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這樣一首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大家可能都認(rèn)為這首詩是如李白那樣大家所作。事實上并不是這樣,寫出這首詩的是一個小小的歌舞伎,她叫杜秋娘。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杜秋娘這個小人物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此詩的呢?
杜秋娘從小長于妓院,只因為她的母親在妓院謀生。杜秋娘的生父是南京姓杜的一個官員,來妓院尋花問柳之時遇見了杜秋娘的母親,便包下了杜氏,沒過多久,杜氏就懷孕了。
沒想到這個姓杜的官員卻不認(rèn)杜氏腹中的孩子,還趁著官員調(diào)動離開了當(dāng)?shù)?,杜氏只好再度回到了妓院,生下了杜秋娘?/p>
杜秋娘十五歲的時候,被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花重金買下在李府當(dāng)了一個歌舞伎,主要的工作就是依據(jù)樂師的曲子排舞、練舞,然后在宴席上跳給賓客們看,作為助興的樂子。
杜秋娘心氣高,總覺得樂師譜的詞曲都非常一般,自己業(yè)表演不出什么好的效果,辱沒了李锜花了的重金,就自己譜寫了一曲《金縷衣》,在宴席上唱給李锜聽:“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李锜雖已年過半百,但是他依然沒忘記年少時的雄心壯志,只是年紀(jì)一大有點力不從心。杜秋娘這一曲,再度喚醒了李锜的滿腔熱血,李锜對杜秋娘頓時生出了喜愛之情。
杜秋娘憑借此曲在宴席上艷壓群芳,博得了李锜的歡心,就此成為了李锜的侍妾。
杜秋娘和李锜這對老夫少妻,感情甜蜜,度過了一段恩愛時光,杜秋娘覺得自己真的太幸運(yùn)了,這樣的幸福生活是她想都沒想過的。
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唐憲宗企圖收回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手中的權(quán)力,身為節(jié)度使的李锜很是不滿朝廷的這番舉措,所以他依仗自己手中的兵力,起兵反了朝廷。
在朝廷打大軍的鎮(zhèn)壓下,李锜很快就敗了,在戰(zhàn)亂中被殺,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充入宮中為奴,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成了宮中的歌舞伎。
杜秋娘不甘心自己的一輩子就要在宮中這樣孤苦無依地過下去,她要博得眾人的眼光,乞求能有人垂憐她,把她救出這個地方。
于是頗有心計的杜秋娘在宮中的一次宴席上再度唱起了《金縷衣》,清麗婉轉(zhuǎn)的歌聲從杜秋娘口中唱出,杜秋娘還隨之一舞,身姿搖曳,直叫人看直了眼。
舞畢,眾人既感嘆于此詩的意境,韶華易逝,能抓在手中的就要牢牢抓住了,不然留有的只有無盡的悔恨,又感嘆于杜秋娘這個小女子的歌聲、舞步,仿若一體,融合得極為美妙,勾人心魄。
杜秋娘這次吸引到的是哪高高在上的天子,唐憲宗。唐憲宗正值青年,杜秋娘真是唱到他心坎里去了,這等妙人一定要時時陪伴在身邊才好,于是就把杜秋娘封為秋妃,光明正大地成了自己的女人。
飛上枝頭變鳳凰,大概是杜秋娘最為形象的比喻了。杜秋娘與唐憲宗十分恩愛,唐憲宗愛極了杜秋娘的一顰一笑。
他們有時候泛舟游湖,有時候?qū)υ乱髟姡H有唐玄宗和楊貴妃之態(tài)。不過,杜秋娘雖受盡了唐憲宗的寵愛,但是她卻沒有如楊貴妃那樣在宮中為非作歹。
相反地,杜秋娘用自己的慧心與才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唐憲宗,不露痕跡地參與了一些軍國大事,成為唐憲宗生活和工作上的賢內(nèi)助。
唐憲宗也沒有辜負(fù)杜秋娘,在大臣建議他選妃充實后宮的時候,唐憲宗笑著拒絕了,還說:“我有秋妃一個人就足夠了?!?/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3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古代書坊出現(xiàn)于唐朝:宋朝印刷代替···
下一篇: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侯君集因何未得善終