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是隋唐系列演義中的人物,與隋唐大部分泥腿子好漢不同。羅成出生富貴,父親是北平王羅藝。
羅成人物檔案
姓名:羅成
別名:羅公然、寒面銀槍俏羅成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唐朝
出生日期:598年
逝世日期:622年
出生地:北平
父親:羅藝
表兄:秦瓊
原型:羅士信
兒子:羅通
職業(yè):燕山公少保,幽州郡守
爵位:越國公
兵器:五鉤神飛亮銀槍(240斤)
絕技:回馬槍
主要成就:破一字長蛇陣、擊殺楊林、揚州奪取武狀元
代表作品:《說唐全傳》、《興唐傳》
原本最開始的時候,羅成最討厭綠林好漢似的人物,仗著自己武藝高強,很是瞧不起他們。后來秦瓊的母親六十大壽,羅成前往祝壽,與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等人結(jié)成異姓兄弟,才慢慢的改變這種看法。
羅成后來參加起義,成為瓦崗山寨中的一員。瓦崗寨解散以后,羅成后來跟了王世充,還被封了一個一字并肩王。
李世民率軍前來攻打王世充的時候,羅成順勢投誠李世民。羅成在王世充那兒,封一字并肩王,可以說是大受重用了。他為什么拋棄王世充,選擇了李世民呢?
首先羅成投靠在王世充麾下,只是當時的無奈選擇。瓦崗寨離散后,單雄信成為王世充的駙馬,羅成、程咬金、秦瓊等留在王世充那兒。王世充有心想要將他們留下,但是三人都沒有這個心思。
徐茂公后來裝成道士,秦瓊、程咬金后來都被徐茂公帶走了。因為羅成當時正在生病,所以就留在了洛陽,此后也只能為王世充效力。
程咬金等人后來都成了李世民的屬下,而李世民賢名在外。等到李世民率軍來攻打王世充的時候,羅成不愿意全力對上。他那個時候心里其實已經(jīng)有了投誠的心思,只是沒有被點明而已。等到有機會了,自然也就投誠李世民了。
羅成是演義中的人物,羅士信則是評書中的人物。按照兩人的人物形象分析,雖然有些地方塑造不同,但是大部分卻是相同的。所以就有了羅成就是羅士信的說法。
羅成是秦瓊的表弟,羅士信又是秦瓊的干弟弟。
《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與裴仁基歸(李)密……見獲于(王)世充。世充愛其才,厚遇之…后…稍稍疏斥。士信恥與伍,率所部千余人來降高祖……從秦王擊劉黑闥洛水上……不屈而死,年二十八”。?
而在演義小說中,羅成也曾經(jīng)在王世充麾下效力,封一字并肩王,受到王世充喜愛,后來也投靠了李世民。
歷史考證
(來自)
聽《隋唐》,有幾個地方頗為疑惑:
1、作為正面人物,隋唐中羅成之狠毒于演義小說中頗為少見。2、羅成是秦瓊的表弟,羅士信又是秦瓊的干弟弟,說書的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連個姓都不換換,非叫姓羅的和姓秦的配對?
3、羅士信雖為四猛之首,但基本屬于龍?zhí)捉巧墩f唐》中無羅士信,亦并不影響情節(jié)發(fā)展。而評書中加上羅士信雖使情節(jié)生動了一些,卻又帶來了情節(jié)上的矛盾:既然瓦崗山有這么一個猛人,又怕什么楊林、李元霸之類?這個人物很像是后期加進去的。
而“傻英雄羅士信”的歷史形象與小說中的羅成形象確有許多類似之處。蔡東藩《唐史演義》謂:“俗小說中,有羅成一人,想是羅士信誤傳”,甚是。
《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與裴仁基歸(李)密……見獲于(王)世充。世充愛其才,厚遇之…后…稍稍疏斥。士信恥與伍,率所部千余人來降高祖……從秦王擊劉黑闥洛水上……不屈而死,年二十八” 演義中羅成從李密處投王世充,又自洛陽投唐、敗死于征劉黑闥之役,與羅士信之形跡絕類。此外,演義中令秦程同時歸唐,羅成后至,亦應(yīng)與史料記載有關(guān)。按新唐書,秦程曾共謀歸唐,而羅未見參與,則羅與秦程投唐之時間應(yīng)不相同。
《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年十四……擊賊濰水上…刺殺數(shù)人,取一級擲之,承以矛,戴而行,賊皆眙懼無敢亢……每殺一賊,輒劓鼻納諸懷,暨還,驗以代級”。“攻千金堡,堡有惡言訽軍,士信怒……屠之無類”。
小說中羅成之刻薄狠毒與羅士信之事跡當擺脫不了干系。傳說羅藝叫羅成助楊義臣,但是羅成反助瓦崗,幫助秦叔寶大破銅旗陣,還逼死了楊義臣,親手殺了他的幾個兒子。據(jù)說還有一個女人對羅成很好,羅成卻把她毒死,不知真假與否?
《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齊州歷城人……通守張須陀率兵擊賊。士信…年十四…請自效……后須陀為李密所殺,士信與裴仁基歸密,署總管,俾統(tǒng)所部討王世充。身被重創(chuàng),見獲于世充。世充愛其才,厚遇之,與同寢食。后得密將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恥與伍,率所部千余人來降高祖”。
羅士信與秦瓊是同鄉(xiāng),且其先后投張須陀、裴仁基,王世充、李淵,其間形跡與秦瓊完全相同,二人聯(lián)系之緊密自可想見,此當為演義設(shè)計秦羅兩人為表兄弟之肇因。
【 邴元真與秦瓊、程咬金都是在李密敗后歸降王世充,故羅士信降王應(yīng)早于秦、程,當在李密失敗之前】
羅士信十四歲從軍,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戰(zhàn)死,其終年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按舊唐書、資治通鑒,羅士信年僅二十,按新唐書羅士信“年二十八”。則在大業(yè)十年(公元六一四年)隨張須陀戰(zhàn)盧明月時羅或為十二歲,或為二十歲,前者荒謬,當從后者。是年秦瓊亦隨張須陀進擊盧明月,而之前他已跟隨過來護兒,既無“年十四”之類的特殊說明,則他當是正常年齡從軍,其年齡應(yīng)大過羅士信,是以演義以秦瓊為兄。而羅士信的年齡當是羅成少年英雄的形象的淵源。
《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年十四,短而悍,請自效。須陀疑其不勝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馬顧眄。須陀許之。擊賊濰水上,陣才列,執(zhí)長矛馳入賊營,刺殺數(shù)人,取一級擲之,承以矛,戴而行,賊皆眙懼無敢亢。須陀乘之,大破賊。士信逐北,每殺一賊,輒劓鼻納諸懷,暨還,驗以代級。須陀嘆伏,遺以所乘馬。凡戰(zhàn),須陀先登,士信副,以為?!?。
羅士信之狂勇由此可見,故其年紀輕輕就被張須陀視作親信,而秦瓊無特殊記載,應(yīng)為一般戰(zhàn)將。資治通鑒記大業(yè)十年張須陀攻打盧明月時有“唯羅士信及歷城秦叔寶請行”的記載,特地改了秦瓊本傳,將羅士信排在前面。降李密后秦瓊為“帳內(nèi)驃騎”,羅士信則“署總管”,其地位高過秦瓊當無疑問。此當為演義設(shè)定羅成武功高強,且高于秦瓊之原因。
下面這些現(xiàn)存的唱詞足可為有力之證據(jù)
明人諸對臨《大唐秦王詞話》:
吾乃姓羅名成,字士信
京劇《羅成叫關(guān)》(京劇《羅成》之一段):黑夜里悶壞了羅士信,西北風吹得我透甲寒
河南墜子《羅成算卦》:淤泥河不死羅士信,誰轉(zhuǎn)白袍保江山由此可見,羅成、羅士信所指確為一人。想來小說戲曲中本是演繹羅士信故事(羅貫中(?)《隋唐兩朝志傳》中即只有羅士信而無羅成之名,但“黑闥箭射羅士信”一節(jié)已現(xiàn)淤泥河之端倪),流傳期間,說書人為其取名羅成(誠?),而以士信為字。然而這一搭配頗為拗口,故往往不像“秦瓊秦叔寶”那樣被說書人連用。后羅成一名喧賓奪主,羅士信一名反不是廣為人知。再以后,羅成有了羅公然(誠-然?)等更為順口的新名號,而羅士信一名則被重新演繹成了一個傻漢,羅士信與羅成遂就此被分為二人。但這種修改并不固定,可能是由于押韻的緣故,在一些小說戲曲中仍給羅成保留了“羅士信”這一原始名號,使我們能從中窺見端倪,證實猜想。
另,羅藝羅成二人當是純粹由姓氏扯到了一起,與此相類的還有竇建德被改作李世民舅父一事?!洞筇魄赝踉~話》中無羅藝,而謂羅成“兵韜李績傳授,武藝習學秦瓊”;《羅成算卦》中則有“十歲北平探過父”一句??梢娺@個羅成形象最初和羅藝無關(guān),后來才通過“探父”的情節(jié)將羅成(羅士信)和羅藝拉到了一起。但最初的“羅少?!边€并非是從小在北平長大的(應(yīng)是從照顧史實著眼),再后來大約因為這種說法不好圓,或與其他情節(jié)沖突,才逐漸改成了現(xiàn)在這樣。此外,新唐書載羅藝之父名羅榮,連麗如評書《大隋唐》中作羅士信之父。
又:《新唐書·忠義傳·羅士信》:“士信與裴仁基歸密……初,士信為仁基所禮,及東都平,出家財斂葬北邙以報德,且曰:“我死當墓其側(cè)。”
演義中裴元慶和羅成都是俊俏小伙,且都十分勇猛、驕傲。而裴元慶又早早的戰(zhàn)死(死因眾說紛紜~~),給羅成騰出了顯擺的地方。
歷史上羅士信與裴仁基關(guān)系甚好,又隨其同歸瓦崗,頗與演義中的裴元慶相類。其勇武、年少亦相同。
歷史上裴仁基之子為裴行儼,與演義中的姓名不同——演義中的情節(jié)雖多與歷史相悖,但其人物若史有其人,則姓名多半與歷史相同(個別的因口耳相傳會寫成白字,如王軍可之類),不會更改(包括盛彥師、盧明月等龍?zhí)捉巧趦?nèi))。裴行儼雖有“驍勇善戰(zhàn)”的名聲,但并無英勇事跡被記入史書得以流傳,史書倒是記了他一次打仗中箭被程咬金所救的事(寒~~~)——此當為附會程咬金裴元慶是親戚的原因。而且,他并非死在瓦崗山,而是死在王世充之手——如果裴元慶全由此人演變出來的話,應(yīng)該不會無視這一情節(jié)——這一點足可給小說中秦羅等人降唐以充分理由。此外,亦無記載表明他年輕,可能是個中年大漢亦未可知。
裴元慶身上很可能也攙雜了羅士信的影子,是裴行儼與羅士信兩人的混合體。
若如此,羅成、羅士信、裴元慶三個演義人物居然都能追溯到羅士信身上,真?zhèn)€是“三位一體”了。(顧頡剛(?)謂鯀與共工系一人,或亦與此相類吧。)
又:《大唐秦王詞話》基本自斧劈老君堂寫起,主線故事亦為說唐所采,其綱要與歷史差別不大。而之前瓦崗聚義的情節(jié)則應(yīng)為說書人的創(chuàng)作,基本與歷史無關(guān)。所以一部說唐實為前后兩段故事之生硬拼合。是以程咬金讓位、瓦崗諸將投唐、排名居前的眾好漢批量死亡(基本都是虛構(gòu)的)等事情變得殊難理解,與《西游記》五行山前后相類。此外,詞話中本身亦有拼接的痕跡,魏徵前后判若兩人即為一例。
附:《隋史遺文》第三十五回總評:
按史:歷城羅士信,與叔寶同鄉(xiāng),年十四,與叔寶同事張須陀,同建奇功。后士信歸唐為總管,死節(jié),亦一奇士也。原本無之,故為補出。
【人物簡介】羅成,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八,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都是第七條好漢。
在清初褚人獲的講史小說《隋唐演義》中,也虛構(gòu)了羅成羅公子,是燕山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在《興唐全傳》使用五鉤槍。他家的羅春,在《說唐》是老家人,在曲藝評書《興唐》、《隋唐》、《瓦崗英雄》羅春與羅松都是羅成的兄弟。
實際上褚人獲《隋唐演義》也有少年英雄羅士信,很勇猛,是秦叔寶的山東老鄉(xiāng)和朋友。
史無羅成之名,其大部分事跡是等小說和評書中虛構(gòu)的,部分則取材自羅士信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羅成與羅士信相同點編輯本段他們都用槍,很勇猛.武藝高強。
史上羅士信在瓦崗軍里呆過,羅成也是。
瓦崗軍敗后,羅士信投靠的王世充,羅成也是。
因不恥王世充,羅士信投了唐,羅成也是。
羅士信于武德五年(622年),率幾百人同劉黑闥數(shù)成軍對持八天后兵敗被俘,不屈被殺,才二十多歲,演義中羅成也是在同一年,同一個地方,被同一個人所殺,死時也是二十多歲。
(需要區(qū)別的是,評書小說里提到的羅士信----就是那個憨傻的大力士----可看作是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78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羅成最好的朋友是程咬金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