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后人:高淳縣淳溪鎮(zhèn)有一個村落,這里聚居了一部分唐太宗的后人,因為家家都姓李,久而久之形成“李家村”。從第一代李氏家族成員定居在此開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村民中許多人都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唐朝的故事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讓他們津津樂道。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臉龐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臨拆遷,他把家譜保存在了辦公室的柜子里。據(jù)稱,李建峰保存的這部家譜,極有可能是李家村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譜。見到記者到來,李建峰拿鑰匙打開密封的柜門,一摞陳舊的線裝書出現(xiàn)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譜封面上都寫著:“蓮溪李氏宗譜”。
書長約40厘米、寬20厘米左右,淡棕色,書從左向右翻頁,里面的紙張酷似現(xiàn)在的油畫紙,感覺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譜已破爛不堪,還有十多本保存比較完整,只是紙張上有明顯水漬。家譜里面是從上至下工整的字,對李氏每一代都有詳細的記載和劃分。
家譜是由李建峰的祖上傳下來的。“我爺爺和我父親都是農(nóng)民,不識什么字,只知道這些祖宗留下的家譜很重要,一直作為傳家之寶相傳?!崩罱ǚ甯嬖V記者,他父親去世的時候鄭重地對他說,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這些家譜一定要保存好?!拔母铩薄捌扑呐f”期間,家譜面臨被毀,李建峰的爺爺李維化冒著危險,千方百計把這部家譜保存了下來。
李世民后裔避難到高淳
李姓的來源有頗多典故,傳說是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后裔。根據(jù)宗譜的記載,漢景帝時李家就出了個驃騎都尉李廣,李廣一生戍守邊關(guān),與匈奴七十余戰(zhàn),因為李廣行動快,箭法精,忽來忽去,叫人摸不準他的路子,匈奴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飛將軍”。
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也是這套家譜中記錄的李家第24世子孫。宗譜中記載:“諱淵,字叔德,襲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禪國號大唐,廟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碧聘咦嬖谖?年后,秦王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得以立為太子,而后繼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他勵精圖治,出現(xiàn)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稱貞觀之治。這套族譜對李世民的情況也進行了詳細記錄,宗譜記載:“諱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禍亂,削平偕偽,皆其功也。高祖因傳位焉,廟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儼即位,是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曄即位。李曄也是懿宗的兒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個悲劇性的皇帝,此時的唐朝已經(jīng)積重難返,回天無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強使大唐多存在了幾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孫。
想把這些家譜傳下去
從家譜記錄來看,唐昭宗的重孫就是李德鵬。而現(xiàn)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學為始祖的,李茂學的祖先從家譜中可以清楚地查閱到,李茂學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孫李德鵬。李茂學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孫,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屬李世民一脈相傳的正統(tǒng)后代分支。
宗譜記載中有這樣的文字:“茂學,行區(qū)入遷溧水俞家灘,即今分隸高淳縣老莘圩蓮溪村。”據(jù)李建峰解釋,唐滅亡后,李氏家族許多子孫被迫分散,到處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學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灘,當時高淳和溧水還沒有分開,俞家灘也就是后來的高淳縣老莘圩蓮溪村,因此他們這一支被稱為“蓮溪李氏”,修的宗譜也被命名為“蓮溪李氏宗譜”。他還解釋,蓮溪村也就是現(xiàn)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爺爺李維化在家譜中亦有記載,是作為最終的輩分名單出現(xiàn)的。李維化是第71世,由此算來,李建峰應當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孫。
從家譜上的記錄看,這套家譜在清朝和民國都曾經(jīng)重修過。但從民國以后,家譜就沒有重修過,時間長了,由于紙質(zhì)問題,已經(jīng)損毀不少。李建峰覺得,他還想把這些家譜傳下去,但怕這些破舊的家譜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盡快修復這些家譜,并重新復印一份,讓這套家譜一直保存下去。
李世民的后人分布在哪?
在中國,李是第一大姓,都源于李世民和李唐王朝的豐功偉績,這其中多數(shù)是賜姓李,與李唐一族血緣關(guān)系多數(shù)是不存在的,然后在安徽皖南山區(qū),有一群非李姓的李唐一族的后代。
這里首先要提到一個人,叫唐桂芳,此人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出名的,曾經(jīng)和朱元璋探討過人生理想。在他的資料上說明,先生祖父唐虞,字常道,為唐宣宗子昭王李汭后裔,遷歙縣繼唐姓。這里就很明顯的說明了歙縣唐姓的由來,此唐確實是大唐王朝的唐。
那么現(xiàn)在的歙縣的唐氏族人,是否知道呢?在歙縣王村鎮(zhèn)有個小山村叫佑源,此村人口不多,但是有個特點,90%的人都姓唐,村子里的老人都說自己的祖先是皇帝,他們說自己是從歙縣的另一個唐姓大村搬遷過來的,名字叫唐家塢(由歙縣話音譯,名字可能不一定對),在那里還有族譜(可能被毀)和祠堂(被毀)可以證明。
通過史料和具體探查,基本可以確定歙縣確實有那么一支唐姓氏族是李唐一族的后人,但是不是歙縣就那一支唐氏還有待考證。所以當有人說唐姓是不是唐朝皇帝的后人,不要覺得荒唐,至少在安徽歙縣確實有那么一支唐姓是李唐一族的后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2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李世民的簡介李世民為什么叫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