觸皇帝。后期十多年里,基本上就干文字工作,負責編輯各類書籍,修史等。因為其才能被乾隆看重,一直伴乾隆身邊。乾隆38年,封禮部侍郎、尚書。是從2品的官,禮部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外交部和宣傳部的集合體,對外形式主權外交。
紀曉嵐和和珅來講,是沒有那么多故事的。因為和珅的級別比他高很多,相當于國家總理和部長的級別,所以倆人也沒有電視里那么搞笑。
乾隆死了以后,嘉慶給于紀曉嵐很高的評價,并且將他提拔為從1品的兵部侍郎,相當于現(xiàn)在軍委副主席的職務。后期又加封太子太保,就是給皇帝兒子當老師,培養(yǎng)新皇帝的老師,可見嘉慶對他很重視。
紀曉嵐,名昀,曉嵐為其字,號春帆,別號茶星、三十六亭主人、觀弈道人,晚號孤石老人、石云。直隸河間府獻縣人(今屬河北省滄縣)。他是乾隆丁卯科順天第一名舉人,甲戌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辦理院事,歷任日講起居注官、侍讀左庶子、侍讀學士,后來因為牽扯進他的兒女親家___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字澹園,又字抱孫,號雅雨、道悅子,山東德州人,任長蘆、兩淮鹽運使)的一個案子,被發(fā)配到烏魯木齊,在戍所里任印務章京,鞅掌簿書,那是乾隆三十四年的事。第三年便被恩命召還,復任編修。從此在宦途上一帆風順,歷任日講起居注官侍讀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內(nèi)閣學士、總理中書科事務。也任過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誥受光祿大夫,經(jīng)筵講官兼文淵閣直閣事,賜紫禁城內(nèi)騎馬。
紀曉嵐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有兩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舉,二是領導編修。他曾兩次為鄉(xiāng)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下士甚眾,在士林影響頗大。其主持編修,次數(shù)更多,先后做過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館纂修官、功臣館總纂官、國史館總纂官、方略館總校官、四庫全書館總纂官、勝國功臣殉節(jié)錄總纂官、職官表總裁官、八旗通志館總裁官、實錄館副總裁官、會典館副總裁官等。人稱一時之大手筆,實非過譽之辭。紀曉嵐晚年,曾自作挽聯(lián)云:“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堪稱其畢生之真實寫照。
紀曉嵐天資穎悟,才華過人,幼年即有過目成誦之譽,但其學識之淵博,主要還是力學不倦的結果。他三十歲以前,致力于考證之學,“所坐之處,典籍環(huán)繞如獺祭。三十以后,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驟,抽黃對白,恒徹夜構思。
嘉慶帝御賜碑文說他:“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紀曉嵐一生才華和學術成就十分突出,他在清代被公認為文壇泰斗,學界領袖,一代文學宗師,在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位文化巨人。他一生詼諧、滑稽,機敏多變,才華出眾,給后世留下許多趣話,素有“風流才子”和“幽默大師”之稱。他是清代著名的學者、詩人、目錄學家和小說家。
至于說影視劇里說他和和珅斗,那都是編出來的。事實上,紀曉嵐與和珅的關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輕的和珅處世外向潑辣。年老的、處世逐漸內(nèi)斂圓滑的紀曉嵐會時時善意地提醒和珅。兩人既有政見不同帶來的爭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對紀曉嵐的關照;在人際關系上,更多的是紀曉嵐對和珅的幫助。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首先長相并不是特別的英俊,甚至可以說是有一些丑陋,而且有一些口吃。其次就是真實的紀曉嵐并不像影視作品當中所描述的那般不近女色,其實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是有一些好色的,在自己的草堂也是納了好幾個妾。
大部分人可能對紀曉嵐這個名字會特別的熟悉,還是因為張國立老師所飾演的這個角色,所以很多人會認為紀曉嵐應該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而且也是能言善辯。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其實并不是這樣子的,紀曉嵐長得略微有一些丑陋,而且口齒并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確實是有一些才學。而且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乾隆實際上都不是特別的重用紀曉嵐,因為真實的歷史當中,乾隆一般都是要看一個人的才學以及一個人的長相,雖然紀曉嵐有一定的真才實學,但無奈長得特別的丑,所以得不到乾隆的重用。相反,和珅在真實的歷史上倒是長得風度翩翩,所以才能夠得到重用。
另外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實際上紀曉嵐和乾隆的關系也不算是特別的好,正是因為紀曉嵐有一定的真才實學,所以乾隆才讓他主管四庫,你比如說大家都知道,乾隆特別喜歡到處游玩,當時紀曉嵐就曾經(jīng)對乾隆說過,四處的游玩只會耗損國庫,這樣做根本就不是正道。而乾隆一聽就勃然大怒,當即就對紀曉嵐說,之所以讓你主編四庫全書,就是因為你有一些才學,但也僅此而已,你哪里來的膽子敢去議論朝政。而當時的紀曉嵐聽到這番話以后也是嚇得半死。
另外根據(jù)影視作品當中的內(nèi)容來看,紀曉嵐和和珅似乎是死對頭,但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紀曉嵐也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是遠遠比不上和珅的,甚至在紀曉嵐的后半生還有一點依附和珅的意思,所以說這兩個人的關系實際上是非常微妙的。
歷史上真正的紀曉嵐其實就是一個翰林院的學士,只不過是后來由于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皇上的提拔了,才進入了朝堂之上,相當于是現(xiàn)在的中央機關,能夠有機會見到主席了。
不過說實話,紀曉嵐這個人是真的比較兩袖清風的,盡管電視劇對歷史有一些改編,但是整體出入還不算大。
紀曉嵐在前半輩子可以說沒有什么大的作為,剛開始的時候屢試不中,也是比較令人郁悶的事情,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進了翰林院。
到后來乾隆想要通過德義禮治信等政策方針來治理國家,于是紀曉嵐就有了用武之地,他靠著自己的才華一步步的上位,到最后直接晉升到乾隆大帝時期的大學士的職位,那可是和和珅平起平坐的位置啊,一品大員吶!
不過最終的紀曉嵐下場并不是多好,并不是因為他做的不好,而是因為官場太黑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75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清朝晚期簽訂的都是不平等條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