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有工資嗎,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在封建社會,天下都是一個人的,這個人就是皇帝,可以說整個中國都是皇帝的,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工資嗎?古代皇帝的工資有多少錢?
在帝制時代,皇帝是大老板,所有官員都是他的員工。員工的工資老板發(fā),老板的工資誰來發(fā)呢?您說了,老板追逐利潤,不要工資。其實也不是,就像一家大企業(yè),董事長除了分紅,還有薪水;一個皇帝則除了威權(quán),還有“好用”?!昂糜谩本褪腔实鄣墓べY。
從宋代開始幾乎每個皇帝每個月都會領(lǐng)取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工資,但是也不完全吧,就好比宋仁宗,其實按照規(guī)定他每個月也是有工資的,但是他這個皇帝吧,只喊口號,不干事實,他宣布以后每個月皇帝都從“左藏庫”領(lǐng)取1200貫的工資,但是把他自己卻沒有堅持到最后,雖然他沒有堅持到最后但是這項規(guī)定卻被發(fā)揚光大了,以后的皇帝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領(lǐng)工資的,就比如說宋太宗,宋真宗等等。
那么左藏庫到底是什么呢?居然可以給皇帝發(fā)工資?其實這個機構(gòu)在隋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隸屬太府寺之下,兩個雖然是上下級關(guān)系但卻是相輔相成的,太府寺用來管理天下的財收,而左藏庫就是用來存放這些收入的地方,但是到了宋代,他們并沒有太府寺,而左藏庫就隸屬六部的戶部,戶部大家都知道,就是專門管錢的一個部門,而左藏庫便是把所收上來的錢進行統(tǒng)計,記錄收入,支出,盈余等等,而收入方面就比如官鹽,鐵器這種國家專營的項目, 還有每年各地上取的賦稅,以及地方官員的進貢還有附近小國家的孝敬禮等等,然后左藏庫每個月便按照標準去發(fā)工資。
其實對于左藏庫來說收入最多的并不是那些進貢孝敬,而是專賣,但是鹽,鐵等國家專營的項目又落不到他們手中,那怎么辦呢?他們就想到了新的專利,是什么呢?出租土地!而他們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之后,就把國有的土地進行外租,或者裝修之后在外租,然后收取租金,而在這國有土地中,當屬京城等地最為繁華,他們外租京城的土地給外來的商戶,這樣不但可以帶來大量的收入,還可以促進京城的發(fā)展,這種方法逐步的變得完善之后,甚至每年單單這一項收入就足夠支出朝廷大臣,后宮佳麗,皇子的工資 ,不僅如此還能提供出整個皇宮的日常開銷。
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有“樓店務(wù)”這種機構(gòu),其實就是搞土地專賣的,該機構(gòu)經(jīng)宮廷授權(quán),對城區(qū)尤其是都城內(nèi)的國有土地進行出租,或者開發(fā)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筆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庫。宋太宗時期,樓店務(wù)“以所收錢供禁中脂澤之用,日百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30》),給皇帝發(fā)工資綽綽有余。
到了清代,皇帝也是拿工資的,不過不叫“好用”,而是叫體己銀子,而發(fā)工資的左藏庫也變成了內(nèi)務(wù)府。有清一朝,皇帝都有體己銀子這樣的工資,每年都有由戶部按月?lián)馨l(fā)給內(nèi)務(wù)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為賞賜等等的開支。當時,不僅皇帝按例拿工資,而且后宮之中的皇后、皇貴妃、妃、嬪、貴人、答應(yīng)、常在等嬪妃宮女每月都有內(nèi)務(wù)府撥發(fā)的體己工資。
有俸祿,每個朝代不一樣,唐朝后妃拿的叫脂粉錢,公主叫湯沐邑,出嫁時可以拿,從三百戶到一千戶不等,但也有得寵如唐太宗的晉陽公主與新城公主,沒出嫁就拿到了湯沐邑?;首邮硨嵎猓賾舻揭磺舨坏?,如果犯了錯是會被皇帝削實封的。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中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至此之后我們就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革命之路,最終才重新打下江山成立了新中國,中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坎坷和挫折,但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抗日戰(zhàn)爭和內(nèi)戰(zhàn)中我們英勇善戰(zhàn),最后成功地建立了新中國。清朝也就不復(fù)存在了,不過清朝雖然滅亡了,但是作為清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溥儀,他并沒有和清朝一起消失,而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成功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個月領(lǐng)著不錯的薪水,那么這不由得讓我們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他當時工作月薪有多少,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多少人民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溥儀雖然是末代皇帝,但是之后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了監(jiān)獄,從此過上了監(jiān)獄生活,直到新中國成立10年之后他才被釋放出來,出獄后的溥儀在植物園里工作,平時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種植和維護植物,工作內(nèi)容十分輕松,他一個月的工資也有60元左右,后來他還進行了文化方面的工作,工資也漲到了100元,在六七十年代,一個月的工資有100元這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現(xiàn)在多少錢人民幣呢?
其實在新中國的六七十年代,大家都是非常窮的,那時工人的月平均工資都在30元左右,一個月100元的工資已經(jīng)算是非常不錯的了,畢竟那時候的消費水平和物價都非常低,那時100元的購買力估計和現(xiàn)在的1萬元差不多,也就是說溥儀的工資放在現(xiàn)代來說也算是比較高了,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其實我覺得對于溥儀來說,重新回歸正常人的生活可能有點不適應(yīng),畢竟曾經(jīng)是皇帝,但是他最終回歸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公民,并且靠著自己豐富的文化知識獲得了不錯的待遇,結(jié)局總歸是可以讓人接受的。這讓我想起了老一輩的人們,他們告訴我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吃飯還都是靠糧票,幫別人干活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20-30元,別看錢少,但是已經(jīng)足以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了,所以相比之下溥儀的工資確實算非常高了,養(yǎng)活他一個人已經(jīng)綽綽有余。
最后校長認為,作為中國最后一個皇帝的溥儀,他當時的月薪在100元人民幣左右,相當于現(xiàn)在的1萬元左右,并且以當年錢的購買力來看,100元確實屬于一筆“大款”,當時月薪能超過100的人也不多,溥儀應(yīng)該算是“高管”級別的了。
宮妃們的“工資”,早期是實物供給制,發(fā)給稻谷、生活用品。
唐以后,特別是明清時期,則多以貨幣形式支付為主,發(fā)金子、銀子,即所謂“發(fā)元寶”,與現(xiàn)代上班拿工資的等式就比較接近了。
清朝后宮的年俸分九等。
皇太后的年俸最高,每年黃金20兩、銀2000兩。
余下相應(yīng)的是,皇后銀1000兩、皇貴妃銀800兩、貴妃銀600兩、妃銀300兩、嬪200兩、貴人100兩、常在50兩、答應(yīng)30兩。
處于不同等級的宮妃,年俸的差別很大,這也是歷朝都存在的現(xiàn)象。
這些銀兩折合成人民幣該是多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算一下。
清妃的年俸除了銀子以外,還能得到大量的包括綢緞、貂皮等在內(nèi)的貴重物品。以“妃”為例,除300兩銀子的年俸外,每年還能得到——
蟒緞1匹、織金1匹、妝緞1匹、倭緞2匹、閃緞1匹、金字緞1匹、云緞4匹、衣素緞2匹、藍素緞1匹、帽緞1匹、彭緞3匹、宮1匹、潞2匹、紗4匹、裹紗5匹、綾5匹、紡絲5匹、杭細5匹、棉納5匹、高麗布5匹、三線布2匹、毛青布10匹、深藍布10匹、粗布3匹、金線10絡(luò)、絨5斤、棉線3斤、木棉20斤、裹貂皮10、烏拉貂皮20。
除了正常的工資,宮妃們還能收到各種名堂的“紅包”,如“例錢”、“賜俸”,便屬于“紅包”或“小費”性質(zhì)。
“例錢”收入一般逢年過節(jié)工,或在產(chǎn)子、祭祀、生日等特殊日子才會有。
在清朝,宮妃們過生日時都會得到禮物。如皇后的生日,皇帝會“恩賜金90兩、銀900兩、上用緞紗等45匹、蟒緞9匹、緞9匹、寧綢9匹、宮綢9匹、紗9匹、春綢9匹、綾9匹”。
生孩子、孩子滿月,皇帝也都會發(fā)紅包:“恩賜皇后銀1000兩、幣300端;皇貴妃銀500兩、幣200端;貴妃銀400兩、幣100端;妃銀300兩、幣70端;嬪銀200兩、幣40端;貴人銀100兩、幣20端;常在銀100兩、幣20端;答應(yīng)銀50兩、幣10端。”
平常每月也會發(fā)給“零花錢”,有時陪得皇帝開心,還會獲得額外的獎金性質(zhì)的“紅包”,如上好的衣料、珠寶,這些額外的收入,統(tǒng)稱“賜俸”。
因為有年俸,皇宮的開支很大。但相比起來,年俸、賜俸還不算最大的開支,眾多嬪妃的日常生活費、房間用品配置,才是開支的重頭。
《國朝宮史》記載,在清朝,“妃”的房間杯盤碗這類配置超過30種——
銀茶甌蓋1、銀匙1、銀鑲牙箸1雙、銀茶壺1、銀銚1、銀束小刀1、銅蠟簽4、銅剪燭罐1副、銅簽盤4、銅舀1、銅簸箕1、錫茶碗蓋2、錫茶壺4、錫銚3、錫火壺3、錫坐壺2、錫噴壺1、錫唾盂2、鍍金鐵云包角桌1、鍍銀鐵鑷1、黃地綠龍瓷盤2、各色磁瓷20、黃地綠龍瓷碟4、各色瓷碟8、黃地綠龍瓷碗4、各色瓷碗30、黃地綠龍瓷鐘2、各色瓷鐘12、瓷缸1、漆盒2、漆茶盤2、羊角手把燈1。
這種配置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的家居裝璜,其中并不包括奢華的床上用品。
每天的食物配置也花樣繁多——
豬肉9斤、陳粳米1升3,合5勺、白面3斤8兩、白糖3兩、核桃仁1兩、曬干棗1兩6錢、香油6兩、豆腐1斤8兩、粉鍋渣8兩、甜醬6兩5錢、醋2兩5錢、鮮菜10斤、茄子8個、黃瓜8條、白蠟2枝(各重1兩5錢)、黃蠟2枝(各重1兩5錢)、羊油蠟2枝(各重1兩5錢)、紅籮炭(夏5斤,冬10斤)、黑炭(夏25斤,冬40斤)、雞鴨共10只(每月)、羊肉15盤(每月)、六安茶葉14兩(每月)、天池茶葉8兩(每月)。
一個妃子一天僅豬肉就要供給9斤,以現(xiàn)在10元一斤豬肉的物價來算,僅此一項每天就要花90元錢,一個月下來就是2700元。
如果是更高級別的,如貴妃、皇貴妃、皇后、皇太后,每一級費用都要翻倍,皇太后每天要供應(yīng)一頭豬。
最低級別的答應(yīng),每天還要供豬肉1斤8兩。可見,供養(yǎng)一名妃子每年要花多少錢。
相對來說,清后宮的開支并不算大,清妃每天吃的也并不怎么精細,葷菜以豬肉為主。如果往前推,有的朝代就驚人了。隋煬帝有一次下?lián)P州時,隨同宮人多達10萬,每人1元一天,還要10萬元生活費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7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