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將會成為又一個短命王朝。(大臣想得太深了)只有讓沒有兵權(quán)的同姓王繼承皇位
,既可以很好地控制他,又不會與其他同姓王明目張膽的爭權(quán)奪利
。(當(dāng)然
,暗處的不算)
第三:劉恒積極學(xué)習(xí)儒家思想。在剩下的同姓王中
,大部分都是只會打仗,不會治國的人
。只有劉恒懂得治國之道
,積極學(xué)習(xí)儒家等著名思想。大臣們覺得
,把漢朝交給他,肯定沒問題
。于是就立刻吧劉恒引入宮中
,還教了劉恒一些高深的治國之法,(我們都聽不懂的)希望他能為漢朝帶來一個新的面貌
。劉恒果然不負(fù)大臣們所望
,改革創(chuàng)新,為漢朝走向鼎盛做好了準(zhǔn)備
。
第四:劉恒的品德很好。劉恒從小就很善良,遇到乞討的人,他都要向母親要一些錢給他
。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給陌生人指路
,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等。陪同的大臣覺得
,劉恒從小就對陌生人這么好
。要是登上了皇位,那對百姓豈不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來看待
?于是在選擇哪個同姓王繼承皇位的問題時,有幾個老大臣(陪同過劉恒的大臣)就建議讓劉恒繼承皇位
,并把他小時候的一些事跡說了出來
。其它大臣覺得劉恒天生本性就不錯,在治理國家這方面也絕對沒問題
。于是就讓代王劉恒登基
,繼承皇位
。
果然
,在劉恒成為皇帝后沒多久,就廢除了許多刑罰
,并減輕人民收稅
,讓漢朝得到了安寧
。(因為在呂后統(tǒng)治時期
,漢朝人民都很反感,一些小性質(zhì)的起義也在所難免)
劉恒在位時
,還不忘給自己的兒子們傳授經(jīng)驗,講治國的道理
。而在下一任皇帝
,也是劉恒的長子——漢景帝劉啟身上,也發(fā)現(xiàn)了他父親的特點
。父子倆一起為漢朝做出了辛勤的貢獻(xiàn),被后人稱頌為“文景之治”
。
陳平、周勃鏟除了呂氏外戚后,為什么一定要立劉恒為帝?
漢文帝劉恒能夠?撿?個皇位,純粹是因為一幫?狠人?下狠手,表面溫順恭和的劉恒經(jīng)過一通?操作?才得以讓長安的開國功勛集團(tuán)認(rèn)可,被擁立為皇帝。
漢文帝劉恒是西漢的第五位皇帝
,但是他卻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親兒子
。父子之間隔了三代皇帝,這中間的故事波瀾詭譎
,也正因有中間三任皇帝的故事,最后劉恒才撿了個皇位
。
劉邦繼位后
,太子劉盈繼位,嫡子劉盈就是漢惠帝
,漢惠帝其實并沒有多少權(quán)力
,他的母親呂后才是真正的大漢掌權(quán)者
。呂后一向很強勢
,在劉邦生前都能左右朝局,劉邦一死
,呂后就完全暴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漢惠帝劉盈基本上是個傀儡
,很多朝中大事要么是開國功勛集團(tuán)曹參
、陳平、周勃等人說了算
,就是太后呂氏說了算,皇帝劉盈也就是個蓋章的
。
劉盈沒活多久
,23歲就駕崩了。太后呂氏徹底的放飛了自我
,直接從幕后走到了前臺。?臨朝稱制?標(biāo)志著呂后徹底的變成了西漢王朝的決策者
,雖然龍椅上坐著一個年幼的天子劉恭
。
劉恭是劉盈的兒子
,雖然是庶出,卻是長子
,母親是劉盈的一個嬪妃
,由于皇后無子,太后呂后就將劉恭過繼給皇后繼太子位
,為了杜絕劉恭的生母未來爭奪皇后位,就將劉恭的生母毒死了
。
劉恭登基后
,史稱?前少帝?,他在聽聞了自己母親被呂后害死
,并且此時西漢朝廷完全被呂后及其呂氏家族把持,劉氏宗親屢被打壓
、迫害。劉恭很不滿
,曾對左右說,等他親政后
,一定要對呂氏集團(tuán)進(jìn)行清算
,關(guān)鍵是還要為母親報仇。
這個話傳到了呂后耳朵里
,這下完了,孫子立誓要清算奶奶
。這還得了
,呂后找個借口就把劉恭給廢了,囚禁深宮
,沒多久就派人把他給殺了。
奶奶殺了孫子,這僅僅是開始
。
呂后臨朝稱制后,不但引起了劉氏宗親的強烈不滿
,更重要的是讓西漢開國功勛集團(tuán)深感不安。原因很簡單
,功勛集團(tuán)可以不在乎皇帝是不是姓劉
,卻很在乎開國功勛集團(tuán)在朝中的權(quán)力是否鞏固
,利益是否被分割。
而呂后所做的一切對開國功勛集團(tuán)來說
,就是對他們權(quán)力和利益的分割。呂后重用呂氏宗族
,呂產(chǎn)
、呂祿、呂臺
、呂通等呂后的兄弟,侄子等人被封為王
,而且把持了朝中重要的權(quán)柄
,這對曹參、王陵
、陳平、周勃等開國功勛來說是極大的威脅
,不但要分他們的權(quán)
,還隨時有可能被清理出權(quán)力核心圈。
開國功勛集團(tuán)很不滿呂后的做法
,但是這群老狐貍卻絲毫沒有表現(xiàn)出對呂后的不滿,陳平
、周勃等人依然保持著對呂后的極大尊重和順從
。
呂后殺死了自己的孫子劉恭后,又立了劉盈另外一個兒子劉弘為帝
,史稱?后少帝?。呂后完全不需要考慮孫子的想法
,劉盈生了六個兒子
,殺了一個,還有五個
,完全可以慢慢來。
劉弘登基沒有多久
,呂后駕崩了
。這個時候,朝中的劉氏宗親聯(lián)合開國功勛集團(tuán)發(fā)動了倒呂的政變
,大家等這個時機等得太久了
。
呂后死后,呂氏那些被封的王
、候外戚完全不是那幫開國功臣的對手
。陳平
、周勃等人追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打天下的時候
,呂氏那幫外戚還在鄉(xiāng)下種田呢。
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三下兩下就收拾了呂氏外戚
,朝中的呂氏勢力一掃而空
。這個時候
,他們遇到了兩個難題:
1
、后少帝劉弘能不能繼續(xù)當(dāng)皇帝;
2
、如果另立新君
,誰又能繼承正統(tǒng)
?
陳平
、周勃等人收拾了呂氏外戚,卻發(fā)現(xiàn)有個最大的呂后后裔無法處理
,那就是呂后的孫子后少帝劉弘
。他長大親政后
,會不會清算功勛集團(tuán)?畢竟是這幫人將他的外戚全部鏟除
,劉弘會不會為呂氏翻案
。
劉弘絕對不能繼續(xù)當(dāng)皇帝
,陳平和周勃一致這么認(rèn)為
,既然劉弘不能當(dāng)皇帝,劉盈的其他兒子們也不能當(dāng)皇帝
,那就只能重新選一支劉邦的旁支來繼承大統(tǒng)
。
陳平
、周勃選來選去
,只有代王劉恒最適合,此人已經(jīng)成年
,并且在所有劉氏子孫中口碑很好
,溫良恭親
,治理代國頗有建樹
。陳平和周勃決定立劉恒為帝
,并派出了使者前往告知劉恒,讓其即日啟程前往長安繼承皇帝位
。
既然要劉恒繼承皇帝位
,那么未央宮里的那位劉弘怎么辦
,廢了
?廢了不如殺了,殺一個劉弘不如殺了劉盈所有的兒子
。
陳平和周勃的這個決定現(xiàn)在想來就不寒而栗
,曾經(jīng)對劉邦是如此的忠誠
,與劉氏皇族的關(guān)系是如此的緊密
,到了權(quán)力的爭奪面前,一切都是那么血淋淋
。
陳平和周勃派出使者后
,太尉周勃就率禁軍殺入皇宮
,將后少帝劉弘和他的另外四個兄弟全部殺死
,并對外宣稱劉弘等人并非劉盈親生,這個理由估計天下沒人信
,功勛集團(tuán)也知道沒人信。這重要嗎
?
代王劉恒得到了陳平和周勃發(fā)出的迎帝邀請后
,經(jīng)過幾次試探,他才出發(fā)前往長安
。最后被丞相陳平
、太尉周勃擁立為皇帝
,史稱?漢文帝?
。
漢文帝劉恒怎么就那么順利的得到了陳平和周勃的擁護(hù)呢?這其中有一個比較詭異的事情讓后人生疑
。劉恒的正妻在史書上沒有記載,他與正妻生有四個孩子
,在同一年夭折
,后世通過考證各種資料發(fā)現(xiàn)
,呂后之所以能夠放劉恒到代國就藩,并且還帶走了劉恒的母親薄姬前往
。
這很不一般
,呂后對待劉氏子孫是非常殘酷的,至少不可能讓其母跟隨藩地
。呂后能夠讓劉恒帶著薄姬去了代國
,那是因為呂后將呂產(chǎn)的女兒嫁給劉恒做正妻。這下就全明白了
,為何劉恒在繼皇帝前的正妻莫名死亡并且沒有留下任何記載,而她的四個孩子更是同年夭折
。
劉恒向功勛集團(tuán)遞交了?投名狀?
,這也是他能夠得到皇位的最關(guān)鍵原因,他向陳平
、周勃等功勛集團(tuán)表達(dá)一個信號:與呂氏外戚做徹底的切割
,絕對不會清算功勛集團(tuán)
。
大家看到這里,心里有沒有一股寒意?
代王劉恒沒有什么功績,為何他卻能夠繼承皇位?
漢文帝的母親是薄姬
,雖然在兒子漢文帝劉恒繼位后
,被尊稱為皇太后,東漢光武帝劉秀又追尊她為高皇后
。但是
,由于在劉邦在世的時候
,她只是妾姬
,而呂后又是劉邦的正妻,所以
,在《漢書》中
,仍稱之為薄姬,而不稱高皇后或薄皇后
。
、
備受冷落的薄姬薄姬的母親是魏王宗室的女兒,叫魏媼
。魏媼長得十分漂亮
,未經(jīng)婚配
,跟一個姓薄的蘇州人私通
,生下了薄姬。魏媼見女兒長得跟自己一樣漂亮
,為求富貴
,就將自己的女兒薄姬送進(jìn)魏王豹的宮中
。魏王豹后宮美女如云
,薄姬一時也難以寵幸。為了贏得魏王豹的寵幸
,魏媼就找了個算命先生四處制造輿論
,說薄姬將來的兒子會成為皇帝。魏王豹一聽
,自己的兒子能當(dāng)皇帝
,說明自己也是當(dāng)皇帝的命,于是對薄姬十分寵愛
,想讓薄姬能給自己生下一個兒子
。
薄姬
當(dāng)時西楚霸王項羽正與漢高祖劉邦在滎陽相抗衡
,天下大勢尚未分明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魏王豹一聽薄姬的兒子以后能當(dāng)皇帝,大悅:我兒子就是皇帝命
,我何必要跟你劉邦瞎混呢,干脆自己單干得了
。于是
,魏王豹就背叛了劉邦。劉邦見魏王豹叛變后
,一怒之下
,就派曹參前去攻打魏王豹。曹參只使出幾招
,就滅了魏王豹
,薄姬就成了俘虜,送到宮中當(dāng)了一名織工
。
魏媼撒下彌天大謊
,原以為能讓女兒薄姬在宮中受到魏王豹的寵幸
,卻不料魏王豹自作聰明
,反而搭上了性命;而薄姬的兒子后來真的成為了皇帝
,只不過不是魏王豹的血脈
。
有一天
,劉邦在織室見薄姬長得有幾分姿色
,就將她納入了后宮,成為了妾姬
。薄姬激動萬分
,覺得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
,然而
,劉邦自從把薄姬收入后宮以后,竟然把她忘得一干二凈
,一年多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
。
劉邦
有一天
,劉邦和后宮的管夫人
、趙子兒一塊喝酒取樂。閑聊之中
,管夫人說
,她們和薄姬很早以前關(guān)系就很好
,三個曾經(jīng)相約
,先富貴的人不要忘記后富貴的人。然而
,現(xiàn)在,她們兩個得到了劉邦的寵幸
,而薄姬入宮一年多,仍然沒有得到劉邦的臨幸
,真是令人好笑
。
劉邦聽到管夫人
、趙子兒兩位妃子譏諷薄姬,驟然想起了從織室?guī)У胶髮m的薄姬
,就打算臨幸薄姬。
薄姬見劉邦翻了自己的牌子
,見到劉邦后
,忽悠劉邦說:“
我昨晚做夢,夢見有一條龍飛到了我的肚子里。”漢高祖說:“
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劉幫臨幸薄姬不久
,薄姬懷孕了,并生下一個兒子
,這就是劉恒
。薄姬生下兒子后
,劉邦又將她忘得一干二凈
,從此,再也沒有臨幸過她
。
劉恒受封代王漢劉邦六年(公元前201)秋
,匈奴冒頓單于逼迫駐守馬邑(今山本朔縣)的韓王信投降
,然而跨越長城占據(jù)了晉陽(今山西太原)
,長安危急。
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后
,劉邦勃然大怒
,于漢劉邦七年(公元前200年),御駕親征
,在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首戰(zhàn)告捷,斬殺韓王信部將王喜
。銅鞮是通往晉陽城的關(guān)隘
,銅鞮一破,劉邦大軍洶涌而來
,韓王信自知敵劉邦大軍,扔下晉陽城,逃往了匈奴
。
匈奴
首戰(zhàn)告捷以后
,劉邦信心滿滿,不顧天寒地凍
、后援不繼的情況下
,執(zhí)意要隨先頭部隊追擊匈奴
,最終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無法脫身
。情急之下,幸得陳平獻(xiàn)出一計
,暗中派人用珠寶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正妻)
,才讓冒頓單于下令解開重圍的一角
,劉邦得以借助大霧狼狽逃了回來
。
劉邦撤軍回朝的時候,留下劉喜和樊噲駐守代郡(今河北蔚縣)
。劉喜是劉邦的二哥
,漢劉邦六年被封為代王
,他的兒子就是后來在漢景帝時期領(lǐng)導(dǎo)七國之亂的劉濞
。劉喜雖貴為代王,卻是一個草包笨蛋
,根本無力堅守邊疆
。冒頓單于見劉邦大軍撤回,再次揮兵南下
。劉喜見匈奴大軍前來,竟然不請救兵
,私自扔下了代郡
,徑直逃回了洛陽。代郡之役
,不戰(zhàn)而敗,讓劉邦大為生氣
,就將劉喜貶為合陽侯
,改封劉如意為代王。
后來
,曾經(jīng)秦末隨父親張耳參加陳勝
、吳廣起義,被劉邦封為趙王的張敖被廢
,劉如意改封為趙王。
呂后
就這樣
,空缺的代王就封給了年僅八歲的劉恒
。劉邦死后,呂后大肆屠殺劉邦寵妃及劉氏子孫
,由于薄姬和劉恒長期不受劉邦寵愛,呂后竟然沒有加以傷害
。
趙王劉如意被呂后毒殺后
,改立漢高祖劉邦第六子劉友為趙王,后被呂后軟禁餓死
;劉友死后,呂后又改封漢高祖劉邦第五子劉恢為趙王
,因呂后毒死其寵妃
,劉恢悲情自殺。自漢設(shè)趙王以來
,張敖
、劉如意
、劉友
、劉恢無一善終。眼見趙王空缺
,呂后環(huán)視一圈
,將目光停留在了劉恒身上。薄姬和劉恒只求平平安安過一生
,表示自己絕不接受趙王之位。于是
,呂后
,就封自己的的侄子呂祿為趙王。
劉恒當(dāng)成了皇帝劉恒能當(dāng)皇帝
,劉恒自己第一個不相信。
呂后死后
,陳平
、周勃及劉襄共同誅死了呂氏家族
。陳平、周勃認(rèn)為
,小皇帝劉弘是呂后扶持登基的,一方面考慮到劉弘未必是漢惠帝之親生
;一方面考慮到劉弘成年以后
,秋后算賬,報復(fù)誅滅呂氏家族的相關(guān)人員
,決定廢除劉弘
,另立劉氏子孫為君。
在皇子輩中
,只有默默無聞的代王劉恒和年幼的淮南王劉長;在皇孫輩中
,齊王劉襄一枝獨秀
。劉襄的弟弟劉章很有眼光,知道劉襄在皇孫輩中的地位
,于是提議劉襄為皇帝。
劉襄
漢劉邦的遠(yuǎn)房堂兄弟劉澤因其妻是呂后妹妹呂須之女
,故得封瑯琊王
。劉襄起兵誅滅呂氏家族時,設(shè)計挾持劉澤
,奪取瑯琊的軍隊
,劉澤因此耿耿于懷
。當(dāng)他聽到劉章提議劉襄當(dāng)皇帝的時候
,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說:
呂氏之所以差點滅了劉氏宗廟,就是因為呂后家族太過兇狠,所以,立皇帝要造反后族不兇狠的。齊王劉襄的舅舅駟均為人蠻橫,兇狠無比,為了避免重蹈呂后之轍
,不能立劉襄為帝。
在這種情況下
,眾人的眼光轉(zhuǎn)到了劉恒的身上
。劉恒及其母親薄姬長期以來就不受劉邦寵愛,而薄姬從不與人爭強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